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五年高考中有关“自然灾害与防治”试题的分析及复习建议

2014-01-13任明冈

地理教学 2014年18期
关键词:气象课程标准灾害

任明冈

(安徽省濉溪中学, 安徽 濉溪 235100)

安徽省五年高考中有关“自然灾害与防治”试题的分析及复习建议

任明冈

(安徽省濉溪中学, 安徽 濉溪 235100)

一、09年~13年“自然灾害与防治”试题特点

1.考点分布

年份问题与课标的结合点关联考点2009年34(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10分)考查《课程标准》中“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气象水文等灾害的成因2010年34(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分)考查《课程标准》中“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气象灾害的类型(灾害的类型)及影响2011年34(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10分)本题考查《课程标准》中“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及其灾害的防范和自救等知识点2012年34(2)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10分)。考查《课程标准》中“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灾害类型及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2013年34(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11分)本题考查《课程标准》中“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自然灾害的分类及成因

2.试题特点

总体来说,地理考试选材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同时试题有适当的创新,体现新课标改革的精神。

(1)难度不大,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察

从五年高考试题中不难看出选修试题没有出现特别偏和特别怪的题目。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点主要体现在灾害的类型、成因、防灾减灾,接近课标要求和日常课堂教学,没有给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的感觉。

(2)注重学科内综合,选修模块的内容加入必考题,使选修与必修融合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其地域组合,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如2013年安徽高考地理34题(2)设计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考点,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试题总分11分。将区域地理与自然灾害与防治结合起来设计考点,依据经纬网、等压线、天气系统判读,将自然灾害与防治灾害的类型与成因联系起来。将选修模块融入必考试题中,实现了选修与必修的较好整合,通过试题,学生对区域图的解读、分析、判断能力得到加强,地理选修与必修模块更加模糊,实现了必修与选修的衔接。

(3)突出区域性,贴近生活实际

近年来高考试题着重用地理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针对目前比较突出发生的水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选取相应区域具体的自然灾害事件,创设问题情境,突出时代特征,用一段文字与一幅区域图为载体,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在特定区域环境中将区域地理与选修结合起来设计考点,考查区域内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形成原因、造成的危害(包括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命、财产等方面)及解决的办法等。试题突出区域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思想,试题命制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新课程理念。

如:2011安徽高考文综34题,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上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10分)

此题考察学生书本知识的应用能力,也体现了新课改下将学科生活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和考查的思想。

(4)试题命制以稳为主,稳中有变,稳中求新

选修模块实施五年来,总体上看试题的设计符合稳中有变、稳中求新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的难度不大,题型、题量、分值基本保持稳定。试题设计的导向性明显,紧扣地理课程标准,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考查较少,题目灵活,富有创新。高考不回避考查过的知识点,尽管某些考点重复出现,但呈现形式却年年不同,以新的情境设计,新的知识组合给人新的印象。如09年、10年、13年三年都考查气象灾害,考点稳定。09年考查气象灾害中的干旱、洪涝的成因,直接给出灾害类型,主要判断成因;10年考查气象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让学生判断灾害类型;13年判断气象灾害种类,分析灾害成因。但三年都有所变化,题目材料和图都有创新。

(5)从信息的呈现方式看已形成“无图不成题”的命题风格

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语言,地图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具有信息量大,能直观准确反应地理事物的特点。所有图均为教材以外的原创图,通过图文结合,为考生设计了内容丰富的信息平台,自然与人文、系统与区域有机融合,彰显学科特色。以某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为线索考查考生对自然灾害类型、分布、成因等内容的掌握及综合分析以及防灾、减灾措施,考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试题思路体现:以区域图为切入点,区域定位——确定灾害类型——分析产生原因——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各自然灾害的相关性——防灾减灾的办法(具体措施),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就涉及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基本的地理能力,从而可以区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实际上也为本部分的复习指明了方向。

(6)试题命制的探究性和学生读图能力的考查

如2013年34题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该题取材于生产生活实际,考生回答不能直接来自课本,需要联系所提供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作答,也考查了考生能否“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

学生首先要根据材料给出的“表土解冻,地表干燥”得出该地区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再根据图中标注的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确定该地区沙源丰富。利用题目中“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判断图中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课本关于气象灾害的类型没有沙尘暴,但在《地理课程标准》选修5的活动建议中提到:围绕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开展一次研究性活动。“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探究性试题的设计,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参与实践能力。该题设问比较灵活,答案并不是依靠记忆教材,只需题干和图提供的信息,对知识进行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二、复习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随着新课改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安徽地理高考选修5试题渗透着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发挥了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导向作用。

1.要研究《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以确定复习方向

《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要认真分析把握《地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对于每节知识所需掌握的要求都各有侧重。关键是我们要抓住课标中的用词——列举、简述、说明、分析、比较、描述、运用资料说明等不同的用词,强化课标所指示的程度要求,我们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住主干知识了。《考试说明》是每年省考试中心针对这一年地理高考的新要求,对考试的内容、试题的结构和各题的分值都作明确的要求。安徽高考地理《考试说明》,经过连续几年的增删、调整,已基本符合安徽教育发展的实际,趋向成熟、定型。从每年的考试说明中,我们不难看出对考点的说明,既有“稳”的一面,也有“变”的一面,要把《考试说明》中知识点、能力点与教材结合起来,将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结合起来,确定每一单元复习的主要内容和所需时间。其次弄清楚各知识点的考试要求,准确把握识记、了解、理解、应用、综合的界限。

2.研读课标,系统把握学科知识,在必修与选修知识结合点整合教学内容

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都涉及的知识点即知识结合点进行衔接。而这些内容在选修部分往往进行一定的深化拓展或渗透融合。例如,选修5中《中国的气象灾害》一节介绍的旱灾、台风等灾害类型与必修1教材联系紧密。台风在必修1的第二章中的天气系统一节首次出现。台风本质上就是一种天气系统——热带气旋,由于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产生灾害。本节所述的台风既以必修1为基础,又是必修1的延伸。旱灾由水资源不足引起,与水资源的是否合理利用有关,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有关基础知识已在必修1的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中的第三节有过学习。

针对这些知识结合点的教学,首先区分不同的类型,对于重现的知识,通过引导回顾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必修内容部分知识的理解,并实现有效的迁移。对于那些需要在必修基础上拓展延伸的知识,通过巧设疑问,回顾已有知识,激趣引导,在问题的解答中使学生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归纳整理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结构

命题专家曾经多次地说:“多少年高考考查的就是知识网络的构建和运用它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教学中帮助学生构筑知识结构,就是要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高三的课堂教学既要源于教材,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扩展和深化。在对教材仔细研究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破原来教材的知识框架,适当调整教材的前后顺序,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联系,抓住教材知识的主线,加以梳理、归类和整理,从知识“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已学知识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以“线”为魂,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知识点及其相互联系,构建涵盖选修地理课程的知识结构。通过采用知识结构,学生就对灾害知识点一目了然,而知识结构图展示的知识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学生强化巩固知识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利用知识结构图可以展示同一种灾害的分布、特点、灾害发生带来的影响、灾害的成因以及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防灾减灾的措施等。所以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我们必须从形成学科能力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的复习。复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网络化的知识是形成学科能力的坚实基础。

4.加强主要自然灾害的比较与区分

比较法作为地理逻辑方法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事象的比较,经过思维加工,并获得地理知识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各种被比较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在某些特征或关系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基础知识包括各种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分布规律及基本成因等,学生往往易混淆或感到抽象难以记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比较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能够使他们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而更加系统地理解知识。如列表比较泥石流和滑坡。

类型概念影响因素分 布关联性相同点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泥石流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1.山区地形坡度较大2.土体或岩体下面有隔水层3.雨量集中4.森林覆盖率低5.地震6.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1.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如沟谷) 2.暴雨激发地表水冲刷3.冰川的融化1. 二者可能分布在一个地区,并且成因上是关联的2. 二者其一可能是主灾,另一个是诱发的3. 人类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泥石流和滑坡滑坡1.陡坡2.暴雨下渗,成为地下水浸润土体或岩体所致1.与地形地势关系密切,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阶梯转换处2.东部地区稀疏,西部地区密集3.秦岭、川滇山地是集中分布区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该线以西泥石流呈带状或片状分布,以东泥石流呈零星分布。暴雨泥石流分布在西部和半干旱、半湿润区;冰川泥石流分布在102°E以西。以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为界,四川省频率最高。

5.选取案例,学以致用

针对目前比较突出发生的水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选取相应具体的自然灾害事件作案例,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既达到复习相关知识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体验具体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例如,可以把2013年夏季我国很多地区高温干旱,南方与东北洪涝灾害,以及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地震、四川汶川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作为气象灾害、水文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案例,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图像或材料分析灾害的分布、特点、灾害发生带来的影响、灾害的成因以及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防灾减灾的措施等。

第四个“感悟”,养成充分从材料图表题干等提取有效地理信息的习惯。平时的教学不仅要关注文字材料题干、图表图例图名外,还应教会学生穷尽有效信息,引导学生挖掘隐性信息,对学生模拟思维训练。

近几年高考地理命题一定会在整体稳定上进行创新。不管如何改革,笔者认为一线教师只要做好以上四点感悟,高三地理教学就能充分贯彻新课程理念,又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课题(课题批准号JG12283)的阶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气象课程标准灾害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