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胃脘痛临证辨治

2014-01-22徐荣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胃脘白芍通络

徐荣谦

胃脘痛为小儿常见的证候之一,易反复发作。轻者可自行缓解,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重者对小儿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严重者,若不及时救治,甚至可危及的小儿生命。胃脘痛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出血、急性胃肠炎、胃肠痉挛、反流性食管炎等病[1]。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与季节。西医主要是抗感染、解痉止痛、胃肠减压等对症治疗。

1 小儿胃脘痛的部位

腹部以脐部为中心上下画两条横线,左右画两条纵线,形成一个井字图像,将腹部分成九个部位,分为左上腹、上腹部(称胃脘部)、右上腹、脐腹(又称大腹)、左腹部、右腹部、左下腹(又称少腹)、下腹(又称小腹)、右下腹(亦称少腹)共九个部位。上腹部既为胃脘部,所谓的胃脘痛既指上腹部发生的疼痛而言。胃脘部俗称“心口窝”,故胃脘痛又称“心口痛”。“心口痛”与“真心痛”不同。这是由于胃脘部的主要脏器是胃。较大儿童“心口痛”十分剧烈时,应考虑“真心痛”的可能,需要认真鉴别。

2 小儿胃脘痛的常见临床表现

胃脘痛主要临床表现为以胃脘部为主的疼痛,往往伴有脘腹痞满、痛引胁肋、嘈杂吞酸、不思饮食等症状,亦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胃脘痛剧烈时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直流,屈腹弯腰等症状。

3 小儿胃脘痛的常见病因

胃脘痛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等,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与季节。其发生的原因主要与饮食不当密切相关。小儿由于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乳食不知自节”,若家长或保育人员一旦调护失宜,使其胃受到损伤则可发生胃脘痛。《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而胃脘痛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小儿饮食无度,过量的饮食损伤了肠胃,发生胃脘痛。饮食过于滋腻,肥甘过度,或饮食偏热或偏寒等皆可引发小儿胃脘痛。饮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食物,另一方面是饮料。饮料对小儿胃肠的伤害也不容小觑。而含二氧化碳的饮料,由于含有大量气体,损伤小儿胃肠。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冰箱与冰柜的普及,虽然有利于食物的保鲜,但由此导致小儿寒凉饮食过度的现象比比皆是,已成为引起小儿胃脘痛的重要病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小儿由于又具有“寒暖不知自调”的生理特点,亦可由于调护失宜,或吹电扇、吹空调过度,纳凉不当,袒胸露肚,导致胃部受凉而发生胃脘痛。

4 小儿胃脘痛的病机

胃属六腑,以通为顺。小儿若饮食过度,导致食滞于胃,不通则痛;或由于寒凉伤胃、气滞血瘀、脾胃素虚等导致气机逆乱,胃络不通,而发生胃脘痛。《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小儿腹痛,多由冷热不调,冷热之气与脏腑相击,故痛也。”目前,一般将胃脘痛分为寒、热、虚、实四大类,其病位主要在胃。基本病机:胃络不通。

5 小儿胃脘痛的临证辨治

小儿胃脘痛的治疗原则为调胃通络。辨证分为以下六种类型治疗。

5.1 寒邪客胃 证候特点:胃脘处疼痛,阵发,痛处喜暖,得温则舒,遇寒痛甚,肠鸣漉漉,面色苍白,恶寒身冷,四末不温,口淡不渴,痛甚者,额冷汗出,唇色紫暗,或兼吐泻,小便清长,舌淡红,苔白滑,脉沉弦紧,指纹红。治法:调胃通络,温中止痛。方剂:养脏汤加减。常用药物:当归、木香、沉香、丁香、肉桂、川芎等。临证加减:腹胀加砂仁、枳壳理气消胀;恶心、呕吐加法半夏、藿香和胃止呕;兼泄泻加炮姜、煨肉豆蔻温中止泻;腹中雷鸣腹痛,呕吐,寒气上逆加附子、半夏、粳米温中降逆;若疼痛难忍,手足厥逆,肾阳不足者,可予通脉四逆汤。

5.2 乳食积滞 证候特点:胃脘胀满,疼痛拒按,不思乳食,嗳腐吞酸,恶心呕吐,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或时有呕吐,吐物酸馊,矢气频作,粪便秽臭,时时啼哭,舌淡红,苔厚腻,脉沉滑,指纹紫滞。治法:调胃通络,消食止痛。方剂:保和丸加减。常用药物:鸡内金、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炒枳壳、白芍、陈皮、元胡等。加减:腹胀明显加厚朴、莱菔子通导积滞;寒食积滞加干姜以温中散寒;食积蕴郁化热加大黄;恶心呕吐加姜半夏。

5.3 脾胃虚寒 证候特点:胃脘及腹部疼痛绵绵,时作时止,痛处喜温喜按,饥饿后加重,面白少华,精神倦怠,气短少啼,形寒肢冷,手足清冷,乳食减少,或食后腹胀,大便稀溏,唇舌淡白,脉沉缓,指纹淡红。治法:调胃通络,温中止痛。方剂:小建中汤合理中丸加减。常用药物:白芍、桂枝、生姜、大枣、人参、白术、炙甘草。加减:疼痛不止加吴茱萸、干姜、川椒、乌药等温里散寒止痛;气血不足者加黄芪、当归补益气血;肾阳不足加附子、肉桂以温补元阳;伴呕吐清涎加丁香、吴茱萸以温中降逆。

5.4 肝气犯胃 证候特点:胃脘部疼痛经久不愈,或胃胀,攻窜两胁,口干、口苦,胸闷气短,烦躁易怒,舌黯红苔腻,脉涩,指纹紫滞。治法:调胃通络,疏肝止痛。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药物:柴胡、川芍、香附、枳壳、栀子、甘草、陈皮等。加减:气滞胀痛可加青皮、郁金理气解郁;肋痛甚者加川楝子、元胡理气止痛;嗳气频作加旋覆花、代赭石理气降逆;返酸者加乌贼骨、锻瓦楞子和中制酸。

5.5 胃热壅盛 证候特点:胃脘部疼痛,胀满拒按,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胸闷不舒,烦渴引饮,身热汗出,手足心热,唇舌鲜红,喜食辛辣、煎炸,舌苔黄燥,脉滑数或沉实,指纹紫滞。治法:调胃通络,泻热止痛。方剂:大承气汤加减。常用药物: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加减:湿热较重,燥结不甚,可去芒硝,加栀子、黄芩、厚朴、枳实;若小腹右侧疼痛,疑为肠痈者,可用大黄牡丹皮汤。

5.6 胃阴亏虚 证候特点:胃脘隐隐灼痛,倦怠无力,似饥而不欲食,烦热,口干咽燥,口渴思饮,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治法:养阴调胃,通络止痛。方剂: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常用药物: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白芍、甘草。加减:若胃阴亏损较甚者可酌加干石斛;脘腹灼痛,嘈杂泛酸,配用左金丸;胃热偏盛可加生石膏、知母、玉竹、芦根清胃泄热;便秘明显加郁李仁、瓜萎仁等润肠;痛甚者可加厚朴花、玫瑰花、香橼、佛手等理气而不伤阴的药物。

6 临证要旨

小儿“肝常有余”,当前,由于儿童学业繁重,参加的各种类型课外辅导班过多,导致精神压力较大,肝失疏泄。故《四圣心源》曰:“土气不升,故赖木气以升之,而木气不达,实赖土气以达焉。”肝木横逆克脾土,肝脾失调则肝气犯脾(胃)之胃脘痛发生较多,临证治疗关键是抓住疏肝止痛的要旨。诚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土得木而达”。临证之时,每喜用痛泻药方以疏肝解郁加减治之。

痛泻药方出于《丹溪心法》卷二,由焦白术、炒白芍、北防风、广陈皮4味药组成[2]。有补脾泻肝,缓急止痛之效,用以治疗肝实脾虚所致腹痛、腹泻,故名曰“痛泻要方”。以“肝旺克于脾土,脾气受伤而然[3]。”明代此方记载于《景岳全书》,此方具有泻肝木、补脾土、调气机、祛湿邪之功,既补虚又祛邪,标本兼顾。方义就是补脾泻肝,缓急止痛。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从脏腑辨证用药的角度,主治重点在于肝脾,亦“土虚木贼”。方中白术辛甘性温、燥湿健脾助运;白芍味酸性寒、除湿止泻,敛阴,柔肝抑木;方中白芍与白术同用,能养肝健脾、肝脾并补;陈皮辛苦性温,理气和中,防风辛香升散,散肝舒脾,为理脾引经之药,善行全身有止痛止泻的功效,四药相合,随证加减,共奏舒肝健脾之功,用之得当,奇效非凡。

痛泻要方不仅适用胃脘痛伴有“痛泻”者。临证见腹胀腹痛以左少腹为主,腹痛必泻,泻后痛减,苔薄白,脉弦而缓。对于其他证候的小儿胃脘痛兼见肝气偏亢、肝火炽盛者如面色泛青,鼻周青黄,性情郁闷或脾气烦躁者,皆可加之而用,往往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故余推崇叶天士:“凡醒胃必先治肝,欲安胃先平肝木,治肝可以安胃,治胃勿忘肝”之论。宗其法而用之,每收事半功倍之效。

[1] 周继莲.胃痛的中医治疗[J].亚太传统医药,2011,7(12):191-192.

[2] 朱丹溪.丹溪心法[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9:81.

[3] 朱震亨.丹溪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32.

(收稿日期:2014-09-24)

猜你喜欢

胃脘白芍通络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芍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辛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探析
白芍总苷调控Sirt1/Foxo1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白芍粳米粥 缓解颈椎不适
通络醒脑泡腾片经Nampt/SIRT1/FOXO3途径改善SAMP8小鼠的学习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