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初探

2014-01-17高扬

2014年48期
关键词:社会稳定

高扬

摘 要: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条件。在社会现代化事业发展进程中如何保持社会稳定,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十分普遍和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在综览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深刻反思近百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曲折历程的基础上,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极端重要性,并根据国际环境和中国的现实情况,创立了邓小平社会稳定观,为我国设计出了一个“寓稳定于发展、在发展中求稳定”的社会稳定模式,为实现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正确路径。邓小平社会稳定观提出的历史背景是改革开放,而形成起点却是 1975 年的全面整顿。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在逐步认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后,针对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的问题,阐述了他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稳定;社会思想

一、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一,深刻总结并反思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

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社会急剧倒退,处于全面的大混乱之中。政治上,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轻视民主法制建设,独断专制现象越演愈烈;经济上,片面强调重工业,轻视农业发展,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加剧;文化上,个人崇拜现象严重,斗争文化甚嚣尘上;组织上,党组织全被踢翻,政府被文革委员会所取代。

第二,依据国内落后封闭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提出的

文革中我国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经济管理体制趋于僵化,改革缓慢甚至原地踏步,经济效益全面下降,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工人工作一年连一台收音机都买不起,人民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第三,根据国际宏观战略格局的深刻变化提出的

“文革”十年,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一直比较危险,加上我国国防实力薄弱,国防安全受到重大威胁。美国对印度支那的战争严重威胁我国安全,北方苏联在中国部署近百万重兵直接侵犯中国领土,中国面临着同时对付两个超级大国的困境。因此,对毛泽东来说,寻求改变自身安全环境的任务迫在眉睫。此时,内外交困的美国主动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毛泽东对此积极响应并借机改善与日本和西欧的关系。

两线受困下,毛泽东为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反对霸权主义而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为中国发展赢取有力的国际环境。此阶段内所有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活动都是在这种严峻的国际大背景下展开的,因此,带有深刻的“冷战”烙印。

二、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基本内容

1、社会政治稳定思想。政治稳定是社会稳定的核心,政治稳定是社会稳定的质的规定性,邓小平曾指出:政治稳定包括政策稳定和政局稳定。政局稳定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稳定,邓小平把政局稳定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的首要标准。有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政局稳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政策的稳定反映了党的稳定。只有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才能保持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才能保持人心稳定和社会稳定。

2、社会经济稳定思想。经济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邓小平从经济和政治的辩证联系的角度来思考经济稳定问题,提出经济问题是压到一切的政治问题。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保持经济秩序稳定,实现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

3、社会思想稳定包括思想路线稳定和理想信念的稳定。思想路线稳定就是在思想领域确立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思想稳定的关键在于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增强思想斗争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理想信念的稳定指的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能使社会稳定的各个方面更具深沉的持久性。

4、社会秩序稳定思想。邓小平强调要维护社会秩序,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社会秩序稳定思想早已融入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之中,成为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社会成员思想解放、社会风气正常和社会治安良好三个方面。

5、国际局势稳定思想。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是国际大环境稳定的基础,国际局势稳定的关键在于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议问题,倡导建立合理公平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三、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历史作用

1.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丰富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将社会稳定作为治国的大方向,并提出“稳定压到一切”的口号,将其上升为战略高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我国战胜了来自各个方面的艰难和挑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诸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为我国在新世纪的和平崛起提供了行动指南,我国社会现在处于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如何克服这些逐渐尖锐的矛盾,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就要认识到“稳定压到一切”这个治国的大道理。

(二)现实意义

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得益彰。

1.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邓小平从经济和政治的辩证联系的角度来思考經济稳定问题,提出经济问题是压到一切的政治问题。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保持经济秩序稳定,实现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这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现实意义。

2.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与全面深化改革

邓小平提出“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告诉我们,要实现社会长远稳定就必须改革,改革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如果因为改革会产生风险就不改革或者止步不前,到头来会造成更剧烈的社会不稳定。

3.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与全面从严治党

目前党内腐败问题凸显,这破坏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伤害了党和人民的感情,影响到了社会稳定的大局,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告诉我们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全面从严治党才能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这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

4.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与全面依法治国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社会权力运行缺少制约和监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危害社会稳定的现象无法杜绝。邓小平认为社会保持稳定,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只有靠制度和法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这对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凤云.论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1

[2] 赵绍成.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4

[3] 王朝树.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J].党的生活.1995.1

猜你喜欢

社会稳定
情感何以影响社会稳定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稳定机制研究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关系研究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红水河流域库区移民社会稳定状况与对策探讨
论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
论社会稳定质量
从管制走向善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路径分析
新疆“访惠聚”活动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