APP下载

甘肃省苜蓿种植现状及成本收益分析

2014-03-02朱新强王晓力王春梅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苜蓿甘肃省奶牛

朱新强,王晓力,王春梅,张 茜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兰州730050)

甘肃省苜蓿种植现状及成本收益分析

朱新强,王晓力,王春梅,张 茜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兰州730050)

甘肃省具有发展苜蓿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条件,如今苜蓿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已经初步形成了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甘肃省苜蓿产业的发展对奶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重要办法和有效途径。但目前甘肃省苜蓿产业还存在苜蓿种植整体规模化程度低、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撑、种植管理水平不高、收获和加工机械不配套等方面的问题。鉴于种植苜蓿的成本收益从根本上决定了甘肃省的苜蓿供给,通过收集甘肃省农户种植苜蓿、小麦和玉米的投入产出数据,对3种作物的成本收益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苜蓿纯收益和收益率最高且不断增长,因此甘肃苜蓿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最后针对甘肃省苜蓿生产实际提出了推进甘肃省苜蓿规模化种植、加大苜蓿种植补贴力度和加强苜蓿品种资源的政策建议。

苜蓿;现状;问题;粮食作物;成本收益

苜蓿属豆科牧草,是世界上种植最早的牧草之一,不仅富含粗蛋白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还含有一些未知生长因子,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1-3]。将苜蓿添加到牲畜的饲料中,会对畜禽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促进奶业的发展。苜蓿还有显著的改善环境的效力,能够有效改善盐碱化和沙化土地,具有水土保持、提高土质等生态功能,具有非常大的生态价值,被称为“牧草之王”[4-5]。如今,甘肃省奶业向标准化和规模化方向不断发展,对牛奶产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优质苜蓿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近年来苜蓿进口量的不断攀升,也说明苜蓿产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奶业发展的需求。

苜蓿在甘肃省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是在气候环境变动、农民传统观念落后以及苜蓿生产管理水平落后等因素的制约下,苜蓿种植面积并不稳定,比如国家对粮食的补贴政策引起农民除草种粮,导致苜蓿种植面积的大量减少。然而,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越来越多的奶牛企业意识到用苜蓿喂奶牛的重要性,奶牛企业对苜蓿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甘肃省苜蓿产业的发展,且相对于进口苜蓿,甘肃省本地生产的苜蓿和干草拥有成本上的优势,这也为苜蓿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甘肃省作为全国最适宜种植苜蓿的地区之一,苜蓿种植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要实现大规模的苜蓿产业化生产,还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甘肃省苜蓿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甘肃省的水土资源都非常适合草业的发展,尤其是苜蓿的生产,具有发展苜蓿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条件,因此种植苜蓿的传统悠久,已经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但在过去苜蓿的品种和种植面积都没有实现明显的改善,直到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苜蓿产业才得以迅速发展,各种品种不断丰富,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潜力得到释放,苜蓿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如今甘肃省苜蓿已经初步形成了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格局,成为我国苜蓿种植大省,苜蓿种植面积稳居全国之首,苜蓿加工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苜蓿草产品在国内外都有良好的市场。

近年来,甘肃省更是紧紧跟随发展苜蓿以振兴奶业的国家政策,将本省的草业发展定位为以苜蓿草的产业化发展为主,为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饲草,明确提出了用“苜蓿”换“肉奶”,用“肉奶”替代“粮食”,最终达到有效缓解人畜争粮问题的目的。政策支持是甘肃省苜蓿产业做大做强最有力的后盾,因此,在政府大力推行“走草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的政策导向下,甘肃省已有多个地区建立了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形成了明显的苜蓿优势生产区,为真正实现“藏肉于草”、“藏粮于草”,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保障。

李胜利对我国苜蓿需求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奶牛养殖业对苜蓿的基本需求量将达109.6万t,如果要通过增加苜蓿干草或其他产品在奶牛日粮中的比重来提高牛奶产量,2020年苜蓿需求量将还要在此基础上再提高2倍以上[6]。但是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苜蓿总产量并没有实现重大突破,尚且不能满足苜蓿需求量,因此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同样,随着甘肃省奶农和奶业企业对优质苜蓿对于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降低奶牛发病率等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奶牛养殖对优质苜蓿的需求也将继续增加,甘肃省苜蓿市场将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2 甘肃省苜蓿产业发展的作用

苜蓿产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奶牛产业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甘肃省苜蓿产业的发展能为奶牛企业提供更多的苜蓿饲料,继而显著提高奶牛单产水平。目前甘肃省农牧区的奶牛饲养方式主要是“秸秆+精料”,粗饲料的品质差导致奶牛产奶量低,牛奶品质差,养奶牛经济效益低和奶牛代谢疾病易发。李志强通过研究表明:在305 d产奶量大于7 000 kg的高产奶牛日粮中使用9 kg苜蓿干草并使用科学的日粮配方,可以使奶牛产奶量提高到9 000 kg以上[7]。可见,大力发展甘肃省苜蓿产业是有效提高甘肃省奶牛单产水平的重要措施。

另外,苜蓿产业发展是解决甘肃省畜牧业发展中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重要办法和有效途径。“三聚氰胺”事件促使甘肃省立即采取措施加强对牛奶质量安全的全面监管,也有越来越多的奶业企业意识到,保障牛奶质量安全的关键是要保障满足奶牛营养需要的饲草料的供应。根据动物营养学家的测算,畜牧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蛋白质饲料的大量供应,但是目前甘肃省可利用和潜在可利用的蛋白质饲料资源还有非常大的缺口,而优质苜蓿干草和苜蓿叶粉中粗蛋白含量高达20%~30%,提高甘肃省的苜蓿产量能够为畜牧业提供大量的粗蛋白质饲料,因此苜蓿产业将是甘肃省畜牧业发展中所需的高蛋白饲料的重要来源[8-10]。

3 甘肃苜蓿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甘肃省具有种植苜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资源,是我国最适宜种植苜蓿的地区之一,但实现苜蓿的产业化发展还需要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3.1 苜蓿种植规模化程度低

甘肃省整体的苜蓿生产目前还处于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的状态,因此存在生产规模小、产品品质较差、加工能力欠缺等问题。但由于甘肃苜蓿市场仍然供不应求,因此苜蓿价格较高,在成本的制约作用下,甘肃省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的优势苜蓿干草不足3 kg,而奶业产业发达国家的苜蓿干草在奶牛日粮中的添加量平均为8 kg,因此大大制约了甘肃奶业的健康发展。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现有的农业生产制度和土地利用模式不利于苜蓿的大规模种植,农民较低的投资能力和落后的苜蓿生产管理技术水平限制了苜蓿产量的提高。因此,转变农民和草业企业生产观念,把提高质量放到首位是目前甘肃省苜蓿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撑

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目标,国家对种粮补贴多,而对苜蓿等饲料产品的各项补贴较少,因此苜蓿作为一种牧草没有得到有力的政策支持。因此,在国家种粮补贴的政策导向作用下,甘肃省农户种植苜蓿的热情不高,而且农民对种植苜蓿的观念还没有发生根本上的改变,对苜蓿种植的重要性也尚没有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在苜蓿种植中表现为只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缺乏对苜蓿进行分级销售的观念,因此从整体上看,甘肃省生产的苜蓿与进口苜蓿相比性价比较低,难以进入规模化的奶牛养殖场。这种情况不仅会打击甘肃省苜蓿生产者的信心,而且会降低奶牛场对当地苜蓿和干草的信任度,不利于甘肃苜蓿产业的长久发展。另外,农户种植苜蓿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较高的收益,尤其是与传统的粮食作物相比,如果苜蓿种植效益高于粮食作物,农户种植苜蓿热情会提高,苜蓿种植面积将会增加。

3.3 种植管理水平不高

在许多发达国家,苜蓿与粮食作物是同等重要的,在生产中非常重视投入的增加和管理方式的改进,苜蓿产业已经成为一种集生产、加工、贮存和销售一体化的成熟产业,较高的管理能力不仅提高了苜蓿的单产水平,而且对苜蓿草产品有完善的分级标准,产品质量得到保障。甘肃省目前绝大多数的苜蓿种植是用盐碱地、低产田及旱地,农民对种植苜蓿的认识水平不高,种植苜蓿的品种较差,种植苜蓿后一般就不会再进行田间管理,在施肥、灌溉、刈割和贮存方面都存在不规范和不合理的问题,苜蓿加工水平低,干草霉变等导致的损失比较大,规模化和机械化种植更少[11-12]。且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一些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和企业往往会出现盲目生产而不能获得理想的收益。

3.4 收获和加工机械不配套,贮藏设备简陋

高质量苜蓿干草的生产,离不开从割草压扁、搂草到打捆等各方面高效率的机械作业。而先进的设备所需要的投入都非常高,这种高额的机械投入使得甘肃省很多苜蓿种植农场配套设施不足,后果是苜蓿的收割和打捆不及时,且苜蓿干草贮藏设备不完善,导致苜蓿干草被淋雨后发霉的情况很严重。不配套的机械设备和简陋的贮藏手段导致甘肃省收获的苜蓿干草品质较低,其市场价格也远远低于进口苜蓿。

3.5 苜蓿品种资源有待加强

甘肃省气候变化多样、地形地貌复杂,表现为风沙大,土地荒漠化程度高,盐碱地、沙化地和中低产田的面积大[13-14]。目前在甘肃省种植的苜蓿品种,还不能完全符合早熟、高产、抗逆的要求,也不能完全适应甘肃省的气候、土地等自然条件,难以满足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中农牧民对苜蓿品种的多元化需求,以及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培育。

4 甘肃省苜蓿和粮食作物种植成本收益比较

目前,甘肃省的苜蓿种植者主要以小农户为主,成本收益是农户选择种植作物种类的重要依据,农户种植苜蓿获得的成本收益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积极性,而种植苜蓿的积极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甘肃省苜蓿的供给数量和质量。

玉米、小麦与苜蓿的种植关系紧密,一般来讲,当玉米和小麦价格升高时,从生产者角度上来看,农民获得的收益会提高,其相应的种植面积也会提高,农民会减少苜蓿种植面积而改种玉米和小麦;从需求者角度来看,随着苜蓿对奶牛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当玉米价格较高的时候,奶农往往会加大苜蓿的使用量,减少玉米在奶牛日粮中的比例,以起到降低饲养成本的目的。从根本上讲,甘肃省苜蓿的供给是由种植苜蓿成本收益率的高低决定的,因此对3种作物的成本收益进行比较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甘肃省很多苜蓿种植都是在土壤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而将较为肥沃的土地用来种植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

4.1 数据来源

通过收集苜蓿、小麦和玉米的成本收益数据,对3种作物的成本收益进行比较。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11—2013年在甘肃省陇东、陇中、陇西、陇南和河西地区的展开的实地调研。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苜蓿、小麦和玉米的单产、单价,以及种子费、人工费、水电费和机械费等各项费用的投入水平。经过对调研数据的初步筛选,形成的有效样本分布见表1。

表1 苜蓿、小麦和玉米调研有效样本数量 个

4.2 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2011、2012和2013年苜蓿的亩产分别为664.43、689.50和712.50 kg,可见苜蓿单产在逐年提高。苜蓿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生产者开始重视并加强苜蓿田间管理的结果,从稳定增长的投入费用上就可以看出,种植苜蓿的每亩成本从2011年的281.43元提高到2013年的350.18元。在苜蓿的投入费用中,人工费和机械费所占比重最大,2013年每亩分别达114.29元和124.29元,其他费用投入水平也不断增长。种植苜蓿的纯收益和收益率比较可观,每亩纯收益从2011年的515.89元增长到了2013年的825.45元,收益率从2011 年的183.31%提高到2013年的235.72%。

表2 2011—2013年每亩苜蓿成本收益情况

表3是2011—2013年小麦成本收益情况,小麦的单位产量较低,但逐年增长,每亩产量从2011年的196.28 kg增长到2013年的283.75 kg,小麦价格相对较高,维持在2.00元/kg以上。从投入水平上看,种植小麦的每亩投入成本也不断提高,从2011年的346.98元提高到2013年的482.41元;其中肥料费和机械费最高,2013年每亩分别达129.85元和113.5元。种植小麦的纯收益较低,但在逐年增长,每亩收益从2011年的63.51元增长到了2013年的141.84元;种植小麦的收益率也偏低,2013年仅29.40%。

表3 2011—2013年每亩小麦成本收益情况

表4是2011—2013年玉米成本收益情况,玉米的单位产量较高且逐年递增,每亩产量从2011年的549.71 kg增长到2013年的627.82 kg,玉米单价大概稳定在2.00元/kg左右。从投入水平上看,总成本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且增长较快,每亩成本从2011年的371.73元增长到2013年的578.76元,其中,投入最多的是肥料费和机械费,2013年每亩分别投入181.00元和128.27元。

表4 2011—2013年每亩玉米成本收益情况

综上,2013年苜蓿、小麦和玉米每亩的总成本分别为350.18、482.41和578.76元,可见,苜蓿的总成本最低,其次为小麦,玉米最高。具体分析原因,种植苜蓿投入最高的为人工费和机械费,种植玉米和小麦费用最高的均是肥料费和机械费。纯收益和收益率最大的均是苜蓿,其次为玉米,最后为小麦。苜蓿单位产量较高,投入水平较低,因此成本收益率最高;玉米单位产量较高,但投入成本也较高,因此收益率较低;小麦产量明显偏低,且因其投入水平较高,因此成本收益率最低。从调研地区种植情况看,种植苜蓿的土壤条件要远远低于小麦和玉米,如果能从粮食作物种植用地专门划出来一部分种植苜蓿,那么苜蓿产量将会进一步增长,经济效益也会有更大的提高。

4.3 小结

通过调研数据,分析苜蓿与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和小麦的成本收益变化,得出如下结论:首先,苜蓿的纯收益和收益率最高且不断增长。苜蓿纯收益和收益率的不断增长主要是由于苜蓿单位产出的不断提高和单价的稳步增长。从生产方面看,随着苜蓿产业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均不断提高,单位产量也不断增长。从市场需求来看,甘肃省奶业的发展对饲料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导致饲料市场供给短缺,作为优质饲草料的苜蓿价格相对保持在高位。虽然苜蓿的种植成本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产量的增长保障了成本收益率的不断提高。其次,玉米的纯收益较高,但收益率呈下降趋势。原因主要是玉米单价的不稳定和种植成本的快速增长,使得收益率不断下降。最后,小麦纯收益和收益率均最低,但呈现增长趋势。小麦的单位产量相比于苜蓿和玉米而言非常低,但小麦价格相对较高,种植成本也比较高,因此纯收益和收益率非常低。但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单位产量的增长,种植小麦的纯收益和收益率都呈现出了上涨的趋势。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苜蓿、小麦和玉米的成本收益分析发现,甘肃省种植苜蓿收益最高,其次是玉米,最后是小麦,因此在经济效益上种植苜蓿具有优势。另外,从生态效益上来看,小麦和玉米是一年生作物,而苜蓿属于多年生牧草,有生育期长的优点,且苜蓿草根量丰富、扎根深,有保持水土和改善土壤的作用,因此在生态效益方面要显著高于玉米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综上,甘肃省种植苜蓿所能获得的良好收益决定了其将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将对甘肃省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甘肃省的苜蓿种植虽然有千年历史,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目前苜蓿市场需求非常大的环境下,要继续采用扶持措施,加强科研指导,推进产业化经营,不断促进苜蓿产业的发展。

5.1 推进苜蓿规模化种植

针对甘肃省苜蓿种植以小农户为主、分散和品质不高的问题,要从经营模式的改进上入手,首先要加快形成“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推进苜蓿企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其次,促进苜蓿种植合作社的发展,甘肃省苜蓿种植合作社是为农户提供优质价廉苜蓿种子的重要渠道,且能够提供苜蓿种植和初步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大型刈割机和压扁机,因此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对苜蓿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第三,在甘肃省苜蓿产业发展中还要加强公司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从生产技术上和管理水平上提高苜蓿企业的生产效率,为苜蓿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第四,不断提高甘肃省苜蓿产业的田间管理,加强农业机械、植保、土壤改良、滴管、刈割和贮存等各方面的技术推广服务,将苜蓿干草进行等级划分,使管理向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不断发展,从源头上提高苜蓿产品的质量。

5.2 加大苜蓿种植补贴力度

目前对苜蓿生产的补贴非常少,影响了种植苜蓿的积极性,要加强甘肃省苜蓿产业发展,政策补贴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苜蓿在甘肃省已经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但其主要种植在沙化地、盐碱化地及中低产田上,既不利于苜蓿产量的有效提高,也不利于苜蓿生产进行机械化作业,所以在政策导向上应该把苜蓿看作与粮食作物等同的大农业大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户传统观念的改变。甘肃省要继续加大对苜蓿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加财政投入,建设优质高产苜蓿产区,不断释放苜蓿产业发展潜力。

5.3 加强苜蓿品种资源

目前,甘农1号、2号、3号,陇中,陇东,河西,天水及中兰1号等优良苜蓿品种在甘肃省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目前存在的种质资源欠缺的问题。比如,目前在甘肃省苜蓿主产区存在着大面积的恶性杂草种子危害区,这是所用的苜蓿种子质量较低直接带来的不良后果。另外,甘肃省苜蓿品种的选育多是以抗旱、抗逆性品种为目标,存在苜蓿草产叶量较低和干草叶片脱落等方面的问题。所以,要结合甘肃省的气候变化、灌溉条件及土地资源等实际情况,尽快建成适合甘肃省的苜蓿良种体系。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对国外引进的苜蓿品种进行适应性测试,鼓励开发适宜环境的优质苜蓿新品种,不断为当地苜蓿种植农户和企业提供高产优质的苜蓿品种。还要严格控制苜蓿种子的质量,鉴于国外发达国家审定苜蓿种子的质量标准为98/85(净度/发芽率),而且对带有恶性杂草种子的苜蓿种子进行严格的控制。因此,甘肃省也要严格控制苜蓿种子的质量,以减少劣质苜蓿种子在生产中的使用。

[1]张玉发,王庆锁,苏加楷,等.试论中国苜蓿产业化[J].中国草地,2000(1):64-69.

[2]朱进忠,赵清,阿不来提·阿不都热依木,等.新疆苜蓿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6,29(1):36-39.

[3]王涵,于卫平,何连,等.宁夏地区种植苜蓿、青贮玉米的效益分析[J].草业科学,2005,22(1):52-55.

[4]王文信,朱俊峰.美国的苜蓿产业发展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4):18-21.

[5]杨茁萌,李胜利.中国苜蓿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2008,44(20):41-45.

[6]李胜利,杨茁萌,黄文明,等.苜蓿产业如何满足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需求[J].中国畜牧杂志,2010,46(8):43-46.

[7]李志强.建立以苜蓿干草日粮为基础的高产优质高效奶牛业[J].饲料广角,2003(19):8-11.

[8]张志虹.农户苜蓿种植规模效率研究[J].时代经贸,2013(19):125-125,127.

[9]孙启忠,王晓力,玉柱,等.新形势下的我国苜蓿产业发展对策[C]//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22-28.

[10]吴兆海,许庆方.发展苜蓿产业以促进奶业发展[C]//第四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2011:89-92.

[11]常根柱,周学辉,杨红善,等.对我国苜蓿产业化及基地建设的分析与思考[C]//2012第二届中国草业大会论文集.2012:15-18.

[12]李胜利,杨茁萌,黄文明,等.支撑我国奶业发展的基础——苜蓿产业能否满足我国奶业的需求[C]//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 2010:4-6.

[13]张怀山,常根柱,周学辉,等.甘肃苜蓿草品种产业化布局初探[C]//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2010:591-594.

[14]贺访印,王继和,刘世增,等.河西地区沙产业可持续发展刍议[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481-485.

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and Cost Benefit of Alfalfa in Gansu Province

Zhu Xinqiang,WangXiaoli,WangChunmei,et al
(Lanzhou Institute ofHusbandry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ofCAAS,Lanzhou 730050,China)

Gansu province has the unique natural advantages ofdevelopingalfalfa industry,and the alfalfa industryadvantage appears gradually nowadays.It also has formed the production specialization,regionalization,the intensive and scale production pattern initially.Alfalfa industry in Gansu province is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dairy enterprises to provide more alfalfa feed,and it is alsoan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waytosolve the shortage ofprotein feed resources in the animal husbandrydevelopment.But the alfalfa industry in Gansu province has many problems,which include the low degree of alfalfa planting scale,the lack ofstrongpolicysupport,the lagofplantingmanagement level,the deficiencyofharvestingand processingmachinery,etc.In viewofthe comparison of planting alfalfa costbenefit fundamentally determines the supply of alfalfa in Gansu province,this paper collected the cost and yield data of alfalfa,wheat and maize from farmers in Gansu province,thus to measure the costbenefit of three kinds ofcrops.The result showed that alfalfa’s net benefit was the highest and kept growing,sothe alfalfa industrydevelopment in Gansu province had a good prospect.Finally,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according to the Gansu alfalfa production situation,which was as follows:improving scale planting,intensifying alfalfa subsidies and enhancing the varieties of alfalfa seed resources.

alfalfa;the status quo;problem;food crops;cost benefit

S54

A

2095-3887(2014)06-0063-05

10.3969/j.issn.2095-3887.2014.06.019

2014-08-08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苜蓿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42);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610322013009)

朱新强(1985-),男,研究实习员,硕士。

王晓力(1965-),女,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饲草饲料生产加工。

猜你喜欢

苜蓿甘肃省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苜蓿的种植技术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要造就一片草原
奶牛吃草
苜蓿:天马的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