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品牌创始人乔布斯的科技价值取向和精神遗产
2014-01-21鲍健强楼洁明
鲍健强,楼洁明,苗 阳,房 凯
(1.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3;2.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杭州310024)
美国苹果品牌集技术、艺术和智慧为一体,成为当代科技创新的新标杆。“苹果”品牌创始人乔布斯以追求简约的极致、特立独行的创新、与众不同的睿智引领科技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国经济正在从粗放式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品牌创立都需要产生一大批“乔布斯式”的领军人才。同样,科技创新革命的先锋人物——乔布斯以独具品味的创新理念和科技观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挖掘乔布斯科技创新理念、品牌价值取向、精神文化遗产,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有现实意义。
一、科技创造市场,颠覆市场规则
(一)科技创新颠覆市场供求关系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年),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认为供求关系是引导市场走向的核心,社会的需求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合理优化配置资源,需求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市场的要素就向那里集聚,实现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1911年著名学者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的《经济发展理论》系统的提出:“创新”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从未有过的新结合。传统的市场经济主要关注土地、资本、劳动、人力等基本生产要素,而熊彼特第一次把科技创新作为新的要素纳入生产要素之中,并强调了它在生产力要素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二次大战以后,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独立的生产要素开始发挥作用,特别是20世纪80-90年代科技成果层出不穷、科技产业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显现出巨大的推动作用,驱动着资本、人力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集中。
21世纪初,当苹果公司力图遵循市场供求关系,通过消费者的需求调研,决定苹果公司的新产品开发时,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却提出了“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下一个消费是什么,而苹果公司可以为他们提供爱不释手的电子消费品”。他认为没有市场可以创造市场,没有需求可以制造需求,科技创新就有这种潜在的功能。乔布斯专注于将生产力元素重新筛选组合,将科技创新的效应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突破了传统的市场经济的理论框架,以技术产品的突破与创新重构市场空间,获得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优势。苹果公司的产品开发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审美、时尚和便捷等需求,并获得消费者的高度认可。苹果通过技术研发与创新成功地将通讯、音乐、视频、文本等众多的电子消费产品与信息,以APP方式整合成移动互联网服务模式,利用iTunes这个平台为音乐、视频、图书和应用程序等数字内容定价,这种数字化服务模式的创新与乔布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革新一样意义深远[1]。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通过一场面向用户体验和消费模式为核心的科技革命的展开,确立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价值创新驱动模式,在智能手机的革命中取得了先机,创造了一个庞大的智能手机王国。相比之下,由于诺基亚固守着传统手机而被智能手机市场所抛弃,市场的喜新厌旧的特征,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魅力无穷的市场空间和潜力。
(二)技术创造“价”“值”平衡系统
大数据时代,终端设备的竞争已从硬件性能逐渐转向软件平台上的信息服务,数据信息是未来的“石油”,正在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精英所意识到它潜在的“价”与“值”。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的推动下,一方面在硬件领域,囊括了从个人电脑、音乐播放器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产品线,利用iOS系统平台和云技术的支持,实现了设备之间的无缝衔接,形成一条非常完美的技术产品“价值链”。另一方面在软件支持上,乔布斯倾力打造的App帝国与其设备的完美契合令人惊艳,显示了巨大而又潜在的“附加价值”。乔布斯依托互联网平台将播放器iPod与iTunes音乐商店完美整合,重新定义了大众搜索、获取和享受音乐的方式,不仅颠覆了音乐产业,更奠定了电子商务的新模式。随着智能手机iPhone的推出,苹果成功地移植和拓展了iPod+iTunes的模式,演化为App Store模式,基于“iPhone+App Store”的客户群基础,完成了向通信终端市场的延伸[2]。苹果公司基于“价值收益”共享契约的开放式应用商店模式已获得了巨大成功,App Store扩展到了15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75亿个账户,其应用程序下载量也突破了500亿次。对于创造大众消费级产品的公司来说,真正的挑战并不是如何快速地追求短期利益,而是如何引导新的用户行为习惯,挖掘潜在的客户“价值”。乔布斯坚持消费者为中心的价值创新驱动模式,以其独创的技术灵感引领了未来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方向。乔布斯组建的是一个由硬件制造商、应用开发者和消费者协同创造价值的在线平台[3]。
(三)技术掌控消费终端的新市场模式
科技的生命力在于颠覆,谁创造了新的需求,调动了消费者的胃口,就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乔布斯曾说:“别问消费者想要什么,企业的目标是去创造那些消费者需要但表达不出来的需求”[4]。从Apple II开启的个人电脑革命,到 iMac、iPod、iPhone、iPad 等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苹果公司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也赋予了电影、音乐、电信、零售、出版和设计产业全新的时代面貌。在这个消费模式、社会需求和技术变革的个性化时代,苹果公司的贡献在于利用技术创新的革命性产品和消费互动模式破解了人类欲望的密码,引导了人类消费需求和市场需求的新方向。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手机的带宽瓶颈消失,苹果公司以此为契机和运营商合作销售iPhone,不仅重塑了电信运营模式中终端厂商、内容提供商、运营商以及消费者的关系,更通过在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上创新,开启了技术掌控消费终端的新市场模式。依托移动互联网平台乔布斯将软硬件结合为一体,通过iOS操作系统与强大的应用生态圈的连结,让手机无论从审美还是实用性上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创造了令人惊奇的用户体验。iTunes平台上数以亿计的与有效信用卡信息相关联的账户更可以借助近场通讯技术使iPhone代替传统的信用卡,与人们生活娱乐如影随形的iPhone,俨然变成了一个支付帝国。通过触控屏幕、移动处理器和显示屏技术等硬件方面的创新与运营型网络服务的组合,苹果公司创新出了智能硬件的在线服务新模式。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苹果的这种移动通信服务与通信终端绑定的模式有利于统一用户的服务体验,避免了使用不同终端之间的兼容性问题。然而,苹果在安全至上的信仰下牺牲了应用间的信息共享,一方面它掌控了消费终端用户市场,但另一方面是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种新技术、新业务的创新和融通,对开放性环境和市场的影响值得深思。
二、科技引领时尚,满足个性需求
苹果简约的品牌符号彰显了其不受教条束缚,创造新标准的精神。围绕科技、美学、消费者三者结合的创新模式,乔布斯以激情与创意向人们展示了属于苹果的态度与坚持。在这个用户体验至上的时代,苹果通过视觉传达与技术功能的完美结合,真正使消费者享受到了从科技走向艺术的产品与服务。
(一)科技联姻艺术、美学引领时尚
传统的科学囿于自身的学科领域,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解决问题的答案,而乔布斯以科技联姻艺术,通过技术的真实呈现,让人们相信“艺术”也能“批量生产”也能被用来“消费”。苹果产品的工业设计无不呈现着乔布斯独特的美学风格:以技术为核心,利用创意的加载和时尚的包装,苹果旗下的电子产品不仅拥有了艺术品般的做工底蕴,更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符号。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线条、形状和符号,甚至是产品的色彩、款式和感觉,都可以把美学概念有形化、质感化,创新设计的组合与技术功能的完美融合成就了苹果产品的经典。当今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业制品,人们更希望能够通过对产品设计的体验获得全新的情趣感受和心理满足。苹果通过不断地尝试新工艺、新材料,开创了大屏幕触控手机制造的先河。透明玻璃和金属等现代材质的大胆创新,令人产生浪漫、典雅的感觉,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质感,更凸显了人文关怀。在产品配色方面,苹果突破传统将色彩观念融入创新设计中,改变了消费者对于传统电子产品单调刻板的印象。绚丽缤纷的糖果色iMac为用户带来了一场视觉的盛宴,在赚足眼球的同时也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而iPhone经典的黑、白色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呈现出苹果低调而华丽的气质。基于产品的造型、材质、色彩等各种设计语言,乔布斯使人机之间的互动跨越了传统的层次,上升到更多的情趣感受和心理满足。在视觉与触觉的双重体验中,消费者才真正将电子产品视为一种贴近生活的娱乐而不仅仅是用于工作和通话的工具。
(二)人性化需求为简约产品与技术极致提供了动力
产品的进化总是与用户的需求变化相一致,乔布斯十分关注消费者在产品每一个环节中的体验,以创新的理念与技术铸就了属于苹果公司的奇迹。苹果的技术美学追求的是一种平衡、有效,即在继承和改变中不断扬弃,以专注设计追求完美用户体验的进化过程。1997年乔布斯重回苹果,第一步就是简化了公司过剩的产品线,用消费级、专业级和移动式、台式四种明确的产品定位力挽狂澜。专注的产品态度不仅降低了开发成本,也为消费者带来人性化的舒适体验,使苹果重新赢回了市场[5]。为了寻找打动消费者内心最直接的路径,乔布斯果断地摒弃了繁杂的技术叠加路线,以“极致简约”的设计理念和产品很好地诠释了科技以人为本的概念。iOS设备简洁易用的图形操作界面让数码产品复杂的功能逻辑和流程变得简单而直观,基于iTunes平台的支持,用户时刻享受着由丰富的画面,顺畅的多点触控操作和数以万计的应用软件带来的美妙体验。无论是简约的产品路线还是围绕体验展开的设计路线,乔布斯坚持将每一项技术和每一款产品都做到极致。独创的Retina显示屏技术将高分辨率图像以像素级的精度纤毫毕现,保持非凡色彩和画质的同时减少了眩光的出现;iPhone的推出使现代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体验的诉求从外形、颜色向操作界面和内容服务机制转变,手机也从传统的通话工具被提升到了移动数字娱乐智能终端的新角度。乔布斯深信消费者追求的是个性化与简单实用相结合的产品,而“技术简单到生活”的创新理念正是其产品的价值所在。苹果开启的从产品性能到用户体验的智能终端进化论让我们看到,创新不只是为了带来更好的产品,更应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为目标。
(三)新科技价值观是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财富
科学技术作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革命性力量,促使产业结构由资本、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在科技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对未来趋势的把握能力和独特的创新视角是引领社会进步的科学家和创造社会效益的企业家都需要拥有的。作为创新思维的引领者,乔布斯坚持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视角去思考问题、预见未来,他对新兴科技敏锐的直觉和创造力不仅使他成为了一名睿智的科学家和成功的企业家,更为我们带来了诸如 iMac、iPhone、iPod、iPad等改变世界的颠覆性产品。苹果公司的创新已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代周刊》将苹果Ⅱ的出现誉为个人电脑革命的起点;Window7操作系统的图形化界面正是得到了苹果Mac OSX系统的启发而被设计出来,变得更加精简而有效;三星、黑莓推出的具有触屏功能和线上应用商店的设备创新也是紧跟了iPhone所带来的潮流。无论你是否使用了苹果产品,它的创新随处可见并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影响。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以指数级增长,信息储存和处理能力已无所不能。乔布斯在这个经历着意义深远的经济、社会和技术变革的时代登上了历史舞台,在不断地寻找最佳用户体验和不断调整商业模式的创新尝试中开启了以数字技术为导向的科技革命。乔布斯对于技术创新的专注与执着,使苹果公司这样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为世人带来了以往无法想象的产品和服务,引领科技信息领域乃至社会发展的新一轮繁荣[6]。苹果公司的成功案例昭示着“技术商业”正在成为未来商业竞争中的关键领域,这不仅仅是IT技术和互联网带来的变革,更是一种由技术创新带动的商业信仰和方法论。对于科技企业来说,更需要站在未来的角度审视现在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以创新技术的变革为产品开发和商业模式的完善提供动力。
三、科技集成创新驱动,应对变化无常的市场
乔布斯的离世,不仅给苹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给世界科技创新造成影响。但是,他给世界留下的新科技观和精神遗产是永恒的。科技创新需要学科会集、技术集成、跨界思考、开放思维,不能固守、封闭、僵化,应对变化无常的市场,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一)科技产业化需要学科会聚
21世纪,科学技术的整体化和综合化趋势表明,科技产业化过程需要多学科会聚、交叉和融合,尤其是面向市场需求的终端消费品。苹果科技路线的成功也源于学科会聚推动的各领域知识合流而形成的知识生产模式的创新。乔布斯一直都站在人文和科技的交汇点上,他既沉浸在极客的电子世界中,又喜欢文学和创造性的尝试,通过对各领域知识的兼容并蓄产生了巨大的创造力,也构成了苹果公司的DNA:艺术、创意和科技的完美结合[7]。无论是重塑播放器定义的iPod,颠覆手机概念的iPhone,还是带来计算机领域变革的iPad,创造苹果产品奇迹的正是那些拥有诗人、艺术家、动物学家和历史学家内涵与气质的世界上最好的计算机科学家。当乔布斯与这些怀抱梦想的超越技术领域的行业先锋一起合作,实际上是将自己置身于人文、艺术、自然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环境中,从中获取了关于心理、人性、艺术、逻辑和生活的丰富体验,并将其融入到了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中。为避免陷入惯性思维的迷雾无法自拔,乔布斯坚持以广阔而独特的视角解决产品设计和制造中面临的挑战,强调创新者的才能来自于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对经历的深刻思考。例如对美术字的学习,激发了乔布斯艺术创作方面的灵感,造就了苹果公司如艺术品般精致的产品;在印度对禅宗的静修冥想磨练了乔布斯的直觉,使他获得了关于心灵净化的哲学感悟,成就了其极致简约的设计理念[8]。乔布斯建立的苹果帝国昭示了创新引领者和思维僵化的专业人士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即将各个不同领域内看似无关的问题或想法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的“整合能力”、“会聚方式”、“无缝融合”,并以技术创新来满足艺术、人文、人性、时尚等各种需要,而不是科技活动囿于自身学科和专业领域固步自封。
(二)技术集成是科技创新的灵魂
哈佛大学教授Marco Iansiti曾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技术集成理论,即在寻求技术选项与市场需求之间有效匹配的过程中,对多种技术选项进行调查、评估和选择的一系列活动[9]。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集成将以其创造性的要素融合过程深刻影响现在乃至未来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模式。苹果的核心竞争力并非源自拥有专利权的专项技术的创新,实际上,乔布斯十分注重各种技术资源的灵活组合与运用,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技术路线的持续改善带动产品的全方位创新。iOS设备中云服务iCloud和语音助理Siri的开发推广即是通过对原有技术的集成创新,将云计算平台和人工智能带进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iCloud的交互性、智能性和基于苹果“终端+内容+服务”的产业链,使用户在与各种终端的互动中享受到了无缝服务。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使Siri在提供个性化建议的同时帮助用户游刃有余地完成工作,开创了全新的人机交互模式[10]。实际上,“后乔布斯时代”的科技企业家正循着乔布斯开创的技术集成创新的轨迹,探索新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热点。从智能手机技术拓展到智能眼镜、智能腕带、智能手表、智能衣服等等。当可穿戴智能设备成为连接一切的枢纽,海量的数据和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人机交互时代。与智能手机相比,智能可穿戴设备集通讯、电子、云计算、大数据与运动、养生、医疗、监测为一体,多种技术集成组合为一身,不仅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要,而且注入健康检测的功能,过去只能进医院检查的心率脉博、血压血样等,现在能够全数据信息收集,这是一场医疗革命和健康革命。多技术集成的智能穿戴设备将创造一个难以估量的消费市场。
(三)市场“喜新厌旧”,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乔布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智能手机对传统手机的替代,表明消费市场具有“喜新厌旧”的特征,谁固守传统,不思进取和创新,谁就会被市场所抛弃。诺基亚曾是手机界的佼佼者,2000年诺基亚市值是苹果的24倍,诺基亚69,478亿元,苹果仅为2,838亿元。由于诺基亚固守传统手机,陷入了落后系统和低性能硬件的恶性循环,而苹果却在乔布斯带领下创新不断,到了2011年苹果市值为9万亿元,诺基亚市值仅为苹果的7%。这种巨变表明唯有不断创新,才会赢得市场青睐。然而,当“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公司遭遇创新的瓶颈期,三星公司的智能手机异军突起,针对苹果公司产品型号单一、价格高端、推陈出新较慢、考虑多层次市场需求不够等弱点,三星不断创新生产与经营模式。从上游的CPU、存储芯片、显示面板等关键零部件,中游的手机设计、组装制造到下游的销售渠道,三星将整个手机制造产业链进行了高效整合。这种“高度垂直整合的生产模式”不仅降低了产品成本,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机海战术”,通过推出不同尺寸、配置和价格的产品,三星成功覆盖了智能手机的高、中、低端市场,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1/3的份额。
然而,就在人们对“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公司表示怀疑之际,苹果公司相继推出一系列新技术产品,如搭载指纹传感器与64位处理器的iPhone 5s,推出了耗电更低更轻薄的 iPad Air、Retina版iPad mini;在今秋苹果正式推出了全新升级的iPhone6并搭载基于NFC功能的近场支付体系Apple Pay进军移动支付领域,力图证明其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近期苹果公司更在智能穿戴设备的研发创新上初露端倪:首先提出了一种间歇性进行网络传输的低功耗蓝牙技术新专利,为iOS设备提供了一种智能的配对方式并解决了可穿戴设备的电池续航问题;苹果还发布了将在2015年上市计划已久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作为信息中枢通过传感器采集人体信息、感知外部信息。通过可穿戴设备数据化一切,重塑生产生活方式,苹果将再一次改变世界。伴随着新产品的持续畅销和新技术的应用,市场再次对苹果公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苹果也正在践行乔布斯的精神——“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四、中国科技企业应承接乔布斯的精神遗产
乔布斯开创了一个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标志的伟大时代,他的有形产品的品质和品味世人有目共睹,但是他的无形产品——“勇于创新,追求极致”的精神遗产更是人类永恒的财富。中国科技企业应如何承接乔布斯的精神遗产?
(一)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
引领时代创新是科技企业的价值与使命。乔布斯坚持在综合中创新,在创新中组合的产品策略,基于集成能力、优化能力及应用能力,将各种领先的技术创新成果成功转化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与服务。信息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普及仍在加速,智能设备新热点频出。苹果通过播放器、手机、平板设备等开启了智能硬件的序幕,更通过网络相结合的模式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机会窗口,使内容以及用户从门户、社交、搜索等传统互联网生态更多地转向基于移动的应用和服务组件的生态系统。当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势不可挡,一向走在技术潮流尖端的苹果更紧抓物联网的趋势,凭借终端、内容、应用、平台为一体的完整生态系统优势进军智能家居领域,发布了智能家居管理平台HomeKit,通过实现家电家居的智能化互联互通互控来形成一个整体家庭互联网生活解决方案。库克时代的苹果已经继承了乔布斯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最近在推iPhone6新品时,推出Apple Watch手表,内役各式感测器,对人体信息进行测录,包括心率、运动、消耗等,成为运动健身族的最爱。因此,苹果不仅重塑家居产业,而且力图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些都给中国的企业家带来创新的动力和方向。
(二)心系用户的探索精神
消费者在哪里,苹果新产品就在哪里。正是乔布斯的这种心系用户情怀,使得他设计的产品让消费者爱不释手,你没想到的苹果设计者都想到了,你现在没想到的他给你提供未来。在商品主导逻辑下企业以商品的形式成为价值的唯一创造者,而顾客作为商品的接收者被排斥于于价值创造活动之外。随着服务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对价值的聚焦也从单位产出和价格转移到服务过程上,即从顾客使用价值的角度出发满足顾客关于效用和便利的要求以提升用户体验。如今的市场,价值是由用户和制造者协同创造的[11]。作为一家心系用户的创新型公司,用户体验一直是苹果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到营销模式的出发点。乔布斯始终将产品的终端用户奉为上帝,他理解用户、相信用户,并决心为用户制造实现梦想的工具,不断以他贡献的科技创新产品开拓着用户所未知的消费体验,引领全新的潮流。从PC时代的鼠标革命,播放器提供的新型在线音乐解决方案到智能手机、平板的各种应用再到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带来的变革,苹果公司开创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将传统硬件企业单纯的产品销售转向在同顾客的持久性交互中共同创造价值。这些无不体现了苹果的顾客导向和承认顾客在价值创造中关键作用。
(三)一丝不苟的从业精神
乔布斯以其专注的态度和对细节的偏执著称,苹果产品简约极致的设计,精美无瑕疵的外观,流畅的操作甚至是对系统和软件技术标准的严格把控都为用户带来了几近完美的消费体验。乔布斯所要呈现的“苹果的个性”并不是为了特立独行而刻意制造“非主流”,而是在准确定位产品、把握市场和预期趋势的基础上坚持不断地实践着“将技术简单到生活”的理念[12]。苹果对于硬件产品色彩、材质、厚度的选择让人们体验到原本乏味的电子工具也可以如此赏心悦目颇具品味;苹果对于界面设计的创新使人们挣脱复杂操作的束缚而随心所欲地自由把玩;而苹果对于Siri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等新技术的研发也开启了崭新的人机交互模式,便捷而高效;甚至是零售店前卫简约的环境设计和成列方式以及细致周到的服务,都不断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惊喜和宾至如归的体验。纵观科技巨头的发展史,无论是产品的研发创新亦或商业模式的大胆变革,企业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凝结了许多为之鞠躬尽瘁的从业者的坚持与努力。
(四)怀抱梦想的品牌精神
品牌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基于品牌的用户知晓度、美誉度、忠诚度等因素都是品牌在竞争中屹立不倒的关键所在。回顾苹果公司的创办史,1976年,年轻的乔布斯与好友在自家车库内创立了苹果电脑公司,31年后苹果已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的背后,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一家企业如何快速崛起的成功之路,更是基于顾客价值的不断创新而铸就伟大品牌的启示。乔布斯秉承关于梦想的坚持,用创新的数码产品和精明的营销手段让一个原本只充斥着技术参数的行业变得缤纷时尚起来,实现了产品、品牌和口碑之间的良性循环。苹果公司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最具创新企业和最具品牌价值的企业,乔布斯不断地将创新性的技术产品推向市场带给用户,在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高度信任关系的过程中,连接了苹果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情感纽带,从而实现了许多公司难以企及的目标,以其品牌信念营销树立了极高的品牌忠诚度,这在苹果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技企业正处于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阶段,应该学习乔布斯的许多企业精神、科技理念、价值取向,发展路径。我们也看到中国的企业正在崛起,如联想集团,在国内移动互联领域率先推出了一系列智能手机产品,并自建了软件下载平台“乐商店”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移动应用。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系列产品的热卖,联想正向全球智能终端设备市场发起冲击。异军突起的小米手机仅用了几年的时间成长为百亿美金市值的科技公司,其核心竞争力在于高性价比的产品路线。主流硬件配置与互联网软件的结合、适应市场的中低端价格,搭配经典的“饥饿营销”策略,使小米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和智能手机市场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凭借集成创新和品牌建设等优势,联想、小米等中国科技企业已在全球智能终端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这个跨越了技术追赶阶段,上升到追求产品商品化方案和品牌价值的新时期,中国科技企业借鉴了苹果公司这样的成功范例,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引进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改良式创新,以技术进步提升产品品质、开拓市场;同时在产品的设计和营销模式中注重消费者体验,追求与用户之间的情感共鸣,以服务提升产品价值[13]。为缔造以中国科技企业为主力军的新时代,需在继承和发扬乔布斯的精神遗产中将价值观、科技观等精神层面要素和技术、设计、创新等实践层面要素衔接融合,成就企业在所其属领域的王者之范。
[1]Michael A.Cusumano.The Legacy Of Steve Job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11,(12):26-28.
[2]Joel West,Michael Mace.Browsing As The Killer App:Explaining The Rapid Success of Apple's IPhone[J].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0,(5):270-284.
[3]熊鸿儒,等.基于市场轨道的创新路径研究——以苹果公司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7):122-129.
[4]史蒂夫·乔布斯.追随你的心——用思想改变世界:乔布斯的十大演讲[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138.
[5]李屹立.苹果的哲学:乔布斯给中国CEO的四堂必修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106.
[6]杜靖.论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力的“三环模式”[J].企业经济,2012,(4):51-54.
[7]沃尔特·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300.
[8]卡迈恩·加洛.非同凡“想”:乔布斯的创新启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66.
[9]Iansiti M.Technology Integration:Making Critical Choices In A Dynamic World[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161.
[10]徐贵宝.语音控制互联网交互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3,(1):31-35.
[11]刘林青,等.从商品主导逻辑到服务主导逻辑——以苹果公司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0,(9):57-65.
[12]李宇,张雁鸣.大企业情境下企业家精神驱动的创新成长导向研究——以苹果公司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1):154-162.
[13]洪银兴.科技创新中的企业家及其创新行为——兼论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J].中国工业经济,2012,(6):8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