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直解》及其学术成就*
2014-01-24孙鸿昌姜建国崔伟锋周雪亮
孙鸿昌,姜建国,崔伟锋,周雪亮,姜 璐
(1.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450008;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250355;3.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4)
张仲景《伤寒论》成书以后,对其进行研究者层出不穷,学术观点亦是见仁见智,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学说和学术流派,影响较大,被大家所认同的不外乎脏腑学说、经络学说和气化学说。张锡驹的《伤寒论直解》就堪称气化学派的代表之作,其初刻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题“汉张仲景著,钱塘后学张令韶注解”。张氏以《素问·天元纪大论》的六经六气学说为依据阐述机体发病及病愈的机制,且通释《伤寒论》,理论体系完整,并有利于临床实用。《伤寒论直解》学术价值颇高,影响面极广,确如门径指南,其用大焉!本文试从作者生平、主要内容、版本流传和学术成就4 个方面作以简要阐述,以飧同道。
1 作者生平
张锡驹,字令韶,钱塘(今属杭州)人,生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 年),卒年不详,为清初著名医家,与著名医家高士宗(著有《黄帝内经素问直解》)为友,《伤寒论直解》一书为其代表性著作。张氏早年即继承父亲研习医学,后又师从清初名医张卿子(著有《张卿子伤寒论》)学习岐黄之术。他在习医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成无己对《伤寒论》注解的诸多不足,于是对《伤寒论》进行重新注解,名曰《伤寒论直解》。《伤寒论直解》完成于康熙二十年前后,然而因张氏唯恐自己学术不精而贻误后学,故当时并未刊印,直至康熙五十一年春才召集弟子门人重新予以参订,方敢刊刻。此书以《素问·天元纪大论》之气化理论为依据阐释《伤寒论》全书,对后世研究和运用《伤寒论》提供了重要参考,是气化学派的代表作。
2 主要内容
《伤寒论直解》在内容上仍以“平脉法”“辨脉法”为首,删去“伤寒例”,并将“辨痓湿暍脉证”置于“辨阴阳易差后劳复”之后,于《伤寒论》原文顺序略作调整,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注解,其内容除序言、凡例和目录外,共编为六卷,六卷之后,增《伤寒附余》作为补充,是张氏对临床中一些疑难或疑似问题的剖析。此六卷具体内容包括:卷一为辨脉法计四十节,平脉法计四十五节;卷二为辨太阳病脉证计八十二节;卷三为辨太阳病脉证计九十八节;卷四为辨阳明病脉证计八十三节;卷五为辨太阴病脉证计八节,辨少阴病脉证计四十五节,辨厥阴病脉证计五十四节;卷六为辨霍乱病脉证计十一节,辨阴阳易差后劳复计七节,辨痓湿暍脉证计一十六节,辨不可发汗脉证计六节,辨可发汗脉证计六节,辨发汗后病脉证计二节,辨不可吐脉证具太阳篇中辨可吐脉证计五节,辨不可下脉证计二十三节,辨可下脉证计十一节。
正文六卷以《素问·天元纪大论》“六经六气学说”为依据,运用气化学说来注解《伤寒论》,理论上自成体系,内容完整,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
3 版本概况
《伤寒论直解》完成于康熙二十年前后,然而当时并未刊印,直至康熙五十一年春张锡驹召集弟子门人重新予以参订之后刊行于世,时至今日,已三百余年,诸多信息已经湮没。关于本书,《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共记载了7 种版本,但辗转调研发现,本书实际上仅有两个刻本,一刻于清初,一刻于清末。
《伤寒论直解》的现存版本中,目前所见到的早期刻本为清康熙刻本“本衙藏板”、清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 年)钱塘张氏三余堂刻本,以及清初刻本。依据版本特征反复比对,认为《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载的3 个版本实为同一版本,但所见到的古籍实物质量有一定差异。而现藏于浙江中医药研究院图书馆的清康熙刻本本衙藏板字迹最清、缺字最少,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实用价值;且该版本版式较为清晰,内容完整,品相较好,属于祖本、足本。清光绪十一年乙酉(1855 年)福州醉经阁刻本,是现存比较多见的《伤寒论直解》版本,全国20 余处图书馆有藏,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和天津中医药图书馆均可见到该书实物,牌记署有“光绪乙酉春仲重刊于福州醉经阁”字样,其后有左宗棠之序。此本与清康熙刻本本衙藏板版本特征上差别较大,且字迹清晰,内容完整,亦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实用价值。
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载,本书尚有馆藏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清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 年)抄本、清刻本(现藏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和收藏于浙江中医药研究院的抄本3 种版本,经实地调研发现:清刻本与康熙刻本本衙藏板相同,而2 种抄本俱查无此书。因此得出结论:本书实际上只有2 个版本,一刻于清初康熙年间即清康熙刻本本衙藏板,一刻于清末光绪年间即清光绪乙酉福州醉经阁刻本。
4 主要学术成就
4.1 破旧立新
以“六经六气学说”通释《伤寒论》。《伤寒论直解》通篇以《素问·天元纪大论》“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火气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天有此六气,人亦有此六气,与天同体者也”为依据,运用气化学说来注解《伤寒论》,理论上自成体系,内容完整,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
4.2 重新阐释传经之说
指出传统传经理论之不足。传统传经说认为:机体感受外邪之后,疾病“一日太阳”“二日阳明”按照六经顺序依次相传,至六日厥阴经尽,七日复传于太阳,这样一日一病的传经之说显系无稽之论。而张氏指出:传经乃正气之相传,而非疾病之传变,其顺序正如《素问·热论》中“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六日厥阴受之”所述,周而复始。并指出只有机体的正气有济于疾病时(即得中见之气,有中见之化时),疾病方有向愈之机,如《伤寒论》“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所言,本为太阴病,得之后,至七八日,乃正气来复之时,此时六日一经已过,至第八日又为阳明主气之期,阳明主燥,此时太阴之湿得阳明中见之燥气,故病自愈。
4.3 驳“古方今病不相能”之论
张氏认为:之所以会有“古方今病不相能”的看法,关键在于“汤方难会其义”,倘能深研伤寒之理,断不会有如此之看法,指出《伤寒论》非专为外感病而设,提出以治伤寒之法以治杂病。张氏提出“此书之旨,非特论风寒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无不悉具”“内而脏腑,外而形身,以及气血之生始,经俞之会通,神机之出入,阴阳之变易,六气之循环,五运之生制,上下之交合,水火之相济,实者泻之,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详悉明备”。此论与清代中晚期的俞根初提出的“六经钤百病”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先贤后贤,其揆一也。
4.4 公正地评价成无己
成无己乃全文系统注解《伤寒论》的第一人,为《伤寒论》版本的流传及《伤寒论》理论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张锡驹在本书序言中所言“先师之书至今存者,成氏之功也”。然而成无己刻板地照搬《黄帝内经》来注解《伤寒论》,也给后人造成了不少困惑,限制了后人的思维,张锡驹评论道“成氏顺文加释,漫无统纪,徒得其迹而不能会其神,以致后学不究其旨归,疑为断简残编,且以为宜于冬时之伤寒,不宜于三时之温暑,宜于外感而不宜于内伤”。
4.5 著《伤寒附余》以补注文意之未达之处
张氏治学态度严谨,在注解《伤寒论》时“辞达即止,不敢于本文之外别有支离”,恐有画蛇添足之虞,但又担心后学于临证之时茫然不知所措,故对于临床中紧要疑似之证,如呃逆、狂证、谵语等数十种症状,反复辨析,并附以病案,务使学者明了。
张氏对仲景之学的主要贡献已如上述,但笔者认为其亦有少许缺点,如其认为王叔和《伤寒例》“于仲景伤寒漫无发明”,故妄删之。笔者认为:《伤寒例》虽非仲景所作,虽亦有不当之处,但其文献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亦不容忽视,为何不录而收之以证之后学?张氏虽有缺点,但瑕不掩瑜,其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另外,张氏一生治学态度极为严谨,序言中称,《伤寒论直解》在康熙二十年左右业已成书,张氏唯恐自己学术浅陋,贻误后学,故而未敢刊刻,直至康熙五十一年,方觉时机成熟,于此时又悉心参订,而后才敢付之梨枣,其治学态度之严谨由此亦可见一斑。
5 小 结
综上所述,张锡驹之《伤寒论直解》是清初研究《伤寒论》的代表著作,是气化学派的扛鼎之作,其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其版本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研究和整理本书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