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跖疣中药外泡组方思路探析
2014-01-24魏跃钢
郭 顺,陈 力,魏跃钢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跖疣是指足跖部因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皮肤病。中医学有“疣目”“枯筋箭”“牛程蹇”等不同名称,因其病程较长,治疗棘手,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激光、冷冻、外用药膏等是现代医学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多因疗程、使用禁忌症等难有满意疗效。本病求助中医治疗的患者甚多,而中药浸泡治疗常获良效。但目前该病外治尚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查阅文献,发现疗效报道甚多,总结归纳组方思路较少,笔者试图从临床实践和文献中,探索出本病遣方用药的规律。
1 文献论述
早在春秋时期《五十二病方》中即有“疣”的记载,在《灵枢经》中就有“虚则生疣”的说法,曰:“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肬(通疣)。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诸病源候论》记载:“疣目者,人手足边忽生如豆,或如结筋,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谓之疣目。此亦是风邪搏于肌肉而变生也。”“此多由风邪客于皮肤,血气变化所生。故亦有药治之瘥者,亦有法术治之瘥者,而多生于手足也。”《外科正宗》云:“牛程蹇,程途奔急,热脚下水受风,以致气滞血枯,结成顽硬,皮肉荣卫不滋,渐生肿痛,肿高突起,支脚难行,久则破裂,脓水相流。”“枯筋箭,乃忧郁伤肝,肝无所养,以致筋气外发。”《医宗金鉴》中提及了对疣的治疗,曰:“赘疣诸痣灸奇穴,更灸紫白二癜风,手之左右中指节,屈节尖上宛宛中。”
古代文献中对跖疣外用药物的治疗提及甚少。现代文献报道中外用中药以清热解毒类药物为主,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木贼、马齿苋、板蓝根、大青叶、败酱草、薏苡仁、蒲公英、紫草、蚤休等。临证中各家自有用药习惯,无绝对配伍。此类药物几乎是治疗本病的必选,大部分医家均会配伍活血化瘀药,如当归、赤芍、红花、三棱、莪术等。以下4 类药物在报导中较常出现,但医家选择不一,常出现的药物有祛风湿药,如威灵仙、透骨草、伸筋草、虎杖、豨莶草;软坚散结药,如穿山甲、牡蛎、昆布、夏枯草、芒硝;平肝熄风药,如紫贝齿、灵磁石、珍珠母;攻毒杀虫止痒药,如蜀椒、蛇床子、百部、大风子、明矾、苦参、露蜂房。
2 组方机制
跖疣的病因病机可归为风湿热邪侵犯肌肤;或因肝旺血燥,血不荣筋;或局部气滞血瘀;或腠理不密,复感毒邪,蕴结肌肤而成。内外因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感染毒邪是致病的主因,病理产物可能存在瘀、毒、湿等。笔者认为:本病临床思路以局部辨证为主,因治疗以单纯外用药,所以辨证认清局部病理因素尤为关键,可忽略以肝火为主的内因,口服用药则另当别论。
外用药组方中,清热解毒药为首选。此类药物药性偏凉,现代医学认为:清热解毒药可能具有抗病毒作用,而对哪些中药是诱发跖疣HPV1,2,4 的研究尚少。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为辅,可助上药走散吸收。软坚散结药,以及祛风湿药外用是否具有类似药效,尚缺乏研究证实。如果对肝火诱发的内因可以忽略,临证中平肝熄风药的外用值得商榷。此外,临床中可结合患者足部微环境用药:脚汗明显,可酌情加用祛湿、收敛干燥药,如生石膏、麻黄根、明矾、乌梅、炉甘石、土茯苓;足部平素偏凉、怕冷,酌情外用温性药物,如艾叶、蜀椒、蛇床子;有足癣可配伍具有抗真菌作用药物,如土荆皮、大黄、凤仙花、醋等。
3 现代医理
外用中药的现代医学治疗机制是抗病毒、以酸性物质软化角质(如马齿苋、乌梅)、药物的刺激作用、温热效用(建议患者泡药水温40 ~50 ℃)。研究[1]表明: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随温度增高而增加,尤其是42 ℃以上,诱导细胞凋亡是温热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局部皮损艾炙在临床中奏效或许正是此机制。当然临床的疗效还与每次浸泡的时间、用药的剂量、治疗的疗程、个人体质等密切相关。中药浸泡治疗疗效值得肯定,但对其机制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探讨。
[1]王晓琴.局部温热对HPV 感染角质形成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