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良肢卧位翻身预防脑卒中重症患者压疮的护理
2014-01-23辛志芳李素芳李志平
辛志芳 李素芳 李志平 苗 慧
河南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焦作 454100
压疮是因压力或压力合并剪切力或摩擦力的作用,对骨凸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造成的局部损害[1]。脑卒中重症患者多有昏迷、肢体功能障碍、自理能力极度低下、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等极容易并发压疮。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生活质量,延迟康复,甚至因感染而导致各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引起医疗纠纷。2010-01—2014-07纳入200例脑卒中重症患者进行研究,运用良肢卧位翻身护理预防临床压疮,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01-2014-07,纳入200例脑卒中重症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MRI确诊,Barthe1评分≤40分重度依赖,Braden评分≤12分的重症脑卒中高危患者200例(带入压疮100例),男140例,女60例,年龄46~95岁(71.16±2.55)岁;脑梗死100例,脑出血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禁忌入选病例:(1)因病情而需要被迫卧位的患者;(2)癫痫大发作、烦躁不安的患者;(3)心理情绪障碍极不配合的患者;(4)血清白蛋白(41.25±6.05)g/L者。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Braden评分、Barthe1自理能力评分、血清白蛋白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具体方法 翻身前评估患者,必要时吸痰,清理口腔、咽喉等气道分泌物,做好操作前的解释,操作中的指导,操作后的嘱托。告知操作的目的、意义、优点,讲解良肢卧位翻身的注意事项,如何配合等。对照组采用常规翻身:右侧90°卧位→仰卧位→左侧90°卧位→仰卧位的循环方式,每2h候更换一次卧位。实验组采用良肢体卧位翻身:右侧30°→45°良肢卧位→左侧30°→45°良肢卧位→仰卧位良肢卧位的循环方式,每2h更换一次卧位。将患者卧位、局部皮肤黏膜受压情况等病情详细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并认真交接班。
压疮危险度评估,对每组患者24~48h进行风险评估一次。当Braden评分>12分时,评价护理效果并终止本研究,若Braden≤12分时,持续本研究直至患者出院或死亡,并评估护理效果。
2.2 评价方法 均于协助患者翻身过程中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皮肤的颜色和完整性。
2.3 观察指标 按压疮的病理分期及临床表现: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度溃疡期,坏死溃疡期评定标准[2]评估。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实验组压疮6例(6.0%),未发生压疮44例(44.0%),治愈38例(38.0%),未治愈12例(12.0%);对照组压疮15例(15.0%),未发生压疮35例(25.0%),治愈21例(21.0%),未治愈29例(29.0%)。对高风险压疮和带入压疮患者护理后,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正常皮肤毛细血管动脉端压力为4.26kpa左右,当表皮压强超过毛细血管动脉端压力的2倍,且压力持续1~2h,即可阻断毛细血管对组织的灌注,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所以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是引起压疮的关键性因素。实验组采用30°~45°良肢卧位翻身法,各骨突部位所承受的垂直压力强度减为原来的3/5~4/5;身体的一部分压力落在软枕上,另一部分压力落在髂嵴与骶尾之间的臀大肌平面上等,两腿前后分开中间垫软枕,身下的臂向前伸,身上的臂前伸与腋呈30°角,从而较好的分散了压力,增大了受力面积,胸背部与床面呈30°~45°后背垫软枕使支撑面增宽,这样有效的减少了摩擦力,同时平衡的稳度增大,按照人体力学平衡原理,也减小了局部剪切力;两膝关节处放软枕,还能有效避免骨隆突间皮肤的相互挤压与摩擦,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足跟的垂直压力、剪切力及摩擦力。众所周知,当人处于不舒适或不平衡的体位,会导致患者关节过度扭曲,造成关节骨突更突于体表,而承受更多的压力,更易发生压疮[3]。若患者卧位舒适,满意度高,不会因此而导致关节的过度扭曲,骨凸处更突出于体表,增加局部的压力、剪切力、摩擦力而诱发压疮。因此良肢卧位翻身法,通过减小患者在不同卧位时骨凸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所受的压力、剪切力、摩擦力而有效的预防压疮的发生,使患者安全、舒适,增进了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深化了临床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1]韩斌如,王欣然主编.压疮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22-23
[2]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6.
[3]张西民.脑梗死住院患者压疮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