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打印”助推渭南产业转型升级

2014-01-17

中国报道 2014年1期
关键词:渭南高新区材料

陕西省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创造最优条件,打造国家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的产业构想、优势和措施得以迅速被放大,备受国内外瞩目。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世界制造领域一项重大成果,被誉为将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它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我国3D打印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发展模式,应用领域还有待扩展。此前,北京、武汉、南京、杭州、成都、西安等地都纷纷制定扶持政策,推进3D 打印产业发展。而地处关中平原最东部的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加快建设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建设,推动我国3D打印产业化进程。

2013年11月26日至27日,由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与渭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化推进会”在陕西省渭南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350余人围绕3D打印所需材料制备及3D打印产业化两项重点内容进行了探讨。陕西省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创造最优条件,打造国家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的产业构想、优势和措施得以迅速被放大,备受国内外瞩目。

五大要素增后劲

产业背景。渭南高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以中联重科、北人印机、青锋科技为龙头,重点建设土方工程机械、凹版印刷机械、纺织机械生产基地,形成了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渭化集团、金钼股份为龙头,重点建设新型煤化工、钼化工生产基地,形成了化工能源材料产业集群。以渭南光电公司、海泰电子、舜天能源为代表的光电能源材料、液晶显示材料和锂电应用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渭南周边,以西飞公司、陕汽集团、西安重装为代表的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陕西优势产业,将会为3D打印产业链的延伸提供广阔的市场基础。

科技支撑。陕西科技资源实力雄厚,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在一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和长江学者的主导下,3D打印研发实力较强,技术成果转化程度高。同时,充分发挥渭南独有的钼化工材料和煤化工能源优势,正在加快建设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未来将极大地拓展3D打印材料空间。

环境因素。渭南地处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连霍、京昆高速公路贯通南北,郑西、大西高铁穿境而过,具备优越的先天区位优势。从市场战略角度分析,东可出击中原,北能辐射晋蒙,西进西北五省,南达云贵川藏,是开拓西北、西南、中原市场的战略核心。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天经济区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的相继实施,在项目、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赋予渭南较强的政策集成优势。

资源禀赋。渭南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渭北黑腰带”“中国钼都”和“华夏金城”。目前已探明矿藏51种,其中煤、钼、金、石颇具优势。原煤储量55亿吨,年产原煤2000万吨,是我国十大煤炭产地之一;煤层气总量2080亿立方;钼储量77万吨,年产钼精粉、氧化钼、钼酸铵居亚洲第一;黄金储量26吨,年产黄金5000千克,居全国第三。电力总装机容量740万千瓦,占全省的40%。此外,作为闻名全国的职业培训基地,每年可提供高素质专业技术工人三万余名。

承载能力。渭南坚持“高起点规划、组团式开发、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的思路,累计筹资10亿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四纵五横一绿环”新区框架得到完善和提升。全面完成了城市双回路电网改造,建成了企业电力专网、33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变电站以及高新区应急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等项目,使承载大项目落户的配套能力不断增强。

三大平台保支撑

研发应用平台。渭南高新区将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及相关企业组建“增材制造协同创新应用技术研究院”,依托研究院这一平台,以3D 打印应用技术为支撑,设立开放式创新研发平台、检测检验平台和展示服务平台,提供新产品创新创意设计及快速成型、快速制造综合解决方案,持续在设备、软件、材料、服务等方面进行实用性创新,实现技术产品化及成果产业化输出。

在渭南周边,以西飞公司、陕汽集团、西安重装为代表的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陕西优势产业,将会为3D打印产业链的延伸提供广阔的市场基础。

孵化创业平台。将成立专业服务机构,围绕3D打印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以高新区3D打印产业孵化园为基础,统筹规划建设3D打印产业起步区400亩,成长区1000亩,发展区9000亩,整合优势科技资源,搭建技术咨询、检测检验、产品展示、市场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在系统集成、设备租赁、提供解决方案、再制造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延伸扩展研发、设计、信息化服务等业务,为其他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

投资融资平台。成立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投融资机构,重点协调银行、基金和风投公司,为装备生产、软件开发、材料制备及应用行业提供金融服务。由政府、融资机构和龙头企业共同发起3D打印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该基金主要投资3D打印全产业链及航空、航天、汽车、船舶、机械、材料领域等应用行业。

六项政策做保障

渭南高新区为促进3D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内容包括:提供一亿元3D打印产业专项资金,支持3D打印领域高层次人才创业、关键技术研发、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引导;对到高新区从事3D打印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享受荣誉市民待遇,个人所得税全额奖励;对率先入区的3D打印研发团队和创业者,免费提供配套公寓、医疗服务等生活保障,协调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具体事宜;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带成果、带项目入区创业的,三年内研发、办公、生产等场地实行零租金扶持;需要征地建厂的企业,建设用地优惠供给,提供高标准配套;推行“一门受理、全程代办、限时送达”的服务承诺,严格实施“开放式运作、封闭式管理”的模式。

目前,渭南高新区已设立“中国3D打印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并在园区内规划了占地400亩的3D打印产业起步园区,市区财政设立一亿元3D打印产业专项资金,力求通过三至五年的时间,形成一批具有领先技术和特色优势的龙头骨干企业,全力打造在西部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

猜你喜欢

渭南高新区材料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最美材料人
三国渭南之战
材料
新常态下的渭南文物旅游
A Model Analysiswhich Consider Direct cell-to-cell Transmission of 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