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致严重皮疹1例
2014-01-23孙纪红重庆市中医院麻醉科重庆400011
孙纪红,黄 莉(重庆市中医院麻醉科,重庆 400011)
1 病例资料
患儿,男性,11岁,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因“反复发热4 d”于急诊就诊。就诊6 d前曾注射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4 d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咽痛、咳嗽、打呼噜、纳差、头痛等症状,自诉“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症状无明显缓解。体格检查显示:体温为39.8℃,心率为116次/min,呼吸为20次/min;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Ⅲ0肿大,并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余未见异常。急诊化验显示:血白细胞计数为9.62×109/L,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为6.53×109/L,血单核细胞计数为0.83×109/L,血红蛋白为118 g/L,C反应蛋白为77.9 mg/L。以“(1)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2)头痛待查”收治入院。患儿入院青霉素皮试阴性,遂予以注射用头孢噻肟2 g、bid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喜炎平注射液100 mg、qd+醒脑静注射液10 ml、qd对症治疗。分别静脉滴注完注射用头孢噻肟和喜炎平注射液后即开始滴注醒脑静注射液,在滴注醒脑静注射液的过程中,患儿突然出现全身大面积风团样皮疹,主要累及躯干及四肢,皮疹颜色鲜红,压之褪色,同时伴皮肤剧烈瘙痒,无呼吸困难、心悸、昏迷等症状,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为126/78 mmHg(1 mmHg=0.133 kPa)。临床考虑为药物过敏,立即停药,同时给予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 mg皮下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12.5 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静脉滴注和持续吸氧等对症治疗,约30 min后皮疹及瘙痒等症状逐渐消退。之后继续予以患儿抗感染治疗,停用喜炎平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4 d后患儿痊愈出院。
2 讨论
本病例中,患儿在注射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后出现发热,提示该患儿为过敏体质。在使用注射用头孢噻肟、醒脑静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后出现全身大面风团样皮疹,经抗过敏治疗后缓解,提示皮疹为药物过敏反应症状。考虑患儿青霉素皮试为阴性,且在皮疹消退后继续使用注射用头孢噻肟的过程中未出现皮疹,可基本排除注射用头孢噻肟过敏。既往报道显示,单独使用醒脑静注射液[1]或喜炎平注射液[2]所致皮肤不良反应主要为瘙痒或散在皮丘疹等,尚未见大面积风团样皮疹报道。本例患儿皮疹发生在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期间,但由于其症状明显重于单用醒脑静注射液,且由于患儿之前连续使用了喜炎平注射液,故尽管醒脑静注射液致病可能性较大,亦不能排除其皮肤症状是两药共同作用的结果。
喜炎平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醒脑静注射液主要成分为天然麝香等,二者均可用于高热等疾病的治疗。两药均属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而制成,与传统中药剂型相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但由于中药材质量不稳定、组方复杂、制剂标准不完善、制剂工艺不合理以及使用不规范等原因[3],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儿童、过敏体质等均为药品不良反应的高风险因素[4],本次报道的病例即是如此。
综上所述,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在中药注射剂的各个环节应严把质量关。医师应辨证施治,遵循中医用药原则,严格区分中医学中主治与西医适应证的概念,辨证用药;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过敏性疾病史等;中药制剂禁与西药配伍,也不主张2种以上的中药制剂联合应用[5]。护士处理医嘱时应仔细复核,有疑问应及时向医师提出,用药时严格按医嘱的用药途径、用法、用量和时间给药;配置药物时,不同的药物应使用不同的注射器,多瓶中药注射剂同时使用时,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间隔;注意观察病情和用药反应,病情观察应有连续性和整体的观念,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有速发和迟发,需全程监测、观察;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并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6]。
[1]宋冷梅,边瑞民,宋德海,等.35例醒脑静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磁[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4,37(1):9-11.
[2]林强,张纾.270例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的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2,9(12):751-754.
[3]崔宏玉,梁爱华.从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分析其不良反应成因[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5):934-940.
[4]李荣,蒋英蓝,曾敬怀,等.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3,35(5):1059-1061.
[5]张海霞.17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2):367-370.
[6]李莉,张素秋,杨茉,等.中药注射剂用药安全问题及护理干预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5):32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