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猪抗病力低弱的原因分析

2014-01-23施正发项延润

浙江畜牧兽医 2014年5期
关键词:抗病力商品猪猪种

施正发,项延润

(1.平阳县畜牧兽医局,浙江平阳325400; 2.温州市畜牧兽医局)

20 世纪80年代后期,从计划经济即“短缺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养猪生产从散养模式快速向专业化养殖模式推进。养猪业的发展既提高了规模养殖效益,又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肉食品需求。但是,由于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发展互不平衡,集约化养殖和分散养殖并存,较小规模的养猪户大量存在,生猪生长在脏、乱、差环境之中,加上自身免疫水平低下,增加了病原微生物传染发病的机会。笔者从养殖品种适应力和抵抗力、养殖模式的优缺点、病原微生物进化等方面作一综合分析,以探讨我国生猪抗病力低弱的主要原因。

1 生猪适应性和抗病力低弱的主要原因

1.1 现代猪种忽略了抗病力选育 现代猪种选育的目的是生长期短、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的优良品种,以获取利润最大化。因此饲养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外来品种为父母本的杂种商品猪为主。然而,这些外来商品猪实质性器官发育严重滞后于肌肉生长,特别是肝、肾、脾等具有解毒、排毒、代谢、免疫等功能的重要器官,基本功能得不到完全发挥,使其整体抗病能力明显下降。另外,由于外来商品猪大多皮脂较薄、抗寒能力较差,适应外界环境能力不强,易患感冒等疾病。

1.2 地方猪种处于衰落状态 地方猪种大都是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训养而形成的。每个地方猪种为了适应于本地的自然环境,与相关生物进行激烈斗争,使有利的变异得以保存,不适应者只能淘汰和灭绝。因此,我国的地方猪种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病力,抗寒,耐粗。但是,由于外来猪种的大量引入,使地方猪种处于明显的衰落状态。

2 现代饲养模式造成生猪的持续应激反应

2.1 应激反应是目前养猪生产中相当严重的问题

应激时,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而控制消化道的副交感神经处于抑制,容易使胃肠粘膜缺血、出血,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和饲料消化明显下降。另外,由于应激时儿茶酚胺持续升高,使机体糖、脂肪、蛋白质大量消耗,导致生长受阻,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最重要的是,应激反应会降低机体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2.2 产生应激反应的主要原因

一是高温高湿和脏乱环境。我国养猪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饲养管理粗放,容易遭受多种应激。

二是活动空间狭小和单调。部分高度集约化养猪场,由于采用定位栏关养母猪,以高密度群养商品猪,压制了猪只自由活动的天性,引起猪群争夺地盘、发生格斗,甚至咬尾等反应。

三是猪的本能和习性受到影响。猪具有发达的吻突,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猪还具有探索行为和翻拱行为,现代的饲养管理条件则压制了猪的这些本能和习性。

3 猪的抗病进化和病原微生物进化的不平衡性

3.1 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微生物通过适应和自然选择,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呈现出一种动态平衡,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是维持宿主健康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3.2 产生不平衡性的主要原因

一是持续添加抗生素等兽药,杀灭了猪体上无致病性的原籍菌。原籍菌是微生物与宿主在共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情况下对宿主健康有益无害,具有免疫、营养及生物拮抗等作用。

二是病原微生物通过变异适应了全球气候变暖变化。如口蹄疫过去只在寒冷季节发病,现在各个季节都可能发病。

三是生猪集中饲养和流通日趋频繁,使各种病原微生物之间接触机会增多,变异概率随之增加。例如,两种不同病毒或同一种病毒的两个不同毒株同时感染同一组织时,在其核酸复制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猜你喜欢

抗病力商品猪猪种
可视化中国地方猪种地理分布图
《中国地方猪种资源场种质资源图谱》手册2022 征集
河南精旺猪种改良有限公司
扬翔Ⅰ号猪配套系商品猪生长性能分析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增强家禽抗病力的作用和应用
国外猪种大量引进导致本土猪种濒临灭绝的原因分析及应对建议(以玉山黑猪为例)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北方地区池塘主养长丰鲫试验
商品猪屠宰检疫中常见疫病症状及处理方法
不同三元杂交组合猪肥育性能与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