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骨科患者手术中椎管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14-01-24周雪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2期
关键词:腰麻椎管硬膜外

周雪梅

老年骨科患者手术中椎管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周雪梅

目的探讨在老年骨科患者手术中椎管麻醉的临床应用, 并分析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之间的不同。方法老年骨科患者150例, 按麻醉的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持续硬膜外麻醉组71例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79例。对两组患者低温寒战的发生率及低血压的发生率相比较,总结出椎管麻醉的优越性。结果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显著快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 且麻醉效果好,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低温寒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发生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手术中椎管麻醉更具有安全性, 并且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效果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老年骨科患者;持续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椎管麻醉是目前国内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 发明于19世纪末,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事业的全面发展, 椎管麻醉已在临床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在临床上椎管麻醉的主要方法有两种,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通过硬膜外给药延长了麻醉时间,同时作用迅速、肌松完全, 而且术后还有止痛作用, 深受到老年患者的信赖。针对150例椎管麻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2年1月~2014年7月在本院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排除长期使用大剂量镇静药、老年痴呆、精神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共收入150例。手术种类主要有骨折手术、关节置换术、骨软组织感染手术、脊柱手术。其中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患者79例, 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 行持续硬膜外麻醉手术者71例, 为持续硬膜外麻醉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中男49例, 女30例, 年龄60~91岁, 平均年龄73.5岁。持续硬膜外麻醉组中男40例, 女31例, 年龄60~89岁, 平均年龄7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在手术前为老年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进入到手术室后鼻导管吸氧(流量2~4 L/min), 然后接多参数监护仪。在麻醉前静脉给药林格注射液8~10 ml/kg。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患者取侧卧位, 选择L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 经硬膜外穿刺置入25 G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隙,有脑脊液流出或回抽见脑脊液后, 注入重比重局部麻醉药0.5%布比卡因2 ml, 留置硬膜外导管以备术中追加药物, 术中控制麻醉平面T10以下。与此同时在手术开始前1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 μg/kg, 继以0.5 μg/(kg·h)泵注维持,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停用。持续硬膜外麻醉组于L3~4间隙穿刺置管成功后, 注入0.75%的罗哌卡因, 总量为10~15 ml。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进行观察, 对麻醉效果进行分析, 监测术中出血量, 记录术中头痛、血压改变、恶心呕吐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两组麻醉效果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起效时间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显著快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麻醉效果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均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持续硬膜外麻醉组中93.0%的患者获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 3例肌松效果较差, 2例术中出现明显不适感。经Mann-Whitney U检验,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麻醉效果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低温寒战现象 两组通过在麻醉前后、手术时进行观察,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低温寒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血压情况 收缩压(SBP)下降值>基础值的30%为血压降低, SBP<90 mm Hg(1 mm Hg=0.133 kPa)时为低血压。麻醉后两组出现血压降低或低血压患者的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低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

3 讨论

在围麻醉期患者的应激状态下以老年骨科手术较为多见, 容易导致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2], 故老年患者的手术麻醉有其特殊性。七旬以上老年患者手术死亡原因有2%与麻醉有关[3], 因此, 麻醉需要效果好且副作用较小的方法。

右美托咪定属于高选择性α2肾上腺受体激动药, 它具有镇痛、镇静、抗交感而无呼吸抑制的作用, 在手术中具有随时唤醒的临床特点, 同时可维持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及镇静用药。椎管内阻滞麻醉较常见的并发症是寒战反应, 有半数以上发生。这与手术过程中低体温有关, 表现最明显的是硬膜外麻醉的患者, 由于焦虑和恐惧造成的交感神经兴奋, 使血液中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 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对手术的恐惧, 本研究中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出现低温寒战的人数显著低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

综上所述,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的手术中, 与持续硬膜外麻醉比较, 具有麻醉起效快、麻醉平面易控制、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血流动力学稳定等诸多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王波.椎管内麻醉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处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1):58-59.

[2] 李天佐.右美托咪啶在麻醉中的应用.北京医学, 2010, 32(8): 587-590.

[3] 吴书平, 陈杏.150例老年病人麻醉选择的分析.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6):1621.

2014-08-18]

150001 黑龙江中德骨科医院

猜你喜欢

腰麻椎管硬膜外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作用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