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内制度建设再推进

2014-01-17

中国报道 2014年1期
关键词:党风纲要法规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致力于党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来扭转党风,从而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从建设执政党的角度来推进国家的法治建设。

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有关规定,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2013年11月27日《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正式发布。《纲要》对今后五年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笔者认为,这是新一届党中央以制度建设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举措。

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关于制度的好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就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说法。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就鲜明地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对于党内的极少数不良分子,我们必须用党的纪律来惩治;同时,我们也要致力于从制度建设的层面来保护我们的干部,让他们不至于走歧路,甚至走邪路,最后自己落得可耻下场,也给党的形象抹了黑。因此,加强制度建设,于个体和集体都是一件好事,同时也体现了历史进程的脚步。

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路线,我们可以大致看得出这样一个线索,1949—1978年侧重体现的是领袖的人格魅力与权威执政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则是处于领袖权威向制度权威的转型时期。

在前一时期,虽然我们在制度上有所缺失,但因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高度自觉的道德自律,在党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形成了党内一种以廉洁奉公、艰苦朴素、为人民服务为荣的优良作风,给历史留下了“毛泽东时代”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印象。而在后一时期,由于处于转型过渡阶段,加上商品经济的冲击影响,党内风气和社会风气确实给人“为之一变”的感觉,信仰问题、道德问题严峻地摆在执政党的面前。

一种风气变坏很容易,但要向好的转变就要下大工夫。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前所未有的历史担当精神,致力于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来扭转党风,从而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并从建设执政党的角度来推进国家的法治建设,其积极意义是可以载入册史的,也是深得党心民心的。

科学化、全面性、系统性

我们来了解一下《纲要》对今后五年的制度建设工作做的具体部署,可看得出其涉及的广度与深度,真正体现了科学化、全面性、系统性。

从涉及的内容范围来看,有以下几大方面:关于完善和进一步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里包括完善地方党委工作制度;规范和完善党组工作制度;完善党领导国家法治建设的党内法规;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党内法规等党主要工作的方方面面。

完善党的组织建设方面的党内法规,则着力提高组织工作制度化水平,这里包括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党内法规;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等党内法规。

关于完善党的作风建设方面的党内法规,旨在为推动作风转变提供强大动力,它包括完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完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方面的党内法规;完善领导干部待遇方面的党内法规;完善纪检监察体制机制等。这是全党上下及全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的。

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方面的党内法规,主要体现在加快构建党内民主制度体系,这里涵盖了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委议事决策制度等。

提高党内法规制定质量和执行力方面,则包括提高党内法规制定质量;加大党内法规宣传力度;健全党内法规执行机制。

用制度“治标”

《纲要》的工作目标和基本要求,体现了深度及其刚性。比如,阐明坚决防止出现“破窗效应”,切实增强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现实中,我们似乎不缺制度,这个“不准”那个“严禁”,各部门各系统都有一大堆,但究竟是装进了脑袋,还是挂在墙上?恐怕是后者居多。党中央颁布八项规定之前,严禁吃喝等风的规定并不少,“四菜一汤”也曾风行一阵,结果还是成为了民众取笑官员的谈资。但八项规定之后,由于新的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党风为之焕然一新。因此,我们必须严厉树立制度的权威,防止制度成为“稻草人、纸老虎”。

《纲要》中提到的“抓紧制定严格做好被问责干部工作安排的有关规定,严格被问责干部复出条件、程序和职务安排等,保证问责制度与党纪政纪处分、法律责任追究制度有效衔接”也让人们为之振奋。以前犯事的官员,经过一段时间就复出了,有的甚至反复复出,而复出的理由,却没给党内外一个交代,自然会引起大家的各种议论。通过制度,可以体现公平正义,可以真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作。

如何落实《纲要》?实际上从党中央层面已经在十八大后就开始了具体内容的实施,比如关于推出八项规定,开展群众路线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等,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党风问题入手。应该说这种“先易后难”地切入,是制度建设的改良路径。通过治“表”,让人们看到希望,同时在治“标”上赢得时间,扎实有效地推进。这体现了新的党中央既敢于亮剑,又积极稳妥的执政作风。

党内法规

党内法规是党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党内法规为党的组织活动、领导管理活动以及党员行为提供依据,决定着党的兴衰。

党内“立法法”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它于2013年5月27日由中共中央公开发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部“立法法”。

党的制度建设目标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猜你喜欢

党风纲要法规
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遵循——《搞好党风的几个问题》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洁宣教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以乐山市中区为例
“七一”高歌新党风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