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燃语文课堂中的科学火花

2014-01-22张立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素养语文课堂

张立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提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但事实上,教育目标的预设和课堂操作的实际之间总存在着一段让人遗憾的距离,当今的语文课堂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是静止的课本的教学,它的触角还囿于其本身所属的学科范畴。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科学意识的激发、科学思维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普遍重视不够。作为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科学教育的重任,引领学生从语文学习的视野中走向科学的殿堂,点燃语文课堂里的科学火花。

一、依托语文教材,开拓科学教育的领地

宋代大文豪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曾有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而手捧语文教材,许多老师却只认定它姓“语”,忽略了语文是一门集基础性、综合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基础。语文作为信息的载体,其内涵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各门科学知识和人类思想的结晶。所以,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之时我们才意识到自己还局限在学科所属领域的小圈子里,画地为牢,人为地割裂着学科间的联系,严重影响了教材的辐射功能。

语文教材本身就为开展科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不妨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其中选编的科学类作品有《大自然的预言》、叶至善的《卧看牵牛织女星》、卞毓麟的《数字杂说》、布丰的《莺》、朱长超的《月亮上的足迹》、阿西莫夫的《恐龙无处不在》、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位梦华的《旅鼠之谜》、陶士龙的《时间的脚印》、卞德培的《漫话小行星》、严春友的《敬畏自然》、吴刚的《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星新一的《喂——出来》……实在是不胜枚举。再看看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情况,其中的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就是“关注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建筑艺术”,第四单元为“动物世界”,第五单元为“信息传播”;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安排的是“高新科技”;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则是“事理说明”;九年级上下两册虽然没有类似专门的单元编排,却突出了两个专题,即“气象物候”和“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让我们强烈感受到语文学习中处处有科学的身影,我们可以带着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培养自觉的科学意识,激发强烈的科学精神。

面对如此丰富的教材资源,我们再也不能“骑驴找驴”,“一叶遮目”了,我们必须要清醒地看到语文教学中的学科渗透已越来越成为时代的潮流,语文与其他学科往往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作用,相得益彰。我们一定要用好语文教材中的其他学科内容,以此为依托,扩大学生知识的宽度和广度,掘进语文学科的内涵与底蕴,开拓出科学教育的一片新领地。

二、利用阅读教学,点燃科学精神的火花

许多人喜欢把教师喻为文明的播火者,我想化用一下这个说法,让我们的语文老师成为弘扬科学精神的火炬手,去引领学生在语文阅读中领略、欣赏科学之美,从而勇敢地去打开科学殿堂的大门,探寻镌刻在四壁的科学现象的奥秘,发现科学创造的新奇,感受科学思维的谨严,体会科学精神的崇高。

于是,那些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自然成了学科渗透的有力抓手,我们在布置阅读的同时就应当让同学们去充分关注蕴含在作品字里行间的科学奥秘,激发大家的科学兴趣。一旦学生对这些知识产生了浓郁的兴趣,那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就会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如在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我就让学生从题目入手,先把握设问的技巧,提醒他们一旦作家抛出问题,必然会把答案设置在后面的文章主体部分中,从而引导学生有序地找出了花色形成的六个方面原因: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并建议大家每人画一朵花,设计六个花瓣,依次在每个花瓣中填上一个原因,最后再把花蕊涂成鲜艳的红色。至此,学生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一目了然,而且许多人通过自己的发现找到了相关的原因,学习兴趣盎然,印象深刻,原本一些较抽象的科学道理也能在短时间内被学生接受并掌握,既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又播种了一颗科学的种子,可谓“一举两得”。

而在自觉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那些科学家的精彩故事也在吸引着学生们的目光。透过一段段感人的文字,不难看到科学巨匠们身上所绽放出的理性思维的光芒,他们有着严谨、务实的治学风范,有着执著、奋进的钻研态度,有着怀疑、否定的批判精神,有着灵活、自信的创新意识,这些精神特质让他们化身为了一座座思想的丰碑,矗立在学生们的面前,促使了他们的情感得以涤荡升华,在羡慕景仰之中,使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行为得以内化。如在讲授《斜塔上的实验》时,我带着学生们一起声情并茂地诵读着人物经历中的两个典型场面,感受着伽利略是如何从教堂顶上悬挂油灯链条的嘀嗒声中受到启发从而发现钟摆的规律的伟大瞬间;见证了伽利略在一片“嘲讽声”的海洋里勇敢地登上比萨斜塔,用两个铁球的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证明了自由落体定律正确性的光荣时刻。整个课堂时而寂静无声,似乎大家都在为被别人猜忌、嘲讽的伽利略的命运而担忧;时而掌声雷动,无不被实验成功后的伽利略的勇气所感动。在这堂课上,学生们的情绪是饱满的,精神是昂扬的。从他们一双双明澈的眼神里,我已经感受到科学精神的溪流正注入着他们的心田。

同学们就在这些阅读中,和科学教育有了零距离的接触。他们不用离开课堂,就能置身科学知识的海洋,在驰骋于语言文字世界的同时,也能感受科学之美,接受科学精神的熏陶。

三、借助调查实践,促进科学素养的培育

新的课程理念已赋予了今天的语文教育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洪宗礼先生在主持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时就明确了:要加强整合优化,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构建全方位开放的语文综合实践系统,确认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有助于学生自主独立学习,在自我构建的过程中获得能力。这些理念的确立,既继承了民族语文的优良传统,又充满了时代气息和改革锐气,让教学实践者们在传承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熏陶、感化渐进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型的探究、实践。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实现有机融合,在培育人文素养的同时,也促进科学素养的培育。

为此,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实际,切实开展调查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如在学习《气象物候》专题时,我让同学们专程去拜访了《看云识天气》的作者朱泳燚先生。在朱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坚持每天观察、记录天空中的云彩变化来预测天气,并同课本知识紧密结合,还与天气预报相印证,从中找出相应的规律,化抽象的经验为具体的实践,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在大自然面前去亲身体验,直接接触,养成认真细心观察事物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提升科学素养。

同时,我们还鼓励同学将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延伸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去真正践行“语文教学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的理念。在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后,很多同学都主动去和物理老师联系,详详细细地绘制出了“魔鬼的海”的光路示意图,从更直观、更清晰的知识层面进一步解释了这一奇幻的自然现象背后蕴藏着的科学原因。后来,还有一位同学在假期旅游回来后自豪地告诉我,他此次山东蓬莱之行当了一回“小小科学家”。因为蓬莱阁附近海域常有“海市蜃楼”的奇景出现,所以有许多动人的传说。而这位同学就把在语文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了起来,向周围游客解释了这一迷人海景的科学成因,赢得了大家的赞誉。我就鼓励他把这次经历写了下来,成了一篇很精彩的科学小论文。并以此为“万斛泉源”,引导其他同学也去留心生活,注意观察,捕捉细节,写成报告。初中学生的天性表明,他们敢于幻想,善于思考,对身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就能挖掘出他们创造力的源头,激活他们的科学思维,不仅让同学们掌握科学知识,还能运用科学知识。于是一篇篇研究性学习的科学报告纷至沓来:《由更换手机想到的……》、《关于常熟酸雨污染的调查与思考》、《校园绿化覆盖率的调查报告》、《合理饮食,登上健康成长的快车》……每一篇都那么有板有眼,结构合理、周密,语言准确、清晰,逻辑严密,既展示了文字的功力,又反映了极高的科学素养。

而这些有益的尝试又都为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科学教育提供了积极参考,也实践着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在做中学”的理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学素养语文课堂
蜗牛看牙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