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

2014-01-14吕薇薇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26期
关键词:鲁四祥林嫂姑姑

吕薇薇

吕薇薇,教师,现居江苏海安。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之下,随着中国革命不彻底性的不断凸显以及中国农村问题的日益严峻,不少思想犀利、对中国革命有深刻反思、关心百姓疾苦的有良知的作家在以鲁迅为旗手的文坛先驱者的带领之下,将写作的视角转向了中国的弱势群体之一——女性,比如吴组缃在三十年代初期创作了短篇小说《菉竹山房》,其中的二姑姑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笔者在教授《祝福》时将祥林嫂与之进行了比照。

一.出身不同,但因为失贞,都是封建卫道士眼中的烂污泥

在远古社会,女性承担着大部分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地位很高,但随着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女性逐渐沦落为男子的附庸,成了点缀风雅的花瓶,成了酒席间长袖善舞的尤物,成了晚间读圣贤书时添香的红袖,封建制度压制了中国女性数千年,即便强悍如武则天,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帝国,到头来还是留下了“无字碑”,怯怯地询问后人对自己的评价;即便貌美内秀如李清照,有人称“易安体”的词赋成就,到头来还是落得无人继承衣钵的尴尬处境。所以一个女人要想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必须得遵守“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如果这样做了,会得到卫道士们的赞许,会得到物质上的保障和精神上的所谓嘉奖。

祥林嫂在第一任丈夫死了之后独自跑出来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工,鲁四老爷只是皱了皱眉头,嫌弃她是个寡妇,但后来祥林嫂再嫁贺老六,贺老六死了,祥林嫂再到鲁四老爷家来,鲁四老爷就认为她是个“伤风败俗”的人,不可参加“福礼”这种正式的祭祀活动了,如果她帮忙煮祖宗将吃的鸡、鸭、鹅、猪肉这些贡品,祖宗会不吃的,帮忙拿烛台之类的器物,会亵渎神灵的。以至于四婶见到祥林嫂拿酒杯和筷子,慌忙大喝。祥林嫂,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女人,一个蒙昧驽钝的女人,一个被命运车轮碾压得满身伤痕的女人,此时此刻也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浊污是永远也洗不净了,就像有一个暗疮,想把它抠掉,但找寻不着,却又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肌体上的一处缺失。二姑姑,即便不能称为大家闺秀,亦可称为小家碧玉,在豆蔻年华情窦初开的年龄,由出挑的绣技牵线,认识了自己伯父的学塾里的学生,一个风流多情的少年,最好的年华遇到了对的人,感情迅速升温,在人迹稀少的后园太湖石洞中,私定了终身,偷食了禁果,被人撞破。结果,才子佳人的喜剧成了一出闹剧,虽然伯父从中斡旋,想让有情人终成眷属,但还是终未成功,哪怕失身之人亦是要嫁之人,也是不被封建卫道士允许的。从才子家的百般阻挠和坚决不允,我们可以看到封建卫道士可以赞美唐元稹《莺莺传》中张生对崔莺莺的“始乱之,终弃之”,认为他是一个“善补过”之人,但对女人便换了一副嘴脸,异常严苛。一个女人一旦失了贞洁,无论是被迫的,还是自荐枕席的,都是烂污泥,如果可以,应该遭万人践踏,应该钉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二.出身不同,但舆论都“风霜刀剑严相逼”,不使之陷污淖不罢休

古语有云“舌头根子砸死人”。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能把金属熔化,可见舆论的强大威力。舆论向来是封建统治者的利器,要想美化某帝王,便把他的出身搞得神乎其神,四处传扬,如黄帝是他母亲受了雷电的感应,怀孕两年才生下的;刘邦是蛟龙卧在妈妈身上生下的;刘禅是母亲做梦夜吞北斗怀上的。如此林林总总,不胜枚举。让百姓心生敬畏,不敢怀疑其统治的正统性。在这样的统治需求之下,封建秩序和封建礼教快速形成和发展,社会舆论作为他们的外在物化出口,也就不断地显现其巨大震慑力。魏晋时阮籍喝醉酒躺在酒家老板娘的腿旁,遭人非议,幸好阮籍狂放加上酒店老板知道其品性才没有酿成祸事。阮籍是幸运的,当然也因为他一介男子。但是李清照就没那么好运,当有舆论说赵明诚病重不忘拿玉壶讨好金狗,她激动了,以一种最老实的方式去洗刷污垢,虽然末了无功而罢。当她和军队财会人员张汝舟再婚而离的时候,舆论就像漫天的利剑,从四面八方射过来,让人无从躲藏,不少文人讥笑其晚节不保,甚至以粗言秽语辱骂她。名人、名女人都如此地被舆论践踏,更何况是弱女子。

祥林嫂再嫁后失夫、失子,被夫家族叔伯收走栖身之所,一个人无奈地重回鲁四老爷家,一个女子,失去了依附终身、相濡以沫的丈夫,失去了相依为命的孩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何其悲惨!但鲁镇给了祥林嫂什么呢?鲁四老爷夫妇对她实施了软暴力,言语上喝止她,祭祀大事只让祥林嫂烧烧灶。有头有脸的乡绅对待祥林嫂不过如此,乡绅是地方上有威望的人物,他们对人的看法往往是舆论的风向标,被普通人跟风。普通百姓在为每天的衣食住行劳碌完之后,百无聊赖,会主动去寻找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时得有个事情可以说一说,议一议,于是舆论就这样形成了,态度也会夹杂其中,渐露锋芒。而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当事人,会犹如狡猾猎人手中的猎物,开始竭力挣扎,后来发现愈挣扎愈紧,有的便听天由命,有的破罐子破摔,有的仍做困兽斗。于是乎鲁镇的老百姓,把祥林嫂的不幸在勉强流了一次泪后就当笑话看了。就像嚼食的甘蔗,咀嚼完之后,只剩了渣滓,应该吐掉。当祥林嫂反复提及儿子阿毛的死之后,人们一听她絮絮叨叨地重提就头疼,抢先把祥林嫂要说的话说完,甚至在见到和阿毛年纪相仿的小孩便会说如果阿毛还在也有这般大,如此赤裸裸的不同情,不怜悯甚至是讥笑让这个钝感的女人也发觉了,多说了也无益,于是越发的沉默,闷在心里,生了根,发了芽,涣散了精神,消磨了肉体。二姑姑在风流韵事闹将出之后,在众人眼中的形象变得非常的不堪,以前是人人夸赞的小姐,女红特别好,心灵手巧,温柔俊秀,貌美如花,内秀如竹。现在丑事一出,形象跌至谷底,成了每个人的唾弃对象,一时间连丫头也要加以鄙夷。一个娇滴滴的多情女,此时此刻忍受着众人的指指点点,戳脊梁骨,心里一定很绝望。虽然文章没有明确交代,但由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推断出翩翩公子还是想负起责任的。即便如此,二姑姑还是受到了巨大伤害。所以,舆论就像一张大网,把每个人都网在里面,任你有通天本事,都难以逃脱。特别是对那些做了违背封建礼教、封建道德之事的女人,舆论将她们死摁在封建道德这个臭渠沟里,口诛笔伐,肆意蹂躏。

三.出身不同,生命轨迹相似,卿亦命薄

在封建社会,上至后宫妃嫔,下至普通村姑,幸福的不多。男子对女子的轻贱和薄情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刘备就认为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尚可补,手足断,安可续?吕雉,在刘邦未得天下之前,吃了很多的苦,风餐露宿,四处漂泊,甚至被项羽抓去当人质,但刘邦小有势力时很快忘了发妻,和戚夫人如胶似漆,吕雉夜夜以泪洗面。杨玉环,顶着世俗压力,和公公唐明皇走在了一起,但是当李隆基遭遇了军队哗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不还是在马嵬坡缢死了杨贵妃?另外,女子的自轻自贱更是很重要的原因,不少女子臣服于男子,臣服于封建制度,自觉以封建伦理道德要求自己,委曲求全,想得到社会尊重,得到幸福,这无异于痴人说梦,很多女性就这样度过了一生,浑浑噩噩,尽是薄命之人。就像宋代一女子,失足落水,小叔子将她救起,她上岸之后毅然将胳膊砍了,为什么呢?因为“男女授受不亲”,自己的身体被丈夫以外的人碰到了,即便是家里的男人也不行,也会被骂做失节。成了一残废,她的下场能好吗? 《红楼梦》 中的李纨,二十出头贾珠就死了,李纨心如槁木,守着贾兰,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但由她的判词推测,在贾兰科举高中之际,还未来得及享受荣耀,她就香消玉陨,一命呜呼了!现在看来可悲至极,但那时候却是天大的事。

寡妇祥林嫂被精明能干的婆婆卖到深山野墺里,作为一个愚昧的妇人,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哭骂,甚至把头撞在香案角上,撞出了一个血窟窿,她以为她的再嫁因为她的被逼迫会披上一层合理的外衣,自己是遵从“从一而终”的女德的,殊不知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她必须为再嫁付出代价,为了防止死后两个男人的抢夺,得去寺院捐门槛,由万人踩、万人踏来赎罪。捐完门槛,她就轻松了,自己已经按照礼教要求的做了,但鲁四老爷夫妇的态度让她精神崩溃了,她成了乞丐,成了疯婆子。遇到“我”这个所谓的知识分子就询问鬼神的存在,而我支支吾吾地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事实上,她的自轻自贱,以封建礼教的是非为是非,就注定了她的悲惨命运。而二姑姑,在委身的少年死了之后,还是抱着灵牌拜了祖宗嫁了过去,这个选择应该也是二姑姑自己做出的吧。二八年华的美人儿就要心如古井般地度过一生,实在很难很难,于是她吃斋念佛,想在禅学中找到慰藉,青灯伴余生。从一个花季少女到脸上没有多少表情的温文尔雅的貌似不食人间烟火的老太婆,她的天真活泼的内心受到了多少的煎熬,戴着道德的枷锁,在这环境清幽的金燕村,在死寂的菉竹山房,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行尸走肉。但人的本能更强大,人性是压制不住的,就像一堆干柴,一点火苗就可以让它燃起熊熊大火。“我”和妻子阿圆在菉竹山房住宿时,风雨之夜,屋外有两个鬼鬼祟祟的影子,二姑姑和兰花(一个未嫁的丫头) 做出了一件悖于常理的事,两人竟然在窗外窥视和偷听,一个老太太,年过半百,竟然会听墙角,想来好笑又心酸。一个重情的少女,如何将最好的青春时光付诸一个冷冰冰的牌位,如何在一个大而空旷的园子里过了几十年,她的最好的寄托或许就是每年丈夫的灵魂回来一次,能见到那个戴着公子帽,宝蓝衫,永远不老的心上人吧。二姑姑在菉竹山房埋葬了自己的一生,在封建礼教给她指定的路上踽踽独行,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凄凉唏嘘的背影。所以,无论是祥林嫂丧夫再嫁再丧夫失子,还是二姑姑冥婚嫁给一个死人,她们生命的足迹都十分相似,都是薄命的妇人。

猜你喜欢

鲁四祥林嫂姑姑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爱漂亮的姑姑
春姑姑走啦
从鲁四老爷的“胡子”说起
抓住人物描写的“牛鼻子”
——以《祝福》中三处细节描写为例
姑姑出嫁了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鲁四小姐人物创造目的及艺术效果浅析
悍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