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的功能及路径拓展

2014-01-19丁泗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33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产学研高等职业教育

丁泗

摘要:协同创新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打破部门、行业、区域等封闭的科技创新实体间彼此间的界限、整合分散的科技资源的重要手段。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受“以专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教育模式、发展模式禁锢,产学研模式滞后。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路径的拓展,应协同创新,明确“定位”与“方向”,奠立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的厚重根基;完善“催生”与“保障”,建构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的长效机制;搭建“平台”与“桥梁”,搞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的软硬件建设。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1-0005-04

一、“协同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涵义解读

“协同创新”的最早定义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中心的研究员彼得·凯莱(Peter Gloor)提出的,他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中介机构和用户实现重大科技创新和融合,开展大跨度创新的理想组织模式,通过有效引导和制度安排,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融合,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和优势互补,加快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和应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归趋。[1]

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提出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2]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特别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的概念也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被明确提出。由此可知,“协同创新”实质上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是要打破部门、领域、行业、区域甚至国别的界限,实现地区性及全球性的合作,构建起庞大的创新网络,实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3]从某种意义上理解,协同创新就是打破封闭的科技创新实体间界限、整合分散的科技资源的重要手段,是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后的第四类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主导、市场配置资源,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网络作用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科技规划纲要》的提出,彰显了这一阶段我国科技创新的几个重要方向: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包括上述五个子体系。随着《科技规划纲要》的实施,部门、地区加强了内部创新活动,但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政府之间创新资源的互补、结合进展仍不够明显。因此,建设以高校为主导的高校、政府、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要求,也应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新进展。

我国“协同创新”的最早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倡行的“产学研合作”。1992年4月,原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开展了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参与的联合开发工程,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如今,“产学研合作”这个概念在中国已经被广泛认可和采用,也获得了产学研联合、产学研一体化及产学研结合等不同特征与途径的拓展。从狭义上说,产学研联合就是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交流原则;从广义上说,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的充分结合。

另一方面,还可从“协同”与“联合”的区别来认识“协同创新”和“产学研联合”之间的差异。“联合”是共同行动、共同完成的行为和过程。与“联合”相比,“协同”明确规定了行动的方式、动机,主体间目标和行为方向的一致性,资源和要素的匹配程度,以及合作所实现的结果。[4]因此,高校、科研院所及从事各行业生产的企业、当地政府间的“协同创新”是产学研联合这一模式的发展与继承。在协同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中,应充分汲取原有的产学研联合的经验成果,但也要加以甄别,不能将两者简单地混为一谈。

二、“协同创新”对高等

职业教育产学研模式的驱动

教育部在2006年11月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首次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随后,高等职业教育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重点实施了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专项建设计划,取得了突出成就。这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独立发展以来的重要转型,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强化社会功能的显著转变。

但是,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受“以专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教育模式、发展模式所禁锢,学界对高职教育的“唯学科论”的发展思路也久有诟病,主要表现如下。

(一)培养模式上的“学科本位”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安排上,仍然沿用传统学科本位的做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社会需求等因素,但客观上还是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就是平常学者说的“重理论轻技能”。这严重与行业企业的实际要求相脱离,也就形成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不能与产业、行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局面。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后,这种状况虽然得到了很大改观,但总体而言,我国高职院校的培养思维仍然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学科本位意识一时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观,仍然存在学术定向的教育思维。久之,则造成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科研工作与应用服务等方面的矛盾。

(二)师资队伍上的“学历本位”

师资队伍是构成高职院校协同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打造一支知识与技能结构合理、既懂理论又擅实践、既能教学又会科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实施面向行业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创新的客观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专任教师队伍仍然是一支适应普通教育教学的学科型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与实践能力与“双师型”的要求仍相差甚远。尤其是一些由中等专业学校合并升格的高职院校,因为种种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师资来源单一、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这也导致了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知识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不高,特别是科研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够等突出问题,所以很难承担行业企业的技术攻关、技术研发等协同创新工作。

(三)体制机制上的“固守思维”

高职院校是承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学校,同普通高校一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任务。实际上,高职院校应该把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要与企业、政府以“产学研用”的方式紧密结合推动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与培养方式的实践性赋予了其科研工作更为突出的“应用性”特征,并由此决定了其与普通高校不尽相同的协同创新定位。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要不要搞科学与技术研究仍然争议不断,不少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仍停留在过去的中等专业学校的教育思维上,机制体制片面强调教师的教育教学职责,忽视了高等教育的功能,以及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之间的互动关系,严重制约了学校应用性科研工作的广泛开展,也难以催生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

三、“协同创新”对高等

职业教育产学研路径的拓展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基本立足点就是应对世界职业教育、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为突破口,充分彰显“协同创新”对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路径的拓展效应,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尽快实现由“专业本位”向“能力本位”的嬗变。

(一)明确“定位”与“方向”,协同创新,奠定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的厚重根基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一办学根本宗旨,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紧紧围绕当前人的全面发展对高职教育的时代要求,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形成稳定的人才培养、教学发展与科学研究的互动机制。在教学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这个根本,以社会和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导向,贯彻“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的行动方针,优化专业素养与能力结构,大力倡导科研支撑、项目引导、自主学习、研教互动的教育教学方式,努力锻造学生的融专业技术能力、职业变迁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一体的复合式职业能力,力求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二)完善“催生”与“保障”,协同创新,建构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的长效机制

1.把握关键着力点。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关键着力点就是要把协同创新与教育教学理念的改革有机统一起来,做好顶层设计,坚持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一体化设计思路,促进自主创新要素的有效融合和协同创新的长效发展。要以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引进与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领军人才为中心,组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科研创新团队,大幅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积极打造行业领先、技术先进、多方参与、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努力产生一大批标志性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成果。

2.明确根本关注点。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根本关注点应是聚焦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进行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成为行业发展的“中试基地”,技术成果孵化的“桥头堡”,与社会资源长效合作,共同建立起技术中心或工程转化媒介,成为行业及社会的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某一区域或行业中具有其特有的文化积淀。对于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不理想的现实状况,高职院校应发挥自身文化优势,为高端研究机构和广阔市场拓展渠道,当好“二传手”,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在生产力与市场行为之间的转化率;兴建政府下设的战略政策咨询中心,勇于承担当地政府决策的智囊。

3.奠实最终落脚点。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建立以产学研任务为中心的调配运行机制,建立创新机构,在新的管理体系下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运行机制由“点对点联系”向“链对链结合”转变。鉴于以往校企间围绕某个技术应用而展开的点对点合作不能解决行业产业发展中共性、关键的难题,在协同创新中,高职院校要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要求,以众多相关专业所组成的专业群的形态出现,满足产业集群的企业及社会需求,建立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牵头、行业企业(行业协会专家)参与、高职院校为主的协同组织机制,开展对本地区人才需求的预判、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调研、协同创新的组织等。

4.谋划未来着眼点。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未来着眼点是建立体现以“创新价值”衡量的分配激励制度。高职院校中科学与技术人员的价值定位与价值认同虽然一直在高校中处于前列,但体现协同创新需求的价值评估体系还未广泛确立,现有分配系统还不能有效地激发创新主体全身心地投入到产学研的各环节活动中。未来迫切需要建立以利于协同创新,出成果、出人才为最高准则的评价激励体系,如建立突出贡献奖制度,对协同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给予适当奖励,还可建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保障创新人员全力投入创新活动。

(三)搭建“平台”与“桥梁”,协同创新,搞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的软硬件建设

1.建立协同创新的“集散平台”。整合分布在不同专业和领域的创新资源。在协同创新中,学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仅来自外部,更在于第一资源的整合与协同。针对本地区、本领域面临的共同问题,建设一批协同创新的集散中心。

2.建设协同创新的“人才技术高地”。加大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凝聚力,建立协同创新的领军人才和团队的吸引力,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人才的双向流动,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从高职院校选派一批科技骨干作为企业科技特派员,进驻科技型企业,促进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研发和生产中的问题。并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多个跨区域、跨部门、多学科、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信息平台,加快大型设备和大型协作网络建设等,以提高人才与技术资源的共享。

3.打造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重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实现产学研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根本目的。应该广泛吸纳学生参与协同创新研究,参加产学研的工作团队,在“教研结合”、“产学兼顾”的原则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健全以技术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予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更大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协同创新与产学研的根本意义不仅在于重大科研项目、重大成果的取得,更在于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的诞生。

4.架设协同创新的“输出输入桥梁”。高职院校应积极地“走出去”与“引进来”,运用国内外创新力丰富资源,以自身特色优势聚集世界一流的专家和学者参与本校、本地区、本行业的协同创新,推动与国内外同类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实质性合作,涵育协同创新的馥郁文化,协同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创新人才,选择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资源的有效输出,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

[2]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

[3]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2).

[4]李辉.论协同型政府[D].长春:吉林大学,2010.

(责任编辑:方健华)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产学研高等职业教育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分布和地理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