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冬闲田种草模式探讨

2014-01-24

作物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豆科冬闲双季稻

(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生态研究所,长沙410128)

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冬闲田种草模式探讨

王 华,杨知建,李 果

(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生态研究所,长沙410128)

利用冬闲田土秋冬种草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介绍了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冬闲田的种草概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种植豆科(紫云英)牧草、禾本科(小黑麦、黑麦草)牧草、十字花科(油菜)牧草、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混播4种模式。

牧草;种植模式;冬闲田;南方地区

我国南方农区绝大部分都是红黄壤地区,属热带、亚热带气候,包括广东、海南、广西、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区),总面积217.9万km2。该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 200~2 500 mm,年平均温度为14~18℃,≥10℃的积温4 500~9 000℃,非常适宜发展冬季作物生产,有利于发展三熟制农业[1]。但长期以来,南方农区的耕作制度主要以双季稻为主,冬季农业非常薄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南方15省区有冬闲水田870万hm2,占水田50%,超过66.7万hm2的有广东、福建、湖南、广西等[2],其中广东冬闲田面积在130万hm2以上,福建冬闲田面积不少于60万hm2,湖南冬闲田面积至少120万hm2,广西全区冬闲田120万hm2左右[3]。这些冬闲田在水稻收获后一般闲置4~6个月,不仅造成大量土地资源和能量的浪费,也造成经济上的损失[2]。

为充分利用冬闲田,我国对冬闲田种植牧草已作了大量的研究。秦道珠等[4]研究发现,在湘南双季稻区冬闲田利用方式中,采取稻-稻-绿肥(饲草)轮作方式,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均较好;三种种植模式比较,其经济效益依次为“稻—稻—紫云英”>“稻—稻—黑麦草”>“稻—稻—油菜”。据统计[5],我国南方稻田历来复种指数较高,以双季稻主产区湖南、江西、福建为例,平均在180%以上。但在2006年双季稻面积下降了166.7万公顷以上,冬闲田规模迅速递增。实践表明,充分合理利用冬闲田种植短期冬季饲草,可以满足草食牲畜在枯草季节的饲料需求,是推进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1 双季稻区冬闲田种草前景

1.1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冬闲田土种草,实行稻草轮作,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使后作增产。已有研究表明,种黑麦草与冬闲相比,1年后土壤容重下降了9.4%,土壤有机质增27.0%,全氮增4.0%,全磷增29.0%,全钾增3.0%,速效氮增11.0%,速效磷增26.0%,速效钾增57.0%[6]。种植牧草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阳离子交换量比一般冬闲田要高[7]。在油菜/绿肥/玉米和小麦/绿肥/玉米种植系统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分别较冬闲田-双季稻种植模式提高0.23%、0.033%、23.23 mg/kg、1.5 mg/kg和17.75 mg/kg,土壤肥力指标有所提高,同时玉米植株高大、粗壮,穗大、粒重,产量高[8]。与冬闲-双季稻种植模式相比,冬种-双季稻种植模式的土壤容重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冬种大麦模式的降低幅度最大;所有冬种-双季稻种植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都有一定的增加。双季稻田冬季种植绿肥和油菜混播模式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速效钾和氮呈正相关关系[9]。许多研究表明,冬闲田种植黑麦草土壤的氮、磷、钾等成分含量比冬闲田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种植水稻后早稻略有增产。

1.2 解决冬季青饲供应

冬闲田土种草可以有效解决冬春季节天然青草不足的问题。南方一些地区冬春季节有几个月的枯草区,缺乏青饲料供应,饲喂秸秆的营养价值较低,导致牲畜严重掉膘。双季稻区施肥较多,土壤肥力比较高,冬闲田种草不需要大量施肥,而且牧草生长快、品质好、产量高。且由于耕地土壤疏松,牧草容易生根发芽,冬闲田土种草不需要翻耕土地,省工省力。

1.3 促进农民增收

利用冬闲田土种草养鱼、养鹅、养鸡等,通过示范点建设,使冬闲田土种草真正成为提高农户经济收入的手段之一。实行草畜配套,在开展冬闲田土种草的同时,搞好畜禽品种改良,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使广大农户通过种草养畜大幅度地增加收入。

2 冬闲田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种源缺乏,品种混杂

要做好冬闲田土种草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品种,选择牧草最佳的播种时间。目前,晚稻收割时间较晚,最佳播种时间应该是水稻收割前15~20 d。当前冬闲田土种草的草种比较单一,主要为紫云英和一年生多花黑麦草,不能满足大规模冬闲田土种草的需求。

2.2 草畜结合有待完善,经济效益比较低

优质牧草必须通过牲畜消化吸收转化为畜产品,才能为种草农户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优质牧草特别是优质豆科牧草不仅可以养羊养牛,而且可以养猪养鸡。目前,由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投资能力有限,牲畜饲养量较少,个别地方还存在草畜不配套的现象,一些地区冬闲田土种草的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出来。目前种草农户主要是利用牧草养牛、养鱼、养羊,利用牧草养猪、养鸡的农户还不够普遍。

2.3 草产品加工滞后

豆科牧草可晾晒干或烘干制作草粉代替精料,从而调节牧草盈缺。利用冬闲田土种植优质豆科牧草生产草粉,是解决蛋白饲料原料稀缺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牧草种植面积约为1 600万hm2,其中苜蓿种植面积近360万hm2,苜蓿产量约为2 540万吨,但商品草仅为15万吨;草产品品种主要是紫花苜蓿和羊草,其中紫花苜蓿占90%以上。2010年我国进口牧草产品23.06万吨,比上年增加了200.46%[11]。我国牧草产品流通量不足,需求潜力较大,利用冬闲田土种植优质豆科牧草生产草粉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是,目前草产品生产技术落后,商品利用率低,竞争力差,草产品在品种、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严重制约草产业的发展。

3 双季稻区冬闲田土种草模式

3.1 种植豆科(紫云英)牧草

采用稻田免耕法种草,每年9月底前,在晚稻放水晒田时将紫云英牧草种子均匀撒播在稻田里,4月上中旬即紫云英开花盛期收割翻压,后翻耕种早稻。紫云英盛花期生物产量最高,达到7 091.8 kg/ hm2;紫云英区的晚稻产量为7 578.5 kg/hm2,比冬闲区的晚稻增产56.6%。稻—稻—紫云英(饲草)年平均收入为38 637元/hm2,比对照(稻—稻—冬闲)年平均收入增加28 453.5元/hm2,增幅为285.4%[12]。

3.2 种植禾本科(小黑麦、黑麦草)牧草

晚稻收获后(10月底至11月初)播种牧草,4月上中旬即小黑麦拔节期收割翻压,后翻耕种早稻。小黑麦拔节期生物产量最高,达到2 887.7 kg/hm2;小黑麦区的晚稻产量为6 840.5 kg/hm2,比冬闲区的晚稻增产40.6%。稻—稻—黑麦种植模式年平均收入为25 984.5元/hm2,比对照(稻—稻—冬闲)年均收入增加15 801元/hm2,增长159.6%[12]。研究表明,黑麦草与水稻轮作模式全年每公顷产优质牧草133 500 kg、产粮11 250 kg、产值39 975元、利润17 385元,其利润比采用二熟制农作(油菜—稻、小麦—稻)高出101.9%和177.9%,取得了种草养羊、养牛增收、农田增效的示范效果[13]。

3.3 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混播

采用免耕法种草,每年9月底前,在晚稻放水晒田时将一定比例的牧草种子均匀撒播在稻田里,待水稻收割时牧草已长到5 cm左右,当年可刈割1~2次,次年可刈割2~3次,产量达52 500 kg/hm2[12]。在不同混播比例处理中,以4∶6混播比例的草群产量最高,在1∶1行的异行种植处理中,平均可生产干草12 091.5 kg/hm2;5∶5与6∶4混播比例的草群产草量也在10 000.5 kg/hm2以上,尤其是豆科牧草的产量大幅度增加,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结构[14]。这种方法既缓解了种草与收稻劳动力的冲突,又提高了牧草的刈割利用次数,比未免耕种植的黑麦草可以提早利用1~2次,达到提高种草养畜效益的目的。豆科与禾本科混播效果更佳,能达到产量和质量双高,翌年土壤疏松,利于翻耕,是目前南方冬闲田种草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

3.4 种植十字花科(油菜)牧草

晚稻收获后(10月底至11月初)全耕整地,进行秧苗栽植,次年4月上中旬即油菜开花结荚期收割翻压,后翻耕种早稻。但劳动强度较大。油菜开花期生物产量最高,达到843.1 kg/hm2;油菜区的晚稻产量为6 692.2 kg/hm2,比冬闲区的晚稻增产38.2%。稻—稻—油菜种植模式年平均收入为21 370.5元/hm2,比对照(稻—稻—冬闲)增加11 187元,增幅111.7%[12]。该方式宜在劳动力充足的条件下推广。

[1] 李科云,李 雄.中国南方红黄壤地区发展草业模式的研究[A].见: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 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成都:中国草学会,2007.371-375.

[2] 张建国,刘向东,曹致中,等.饲料稻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草业学报,2008,17(5):151-155.

[3] 谢昭良,张腾飞,陈鑫珠,等.冬闲田种植2种燕麦的营养价值及土壤肥力研究[J].草业学报,2013,22(2):47-53.

[4] 秦道珠,黄平娜,刘淑军,等.湘南冬闲田“稻稻—绿肥(饲草)”种植模式效益分析[J].中国稻米,2010,16(S1):32-35.

[5] 谭淑豪.南方冬闲田季节性规模经营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5):62-65.

[6] 陈三有,杨中艺,辛国荣,等.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研究与应用[J].草原与草坪,2000,32(1):32-34.

[7] 龙 健,邓启琼,江新荣.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恢复能力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5,25(12):3188-3192.

[8] 郑元红,潘国元,毛国军,等.不同绿肥间套作方式对培肥地力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79 -81.

[9] 黄国勤,罗晓燕,刘彬彬,等.双季稻田冬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3,25(2):1-4.

[10]程 瑞.安徽省霍邱县种草养鹅技术探讨[J].北京农业:下旬刊,2011(3):30-31.

[11]张英俊,王明利,黄 顶,等.我国牧草产业发展趋势与技术需求[J].现代畜牧兽医,2011(10):8-11.

[12]梁海军,秦道珠,黄平娜.湘南冬闲田稻—稻—绿肥(饲草)种植模式及效益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1(11):32-35.

[13]查振国,张志尧,张志伟,等.临安市发展“羊—草—稻”轮作新模式的实践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10):110-113.

[14]张鲜花,朱进忠,穆肖芸,等.豆科、禾本科5种牧草异行混播草地当年建植效果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2,49(6):1142-1147.

Investigate on Forage Grass Planting Models in Double Cropping W inter Fallow Land in South China

WANG Hua,YANG Zhi-Jian,LIGuo
(Institute of Prataculture Ecolog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128,China)

Planting forage grass can notonly increase soil fertility,butalso producemore high-quality feed.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In 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four kinds of developmentmodels ofgrassland agriculturewere put forward,including Planting leguminous forage(Astragalussinicus L.),Gramineae(triticale,rye grass)pasture,Cruciferae(Brassica napus L.)pasture,Legumes and Gramineae Mixture.

Grasses;Plantingmodel;Winter fallow land;South region

S344.1

:A

1001-5280(2014)02-0201-03

10.3969/j.issn.1001-5280.2014.02.22

2013 11- 03

王 华(1988-),女,湖北襄阳人,硕士研究生,Email:550344253@qq.com。

猜你喜欢

豆科冬闲双季稻
山西农谷闫村蔬菜园 冬闲变冬忙“菜篮子”变“钱袋子”
海南杂交水稻双季稻单产突破1500千克
双季稻秸秆还田下减施钾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科学家破解豆科植物幸存“密码”
冬季作物-双季稻轮作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冬闲”变“冬忙”
冬作物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中国豆科观赏乔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河北任县:冬闲忙增收
青岛崂山豆科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