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儿科门诊处方专项分析

2014-01-24张黎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5期
关键词:抗菌药头孢不合理

张黎明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一个手段, 而药物的过敏反应、不良反应和毒性作用常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生长发育的小儿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够成熟、健全, 对药物的毒副作用比成人更为敏感。为响应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孕产妇及儿童临床用药管理的通知》, 进一步规范本院儿科的合理用药, 随机抽查2013年9月~2014年2月儿科门诊处方855张,对处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探析不合理用药现象。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查2013年9月~2014年2月本院儿科门诊处方共计855张,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结合临床药理学知识, 药品说明书及有关文献资料,找出处方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原因归类, 统计分析。对不合理用药单张处方多处错误计不合理处方为1张。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具体情况 抗菌药物使用共计380次,使用比率44.4%;其中口服剂型共计265次, 占抗菌药使用比率69.7%。具体药物和使用次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166次;头孢米诺针36次;头孢克肟颗粒31次;阿奇霉素颗粒26次;头孢唑肟钠针26次;头孢替安针18次;阿奇霉素针18次;头孢克肟胶囊18次;克林霉素磷酸酯针12次;阿莫西林颗粒10次;罗红霉素颗粒7次;罗红霉素胶囊7次;头孢呋辛钠针5次。二联用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联用罗红霉素颗粒或阿奇霉素颗粒或头孢替安针, 共计4次;头孢米诺针联用阿奇霉素颗粒或阿奇霉素针,共计5次;头孢克肟颗粒联用阿奇霉素颗粒共计4次。可见,本院儿科处方抗菌药使用比率较高, 主要以口服剂型为主,基本上全为一联用药, 很少有二联用药。

2.2 儿科门诊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 激素类使用共计91次,占抽查处方的比率为10.64%, 使用比率偏高。具体药物和使用次数:醋酸地塞米松针44次;醋酸泼尼松片41次;甲泼尼龙针6次。

2.3 不合理用药情况统计结果 抽取儿科门诊处方共计855张, 不合理处方56张, 占所查处方的6.55%,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临床诊断不明使用抗菌药21张;激素类药使用不合理14张;给药间隔不合理8张;药物选用不当5张;重复给药4张;药物剂型选用不当4张。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使用品种单一 从抗菌药使用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使用品种较单一, 单一的品种对同一患儿反复使用,很容易产生耐药性, 进而导致在门诊就诊患儿疾病无法控制,只得转入住院治疗。

3.2 临床诊断不明使用抗菌药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诊断为细菌感染患者方有指证应用抗菌药物。病毒感染和不明原因发热不宜早期应用抗感染药物, 应尽早查明病原菌, 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菌药。但因门诊患儿就诊时间短, 医生很少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为患儿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在抽查处方中发现, 不少诊断为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的均未注明是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 却都使用抗菌药, 发热不明原因也都先使用抗菌药, 是不适宜的,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要求医生使用抗菌药时一定要慎重。

3.3 激素类药使用不合理 多见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肺炎, 甚至发热不明原因的患儿, 医生习惯给予激素泼尼松片、地塞米松针或甲泼尼龙针。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诸多的不良反应, 比如:降低机体抵抗力, 诱发或加重感染, 掩盖病情真相等, 尤其对婴幼儿有很多潜在的不良反应, 不能作为发热, 食欲不振的对症治疗药物, 对病毒感染或一般的细菌感染患儿应严格禁止使用。

3.4 给药间隔不合理 抽查处方中, 头孢米诺钠针、头孢唑肟钠针和克林霉素磷酸酯针, 该三种药物用法均为1次/d静脉滴注用药, 不适宜。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 此类抗生素无抗菌后效应(PAE), 其抗菌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 而不必将每次剂量增大, 一般3~4个半衰期给药1次,用药总量分3~4次/d给药, 这样可以避免因药物浓度达不到抗菌效果而产生耐药性, 从而导致治疗时间长, 增加药源性疾病, 并且给患者家庭造成经济损失。

3.5 重复给药 药理作用相同或相近的药物联用, 易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抽查处方中发现,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布洛芬混悬液”三种药物开具在同一张处方中, 该三种药均有解热镇痛之功效, 此处为重复用药,欠合理。

3.6 药物选用不当 痰热清注射液说明书中2岁以下儿童禁用, 但抽查处方发现有2岁以下儿童使用, 应提醒医生注意;氯苯那敏片适用>1岁儿童使用,“复方锌布颗粒”、“感冒清片”、“咳特灵胶囊”中均含有氯苯那敏成份, 医生开具处方时必须综合考虑, 不宜同时开具。

3.7 药物剂型选用不当 比如:头孢克肟胶囊与头孢克肟颗粒, 罗红霉素胶囊与罗红霉素颗粒, 这两类药在儿科处方中使用较多, 对于不能吞服胶囊和药片的幼儿, 选用颗粒剂较合理, 胶囊打开后, 味道幼儿无法接受, 难以下咽, 所以,儿科用药中若有儿童使用的同类专用药物, 就不宜开具成人使用的胶囊或片剂。

综上所述, 本院儿科处方质量尚可, 但不合理用药情况仍然存在, 医生要养成阅读说明书的习惯, 了解药物的适应证及不良反应, 临床药师需通过定期开展处方点评, 加强对合理用药的宣传力度, 特别是抗菌药和激素类药物在儿科处方中的应用, 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提高本院儿科合理用药水平。

猜你喜欢

抗菌药头孢不合理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兽用创新环保抗菌药的开发及其重要性
抗菌药在宠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一起吃能致命 这是真的吗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注射用头孢甲肟致白细胞减少2例
用头孢唑林钠控制羔羊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