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20排冠脉CT技术在心肌桥诊断中的作用

2014-01-21王野虹仵淑娟蒋广超徐红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胸痛冠脉心绞痛

王野虹 仵淑娟 蒋广超 徐红

(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心内科,300381)

320排冠脉CT技术在心肌桥诊断中的作用

王野虹 仵淑娟 蒋广超 徐红

(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心内科,300381)

目的 探讨320排冠脉CT在心肌桥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以胸痛为主诉的患者27 375例行冠脉320排CT检查。结果其中11 224例检出单纯心肌桥,占41%,前降支肌桥占90%。结论 心肌桥多发于前降支,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320排冠脉CT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法用于心肌桥的诊断,可排除冠心病,避免了误诊误治,简单,可靠。

心肌桥;320排冠脉CT;胸痛

胸痛是门诊常见症状,特别是心血管内科患者经常以胸痛为主诉就诊。尤其近几年猝死发生率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以至于人们非常重视胸痛等症状,纷纷就医,寻求明确诊断。近几年我院开展320排冠脉CT检查,发现心肌桥诊断敏感率较高。对排除冠心病心绞痛,避免误诊误治,具有重大意义。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回顾我院门诊2011-01—2013-12期间行320排冠脉CT检查27 375例,其中男16 699例,占61%,女10 676例,占39%;年龄28~90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有典型心绞痛者72例。

320排冠脉CT扫描,应用东芝Aquilin ONE320排CT机(日本),采用容积非螺旋扫描,设定扫描参数。使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佛醇50~60 mL,回顾性选择最佳R-R时像重建图像,传至工作站,利用容积再现等重建方式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后血管按右冠(RCA)近、中、远段,左主干(LMA)、前降支(LAD)近、中、远段,回旋支(LCX)近、中、远段分别分析。测量肌桥发生部位、长度、厚度等。数据测量及图像评价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分别阅片,经讨论后再作出诊断。

对于就诊时心率大于75次/min的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次日进行分析。

2 结果

320排冠脉CT27 375例,共检出单纯肌桥11 224例,约占41%。浅肌桥占99%,深肌桥占1%;前降支肌桥占90%,其他部位占10%。肌桥合并冠脉血管病变未在统计范围内。

在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心率大于75次者检出率为38%。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心理压力的增加,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门诊经常遇到以胸痛为主诉的患者,常伴有心悸、胸闷。心电图可正常或异常。胸痛通常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心源性胸痛的发病率稍高于非心源性,且对生命威胁大,其中以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最常见。往往医生怕漏诊,凭借经验有的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给以扩冠、抗血小板、降脂治疗。有的患者经治疗症状改善,有的患者症状无改善。患者反复就医,治疗方案反复调整,中西医结合,耗时耗力,给本人及家庭造成极大的压力及经济方面的浪费。近几年我院引进320排冠脉CT技术,在冠心病的诊断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成为现实。但在这种无创检查中同时发现部分胸痛患者冠脉血管存在肌桥现象,且发病率较高,而并非冠状动脉硬化狭窄。这一发现,使胸痛存在单纯肌桥的患者排除了冠心病的诊断,避免误诊误治。经过有效治疗,效果满意。

冠状动脉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的疾病[1]。通常情况下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中,如冠脉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心肌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覆盖,该心肌纤维束称为心肌桥,被掩盖的冠脉称为壁冠状动脉,在静息状态下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当患者运动量增加,心脏收缩时能影响冠脉内的血流,可引发各种临床表现,包括胸痛、胸闷、心悸、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也可无症状。静息心电图、负荷试验、心脏彩色多普勒等无创检查均缺乏特异性。心肌桥过去曾被认为是良性病变,近几年来受到重视。往往冠状动脉造影(CAG)是诊断心肌桥的主要手段,其表现为冠脉于收缩期出现管腔狭窄,而舒张期管腔正常,呈现“挤奶现象”[2]。它是通过管腔受压缩情况来间接判断,检出率仅为0.5%~16.0%,而心肌桥尸解检出率为15%~85%[3],存在一定差距。其敏感性差,检出率较低,且费用高,需住院检查。近几年来,320排CT的广泛应用,由于其空间分辨能力明显提高,扫描速度极快,不受心率和呼吸的影响,依靠桥段血管本身同心肌间相互关系而诊断心肌桥,不论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期,均可对心肌桥作出准确的诊断。由于其对冠脉病变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均在90%以上,阴性预测值为99%,特别是对浅表肌桥诊断率明显提高,克服了冠脉造影的不足[4]。本数据显示320排CT对心肌桥的检出率为41%,充分说明了这点。心肌桥分成两种类型,分别为“表浅型”和“纵深型”,后者少见,但易引起心律失常及缺血事件的发生。心肌桥的多发部位为前降支,其邻近的部分常伴粥样斑块形成,但心肌桥通常不受累及,而痉挛常可导致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甚至心绞痛、心肌梗死。本组病例检出的心肌桥位于前降支者占90%,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有典型心绞痛者72例。

单纯心肌桥的治疗主要取决于有否症状,无症状的心肌桥患者无需治疗。但对有症状的患者则需采取不同治疗方案。我们对24 h平均心律大于75次,给以β-受体阻滞剂治疗。因为β-受体阻滞剂为负性肌力作用,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循环压力和冠状动脉内压力,负性频率作用可以使舒张期延长,改善冠状动脉灌注,改善胸痛症状。对部分已接受冠心病硝酸酯类治疗的病例,停用硝酸酯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因扩张冠状动脉作用,使受挤压段血管相对狭窄加重,应为禁忌证。对心率正常,但有症状的部分患者,给予心率疏导,排除疑虑,必要时给予抗焦虑治疗,患者胸痛等不适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对有严重心绞痛患者,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伴有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患者,可行介入或手术治疗[5]。

总之,胸痛是心内科常见症状,其中冠心病心绞痛是对生命威胁大的疾病,引起人们极大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进行风险评估是非常必要的措施。320排冠脉CT作为无创检查方法,具有直观、立体、动态和其成像图像质量高、多视角观察等优点,可以部分取代冠状动脉造影,对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有很高的临床价值,特别是对心肌桥的诊断敏感性更高,避免了误诊误治,明确了心肌桥在胸痛中的作用,合理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1]Angelini P,Velasco JA,Flam MS.Coronary anomalies:incidence,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relevance [J].Circulation,2002,105(20):2449-2454.

[2]郝淑梦,王春梅,倪中华.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6):72-73.

[3]张惠琼,曾煊炫,黄银辉.心肌桥研究的新进展[J].海南医学,2014,25(4):538-540.

[4]姜铁民,李学文,赵季红,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心肌桥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5):l28-130.

[5]刘淑华,王文广.心脏肌桥的诊断治疗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2):139-140.

2014-06-03)

1005-619X(2014)11-1016-02

10.13517/j.cnki.ccm.2014.11.035

猜你喜欢

胸痛冠脉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心绞痛
有些胸痛会猝死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