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国俗语义空缺现象的原因及其认知研究
2014-01-16彭妍
彭妍
(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361021)
英汉国俗语义空缺现象的原因及其认知研究
彭妍
(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361021)
词语直接反映社会生活,并与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承载极大文化负荷。在词语概念意义基础上增添附加的民族文化含义,读者要了解民族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这种语义称之为国俗语义。由于文化差异,一种语言的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应词汇,这种现象称为国俗语义词汇空缺现象。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和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是造成英汉语国俗语义词汇空缺现象的重要原因。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探讨英汉国俗语义空缺现象,指出认知语言学中的体验主义和隐喻理论是解释英汉国俗语义空缺现象的新方法。
国俗语义;词汇空缺;英语;汉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全世界存在多种语言,这些语言构成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似性是各民族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基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各民族文化存在差异,一种语言中表示特有事物或概念的词语或语义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等成分,从而形成异族文化空缺,有些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词汇空缺。不同学者对词汇空缺定义不同:王秉钦认为原语中存在某种为异族文化接受者所不明白、莫名其妙的、易于误解的东西,造成异族文化空白[1];陈喜荣认为词汇空缺是指负有特殊文化色彩的词和表达方式[2]。后者比前者更宽泛,强调词汇空缺主要指一些富有特殊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综合前人观点,本文认为词汇空缺是源语中某一现有词汇或表达在目标语中找不到对等表达的现象。
国俗语义就是在词汇实体指称意义上添加的一个民族文化的含义[3],反映了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特征。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所以词的国俗语义必然具有民族性,具体表现为不同民族国俗词语之间的语义差别。英语和汉语中,国俗词语既存在不同,也具有相似之处。相同是相对的,差异是绝对的。王德春认为,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不同语言的词语其国俗语义具有各自民族文化特色,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呈现出同异并存现象,并把不同语言相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式:一语独有;截然相反;大相径庭;部分相同;基本相同[3]。根据上文对词汇空缺现象的定义,国俗语义一语独有的现象可理解为国俗语义的词汇空缺。
一、国俗语义词汇空缺产生的传统原因
文化差异源于不同民族历史背景、经济生活、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心理状态等。语言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明显映射出民族文化特征和语言特色,具有鲜明民族性。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尽相同,这种异同自然在各自语言文化中得以体现。所以,国俗语义空缺现象会受到不同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文学作品、时代特点等因素的影响。
(一)历史文化差异
随着特定历史发展和不同社会文化积累,各民族都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历史文化。各民族由于其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历史文化。英语习语很好地反映了英语社会的历史文化。例如:From clogs to clogs is only three generations。Clog是英格兰常见的下层劳动者装束,直译就是:从穿“clog”(木底鞋)到“clog”不过三代人而已。二者可谓异曲同工,皆体现出创业与守成二者之间的道理,其中深意或可为诫。弄清这一历史背景之后,这句英谚便可意译为“从贫穷到贫穷只有三代”或“坐吃山空,第三代变穷”。这一英语国俗成语在汉语中无对等表达法,由此造成国俗语义词汇空缺。
又如,“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丹麦人征服英国时把12进制带到英国,一打为12,半打为6,所以这个习语意为“半斤八两,不相上下,差不多”。汉语中本没有“打”这一数量单位,这个短语就是英汉国俗语义词汇空缺现象的体现。
再如,“thumb up”这个短语来源于古罗马格斗场,奴隶主贵族为取乐,雇佣处于奴隶地位的格斗士公开在格斗场比武,同时,请观众判断如何处置被击败的格斗士。如果观众大拇指向上翘,失败的格斗士就可以释放;如果观众大拇指向下指,失败的格斗士就要被处死。现代英语中,“thumb up”表示赞许、胜利;“thumb down”表示反对、失败。
汉语中同样具有大量有关历史事件的国俗语义词语,如“退避三舍”“三顾茅庐”“吴下阿蒙”“约法三章”“卧薪尝胆”“纸上谈兵”“项庄舞剑”“一时瑜亮”“四面楚歌”等,都具有汉语历史文化色彩,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表达。英汉各自具有历史意义的成语在对方语言中存在词义空缺的现象。
(二)地理环境差异
每种语言皆在其地理界限内使用,各种语言中词汇必然受到该地理区域特点影响。不同地理环境会产生不同表达法和含义,使这些表达法具有鲜明独有的民族文化特点。英国和中国不同地理环境是英语和汉语国俗语义差异原因之一。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其语言表达与海上活动相关事物息息相关;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汉语语言表达用陆地事物为多。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不欠债),“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各民族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主要食物也有所不同。英国气候受海洋影响,适合种植谷类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和燕麦。小麦用来磨粉制作面包,面包是英国人的主食。因此,“breadwinner”指养家糊口的人。英国人常吃黄油,形容人看上去老实巴交,以“Butter would not melt in his mouth”来表示,意思是黄油放到他嘴里都不敢让它融化。与饮食习俗相关的习语还有:“big cheese”(重要人物;老板),“save one’s bacon”(使自己摆脱困境)。
中国是一个多山脉国家,在汉语文化意向中,多用山来表达文化意义,比如“开门见山”“东山再起”等。这类具有汉民俗特色的国俗成语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表达。
(三)宗教神话传说
宗教信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重要位置,常常贯穿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并在语言中得以体现。基督教对英美人生活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他们相信上帝是万能的,人在上帝面前是渺小的,谚语“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己,成事在天)充分说明了这一思想;“act of God”表示不可抗力。《圣经》是基督教的法典,对西方文化和思想有深远影响。《圣经》中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形成了大量习语,丰富了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例如“clean hands”(洁净的手),源自《圣经·旧约·约伯记》第17章。“He that hath clean hands shall be stronger and stronger.”(手洁的人将会愈益有力。)现多与“come out with”“with”或“have”等词连用,表示“廉洁、清白”。如“He retired from office with clean hands.”(他退休时两袖清风。)再如,“doubting Thomas”(怀疑的托马斯)源自《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第20章。该篇讲到耶稣复活后出现在众人面前,十二门徒之一的托马斯没有亲眼见到,声称除非看到耶稣手上的钉痕,用手探入他的肋旁,否则不信他已复活。后来人们用“doubting Thomas”指那些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人。如“He’s a real doubting Thomas——he simply wouldn’t believeI’d won the car until he saw it with his own eyes.”(他是一个真正的怀疑主义者——在没有亲眼看到之前他就是不相信我赢得了那辆车。)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相关习语有很多,如“借花献佛”“大慈大悲”“不看僧面看佛面”“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此外,与道教有关的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
(四)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
中英两个民族有各自特有的喜好和禁忌。英语中许多植物词有独特联想意义,而汉语中却没有。例如,“clover”(苜蓿)是一种畜禽喜食的优良饲草,许多苜蓿草长有三瓣叶,但有些叶子由四片或六片弧瓣组成,很少见,于是英美人相信四叶苜蓿(four-leaf clover)能给人带来好运,中国则没有类似国俗语义。
英汉动物词语的国俗语义同样存在空缺现象。英国人对某些动物往往会联想到某种特征,而中国人却没有此类体会。如“a bull in a china shop”(瓷器店里的公牛),常形容“鲁莽的人,会惹麻烦的人”;“a wet hen”不是指“落汤鸡”而是指“讨厌的人,泼妇”;英语中的“落汤鸡”表达方式为“a drowned rat”,引申为“全身湿透,处于困境”;对中国人来说,公牛、落水鼠、湿透的母鸡不会引起此类联想。再如“bell the cat”(冒险行为)选自《伊索寓言》:有几只老鼠被屋里的大猫抓住吃掉了,于是有只老鼠说,只要在大猫的脖子上挂个铃铛,不管大猫走到哪里我们都可以听到铃声,就可以躲开大猫。可是“谁去把铃挂在猫的脖子上呢”即“Who’s gonna bell the cat?”这个故事结局怎样,没有明确说法,但“bell the cat”这个短语却被反复引用,成为习语。在英语文化中,具有独特联想和比喻意义的、与动物有关的习语比比皆是。例如:“hen party”(妇女聚会),“horse sense”(常识),“talk turkey”(直率地说,谈正事),“cold fish”(对人冷淡,不友好的人),“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rain cats and dogs”(下倾盆大雨),“This is cock and bull”(这是无稽之谈),“a fine kettle of fish”(乱七八糟),“from the horse’s mouth”(直接得来的消息)等等。在赏析这类英语习语时,要充分把握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避免产生歧义,造成误解。
(五)产生于文学作品的国俗语义词汇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丰富的文学作品是语言丰厚的文化财富。英语语言中,“screw one’s courage”(鼓起勇气,壮起胆子)出自莎士比亚《麦克白》,“man Friday”(忠仆,得力助手)出自《鲁滨逊漂流记》,“to the manner born”(与生俱来的)出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ore sinned against than sinning”(受罪过重)出自莎士比亚《李尔王》,“pond of flesh”(合情但悖于情理的要求)出自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中国丰富的文学遗产也使汉语拥有丰富的国俗词语。“夙兴夜寐”“信誓旦旦”出自《诗经·氓》,“明察秋毫”“缘木求鱼”出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生取义”“嗟来之食”出自孟子《鱼我所欲也章》,“青出于蓝”“锲而不舍”出自荀子《劝学篇》。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学词汇在对方语言中都没有对等表达。
(六)英汉语言中包含的时代特征
英语中的“American Dream”(美国梦),指美国标榜的立国精神,人人自由和机会均等。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将其定义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和“美国梦”是完全不同的含义,这也正是中美不同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不同含义的梦想,这两个词语在对方语言中存在语义空缺现象。
汉语中,有些词也生动反映了社会不同时代的特征。在我国农村,从建国到现在的各个时期都出现过许多有鲜明特色的词语:“互助组”“合作社”“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生产队”“大跃进”“万元户”“暴发户”“小康家庭”“菜篮子工程”等。这些汉语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词汇,也是英汉词义空缺的体现。由于网络不断发展,网络词汇层出不穷,尤其在年轻人中盛行,如“坑爹”“房奴”“富二代”“高富帅”等网络流行词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表达。
综上所述,传统观点认为,由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具体地理环境、神话传说、文学作品、时代特点等因素的不同,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和表达方式。正是这些不同表达方式导致了英汉国俗语义空缺现象。然而,以上国俗语义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均未涉及“人”这一主体因素。本文试图从人本位出发,从认知角度探讨英汉语国俗语义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从认知角度探讨国俗语义词汇空缺现象
除文化差异造成的英汉语国俗语义空缺现象外,认知语言学从人本位出发,探讨国俗语义空缺现象。21世纪初,希腊雅典大学学者Marmaridou认为,认知语言学是以体验主义(experientialism)和经验现实主义(experiential realism)哲学观为基础[4]。这一哲学观点旨在“通过对进行认知活动的生物体的身体构造和经验的研究来理解意义”[5]。换句话说,意义是在身体和大脑与外部世界、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产生的。Lakoff和Johnson将体验哲学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认为自然语言既是人类认知的工具也是结果,是一种结构也是一种功能。自然语言这一工具只是人类普遍认知的结果和反映。认知语言学以意义为基础。语言的意义是一种以体验为基础的心理现象,同时也是人类与客观世界、身体与精神的互动。语言的意义与形式存在必要联系。
(一)认知体验对于国俗语义词汇空缺产生原因的解释
对于词语意义的理解,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经验主义提出一条更实用的经验主义路径。认为人们对词语的理解可抛弃客观概念和理论思考,而从体验角度感知词语意义。例如,当有人向语言使用者提出何为“电脑”时,人们不会回答“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逻辑计算,具有存储记忆功能。语言使用者更有可能给出这样的答案:“电脑通过网络使人和人的沟通更为简单;电脑使得人们查阅资料更为快捷;电脑应运而生的电子商务使得人们的购物变得更为便捷……”有些人甚至将电脑和网恋或者网络诈骗联系到一起。这些回答都是通过人们对电脑的印象和联想产生。尤其是网恋或网络诈骗,属于非常私人的经验。电脑为工作生活带来的便捷都是主观体验,回答中电脑的这些特点并不是对电脑的客观定义和理论思考。人们对于电脑的主观体验能够反映出感知世界的方式以及如何与周围世界交流。人们对于电脑这种宽泛且多样的体验对于首次辨别类似于电脑的事物有帮助,如对“ipad”冠以平板电脑之称,当人们第一次看到“ipad”,会将其和印象中电脑的典型形象进行对比。综上所述,对于词汇的理解,运用体验主义的方法比对词汇下定义的方法更直接,因为体验主义能够对意义进行更丰富且自然的描述。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在反对主流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诞生。转换生成语法由乔姆斯基于1957年首先提出。转换生成语法把研究人类语言的共性作为首要任务,以期找到能说明人类语言共性的理论——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乔姆斯基坚信存在一种不依赖于精神实体的物质实体。他认为思维独立于身体,因此意义也独立于形式。他认为语言符号系统与“意义”之间没有理性或必然关系,存在任意性。他的理论从结构内部分析语言,忽略意义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
英国学者奥格登(Ogden)和理查兹(Richards)在1923年出版的语义学重要著作《意义的意义》(The Meaning of Meaning)中的观点,代表传统语义学典型观点:语义三角论是一种全新的意义模式,也称意义三角论[6]。
“能指”是语音形式,“所指事物”是实物,“所指”是意义或者概念。从上图可以看出,语音形式和实物之间是用虚线连接,说明二者不可直接联系,要经过两个过程才能联系起来,即认知和词汇化。换句话说,要想用语音形式表达实物,必须在大脑中形成概念,再通过词汇化过程将其以语言形式呈现出来。根据这个三角,不同语言词汇空缺中语言形式的差异可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所指事物的差异,二是认知过程或者词汇化过程的差异。
1.所指事物缺失造成的经验缺失,导致英汉语国俗语义缺失。根据语义三角,英汉语国俗语义词汇空缺是由英汉语中所指的缺失造成。认知语言学最基本观点是:在世界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介;同时还认为意义是基于体验和认知的心理现象。对于意义的看法,还有一个口号:“意义基于体验。”[7]语言的语义是一个从语言表达到某些心理实体的映射。客观世界中所指事物的缺失是造成英汉国俗语义词汇空缺的直接原因,缺乏可供体验和感知的物体是词汇空缺产生的最根本原因。由于缺乏可体验和可感知的物体,概念无法形成因此也无法被词汇化。经验的缺失导致概念的空缺,从而导致词汇空缺。例如汉语中的“泰山北斗”,借泰山的雄伟恢宏、五岳独尊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敬仰的人。“泰山”这个所指在英语国家不存在,英语使用者无法体验“泰山”之雄伟壮丽,因此造成这一国俗语义在英语中的缺失。中国文化传统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语言,如“三伏”“三九”“阴”“阳”“大字报”“纸老虎”“经络”和“炕”等。来自于英语国家的人对这些传统词汇没有体验,因此造成经验缺失,从而导致英汉国俗语义缺失。
同样,英语中也存在一些词汇不为中国人所体验,产生英语国俗语义在汉语中的缺失。如“tank”“brunch”“car pool”“wake-up call”“motel”等词,中国人对其缺乏体验,导致其在中国文化中的缺失。再如,玛丽·雪莱(Marry Shelly,1797—1851)在其《弗兰肯斯坦》一书中描述了“Frankenstein”这一科幻角色。书中讲述一位从事人类生命科学研究的学者弗兰肯斯坦试图用人工创造生命,通过无数次探索,创造了一个丑陋无比的怪物。刚开始怪物对人充满善意和感恩之情,当他的各种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日渐感到失望,并憎恨一切,杀害了弗兰肯斯坦身边的人。弗兰肯斯坦意识到自己的创造已化为“恶魔”,下决心要将其毁灭。最后弗兰肯斯坦和怪物同归于尽。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之后,“Frankenstein”这个词便留在英语语言中。之后,当人们言及“作法自毙者”时,总是形象地称之为“Frankenstein”。1999年7月7日发行的英文版《二十一世纪报》上刊出一篇报道,题为《转基因粮食在亚洲引起关注》,开篇语为:
Asian commodity exporters are in a dilemma over whether to grow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which are demonized in Europe as“Frankenstein food”,but offer attractive commercial incentives……
众所周知,转基因食品可增加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耐贮性。但近年来,世界各国环保人士认为这类产品有可能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危及食品安全。因此,转基因食品才会像文中报道的那样,在欧洲被视若洪水猛兽,封之为“Frankenstein Food”。熟知雪莱作品的英美人民便能很好地理解为何将转基因食品称之为“Frankenstein Food”,缺乏这一文化体验的中国人则会产生疑惑。
2.对同一所指事物的不同体验经历导致英汉语国俗语义的缺失。对于客观世界,人们可能产生不同的体验经历,从而产生不同的语言。对于同一个客观世界,不同国家的人产生了相同概念,就能产生对等语言。反之,不对等的语言就产生了。例如英文“uncle”对应于汉语的“叔叔、伯伯、舅舅、姑父、姨夫”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亲属称谓语之所以如此详繁缘于汉文化的礼教传统。汉语亲属称谓中“内外有别,长幼有序”。西方强调法制,没有繁琐的礼教传统和名分观念,崇尚平等、自我尊严与自由,礼貌规则仅是上层社会的一种文明装饰与点缀。与中国大家庭生活方式恰好相反,西方人偏爱小家庭生活方式,儿女到成年便要独立,较为多变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流动性较大,没有强烈的宗姓家族观念。相对而言,称谓也体现了父系血统亲属与母系血统亲属的平等。西方人强调人格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示亲近。因此,英语中亲属称谓远没有汉语丰富,使用频率也较低。
受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的影响,英汉语之间可能造成误解。试看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中国人的对话:
American:Have you started a family?
Chinese:Oh,why do you ask me such a question? You attended my wedding.
American:I mean whether you have had your first child?
对于“to start a family”这个词组而言,许多中国人会理解为结婚。但是其正确的理解应为“生第一个孩子”。西方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西方人很少有“养儿防老”观念,而且认为生孩子需要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生孩子前会考虑清楚是否有抚养孩子的心理准备和物资准备。因此,对他们而言,生育并不等同于结婚。而中国人基本上把生育等同于结婚,所以才会出现上述对话中的误解。由此可见,出于价值观差异等原因,对于同一事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产生不同体验,从而造成英汉语国俗语义在对方语言中的缺失。
(二)隐喻对于国俗语义词汇空缺产生原因的解释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抽象、无形、不易感知的概念,人们往往参照具体、有形和熟悉的概念进行理解和感知,从而形成一种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隐喻正是这样一种以已知喻未知,以熟悉喻不熟悉,以简单喻复杂,以具体喻抽象,以通俗喻科学,从而形成抽象的思维手段。隐喻的诞生是两个极不相同的认知域之间从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的投射。一个范畴为源域(source domain),表现为具体的范畴;另一个是目标域(target domain),是后认知的具体或抽象范畴。隐喻运作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
1.国俗语义的产生是源域向目标域投射过程中介入民族差异的产物。对于能够直接感知的事物,通过体验即可实现。由于思维的抽象性,不直接源于经验的抽象概念是运用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理解和认识的。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是跨认知域的系统映射[8]。它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不仅是用语言表达事物的一种方法,也是通过源域(source domain)认知靶域(target domain)的一种工具,是一种思维的方式[9]。
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君子”为例,“梅”“兰”“竹”“菊”分别代表傲、幽、坚、淡。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在“梅”这个隐喻中,始源域(中国诗人“冲寂自妍,不求识赏”的孤清理想人格模式)中“孤傲”这一空缺映射到目标域“梅”上。梅花寂寞中的自足、“凌寒独自开”的孤傲品质得以体现。
而英语中,“plum blossom”(梅)并无此引申意义。从国俗语义引申的对比研究看出:不同语言背景下的认知具有较大差别,语言差异体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了思维方式的不同,体现出自身的民族特色。其差异主要体现在汉英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上,特别是对待自然的态度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协调了心与物的关系,不仅将外部世界看作自然的一部分,自身的内心世界亦是自然的一部分,“梅”的引申过程始终与个人内心情感相通,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将“梅”国俗语义中所体现的天道人格化,使天道与人道一致,因而“天人合一”就是心物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一体关系。
2.隐喻映射过程中不同民族对于相似性理解的差异是造成英汉国俗语义词汇空缺的重要原因。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10]。现代语言学认为类比是隐喻,而其他三项皆指转喻。如上所述,隐喻是人们通过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从而感知和理解周围世界。而转喻是用人们认知上的两种东西之间的关联,使一物转指另一物成为可能。隐喻的过程就是将一个比较熟悉的、具体的、易于理解的源域(source domain,即喻体)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即本体)的过程。隐喻所关涉的两个认知域(或两个范畴)是不同性质的,两者之间的投射建立在两个范畴之间的相似性基础上。
不同民族认知方式的形成离不开本民族生活经验和文化制约,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所以词汇的国俗语义必然具有民族性,并造成不同民族对于相似性事物的不同理解,具体表现为不同民族国俗词语之间的语义差别。例如“dumb as an oyster”(沉默寡言),这个习语的意义来源于“oyster”(牡蛎),据说最好的牡蛎总是壳闭得很紧。这是通过将源域牡蛎投射到目标域沉默寡言上,其成立的依据是牡蛎的紧闭和沉默寡言的相似性。海狸(Beaver)是北美洲一种很勤勉的动物,“an eager beaver”比喻“勤劳、工作卖力、急于将某事做完”的人,有时还具贬义,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卖力的人。由源域海狸投射到目标域勤勉的过程,是以海狸的勤勉和勤劳的人卖力工作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以上两个习语中出现的意象牡蛎和海狸在汉语中并不存在相似性,因而也就没有相似的国俗语,从而造成英汉国俗语义空缺。
三、结语
本文回顾国俗语义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传统原因,指出英汉民族间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宗教神话、文学作品、时代特征以及英汉民族之间不同文化心理是英汉国俗语义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继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探讨英汉语国俗义词汇空缺现象的原因,提出认知体验和隐喻两个重要认知视角。认知体验方面,体验经验缺失,是导致英汉语国俗语义缺失的原因。隐喻方面,国俗语义是源域向目标域投射过程中介入民族差异,并以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而形成。英汉国俗语义词汇空缺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是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教学的障碍之一。因此,对于英汉国俗语义词汇空缺现象的研究,对于翻译、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王秉钦.文化翻译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喜荣.从功能语法语境理论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1).
[3]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Sophia S.A.Marmaridou.Pragmatic Meaning and Cognition[C].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Company,2000.
[5]George Lakoff.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6]C.K.Ogden,I.A.Richards.The Meaning of Meaning[M].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23.
[7]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8]Ning Yu.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
[9]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0]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H313
A
1672-3805(2014)03-0067-06
2014-01-26
彭妍(1982-),女,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英汉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