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丹毒体会

2014-01-22赵永良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丹毒凉血青霉素

赵永良

浙江省诸暨市中医院外科 诸暨 3118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丹毒体会

赵永良

浙江省诸暨市中医院外科 诸暨 311800

丹毒;抗感染;凉血利湿汤

2005年3月—2012年2月,我们采用抗感染,结合加味凉血利湿汤[1]内服治疗急性下肢丹毒7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2例,男39例,女33例;年龄21~82岁,平均53.6岁;病程3h~12年,平均3.2年;诊断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临床表现为下肢红、肿、热、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均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病变位于左下肢34例,右下肢36例,双下肢2例。58例有基础疾病,其中足部外伤28例,足癣21例,毒虫叮咬后9例。

2 治疗方法

2.1 一般方法 嘱患者注意休息,忌食油腻、辛辣、刺激、发品,适当抬高患肢,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2.2 西医治疗 静脉滴注青霉素或头孢一代抗生素,当患者全身、局部症状消退后再抗感染治疗3天。

2.3 中医治疗 予加味凉血利湿汤,组方:金银花30g,蒲公英24g,紫花地丁30g,赤芍9g,生地15g,大青叶30g,黄柏9g,牛膝9g,生石膏30g。1天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早晚各1次温服。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2]治愈:全身症状及下肢红、肿、热、痛症状消退;外周血白细胞恢复正常,C反应蛋白正常。好转: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症状减轻或消退。无效:全身症状改善,下肢局部症状无明显改善。

3.2 结 果 治疗3天全身症状及下肢红、肿、热、痛症即明显改善,1周内治愈65例,好转7例。随访1~3年无复发病例。

4 讨 论

丹毒是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临床表现为淋巴管网分布区域的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常累及同侧腹股沟淋巴结,病变快,常有全身反应,但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治愈后易复发,病变复发而导致淋巴管阻塞、淋巴淤滞。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可导致淋巴水肿,在含高蛋白的淋巴液刺激下局部皮肤增厚,肢体肿胀,可发展成“象皮肿”。

中医对丹毒早有认识,《外科大成》中记载“丹毒者,为肌表忽然变赤,如丹涂之状也”。《圣剂总论》中记载,“热毒之气,爆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治疗丹毒,不但要改善急性期的症状、体征,同时要防止疾病的复发。西医治疗丹毒首选青霉素、头孢第一代药物,但单纯用西医治疗,有时效果欠佳,分析原因主要有:①细菌耐药。从病原菌分析,应用青霉素、头孢第一代药物治疗是其经验用药之首选,由于丹毒很少有化脓或组织坏死,较难做病原菌培养+药敏试验,因此无法确定青霉素、头孢第一代药物对具体某一患者是否真正有效。②药物在病变部位有效浓度不够。由于病变位于下肢,部分患者伴有下肢静脉曲张,或多次发作后出现下肢肿胀,淋巴回流受阻,致局部有效药物浓度不足而影响疗效。中医认为,丹毒是由于素体血分有热,外受火毒,热毒搏结,郁阻肌肤而发。或由于皮肤有破损,毒邪乘隙侵入而成。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加味凉血利湿汤配合抗生素治疗急性下肢丹毒,药用凉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之法,常用药为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野菊花、地丁、黄芩、黄连、黄柏、赤芍。伴有高热加生石膏、生代瑁;发于下肢加牛膝、黄柏、防己;水疱明显加车前草;若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热入营血症状,即应按温病的辨证法则清热解毒,凉血清营,常用药物为水牛角、黄连、生地、金银花、连翘、麦冬、丹皮、栀子等。

本组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丹毒,可充分发挥中药抗菌、抑菌、抗炎作用,利湿消肿,活血化瘀,提高临床疗效。

[1]李文亮.千家妙方(下册)[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11-1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治疗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41.

修回日期:2014-04-14

2014-03-27

猜你喜欢

丹毒凉血青霉素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黄马酊敷料外敷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
丹毒夏季易发,防治做到4点
夏季小心染“毒”上身: 请做好丹毒防治措施
夏季脚底生“泡”,警惕是“丹毒”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