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冷泪症一例
2014-01-21臧晓军
臧晓军
(大连疗养院桃源疗养区,116013)
火针治疗冷泪症一例
臧晓军
(大连疗养院桃源疗养区,116013)
火针;冷泪;治疗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63岁。出现迎风冷泪症状1年余,来我院疗养时要求诊治。该疗养员主述:冷泪绵绵,平日双眼常感隐涩不爽,见风头痛,迎风泪出剧增。门诊检查:视力正常,双泪点位置正常,双泪囊、双泪腺检查阴性,双泪道冲洗均通畅。诊断:双眼迎风冷泪症。
2 治疗方法
取穴:双侧睛明穴。操作方法:令疗养员端坐椅子上,头部微向后仰,闭目。治疗医师左手持一块干净消毒纱布,右手持1.5寸毫针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红,随即用左手所持之纱布揩拭一下毫针,缓缓刺人睛明穴,留针15 min后起针。第2天复诊时,双眼溢泪完全停止,为巩固疗效,第2次火针睛明穴。疗养结束后电话回访1年未复发。
3 讨论
靠近内眦处,上、下胞睑各有泪窍一个,为排泄泪液的孔窍。冷泪症为眼科常见疾病,以老年人和素体虚弱者多见,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具有在多风和寒冷季节加重的特点[1]。因泪为肝液,故冷泪多与肝血不足、肝肾亏虚和风寒侵袭有关。本例疗养员素来阳气不足,加之1年内经历双亲过世,悲戚过频,一遇风邪外袭,则冲风泪出。
火针疗法,古称粹针、燔针。是将特制的粗针,用火烧红后刺入一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2]。火针疗法是调脾通络疗法经典体质治疗之一,主要是通过火针灼伤人体腧穴、腠理,开其经络之外门,给外邪以出路,使得瘀血、水肿等致病性病理产物得以排除体外。火针携高温直达病所,针体周围微小范围内病变组织被灼至碳化,使粘连板滞的组织得到疏通松解,局部血液循环随之改变。同时起到“通阳”即振奋人体阳气的作用。故泪窍未受阻而冷泪者,火针治疗效果较好。同时,中老年人因眼睑皮肤松弛,失去正常的张力,导致泪道功能不全,出现溢泪者,火针效果也佳。但排泪窍道若高度狭窄,已完全堵塞,泪液满眶,则要考虑手术治疗。
古人认为面部禁用火针,这与当时的制作工艺粗糙、火针粗大,可能留下疤痕有关[3]。现代火针经过制作工艺的提高,已不存在这种顾虑。临床操作上要注意的是,在火针治疗前要向患者说明治疗方法,取得患者配合,以解除紧张情绪。
[1]银丽,李全智.明目熏洗液治疗冷泪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06,25(5):47-48.
[2]孙国杰.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70.
[3]程海英.火针疗法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2008,27(11):853-855.
2014-05-05)
1005-619X(2014)11-1049-02
10.13517/j.cnki.ccm.2014.1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