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作文教学模式初探

2014-08-15汪家胜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26期
关键词:学案体系作文

汪家胜

汪家胜,教师,现居江西于都。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准备──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作文教学模式的弊端,一是教学目标无时限性,一篇作文往往要二节课甚至一个星期才能完成;二是作文次数写得少,一个学期只是写几篇,最多不超过10篇;三是视角狭隘、缺乏创新意识,难以写出优质的文章。无数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费时、费力、低产、劣质”,严重地阻碍了作文教学的发展。要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创建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将基础打牢了后继的事情才能事半功倍。我们的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将一些简单的技巧和方法掌握好了,才能把它们融会贯通,才能写出优质的文章。“学案导写,自主创新”作文体系教学模式就是对这一理念的探究与实践。这个模式的基本结构是“学案导写──合作交流──自主展示──师生评价──归纳小结──达标检测──成果展示──理论总结”,通过这八个环节构建一个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以“学案导写”为根本,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合作交流”为途径,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的技巧,提高写作的能力。事实证明,“学案导写、自主创新”作文体系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开发了潜能。

一.让新模式得到学生的认同

传统的作文写法是教师公布题目,学生冥思苦想后用两节课甚至更长的时间把作文“磨”出来,因此,刚开始提出快速作文时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是天方夜谭的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遵循事物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用导学案指导学生开始简单的审题、立意,并使用两种方法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一是用30分钟为学生现场演示作文中从审题立意到文章完成的整个过程,再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讲解;二是提前选好二篇范文展示给学生,然后大家一起来分析文章的亮点(思路和语言)。第一轮讨论完了,将范文再读一遍,谈谈有什么新发现,导学案中的知识点能否在文中找到?通过这些实践,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了我们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二.循序渐进,构建体系

作文教学过程中,构建科学、全面、长效的教学体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新课标》的作文理论要求,制定详实的、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导学案,并使之形成完整的体系,对学生进行长达三年的持续体系化作文训练。我们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成熟历程,我们可以把作文教学体系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七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用各种方法来刻画人物;语言通畅、详略得当,力求准确生动形象。训练范围侧重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

八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发表见解,形成读者意识;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作。训练范围侧重社会、自然和个人情感生活。

九年级:培养学生创新与逆向思维能力;强化表达技巧的训练,能比较熟练的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作文。命题范围侧重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

三.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每堂课的导学案上明确提出当堂的训练目标,并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教学活动。避免作文教学的盲目性、无序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注重方法,培养兴趣

每堂课的导学案上详细介绍作文写作的要点、方法等知识,并在导学案上印刷上一次作文训练中的优秀学生作品,可以是全篇也可以是节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学生先自学,将自学过程中不好理解的地方用笔标出来,在老师讲解时弄懂弄通;然后限定作文写作时间,让学生当堂完成写作。人的记忆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及时进行训练,有助于学生运用课堂上吸收的内容素材,及时掌握方法和技巧。

六.快速批改,提高效率

传统的作文修改是学生完成后由老师精批细改,任教两个班的教师要改完一次作文往往要用上半个月的时间。到了评讲的时候,有些学生已经忘记自己写了什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代之以“学生自己修改──集体修改──教师浏览定等级”的批改模式。这种批改模式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这种作文教学指导体系建立,使教师可以对学生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实现阶段化、体系化和层进化,并且对学生的三年的跟踪指导和反馈评价更加真实有操作性,建立科学、全面、长效的评价机制,可以更好地规范学生的写作习惯,同时也可以避免作文教学的盲目性、无序性,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同时切实提高其作文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学案体系作文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