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风5例误诊分析

2014-01-23吕香花许功军付梦珠许经纶黄池清蒋亦秀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抗酸麻风皮肤科

吕香花 许功军 付梦珠 许经纶 黄池清 蒋亦秀

·经验交流·

麻风5例误诊分析

吕香花 许功军 付梦珠 许经纶 黄池清 蒋亦秀

麻风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和漏诊。2010-2012年我们确诊5例麻风患者,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病例1,女,46岁。因全身皮肤泛发红斑3个月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四肢散发红斑,红斑渐增多、加重,面部、背部出现红色斑块,略痒,无发热、关节疼痛。多次在当地医院诊断“皮炎”、“湿疹”、“蕈样肉芽肿”、“红斑狼疮”,治疗无好转。患者既往体健,出生于贵州,近5年在浙江金华打工,否认家族中有“麻风”患者。体检:一般情况可,营养中等,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皮肤科情况:面、颈部浅在浸润性红斑,表面光亮,躯干、四肢、手足泛发红斑,边界模糊不清,表面覆有干燥鳞屑,眉毛外1/3稀少,周围神经无粗大,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痛、温觉无异常。皮肤涂片检查抗酸染色未见抗酸杆菌。诊断: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病例2,男,24岁。因眉毛脱落半年,全身多发结节、斑块半年就诊。患者半年前发现双侧眉毛变稀少、脱落,四肢出现散在红色丘疹、结节,渐增大,破溃,近2个月来症状加重,面部、躯干、四肢出现新发丘疹、结节、斑块,原有皮疹加重,结节溃破,无疼痛。发病来无发热。曾在外院拟“皮炎”、“结节性红斑”治疗无好转。既往体健,原籍四川,在浙江打工4年,父亲及一哥哥有麻风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可,营养中等,精神紧张。系统检查正常,血、尿常规检查正常,肝肾功能、血糖正常。皮肤科情况:双侧眉毛脱落,面部散发红斑、结节,躯干、四肢多发花生米至核桃大皮肤结节、浸润性斑块,部分破溃,表面覆鳞屑、结痂。周围神经无粗大,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背部皮肤温度觉减退,痛觉正常。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无浸润带,真皮中下部大片泡沫样细胞浸润,抗酸染色见大量抗酸杆菌。皮肤组织液涂片抗酸染色检查见大量抗酸杆菌。诊断:瘤型麻风。

病例3,男,32岁。因头面部、四肢皮肤红斑、结节、疼痛半月就诊。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面部、四肢起红斑、结节,伴畏寒、发热、全身酸痛,诊断“结节性红斑”,予青霉素、地塞米松、雷公藤多苷治疗。既往体健,出生于贵州,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可,营养中等。体温39℃,系统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109/L,中性粒细胞0.72,C反应蛋白50.8 mg/L,血沉32 mm/h,抗“O”类风湿因子阴性,胸片正常,结核菌素试验(++)。皮肤科情况:头面部、躯干、四肢多发豌豆至核桃大红色结节,质韧,压痛。周围神经无粗大,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下见狭窄无浸润带,真皮中下部见泡沫样细胞浸润,抗酸染色见大量抗酸杆菌。诊断:瘤型麻风伴II型麻风反应。予沙利度胺、地塞米松、雷公藤多苷治疗,热退,皮疹消退。

病例4,女,32岁。因面、背、四肢起丘疹、红斑、结节7个月就诊。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背部起片状暗红色斑,皮损渐增多至面部、四肢,继之出现暗红色丘疹,结节,部分融合成片,略痒。曾于当地医院拟诊“皮炎”、“寻常狼疮”治疗无好转。既往体健,有一姐姐面部有类似皮损。出生于贵州,近半年来浙江义乌打工。体检:一般情况可,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情况:面、背部、四肢见片状暗红色丘疹、结节,部分融合成片,触之较软。痛、温、触觉正常,周围神经无粗大。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血RPR 1∶2,TPHA阴性,HIV阴性,PPD试验阴性。背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无浸润带,真皮内血管附属器周围见泡沫样细胞,抗酸染色见中等量抗酸杆菌。诊断: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病例5,女,23岁。因四肢皮肤红斑3年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四肢出现暗红色斑,无痛痒,皮疹持续不退,冬季略加重。曾在多家医院诊断为“皮炎、湿疹、血管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及免疫调节剂等治疗后效果不佳。患者既往体健,生于贵州,4年前到浙江金华打工,育一子,丈夫及儿子均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可,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情况:四肢及臀部见密集暗紫红色斑,呈网状分布,皮疹压之退色。痛、温、触觉正常,周围神经无粗大。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均正常。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真皮内血管附属器周围中等量组织细胞及泡沫样细胞浸润,抗酸染色阳性。诊断: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

讨论麻风容易误诊、漏诊,从本组病例可以看到麻风复杂多样的皮肤表现:红斑、丘疹、斑块、鳞屑、结痂、溃破,发生麻风反应时伴有畏寒、发热、皮疹增多,缺乏特异性,极易与其他皮肤病相混淆。本组病例均曾误诊,误诊时间半月至3年不等,误诊疾病排序为皮炎、湿疹、结节性红斑、蕈样肉芽肿、红斑狼疮、寻常狼疮、淋巴瘤、血管炎,最终通过组织病理及组织液涂片抗酸染色发现抗酸杆菌确诊。

现在交通发达,人口流动频繁,几乎不存在完全无麻风的地区;1浙江省早在1995年全省就以县为单位达到了国家基本消灭麻风标准,这之后疫情处于低流行状态。近年来自云、贵、川等高流行地区的流动人口构成了浙江新发麻风病例的主体,对健康人员构成了新的威胁,统计资料显示我省目前麻风误诊率达51.72%,流动人口误诊率更高达60%。2

造成误诊、漏诊的原因:(1)各级医务人员对麻风的认识很多停留在理论水平,很少碰到真实病例,实际诊断水平有限;(2)医务人员对麻风的警惕性不高;(3)基层医疗单位很多无病理实验室,缺乏检查措施,或者组织液涂片、病理制片、读片等技术层面上有不足,降低了检出率,造成延误诊断及漏诊。

因此,各级医务人员尤其皮肤科医生要加强对麻风知识的学习和认识,提高诊断水平,尤其对麻风高流行地区的外来人员,出现多形性皮疹,长期不消退,无自觉症状,要考虑麻风的可能性。

1李文忠.现代麻风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0l-212,301.

2严丽英,谢碧波.浙江省2010年麻风误诊情况分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27(12):848.

(收稿:2013-10-05)

浙江省金华市第五医院,金华, 321000

猜你喜欢

抗酸麻风皮肤科
皮肤科专业基地骨干师资对皮肤科专科体格检查的认知调查
抗酸分枝杆菌荧光染色与Ziehl-Neelsen法在抗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关注麻风,消除歧视,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皮肤科医生6招教你抗“冬痒”
37例麻风患者的家庭集聚性调查分析
麻风树理想的生物质作物
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何时服用抗酸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