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语文课堂“生态和谐”的营造

2014-01-22金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素养语文能力

金勇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率;意识到和谐课堂提高着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乃至影响着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一些老师在教学中仍旧走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他们坚持讲评练结合,重视方法的传授,忽视着学生自主的习得。必需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研讨,获得个人发展。

一、重新定位让自己的角色更精彩

1.吃透教改理念精髓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更是有效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老师要教会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更要激发他们想学、能学、会学的兴趣与热情,让他们能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提高能力与水平。这样,教师们才是学生的引路人,把学生领进语文学习的殿堂,在点到为止的前提下,让他们个性化成长,练就创新的素质。

2.合理扮演教学配角

老师要执行课改,推进素质教育,就要接受传统理念的挑战。因为除旧立新向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首先,老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素质,能够有技术、有手段的管控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活泼而谨严,生动又沉稳地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如在课文学习时,既要让学生自由朗读,交换阅读心得;又要让他们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进行有序突破。因此,教师要在平等中尊重学生的分析与探索;并推进学生学习的深入开展。

二、让有效互动成为课堂主旋律

1.让学生围着问题提高

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要围着教学目标进行的。因而有人说,我们高中语文教学是带着镣铐跳舞——实用性教育是无法回避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我们的教学更人文,更和谐呢?那就是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的问题进行发挥主动能动性的学习。如《祝福》的学习重点之一是深刻认识封建礼教与迷信对劳动人民的束缚而造成悲剧命运的主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从小说的人物性格角度设计问题提问、从环境描写的特色和好处激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如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分析时,我们可以问“有人说祥林嫂是‘没有春天的女人”,你怎么理解?如此,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就能发挥积极性地去阅读小说的相关内容,能够从多角度去探寻“没有春天”的含义,从而鲜明地把握这一人物形象,深刻感受封建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悲哀,实现对小说主旨的深刻理解。

2.让学生在解惑中成长

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唱主角,就要引导他们去寻找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并在问题的解决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如在《我与地坛》学习时,学生意识到这篇散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的特点,也提出诸如散文的语言特点好在什么地方,这篇散文谋篇布局的特点如何表现等问题。我在教学中,就重点引导学生去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如让学生读读第一部分中写地坛景物的段落与文字,思考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学生带着疑问,再结合写作背景与作者创作目的,得出这是作者自我反思的外在表现,是其遭遇到苦难打击无法逃避之后的顿悟揭示;这“荒芜但并不衰败”正是他生存状态的暗示,表明他从此会坚定活下去。如此,学生不仅理解此处的景物描写,更能够获得生命的启迪,从而他们能在史铁生的身上学到成长的苦痛与烦恼,也获得释怀的方法。

3.深入探究中提高思维

互动教学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重要方法,但是,我们在互动中要注意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文本的结合,要使得他们有意识的进入文本,又有能力跳出文本。在师生、生生、生本的对话中,获得情感的升华,能力的提高,素养的养成。如在《陈情表》学习时,我们在作者思想把握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李密强调孝亲和不肯奉诏仕晋的原因是不是只是因为“祖母”?如果学生能从背景、作者生活现状等方面进行自圆其说的回答,就显示学生有打破常规的创新思维能力。当然,我们还要把学生的情感引到生活体悟中,如如何看待李密“孝”的思想?说说“不常回家看望老人属于违法”的理解和看法等等。如此,更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思考和辩证分析的能力。

总之,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我们必须走和谐生态营造之路。我们要扮演好配角,发挥好主导作用,推动好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能动的发挥;在师生和谐中,让互动激发学生的热情,促进他们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使他们的思维深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和语文素养。endprint

猜你喜欢

素养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