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探索与实践

2014-01-16卢铁光姜永成

关键词:机械化导师研究生

孙 勇 卢铁光 姜永成

(1.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2.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探索与实践

孙 勇1卢铁光1姜永成2

(1.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2.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结合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现状,面对当前研究生就业形势,探讨利用企业资源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提出导师为研究生牵线搭桥,企业为研究生搭建平台,增强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拓展研究生就业渠道。实践表明,与学科相关的生产和研发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不仅使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而且拓展了就业渠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

农业机械化;研究生;企业;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农业院校具有知识和人才优势,不仅可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还可提供农业工程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凭借自身条件和资金优势,可为研究生培养和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和保障。校企合作培养的研究生,不仅能直接与企业接轨,而且可利用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5-8],发掘具有现实应用价值的项目。

国内众多学者开展了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但对校企联合培养具体方式之研究甚少,涉及成形经验和实践的更少[9-10]。本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研究生教育多元化发展趋势,提出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开展为期三年的探索与实践,目的是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资源,构建研究生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体系,建立高校与企业合作交流的桥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学研对接机制,拓宽高等农业院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途径及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渠道,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快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以实现培养农业机械化高级人才的目标[11-13]。

二、探索与实践

(一)构建合理可行的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框架与运行机制

对于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而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给从事现代农业装备方面的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更深、更广的科学课题。因此,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培养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合理可行校企联合培养框架与机制,为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提供教育平台。根据农业机械化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专业特征,结合国内外高等教育经验,基于企业合作模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实践开拓+创新教育+应用研究[14-15]。校企联合培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框架

本文构建的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框架与运行机制对研究生培养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研究生可将所学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科研工作为将来就业搭建平台;其次,研究生指导教师可依据企业技术需求,为具有实际生产意义的科研活动树立方向和目标;最后,企业可充分利用高校技术和学术资源,为产品改进和新产品研发提速增质,以更快占领市场。

例如,在黑龙江德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单独设立校企合作研发中心和研究生培养基地,依据导师研究方向和研究生科研兴趣,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确定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框架,实现“导师与研究生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共性与个性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培养模式,通过组建科研工作室,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拓宽研究生就业渠道,实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创业教育共赢。

(二)联合探索教学方式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根据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要求,突出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模式,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研究生认知主体作用,注重采用“互动式”“讨论式”“研究式”“质疑式”等教学方法。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研究生骨干课程实行自学与课堂答疑的授课方式,将教学焦点由关注教师如何教学转到关注研究生如何学习上,使研究生对课程产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由单向传授转变为双向沟通[16-17]。

针对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而言,其包括如下部分:即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等,其中,硬件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即组成电源的系统、固定的飞行翼与无人飞行平台以及无人机遥感设备等。而软件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即传感器、以及各种系统,诸如自动控制的系统、监控系统、后期数据处理软件的系统等,其中传感器带有遥感设备。而在使用过程中,先分析其技术调试情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整体技术的应用与控制,最终提升整体系统的应用性能。

例如,“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是一门集知识性、实用性和实时性于一体的专业骨干课程,在培养研究生故障诊断技术、维修能力等方面具有基础和先导作用。这门课程的实时性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与时俱进,因此选择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机电工程研究所,由高校教师和研究所高工共同授课(见图2)。

通过“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方式的实践,一是给学有余力的研究生更高程度的发挥,达到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二是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挖掘,在课余时间为研究生开辟接触新技术、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空间。三是由于采用授课答疑教学模式,研究生课下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形成各自不同见解和观点并相互交流,拓展了学习领域,也激发授课教师对于新技术和新科学的知识更新。四是使企业高级工程师拓宽知识领域,学生从企业高工答疑过程中,结合实际生产和实践,能够充分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认识到所学理论知识何时、如何应用。

图2 “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授课流程示意图

(三)研究生参与科研开发,企业为导师提供科研任务,实现成果共享

双赢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基础,双方的需求是合作的动力。很多研究生导师由于缺少科研项目及经费,导致研究生入学后难以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因此,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科研经费不足与科研条件改善之间的矛盾。导师针对企业技术难题,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技术和试验平台进行攻关,企业为导师提供必要的科研费用和试验手段,不仅激发导师和学生的科研热情,提高科研效率,也实现了成果共享。

在对联合培养企业调研发现,企业对研究生从事科研和产品开发的工作和成绩十分肯定,研究生在正式参加工作后,不必经过动手训练(岗前培训),即能独立承担相关产品开发(研发)工作。在攻读硕士期间,与企业高工学习和交流,为企业破解技术难题,同时从企业获得一定生活费和学费补助。12名联合培养研究生中,2名学生已晋升为企业研发部门主管,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并授权专利共16项,不仅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还为学校树立了良好形象。同时,研究生按照企业的要求和思路进行培养,使得企业不仅吸引其成为长期科研人员,而且完成人力资本投资,增加人力资本储备。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指导团队在2012年与企业联合申报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转化科研成果1项,使学科优势与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升紧密结合,将学科优势和科研成果带到企业进行实践并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学校通过联合培养平台的建设,深入了解农业工程相关企业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服务地方经济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参与校企培养的一名学生,2010年12月到黑龙江德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联合培养,从事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开发与研制。2011年8月,主持设计并加工马铃薯收获机关键部件——振动装置正式与整机配合,在田间进行收获试验,取得良好效果。2011年10月,针对马铃薯收获整机进行优化和改进设计,以减少动力消耗和收获损失率。2012年6月毕业前,已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2篇论文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毕业后,直接留到该企业技术开发部见习,2013年初被聘为技术开发部经理助理。

面对当今研究生就业压力增大与企业人才匮乏的矛盾,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凭借农业机械化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优势,创建研究生培养创新团队,融入企业科研项目,提高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企业、学校、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和科研互补平台。

(四)学位论文课题源自企业生产实际,开拓导师研究领域

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对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探索与创新能力的全面考核。参与“创新创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实践的研究生,所申请学位论文课题均来自企业生产实践,既解决了企业技术难题,又为研究生学位申请提供了素材。将教学实践与科研实践相结合,能够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及时效性。同时,我国高校多数研究生导师是高学历、高职称的技术人员,但在生产实践方面存在很多不足。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导师可与企业和科研院所中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的制定与科研项目的开发,充分将科学研究与企业生产结合,逐步缓解高校和社会间人才培养与需求的矛盾。更重要的是,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拓展研究生导师的研究领域。

例如,参与联合培养的学生,在黑龙江德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参与“胡萝卜收获机械的研制”项目,其学位论文即以“胡萝卜收获机械关键部件改进及试验研究”为核心,进行合理设计和试验,取得很好的试验结果,对企业的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且于2011年获得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该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国际会议1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其中EI检索1篇,申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五)导师为研究生搭建企业培养平台,毕业生为在校生就业拓宽渠道

自2009年至2012年,共12名研究生先后到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垦区北方农业工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黑龙江德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哈尔滨良大实业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联合培养。截止到2012年6月,已有11名研究生毕业并留企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单独依靠一名指导教师为研究生推荐企业研究平台很难实现,需要依靠导师团队,将各自在以往课题及业务联系过程中接触的企业挑选后推荐给学生。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生指导工作,要在培养小组基础上,组建“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指导团队,同时吸收部分企业高级工程师,使整个团队专业特长各有侧重,既有理论功底深厚的教授,也有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工,形成年龄结构合理、特长优势互补、专业知识丰富的培养团队。

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不仅学习上刻苦钻研,研究方面主动承担任务,而且在人际交往、团结协作等方面都有良好表现。因此,企业更乐于为他们推荐的同学提供联合培养的机会。这体现了“校友效应”,不仅是对学校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高度认可,而且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

三、结论

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研究生,以双方导师合作培养为前提,以企业技术难题为纽带,充分利用双方在人才、技术、设备方面的资源,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为导师和研究生提供良好的锻炼环境,既调动了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又为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和实践机会,弥补了教师科研经费不足,巩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改变了高校传统封闭式培养模式。因此,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和创业教育拓展、教育机制完善过程的有益尝试。

从课题实施过程和效果来看,尚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在两个不同性质的单位进行,研究生在企业期间的衣食住行存在诸多不便,导师无法直接了解和掌握研究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增加了管理难度。其次是学生的生产安全问题,在企业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尤其是在田间试验时,必须注意人身安全。第三,个别研究生实践基础薄弱,给联合培养的企业增加工作负担。招生时应有意识地让联合培养企业高级工程师参与,增加创新能力的复试权重,录取专业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研究生,为联合培养做好前期准备。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对高层次人才需求量的增加,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效益日渐显现。因此,需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和实施办法,保证联合培养质量,这也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1]任永泰,卢铁光,曹海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2]李垚,单安山,胡淑清,等.学科建设与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3]张军,李小昱,王为,等.试论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8(1).

[4]李小昱,王为,张终,等.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方法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6(2).

[5]吴群,徐岩.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轻工教育,2011(6).

[6]程爱婕,孙跃东,曾忠,等.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与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8(13).

[7]刘敏,郑江英,陈芳清,等.提高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参与度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4).

[8]刘娟.国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及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8).

[9]姚金水,刘建安,李梅,等.校企共建实验平台及联合培养研究生[J].实验室研索,2011(2).

[10]张喜瑞,翁绍捷,李粤,等.农业机械化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1(3).

[11]吴凤芝.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2]于书洁,史长丽,于嘉林,等.基于学科组织创新的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3).

[13]吴志军,李晔,曹静,等.同济大学车辆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8).

[14]王喆,罗进文.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方法探索与实践[J].学园, 2010(12).

[15]郑金海,苏青.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11(6).

[16]李姚矿,程维玮.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分类培养模式探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3).

[17]闫照文,苏东林,王祖林,等.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公共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6).

G643.0

A

1672-3805(2014)03-0106-05

2013-08-09

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创新创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GXM-HLJ-2011022)、“基于体制机制创新的高水平大学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研究”(JGXM-HLJ-2012012)、“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JGXM-HLJ-2011123)

孙勇(1974-),男,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生物质转化与利用。

猜你喜欢

机械化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