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

2014-01-18李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师范类师范毕业生

李艳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 合川 401520)

1 独立学院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状

当独立学院培养着一大批师范生的同时,当独立院校一年又年,越来越多的向社会输入师范类人才的同时,其它的院校也不可能“坐以待毙”。那么,在如此严峻的新形势下,我们独立院校培养出来的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高还是低呢?下面让我们通过一系列数据来分析重庆市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的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学院连续三年毕业生综合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2012年师范类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8%,但专业对口率仅为65%,择业转向率有50%之高,失业率也有25%。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学院的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不尽如人意,但这不是个体化的问题,而是独立学院存在的普遍问题。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独立院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道路在曲折中缓慢前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如何优化独立学院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呢?下面,让我们从毕业生本身,教学教育体制,毕业生的择业取向,用人单位的人才导向来分析如何提高独立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质量。

2 独立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2.1 “苦高中,耍大学”观念下的低质量“受教群”-法承受的就业之重

“十年寒窗苦,一朝磨一剑”在这样的传统教育之下,许多学生在大学之前的教育中耗光了“精气”,准备在大学的几年里“休养生息”。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不到位,况且处在这样一个饱和、自由的环境中,学生们的斗志逐日消磨,竞争能力直线下降。再者,结合独立学院本身的实际情况,独立学院是独立办学,学校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学生的学费,所以学杂费昂贵。就读于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很多学生总认为家庭已经给他们包办了未来的一切,所以对家庭的依赖特别大。但在毕业以后的求职生涯中,一切都出己意料,面对竞争的唯一选择就是逃避现实,在家“啃老”。然而,社会上需要的又是基础扎实,专业广博,视野开阔,践行能力强的人才。人才的成长过程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出现了第一组。

2.2 “模式教育”下的低质量“人才”-无力竞争的囚笼之鸟

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使我们的近代教育陷入了一个怪圈,独立学院本身一方面依附着母体学校存在,沿袭其教育框架,另一方面又固步自封,始终原地踏步,怯于创新。近年来,独立学院师范生在毕业后遇到的新情况是:有些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如音乐,美术,器乐,理工类师范等专业,而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却供过于求。从而看出,独立学院的师范类专业设置并没有完全符合社会需求,当然,在已设定的师范专业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质量的监督等等。还有的独立院校就业指导不充足,尤其是有针对的师范就业指导就更少,大学生们获取的就业信息不充分,进入社会后面对竞争手足无措。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就出现了第二组矛盾体。

2.3 “自主择业”下的质量人才的“流失”-无法调和的供需矛盾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明确指示: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择业观念的多元化,扩大了各个专业毕业生的自主权,所以更多的师范毕业生走进了中小企业,文秘,服务和金融等领域。这其中,求职的区域化特征又尤为突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满为患”,中西部贫穷落后地区却“门可罗雀”。当然,还存在部分师范类毕业生法律意识淡漠,信誉意识不强的问题,把“双向选择”[1]曲解为“自由选择”,无视其行为的政策性和就业协议的制约性,朝秦暮楚,随意毁约,引起用人单位不满,进而对学校声誉造成影响,阻碍了学校对社会的人才输出。人才就业取向趋利化的盲目性无法适应社会人才的良性配置,这就出现了第三组矛盾体。

2.4 “高标准,高门槛”下的“低质量”-人才们望而却步的“龙门”

目前,许多用人单位更注重的是毕业生的“品牌价值”,然而,独立学院的文凭并不“响亮”,在专业需求相同的情况下,独立学院的师范类毕业生是无力和“985、211”类高校毕业生“抗衡”的。部分国有企、事业单位甚至完全否认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求职申请。事实上,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是有其本身的竞争优势的,他们擅长与人交往,思维独特,业余特长众多,并且独立学院教育注重实践,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强,母体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都比较高,部分学生的家庭背景较好,社会关系网广泛,也有助于用人单位的长远发展。师范类毕业生应该深刻的意识到,当前的就业主权已经属于“卖方市场”,只有不断的“优质优价,打造品牌”才能“换你精彩”。人才们无法征服的“人才眼光”,这就出现了第四组矛盾体。

3 应对独立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

3.1 培养综合能力,打造复合型人才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端正学习态度,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扎实练好师范专业的基本功,增强自己的教师素质,以便和同专业不同高校的毕业生竞争。同时,抓住机遇,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综合素质,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使理论水平和能力水平同步提升,这就有利于和那些非师范但有意从事师范专业的毕业生竞争。另外,独立学院师范毕业生应该自信而积极,切忌因为我们文凭不“响亮”而妄自菲薄,应该意识到,我们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但也不可以妄自尊大,唯利是图,应该恪守那些“铁”的职业道德和人生准则。

3.2 开辟特色教育体制,寻求适合独立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首先,面对紧迫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独立院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应该更精更深更细,拿重庆市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为例,该独立院校的学生在大一就开始践行自主见习计划,学生们通过深入各大中小学学习,深刻认识自己的专业,深刻把握师范专业的动态需求。这就使得他们对未来有了自己的价值定位,有了一份更强大的心理准备。其次,独立学校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办学主体,可以拥有自主办学权,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使其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力量创设新兴学科和新兴专业,更新传统学科,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或组合新专业,这也是独立学院的优势所在。

3.3 转变就业观念

现在,很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是:宁做沿海城市的一株草,不做边远地区的一朵花。其实,这样的择业观是盲目的,很多毕业生就在这样的价值取向里浪费了自己成才的“机会成本”,到最后,落得个“人财两空”。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与时俱进的人生观,价值观,摒弃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

3.4 优势最大化

2008年2月29 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全国独立学院工作会议,会议主题是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要求和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高等教育发展重点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的决策部署。[3]这就证明,独立学院有政策的倾斜,有强大的国家体制作为我们发展壮大的根源。国家应该加强这方面宏观调控的能力,为广大的独立学院教育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为众多的独立学院毕业生提供更公平的就业平台,建立更公平的就业机制。

提高学生就业主体地位的自觉性,健全独立学院师范类专业的办学体制,国家帮扶,社会认可,相信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指日可待。

[1]施卫华.如何实现高校毕业生资源的均衡配置[J].大学生就业,1999,(2).

[2]秦宜.科学发展观的新定位新阐释和新要求前线,2012,(12).

[3]独立学院设置的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文件。

猜你喜欢

师范类师范毕业生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