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体系构建
2014-01-20史琪徐光华
史琪++徐光华
【摘 要】 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对于地方国有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各地现行的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办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对长期效益的评价,没有涉及对社会责任方面的评价,没有考虑国有企业的特殊性。针对各地现行办法的不足,笔者基于企业共生战略模式,结合经典评价理论,重新构建一套符合地方国有企业特点的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体系,以期为地方国资委的考核提供先进且全面的方案。
【关键词】 地方国有企业; 负责人; 业绩评价
一、引言
当前,地方国有企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地各类其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负责人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从事企业战略性决策,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负责。企业的经营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负责人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发挥情况,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行的各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方法大同小异,内容主要参照2010年开始实施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一般分为年度与任期考核的评价,采取由市国资委主任与企业法定代表人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的方式进行。
现行的评价方法有许多不足,主要是过分依赖财务指标,缺乏对长期效益的评价,缺乏涉及对社会责任方面的评价,没有考虑被评价企业的特殊性。
因此,本文将针对现行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的不足,结合地方国有企业的具体经营特点,结合现有的经典绩效评价模式和理论,构建一套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二、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自1891年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绩效评价作为一种理论开始为人们所关注并深入研究,不同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和经营者的绩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探索和实践。本文主要研究的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而负责人业绩评价的发展是以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为背景的。
(一)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研究中,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成本绩效评价模式、财务绩效模式和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模式。
成本绩效评价模式产生于19世纪中叶,持续至20世纪20年代。主要以成本为基础,对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及利润进行分析。1911年哈瑞提出的标准成本评价模式,通过对标准成本及差异的分析来实现成本的控制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得标准成本的执行情况和差异分析结果成为该时期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指标。
财务绩效模式产生于20世纪初的生产管理阶段,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经历过最初的成本绩效评价模式后,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产生了代理问题,对企业业绩评价的目标逐渐转移到提高生产效率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由于需要不断地通过外部融资扩大生产规模,为满足外部投资者即股东和债权人的要求,企业最为关心并评价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财务指标。因此在考核企业负责人绩效时,是将财务指标的评价结果和企业负责人或员工的薪酬情况相挂钩的。杜邦公司(1915—1918)提出了传统财务绩效模式中最为著名的杜邦分析体系;亚历山大·沃尔(1928)在《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了沃尔比重法;20世纪50年代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默顿·米勒和弗兰克·莫迪深刻研究了企业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提出MM定理,为EVA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美国会计学会(1973)提出在进行预算比较时应区分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并开始使用附加的非财务指标。
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者们开始区分企业与经营者的绩效评价。乔伊·米勒在《国际会计》中指出,良好的绩效评价系统能够帮助企业经营层判断企业经营情况,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评价管理者的管理绩效。克莱夫·伊曼纽尔和戴维·奥特利提出“权变绩效计量”体系,加入了对企业应变能力、生存能力的评价,从而使得评价结果可以反映企业生命力。
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模式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斯图尔特咨询公司(1991)提出了经济增加值(EVA)的评价方法。杰弗里(1997)又提出修正的REVA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支出公司真正为投资者创造利润必须超过期初资本市场价值计算的资本成本。罗格森(1997)认为剩余收益指标与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具有一致性,可以使得剩余收益指标成为评价职业经理人绩效的主要指标。华莱士(1997)做了有关基于EVA指标的管理激励计划影响的研究,得出可以减少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利益矛盾的实证结论。EVA是在优于一般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建立的,但是其对企业的考核局限于财务方面的考核,缺乏非财务方面的考核,而且在经营者考核方面,只将经营者与股东利益相联系,而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平衡计分法:良好绩效的测评主体》(1992)提出平衡计分卡其业绩评价体系,包括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内容,将利益相关者纳入了业绩评价体系,以满足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获得企业的经营绩效情况。安迪·尼利和安达信咨询公司(2000)提出了“绩效棱柱模型”,对企业组织的背景进行了最全面的考虑。用棱柱的五个方面分别代表组织绩效存在内在因果关系的五个关键要素: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利益相关者的贡献、组织战略、业务流程和组织能力。
国外学者对企业绩效考核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理论也比较成熟,为我国企业绩效考核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国内绩效评价研究
国内企业绩效评价的萌芽是20世纪50年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企业能源及原材料等都是由国家定价,产品也由国家按计划价格收购和调拨,主要是进行实物量考核为核心。这种考核不能体现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也不能体现企业负责人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起步后,我国出现了承包制,企业绩效评价也开始以利润作为考核中心。但是,这种考核制度没有能够全面考核企业负责人,反而企业负责人与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更加突出。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的管理发生很大的变化,企业绩效考核才开始深入研究,提出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淡化了产值指标,强化了效益指标。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在政府的主导下经历多次变革,当前我国使用的是国务院国资委2010年出台的新的中央企业绩效评价的新准则《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主要采用的是EVA绩效评估方法。
在理论界,国内各专家学者在国外理论的基础上,也做了深入的研究。李苹莉(2001)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经营者业绩评价进行研究,构建了影响经营者行为的来自企业内外诱导因素的分析框架,还提出设计经营者业绩评价的方案模式。周长青(2001)从管理控制系统的角度对经营者业绩评价进行了研究,对EVA、平衡计分卡和智力资本评价体系三种当代公司业绩评价系统分别进行了知识的整理和归纳,从而揭示这三种评价体系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还在提高我国经营者业绩评价效率方面提出了建议。朱火弟(2004)则认为由于存在企业经营者工作的特殊性与绩效的特有结构,因此把对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评价分为对其任务绩效的评价和对周边绩效的评价。施家芳、张媛(2004)提出的平衡供应链计分法(BSC-SC),包含客户导向角度、信息技术角度、供应链内部运作角度、供应商关系角度、未来发展角度及财务价值角度等方面。王光映(2005)在平衡计分卡基础上,补充“其他利益相关者”,构建了“模糊综合绩效评价模型”。徐光华、周小虎(2008)对企业共生战略绩效模式研究,在充分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战略下,提出“企业共生战略绩效评价时钟模式”,评价模式将财务目标和非财务目标结合、过程目标与结果目标结合、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结合。
当前研究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和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评价,主要是从财务绩效方面入手,还有部分是从企业社会责任、经营目标入手的,很少有学者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出发。本文将基于国内外绩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对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进行研究。
三、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体系框架构建
本文在企业共生战略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一套新的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包括经营绩效、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三大模块。在具体评价方面,新体系使用年度经营业绩评价和任期经营业绩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四、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评价主要考虑企业在短期的一个经营发展状况,三个模块下分别设置核心指标、辅助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一)核心指标构建
核心指标主要包括:国有资本投资收益贡献率、不良资产比率、净利润现金保障比率、△EVA、资金利税率,维稳工作。这6个指标两两归属于经营绩效、财务绩效、社会绩效3个模块。具体指标阐述如下:
“国有资本投资收益贡献率”是一个相对指标,这个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监督市属国有企业对国有资本的运营情况,从而确保国有资本投资的有效性。
“不良资产比率”这个指标可以使市属国资委了解国有企业资产的质量,从而可以促进国有企业加强资产管理以及对企业资产的运营状况进行补充修正。在本文中不良资产是指不能参与企业正常资金周转的资产,如债务单位长期拖欠的应收款项,企业购进或生产的呆滞积压物资以及不良投资等。
“净利润现金保障比率”源于现行评价体系中的年度利润这个指标,与年度利润相比,净利润现金保障比率是一个相对值,也是一个动态指标,能够在一个动态基础上考核企业情况。因此,能够排除不同的国有企业因为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不同,规模大小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在年度经营业绩评价时更能够考虑到利润与资产规模的匹配程度。
△EVA作为考核财务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源于现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绩效考核中的EVA这个指标。考虑到市属国有企业的实际运营中,需要进行大量政府部门的投资,并且这些投资大多具有长远性,考核年度EVA不太合适,因此使用△EVA作为考核指标,考核一个相对值,从而达到促进企业负责人重视企业EVA的目的。
“资金利税率”这个指标是社会绩效的一部分,市属国有企业经营的是国有资产,经营的是当地人民的资产,同时享有地方各种政策的扶持,与一般的民营企业相比有明显的优势。资金利税率可以反映地方国有企业对当地财政收入的贡献情况。
“维稳工作”这个指标是一个定性指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国有企业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维持企业稳定,做好社会榜样的作用。因此企业负责人需要及时解决合理诉求,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在考核时,市属国资委可根据当年度企业情况进行打分。
(二)辅助指标阐述
辅助指标也根据3个模块分别设置:政府任务完成情况、发展创新能力、自主投资平均报酬率、风险防范、员工满意度、劳动就业。在辅助指标的设置方面,主要是以定性指标为主。
“政府任务完成情况”是表现市属国有企业特有特点的一个指标。相对于一般企业来说,要承担更多的政府建设以及公益项目,这些项目的执行,也是企业负责人企业经营能力的一个体现,因此市国资委需每年对负责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发展创新能力”主要反映企业负责人在经营管理创新、工艺革新、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品牌培育、市场拓展、专利申请及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措施及成效。
“自主投资平均报酬率”是核算市属国有企业在自主投资项目(非政府下达任务项目)的综合加权平均报酬率。这个指标是辅助指标中唯一的定量指标,排除了政府任务投资,考核的是国有企业的主营业务报酬率。这个指标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企业重视自身主营业务的发展,防止企业因一味想完成政府任务而忽视企业自身经营。
“风险防范”是对企业财务情况的考核,也是对负责人能力的一个考核。在财务经营方面,作为负责人,应该随时关注市场经济形势,重视各方面与市场有关的政策与事件,从而督促企业落实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不发生重大的经济损失。
“员工满意度与劳动就业”是这两个作为社会绩效的辅助指标,从员工以及社会大众的角度出发考核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员工作为企业内部数量最大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满意程度,反映企业的人文关怀情况。而“劳动就业”是国有企业对社会大众履行的一项社会责任。(具体指标计算说明如表2所示)
五、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任期基本指标的选择上,主要是要考虑如何在三年一个任期的背景之下,让企业负责人的目标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趋同,从而避免企业负责人为了应付短期考核而损害企业长远利益的行为。在新建的任期业绩评价模式中,和年度业绩评价体系一样,将指标分成经营绩效,财务绩效,社会绩效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又有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两部分。(具体如表3所示)
(一)核心指标阐述
在核心指标构建时,保留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指标,用三年平均可持续增长率指标替代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指标,从而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除此之外,增加一个循环经济投入指标。具体指标阐述如下:
“任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沿用现行考核体系中的指标。实现资本保值增值是投资者的基本要求,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进行投资,其直接目的是为了创造财富,获取投资收益,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资本保值是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是资本增值的基础,也是获取资本收益的分界点。因此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作为国有企业的负责人,任期内能做好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是企业经营的第一要务。
“三年年平均可持续增长率”这个指标,是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考核企业财务绩效,避免企业负责人只考虑任期内的短期效益,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计算过程为:
年平均可持续增长率=
■×100%
年可持续增长率=
■×100%
“循环经济企业资本投资比率”指标关注的是企业资本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投入情况,有利于国有企业负责人关注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进度和效率。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我国已经颁布并实施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律对减少资源消耗、“三废”利用和“三废”资源化等问题都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范。
(二)辅助指标阐述
“安全生产”是考核企业经营运作的一个定性指标,作为国有企业负责人,更应该落实好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的安全责任。
“累计横向贡献率”作为任期考核中考核企业利润的一个辅助指标,可以促进企业负责人关注企业在整个地区财政收入的贡献度。在计算过程中,首先将企业规模化,从而排除各个企业应为企业规模的原因而造成利润的差异。具体计算过程为:
某企业的利润规模率=
■×100%
横向贡献率=
■×100%
累计横向贡献率=■横向贡献率
“任期内其他社会责任贡献”是考核企业除了核心指标中的环境责任之外的一些社会责任,从综合方面考核了企业负责人在任期内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其中包含了社保责任和慈善责任。可以用国有股转社保、慈善捐赠、国有资本收益收取金额等指标来测度其他社会责任的贡献程度。(具体指标计算说明如表4所示)
六、结束语
本文构建的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体系是基于企业共生战略评价模式,结合经典的绩效评价理论,对地方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考虑。与现行体系相比,新评价体系仍然包含两部分评价,即年度和任期,但在体系框架设置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将评价体系分成三个模块:经营绩效模块、财务绩效模块和社会绩效模块。
在体系指标设置方面,本文也有改进,更加符合当前地方国有企业的发展要求。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设置了评价指标,将改进的EVA考核纳入财务绩效进行评价,社会绩效评价方面也加入了企业循环经济方面的投入,并且在设置指标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被评价企业因所处的行业环境不同、规模大小不同而造成比较上的差异。
本文只是在体系框架上进行了构建,具体的评价方法以及实用性检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参考文献】
[1] Robert Kaplan,David Norton. The balanced sco-
recard: 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1,2):71-79.
[2] Robert Kaplan,David Norton. The Balance Sco-
recard——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etion[M].Massaehusetts:Harvard Business Sehool Press,2000.
[3] Fredrik Nisson,Nils-loran Olve. Multibusiness C-
ompanies From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o Strategic Management[J].European ManagementJ-
ournal,2001(19):344-358.
[4] S.David Young.EVA and Value-Based Managem-
ent[J].Mc-Graw-Hill,2001(10):197-287.
[5] Fandray,Dayton.The new Thin-
kingin Performance appraisal[J].Workforce,2001,80(5):36.
[6] Cyrus,A.R.,S.Luc,J.Alan.Growth,Corporate Profitability,and Value Creation[J].Finaneial Analysis Journal,2002,38(6):56-67.
[7] Sannikov.Y.A.Continuous Time Version of the Prinipal-Agent Problem[J].Working Paper,Stan-
ford University,2006.
[8] 张蕊.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变革[J],会计研究,2001(12).
[9] 周长青.当代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创新的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10] 王化成.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J].时代财会,2001(7):17-20.
[11] 王化成,刘俊勇.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研究[J].管理世界,2004(4):82-116.
[12] 朱火弟.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3] 王光映.企业绩效评估方法综述[J].科技和产业,2005(1):43-45.
[14] 沈志渔,刘兴国,周小虎.基于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9):19-29.
[15] 徐光华,陈良华,王兰芳.战略绩效评价模式:企业社会责任嵌入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7(11).
[16] 徐光华,周小虎.企业共生战略绩效评价模式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08(5):22-29.
[17] 王冬年,刘雪梅.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回顾与思考[J].会计之友,2009(3):63-65.
[18] 宋文阁,赵璐.国有资本经营管理创新研究——以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经营业绩考核创新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9(4).
[19] 韩春伟.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业绩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0] 管静.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科技广场,2009(10).
[21] 李国范.国资委EVA视角的研究开发费用调整浅探[J].财会研究,2010(18):51-53.
[22] 高晨,汤谷良.央企EVA考核中的目标设定与指标分解[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11).
[23] 周军兴,林盛娜.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探析[J].财会通讯,2011(31).
[7] Sannikov.Y.A.Continuous Time Version of the Prinipal-Agent Problem[J].Working Paper,Stan-
ford University,2006.
[8] 张蕊.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变革[J],会计研究,2001(12).
[9] 周长青.当代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创新的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10] 王化成.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J].时代财会,2001(7):17-20.
[11] 王化成,刘俊勇.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研究[J].管理世界,2004(4):82-116.
[12] 朱火弟.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3] 王光映.企业绩效评估方法综述[J].科技和产业,2005(1):43-45.
[14] 沈志渔,刘兴国,周小虎.基于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9):19-29.
[15] 徐光华,陈良华,王兰芳.战略绩效评价模式:企业社会责任嵌入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7(11).
[16] 徐光华,周小虎.企业共生战略绩效评价模式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08(5):22-29.
[17] 王冬年,刘雪梅.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回顾与思考[J].会计之友,2009(3):63-65.
[18] 宋文阁,赵璐.国有资本经营管理创新研究——以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经营业绩考核创新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9(4).
[19] 韩春伟.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业绩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0] 管静.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科技广场,2009(10).
[21] 李国范.国资委EVA视角的研究开发费用调整浅探[J].财会研究,2010(18):51-53.
[22] 高晨,汤谷良.央企EVA考核中的目标设定与指标分解[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11).
[23] 周军兴,林盛娜.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探析[J].财会通讯,2011(31).
[7] Sannikov.Y.A.Continuous Time Version of the Prinipal-Agent Problem[J].Working Paper,Stan-
ford University,2006.
[8] 张蕊.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变革[J],会计研究,2001(12).
[9] 周长青.当代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创新的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10] 王化成.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J].时代财会,2001(7):17-20.
[11] 王化成,刘俊勇.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研究[J].管理世界,2004(4):82-116.
[12] 朱火弟.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3] 王光映.企业绩效评估方法综述[J].科技和产业,2005(1):43-45.
[14] 沈志渔,刘兴国,周小虎.基于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9):19-29.
[15] 徐光华,陈良华,王兰芳.战略绩效评价模式:企业社会责任嵌入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7(11).
[16] 徐光华,周小虎.企业共生战略绩效评价模式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08(5):22-29.
[17] 王冬年,刘雪梅.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回顾与思考[J].会计之友,2009(3):63-65.
[18] 宋文阁,赵璐.国有资本经营管理创新研究——以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经营业绩考核创新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9(4).
[19] 韩春伟.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业绩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0] 管静.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科技广场,2009(10).
[21] 李国范.国资委EVA视角的研究开发费用调整浅探[J].财会研究,2010(18):51-53.
[22] 高晨,汤谷良.央企EVA考核中的目标设定与指标分解[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11).
[23] 周军兴,林盛娜.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探析[J].财会通讯,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