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伴马尾神经损伤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探讨
2014-01-23郭士娟
郭士娟
河南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新乡 453000
腰椎滑脱是指相邻腰椎椎体发生相对位移,但滑脱缩小局部椎管容积后可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表现为腰部不适或二便失禁等一系列椎管狭窄症状,常规手术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但手术效果尚需围术期护理干预进行有效配合[1]。本文旨在探讨腰椎滑脱伴马尾神经损伤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骨科2009-07—2013-07收治的23例腰椎滑脱伴马尾神经损伤行RF-Ⅱ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外侧横突间融合术治疗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19~59岁,平均(36.4±7.8)岁;Meyerding腰椎滑脱判定为Ⅱ度滑脱16例,Ⅲ度滑脱7例;L3椎体滑脱3例,L4椎体滑脱5例,L5椎体滑脱11例,L4~5椎体滑脱3例,L5~S1椎体滑脱1例;椎弓峡部裂性滑脱11例,退变性滑脱5例,创伤性滑脱3例,病理性滑脱2例,椎弓发育不良性滑脱1例。所有患者直腿实验阳性,下肢肌力2级或3级,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腰部疼痛,双下肢麻木或肢体无力等。
1.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立即完善相关检查,经患者同意后行RF-Ⅱ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外侧横突间融合术,其手术方式和步骤同邓雄伟等[2]研究,围术期配合护理干预。
1.2.1 术前护理:护理人员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进展、手术治疗和可能的预后等相关知识,告知手术风险,积极疏导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错误认识,缓解紧张和忧虑情绪,以积极的心态树立治疗信心;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开展卧床排便和腰背部功能活动练习,掌握有效咳嗽和卧床大小便技巧。
1.2.2 术中护理:常规铺巾、备皮和开放静脉通道,准备急救药品和器械以适合抢救,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1.2.3 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患者取去枕平卧体位6h以上,头偏向一侧,低流量持续吸氧;去枕平卧体位6h后以平轴翻身为原则,保持脊椎在同一轴线翻身;术后第4天可鼓励患者遵循平轴翻身原则主动翻身,仰卧体位时伸直双下肢,定时翻身扣背,卧床时间≤8周;检查双下肢运动和感觉症状,判定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根据病情需要选取地塞米松等药物促进水肿消退;密切观察敷料有无渗血,及时更换敷料并确保引流管通畅,详细记录引流液颜色、引流量和性质,重视无菌操作以预防感染;嘱咐患者清淡饮食,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营养均衡以保证机体营养需要,必要情况下给予腹部按摩或开塞露等方式协助排便,定时冲洗外阴和更换导尿管;术后6h开始行下肢按摩,2次/d,每次≤10min;术后第4天开始鼓励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尽量延长悬空保留时间,然后左右腿交替练习,早期功能锻炼可适当使用腰围保护腰部,注意锻炼过程中腰部活动不宜过大。
1.3 观察指标 (1)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JOY下腰痛评分判定标准评价腰椎功能[3],最低0分,最高29分,分数越高提示腰椎功能障碍越明显,术后JOY下腰痛评分改善率=100%×(术后评分—术前评分)/(总分—术后评分),改善率=100%为治愈,60%≤改善率<100%为显效,25%≤改善率<60%为有效,改善率<25%为无效;(2)滑脱椎体复位情况:通过X线影像学检查确认复位满意情况;(3)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按照莫氏神经功能判定疗效[4],神经损伤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神经功能完全恢复者为优;临床症状与体征部分解除,神经功能部分恢复者为良;临床症状与体征未解除,神经功能改善不明显或加重者为差。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5个月,平均(21.6±3.5)个月;采用JOY下腰痛评分判定标准评价腰椎功能为优16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91.30%,2例患者预后差,可能与术后腰椎功能恢复时间较短有关。术后复查X线显示滑脱椎体复位理想22例,不理想1例,滑脱椎体复位率95.65%,1例滑脱椎体复位可能与术前滑脱超过35%关系密切。最后一次随访时,23例患者按照莫氏神经功能判定为优15例,良6例,差2例,神经功能改善优良率91.30%,判定为差的2例患者可能在手术植入椎弓根钉过程中,椎弓根钉位置不理想所致,但腰腿痛症状和神经根压迫症状明显改善。
3 讨论
医学界将脊髓圆椎以下的10对腰骶神经根统称为马尾神经,大多与各种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腰椎椎管绝对或相对狭窄,压迫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椎管狭窄相关的神经功能障碍[5],其中以腰椎滑脱或腰椎骨折引起椎管狭窄最为常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等症状,其治疗以手术早期解除马尾神经压迫和松解粘连为主[6]。
RF-Ⅱ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外侧横突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伴马尾神经损伤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早期复位滑脱椎体和改善腰椎功能,但术后马尾神经的恢复相对缓慢,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因素较多。因此,腰椎滑脱伴马尾神经损伤患者配合围术期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术前,护理人员通过健康宣教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手术方式的认识,缓解紧张和忧虑情绪,最大程度提高手术信心和护理干预的依从性;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患者去枕平卧能够减轻麻醉反应和提高压迫止血成功率,持续低流量吸氧能够保证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以平轴翻身为原则,保持脊椎在同轴线能够提高术后腰椎的保护,预防术后腰椎不稳定而引起再次滑脱,提高滑脱椎体的复位率;术后第4天鼓励患者遵循平轴翻身的原则进行主动翻身,且伸直双下肢能够收缩双下肢肌肉和腹背肌肉,为后期功能恢复奠定基础;术后评估马尾神经损伤程度能够评估预后,配合甘露醇和地塞米松静滴能够缓解切口水肿,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强化无菌操作观念可预防椎间隙感染;个体化膳食方案能够保证营养供应,配合腹部按摩等措施保持胃肠道功能正常;腰背肌和双下肢功能锻炼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解除马尾神经压迫和松解粘连,提高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腰椎滑脱伴马尾神经损伤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提高滑脱椎体复位率和促进神经功能改善,在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李文.椎弓根钉棒系统加后路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46例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10,50(19):32.
[2]邓雄伟,杨惠光,张云庆,等.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不同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1):58-59.
[3]陈尚北,戴军,赵金华.扩大椎板开窗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并马尾神经损伤[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2):61-63.
[4]司志军,王树海,石蛟,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7):51-53.
[5]张广兴.下腰椎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22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6):38-39.
[6]丁敏,郭开今.腰椎滑脱并神经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6):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