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思考
2014-01-13余平
余 平
(江阴市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 无锡 214400)
对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思考
余 平
(江阴市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 无锡 214400)
从地理学科定义出发,从区域、差异、选择三个方面对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体系进行反思,从学科本质的视角还原学科核心内容。构成“区域”的要素具有其内在的秩序,“差异”是地球表面地理事象运动变化的原因,“选择”致力于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观。
区域;差异;选择;学科知识
在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下文中所引教材均为人教版)的研读中,可以发现,“区域”“差异”“选择”三个关键词构建了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
一、区域:体现不同空间尺度的秩序
现代地理学具有独特的分析世界的视角,它通过空间尺度来考察世界。所谓尺度,是观察者考察观察对象的视角,它包含了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时空尺度。在中学地理的知识体系中,从时间尺度的视角来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情况不多,仅在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中引入了时间尺度的概念。事实上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形成常常蕴涵了时空的含义,如气候和地貌等空间格局的形成,或是带有“化”的地理过程,如城市化、荒漠化,往往会以时间为背景。
对中学生而言,理解目前存在的世界具有更现实的意义,时间一般只是作为认识世界的背景。因此从空间尺度来考察现实世界,成为中学教科书的主线。有学者把地球表层划分为地点、地方、区域、全球几种空间尺度;[1]也有学者划为全球、国家、区域、地方;[2]也有学者划为球观、宏观、局地观、微观等等。[3]
高中地理教科书把区域定义为: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基于上述区域的定义,在中学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可以把地球表层划分为球域、区域、局域三种空间尺度(见表1)。构成不同空间尺度的地理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其固有的秩序。
表1 空间尺度分类示意
上述空间尺度的划分是基于中学生认知特征和中学教科书知识体系的较为模糊的分类。对于中学生而言,要区分地方和地点较为困难,我们把地方和地点统称为局域,以区别于较大尺度的区域,在认知上较为可行。比如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试卷第7 ~8题组。
图1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图1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7~8题。
7.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A.冰川沉积 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D.风化残积
8.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右下角照片是某地点的砾石堆积物,这是一个堆积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堆积的?我们需要把这个对象放到较大空间尺度中去考察,即这是一个什么地方?当我们发现它位于河流的凸岸时,产生堆积现象的原因就解决了。我们把地方和地点这两个空间尺度统称为局域,用于考察较小范围内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当我们在图中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之后,为追溯来源,就需要把这个地方放到更大的空间尺度中去考察,即区域(流域或流域的局部)中去考察。
空间尺度的划分,对于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理解某些地理现象具有现实意义。比如要在某地办个工厂,就必须要对该地的资源、市场、交通等因素进行调研,这是从局域的视角进行的行为;在工厂向外进行扩展时,可能要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更优的区位,这就要从区域或者是球域的视角来考察。如2013年北京高考文综试题第10~11题组的题图(图2),为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的示意图,此图即体现了由于工厂扩张而引起的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的变化。
图2
对于自然地理而言,掌握大尺度的自然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规律显得更为重要。球域尺度的地球气压带与风带、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地球岩石圈板块的分布、地球海陆的分布等,是考察区域或局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基础。倘若给出一个特定位置的区域,要求判断出该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只需要将之回归到上述球域尺度的背景中去考察,结果便显而易见(见图3)。
图3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成因
相对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因为涉及的是人类活动,从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2和必修3来看,切入点的空间尺度较小。比如必修2的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用“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两个地点的照片景观切入,也有教师在课堂上用身边堂前屋后的水稻田照片切入,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这种较小空间尺度的照片景观的运用,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容易让学生获得感知上的认同。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区域犹如一只容器,它将所有的要素放入进去,但是却是秩序井然。黑格尔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区域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在中学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存在于区域之内的自然或人文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构建了区域独特的区域景观文化。
二、差异:归因地理事象运动变化的本质
区域之所以成为区域,一方面构成该区域的要素彼消此长、互为制约构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它又区别于周边或其他区域的独特的地理特征。这个就是区域差异。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认为:地理学是从地区差异的观点来看地球表面所存在的事实的学科。[4]事实上,地球表层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又影响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从而使得地球表面的地理景观丰富多彩。
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地球表面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运动变化,正是因为这种差异的存在而引起的。表2列举了中学地理教科书中部分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成因。
表2 地表动态地理事象的成因
从现在的中学地理学科体系看,比较差异、归纳动态的地理事象的原因不是教学的落点,教材对于动态的地理事象的分析,最后都会指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构建可持续的人地观才是我们地理教学的目的。如下题。
(2013江苏高考地理试题)28.阅读图4、图5,回答下列问题。
图4 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
图5 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2)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上。
苏南地区______苏中地区______苏北地区______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三、选择:建构高中地理课程核心的途径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地球表层,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必然会存在一个“选择”的问题。在什么地方活动?以什么方式开展活动?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甚至于生存的环境。高中地理课程把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教学内容的核心论题,通过引导正确的“选择”方式,培养学生和谐的人地观。
表3列举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必修2的“选择”视角。
表3 高中地理必修2的选择视角
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以选择作为视角的试题不胜枚举。其样式为:如何选?为什么这么选?选择结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例如下题。
(2013年全国高考文综合卷)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五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5~6题。
5.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6.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时间
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升及创新,不仅仅要重视具体制度建设,在促进其管理成效提升的辅助机制建设方面也应当加大着力。加大问责力度、加大诚信考核以及确立以科研经费管理为重点的绩效考核新体系也十分必要。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2013年北京高考文综合卷)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回答第10~11题。
10.瓶装水厂如此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A.利用优于授权地区的水源
B.靠近技术发达地区
C.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
D.降低运输成本
11.瓶装水厂的建设使所在地
①就业岗位增加 ②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 ③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 ④吸引相关企业集聚 ⑤城市等级提升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结语:正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所言: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如何简化复杂的地理事象及其运动变化规律,也正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道德经》说“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课程的核心,还原地理学科的本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时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可持续的增长。
[1] 陈效逑.自然地理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尺度问题[J].经济地理,2005,25(4):433-436.
[3] 王铮.地理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 R.哈特向著黎樵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