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其境 登高望远
2014-01-22刘艳萍
刘艳萍
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要加大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起: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树立大语文观念
在中学各学科中,语文课的综合性最强,内容覆盖面最广,天文地理,琴棋书画,甚至从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到最新科技动态,从流行歌曲、时装、影视、到畅销书籍,从风景名胜到风土人情无不与语文息息相关,无不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语文教材中许多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名篇佳作会被陈旧的教学模式蒙上灰尘。我们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其一,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无论读什么文体,都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其二,储备丰富的词汇量,能出口成章,有幽默机智的谈吐;其三,有过硬的背功,名篇佳段能出口成诵;其四,提高自身的各种艺术修养(如书法、美术、音乐、影视等),并以此引导学生去感受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外延;其五,善于用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阐释去唤起学生心底深处的感应。
二、加强诵读教学,整体感知艺术魅力
诵读建立在心会和聆受的基础上,诵之于口,听之于耳,感之于心,从章节的抑扬顿挫中体会文章的词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求得对文章深层意蕴的感悟。
先辈重视高声朗诵、熟读成诵。而如今,读书人只是默读、泛泛浏览。《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在给儿子的信中,把“看”(即默读)与“读”(即朗读)同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相联系,颇有见地。他说:“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得其深远之韵。”
古人认为读书是性情中事,故而读得摇头晃脑。我们也讲求“性情”二字,读音不同,性格爱好不同,情绪性质不同,读出的腔调可能不同,甚至大相径庭。这不要紧,关键就是要开口,尽兴,张扬个性,由读生感,由感致悟。英语中有“疯狂英语”一说,我们不妨把语文的诵读教学称之为“疯狂语文”。其具体做法非常简单:大声,忘我,进入角色。现在的语文课堂已很难听到学生酣畅淋漓地诵读了。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以图让课堂真正成为艺术的殿堂。
三、多方渲染审美意境,增加课堂艺术含量
把音乐、美术、影视、建筑等艺术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还能让学生接受各种文化的陶冶,感悟中外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欣赏《琵琶行》,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配以如泣如诉的二胡曲《江河水》,学生会迅速进入情境。对于其中琵琶技艺的描写,若能让学生听听《十面埋伏》,其效果恐怕比老师空讲要好得多。还有许多古代和现代的诗词名篇,本来就是编配音乐传唱的,这样的作品我们千方百计找到并让学生直接欣赏,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姜夔的《扬州慢》等。文学作品是一个画廊,尤其是古代诗歌及游记散文。如王维,他本来就是一位画家,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深得古代小品文的三昧,行笔过程中的敷色与构图都极似水墨丹青,予人以宋画的韵味。只要从绘画的角度指导学生欣赏,学生一定会受益匪浅。如果可能,我们还可以尝试从影视艺术的角度欣赏小说《祝福》等,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欣赏散文《威尼斯》等,从朗读表演艺术的角度欣赏当代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让学生在吸取文学精华的同时,接受多姿多彩的艺术熏陶。
在讲课中也可以适时的渲染审美意境,如我在讲《再别康桥》一课时的板书设计,体现了对称美,美观而实用。我在分析《我的空中楼阁》的绘画美时,引入了中国画的“三远”理论及美术中光影原理,并用意大利名画《维纳斯的诞生》来命名文中意境,很好的揭示了文章的艺术底蕴的同时给予学生艺术的感染。
四、遵循文学的认知规律,不一味求同
文学鉴赏理论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诗写的时候是诗人自己的,写出来以后就是读者的了”。而读者是千差万别的,由于年龄、文化、阅历、心境等的不同,对作品的解读可能千变万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必强求大一统,只要读出的还是哈姆雷特,就行了。
这样做的初衷其实就是要还原语文人文性的本来面貌。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中国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因为人生密集的地方相对比较安全;但未必是风景最秀美的地方。而锦衣夜行总免不了孤单和失落,不要紧天亮时自会为人所见,我们还是要提倡这种勇于创新的精神。
我在讲授《我的空中阁楼》时尝试贯彻了这种思想。我们手中的所有资料无一例外地按照作者立足点的变化来分析文章内容。我认为从另一个角度,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体会文章的内涵更符合文学创作规律与认知规律。因此,我在吸收他人合理之处的基础上,坚持了自己的看法,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是一次很成功的尝试。
五、追求诗化的课堂语言
学生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他们对老师的语言都有充分的感受。诗化课堂语言对于营造艺术的课堂气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对于把学生引入艺术殿堂起着决定的作用。
我认为,诗化的课堂语言包括:教师通过朗读创造出的诗化意境与讲解过程中的诗化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导读和范读。当你用标准的普通话声情并茂地诵读文章时,你动听的声音如仙乐般传入学生的耳畔,文情才情如丝丝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沐浴在艺术的春光之中。梁实秋在《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中介绍了一位徐老师,模样丑陋,性情古怪,骂起学生来“极凶极恶”,但他读课文是“咬牙切齿”、“一丝不苟”,“有腔有调,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学生听了之后“好像已经领悟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鲁迅笔下三味书屋的私塾老先生,读书时总是大声朗读,读到入神处时还“总是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来。”孩提时代的鲁迅因此而“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教师的范读给学生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才使梁先生“至今受用”,以致今天回忆起来,“不禁地还怀着怅惘的敬慕之情”。鲁迅先生的笔调则更具抒情性,令人悠然神往。
此外课堂浓厚的文化气氛的营造极大程度上的依赖于教师启、承、转、合时所运用的诗一般的语言。一句精妙的譬喻,一处恰到好处的引用,一个寓庄于谐的点化都可以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让课堂流动艺术的空气。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无限的美妙遐思,到达和谐的美的境界。我们难以想象,闪动这灵动的思想光芒的人被分解成一个个化学元素符合后还会引起美的联想!同样,用苍白的语言对那些文质兼美的华章做肢解手术也必然是缺少生命力和感染力的。
我在讲授《我的空中楼》时,大量引用了学生以前学过或刚刚学过的优美诗文,为课堂增色不少。一方面,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横向的迁移;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其语言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们体会到了文章的深刻内涵。一些整句的运用,也可为学生创设广阔的联想空间,达到把学生引入情境的教学目的。如“也许有的人认为他是消极的,因为他不懂得在物竞生存的社会大潮中体会冲浪的快乐;也许有的人认为他是积极的,因为他在物欲横流的工业社会中没有追腥逐臭,其本身就表明了他‘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阅读教学由“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彷徨到登堂入室豁然开朗的境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共同努力,把教学工作做好,提高自身和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