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微手术治疗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23例分析

2014-01-24曹新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2期
关键词:脑膜瘤中央静脉

曹新生

显微手术治疗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23例分析

曹新生

目的观察显微手术治疗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 均予以显微手术治疗, 分析切除效果、并发症与复发情况。结果23例患者肿瘤切除Ⅰ级14例(60.87%), Ⅱ级7例(30.43%), Ⅲ级2例(8.70%);患者术后出现1例(4.35%)轻微视觉障碍并发症;患者术后1年内出现2例(8.70%)复发。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具有一定可行性、安全性, 肿瘤切割效果理想,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显微手术;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临床效果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附着于上矢状窦基底且充盈矢状窦角的脑膜瘤, 常见为纤维性与肉皮型脑膜瘤, 严重影响患者精神系统与生活质量[1]。其治疗首先方式是实施手术切除, 术中操作者应尽可能切除瘤体以及被侵袭的矢状窦、窦壁、甚至脑膜和颅骨, 以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相比于以往传统手术方式, 在显微镜下手术可以保持术野清晰、能充分暴露颅内的肿瘤情况和神经和血管走向, 使手术操作者可最大可能的全切除肿瘤, 并且保护好脑组织, 避免伤及血管和神经, 提高临床手术成功率, 降低患者术后遗留症的发生率。本研究分析显微手术治疗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诊治的23例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 男女比例13∶10,年龄20~69岁, 平均年龄(47.39±8.52)岁。本组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表现20例, 出现癫痫发作10例, 出现单侧肢体麻木12例, 出现单侧肢体偏瘫17例, 出现双侧肢体麻木6例, 双侧肢体均瘫者6例, 同时伴有轻度意识障碍患者2例。23例患者均经影像学颅骨X片与CT等检查, 临床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确诊为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肿瘤类型:11例(47.83%)内皮细胞型;8例(34.78%)纤维细胞型;3例(13.04%)血管型;1例(4.35%)混合型。

1.2方法 23例患者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稍抬高头部、轻度弯曲颈部, 取仰卧位行显微手术。过中线骨瓣的骨窗暴露肿瘤边界>2 cm处做马蹄形切口;避开引流静脉, 沿边缘将硬脑膜剪开;行瘤内与分块切除法切除窦外肿瘤, 将肿瘤体积逐渐缩小至游离出肿瘤薄膜;根据患者窦腔阻塞与瘤体粘连情况, 选择结扎切除或双极电切方式;术中严格保护中央沟静脉与瘤周代偿回流粗大静脉, 切除侵蚀颅骨、脑膜;止血后逐层关颅, 完成手术。

1.3观察指标 采用Simpson分级法评价肿瘤切除效果:I级:肿瘤行全切、切除累及硬膜、颅骨, Ⅱ级:肿瘤行全切、切除累及硬膜, Ⅲ级:肿瘤行全切, IV级:部分的肿瘤切除, V级:单纯的肿瘤减压、活检。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脑水肿、脑梗死、神经障碍、视野障碍、偏瘫);随访1年记录患者复发情况[2]。

2 结果

2.1患者肿瘤切除效果 术后23例患者中肿瘤切除Simpson分级情况:Ⅰ级14例(60.87%), Ⅱ级7例(30.43%), Ⅲ级2例(8.70%)。

2.2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术后23例患者中出现1例(4.35%)轻微视觉障碍, 未出现脑出血、脑梗死、精神障碍与偏瘫。

2.3患者随访期复发情况 随访1年内23例患者中, 仅发现2例(8.70%)复发情况, 均为SimpsonⅢ级者, 术后复发情况较理想。

3 讨论

矢状窦旁脑膜瘤属于良性颅内肿瘤伴有局部侵袭, 发病率约占脑瘤患者的17%~20%[3], 矢状窦旁脑膜瘤属于脑膜多发肿瘤, 该肿瘤位于中央回区的矢状窦旁, 故而得名, 这类脑膜瘤基底部起源于上矢状窦, 并且附着于矢状窦壁, 由于脑膜瘤与矢状窦之间不存在脑组织, 瘤体向外周生长发展并突向大脑半球, 由于其位于脑组织的重要功能区, 手术进行切除具有一定难度, 容易在手术中触碰中央回区皮层、中央沟静脉及瘤周粗大静脉, 引起诸多手术并发症, 导致患者神经功能严重缺损。所以手术时既要争取全部切除肿瘤, 又要注意保护好患者中央回皮层以及中央沟静脉。相关文献表明显微手术是应用先进显微技术的手术, 手术精细度较高,应用于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效果显著, 可在全面切除肿瘤的基础上, 保证临床治疗安全性[4]。基于此, 本研究选取23例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 采取显微手术治疗, 分析患者肿瘤切除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术后复发情况。

观察文中23例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肿瘤切除效果, 可以发现21例(91.30%)患者肿瘤切除均为Ⅲ级以上, 表明肿瘤肉眼、累及颅骨、硬脑膜与静脉窦均已切除,且未对中央够静脉、中央回区皮层等造成影响。原因在于显微手术利用显微镜观察中央回区中肿瘤分布情况, 沿静脉走向切开蛛网膜分离瘤体, 同时松解中央沟静脉, 并根据肿瘤情况选择不同切割方式, 效果显著。患者术后共出现1例(4.35%)轻微视觉障碍并发与2例(8.70%)复发, 表明显微手术治疗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具有一定安全性。显微手术通过精细的手术操作可积极保护矢状窦与中央沟静脉,有效控制手术并发症与复发情况, 降低肿瘤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 保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为进一步优化临床效果,应为其制定详细的护理与康复计划, 如出院指导、心理护理、身体功能康复训练等, 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 显微手术治疗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具有一定可行性、安全性, 肿瘤切割效果比较理想, 具有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许瑞雪, 徐英辉, 赵春, 等.大型中央回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21例报告.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3, 12(6):550-552.

[2] 张龙, 阮金成, 孟庆勇, 等.皮质中央区矢状窦旁、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 18(3):140-141.

[3] 刘涛.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分析.吉林医学, 2014, 35(8):1712-1713.

[4] 严畅, 苏杰, 陈伟强, 等.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3, 14(8):571-572.

2014-08-19]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脑膜瘤中央静脉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如何治疗脑膜瘤?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膜瘤分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非典型性脑膜瘤及恶性脑膜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凋亡相关基因BAG-1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