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哮喘86例临床分析

2014-01-24杨立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期
关键词:大环内酯支原体气道

杨立娜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的增加,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1]。呼吸道感染是哮喘发作的常见因素,肺炎支原体为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其感染发病率在哮喘患儿中有增多趋势。现将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生化特点、临床治疗等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资料,男52例,女34例;年龄2~10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2003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法规(试性)方案中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支气管舒张剂有显著疗效;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1.2治疗方法 患儿入院后空腹采集静脉血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用被动冷凝集法(试剂购自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检测MP-IgM,若测得结果≥1:40,提示MP感染。治疗方法按照全国儿科协作组制定方案,在平喘、吸氧、解痉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静脉滴注,连续使用3~5 d直至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后改用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d),服用3 d停4 d,持续2~3周,观察患儿于治疗过程中胃肠道反应,监测肝肾功能,如发现异常及时停药。

2 结果

所有患儿中,MP-IgM阳性者为36例,阳性率为41.86%,经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其中有4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在经过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未发生严重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哮喘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尚未完全清楚,与免疫、神经、精神、内分泌因素和遗传学背景密切相关。急性呼吸道感染被认为是小儿哮喘发作的重要诱因,目前研究发现,MP是仅次于病毒引起患儿喘息反复发作的病原。MP为介于细菌和病毒两者之间的一类微生物,不具有细胞壁,为已知能够独立生活的最小的一种病原微生物,随着实验室检测手段的进步及临床观察证明,其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呈逐年增多趋势,成为临床上部分哮喘患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常见原因。气道慢性炎性反应是哮喘的基本病变,慢性炎性反应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则是哮喘的基本特征,而MP既可作为感染源,又可作为过敏原,对哮喘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和加强作用。MP可直接损失呼吸道上皮细胞,破坏黏膜屏障,刺激气道上皮细胞产生慢性炎症,增加气道反应性,同时利用外源性抗原与刺激性配体结合,表现为机体总IgE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及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炎症[2]。MP还可影响淋巴细胞生理,诱导B细胞克隆活化、T细胞多克隆激活,分泌各种细胞因子、释放炎症介质,导致组织慢性损伤。MP还参与神经介质及其相关受体和酶的改变,引起气道狭窄和炎症,提高气道黏膜的反应性。另外,MP可作为一种特异性抗原,通过迟发型和速发型变态反应而引起支气管哮喘。总之,MP感染导致呼吸道慢性炎症,进而改变呼吸道的反应性是最基本的机制。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应及时做病原学检查,如确定为MP感染者应及早给予对症治疗,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治疗支原体感染的疗效确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能够减轻哮喘症状,减少血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浓度,降低气道高反应,改善肺功能。因此,对于确诊为MP感染诱发哮喘的患儿在哮喘治疗的基础上及早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治疗,用药至少2~3周,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并可控制治愈后的复发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1] 沈晓明,万卫平.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6.

[2] 刘晓丽.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相关性研究.临床医学,2012,32(1):89-90.

猜你喜欢

大环内酯支原体气道
基层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管理研究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
喹诺酮与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对比
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或喹诺酮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分析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