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2014-01-13谢芳燕
谢芳燕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谢芳燕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受新课改课程目标三维式设计的影响,目前课堂教学目标也多为三维式设计模式。三维式目标更多的是用于课程目标中,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不适合分列成三个维度来表达。结合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现状,简要分析了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并对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提出了策略及建议,最后呈现一些教学目标设计案例。
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一位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应该用至少60%的时间来从事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对教学评价方式方法的实施与应用,以及对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调控都有重要影响。鉴于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许多学者就教学目标的设计进行了研究。然而,很多一线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现状却不容乐观,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陈述还存在诸多问题。[1]本文主要利用文献法和访谈法,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性策略。
一、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关系
图1 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目标体系与层次关系
1.教学目标分类
教学目标可以分成不同的维度。考虑到课程结构的层次(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我们将教学目标分为课程目标、模块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中行为动词是否可以测量,又可将教学目标分为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本文主要讨论课堂教学目标。
在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目标体系与层次关系(图1)中,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起指导作用,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2]地理教学目标是对地理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的描述,[3]它属于具体目标,是课堂目标的下位概念,主要由教师具体制定,并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之中。
2.课堂教学目标功能
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教学目标能引领学生的发展方向,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整合教学活动的各个因素,测量学生行为结果等。[4]
(1)课堂教学目标的功能
教学目标的功能很多,不同的学者就不同方面给予了阐明,[5]本文对其功能分类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新概念地理教学论》一书中的观点,具有导向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和反馈功能。
(2)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等。其中,教学目标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应用、教学评价的反馈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陈述现状
我国传统的备课侧重研究教学步骤、方法和技术,很少研究教学目标对教学步骤、方法或技术的选择的制约作用。[6]据部分调查发现,即使是课改后的现在,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1.教学目标缺失
一些教师在进行备课过程中,较多地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而教学目标经常性被遗忘,甚至被认为是没有用的。在这种观念引导下,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计划性、针对性不强;学生不知学习的重点在哪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2.教学目标抄袭
整日地批改作业,让很多一线教师没有时间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他们进行备课时,往往会将市面上教辅资料中的教学目标照搬过来,从而盛行“拿来主义”。殊不知,经过精心研读课程标准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可以使课堂高效地进行,教师批改作业时也不会捶胸顿足地感慨攀高不下的错误率,这就是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3.自行设计不合理
较前两种情况而言,教师自行设计教学目标是专业成长上的进步。但很多教师自行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由于没有掌握相关的设计和表述技能,最终呈现的教学目标体系不完整、要求不合理、针对性不强、表达性不够等问题比比皆是。
三、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教学目标的设计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与内在逻辑;在陈述方面,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方法。
1.教学目标设计原则
(1)全面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它理应体现“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因此,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尽量将三维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整体设计、整体实施。
(2)层次性原则
高中地理课程新理念指出“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重视个体差异的存在,并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3)可测性原则
作为评价地理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而直接的依据,地理教学目标必须是可观察的、可测量的、可操作的。因此,在设计地理教学目标时,应尽量使适用意义单一、明确而且具体的行为动词,使教学目标的陈述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测量。
2.教学目标设计流程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生成主要有以下环节:解读课程标准——处理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情——陈述教学目标——修订教学目标。
(1)解读课程标准
解读课程标准,首先要明确行为条件、行为动词及其学习内容要求。作为指导性文件,在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行为条件暗示了教学过程及其方法的选用,行为动词说明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之后应达到的学习水平层次,学习内容要求包含了学生的认知目标重点所在、边界点所在;活动建议部分对教学过程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因此,从整体来看,课程标准的表述简洁、明了,看似不可操作,实则内容丰富,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具有直接的引领作用。
(2)处理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解读完成后,基本的教学要求已初现模型。如何高效地达到教学要求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具有关键作用。一方面,它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才能充分发挥最近发展区的功能;另一方面,它要从学生身边的地理入手,贯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样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从地理的“生活世界”走向“科学世界”。具体做法包括:根据教学目标整合教材教学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资源;挖掘教学内容的三维目标等目标要素;在教学目标的要求背景下,结合教材内容、素材和教学资源等,确定教学内容。
(3)分析学生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在基本的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确定完成后,对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认知特点等特征的分析是教学活动正式开展的前提。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认真分析并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等情况及其差异,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4)陈述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按照结果性与否可以分为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对于三维目标来说,知识与技能侧重结果性目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属于体验性目标。结果性目标应以行为目标法为主,即ABCD型描述方式,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具体、明确、可测量、可评价;体验性目标重在描述学生心理变化,无需结果化,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最好采用表现性目标法。另外,受课程三维目标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生硬地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这是不可取的。
(5)修订教学目标
事物是循环发展变化的,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可能一次性成功。教学课堂结束后,应结合教学实施和课堂生成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学评估中的反馈信息,进行及时反思,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对预设的教学目标进程修订和完善。
3.教学目标陈述
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成授课目标和学习目标,前者针对教师的教,后者针对学生的学。
授课目标一般采用改进型布卢姆模式,文字量较少,通常以简约型目标方式出现。在具体的叙写方式上,既可以采取分项式,也可以采取综合式。相对来说,授课目标是一种较为简洁、抽象度和笼统度较高的教学目标,其导学、导教、导测评的功能,对于新教师而言较低。
学习目标是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达到怎样的程度等一系列目标的综合,由于其对象是学生,它是测量教学结果的重要依据,是教师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具体准则。因此,学习目标必须很具体、很明确,最好是用具体的行为动词来表达行为变化和行为结果。陈述方式应以行为目标法为主,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其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要素,辅以表现性目标法或内外结合法。
四、教学目标设计案例
本案例教学目标的设计与陈述侧重教学目标中的学习目标,以“大气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为例。
1.解读课程标准
标准: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关于本条标准的解读,参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7]
2.处理教学内容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为明确“大气”的高度,我们补充大气分层知识点;大气根本热源和直接热源分别是什么;学习大气受热过程的本质需要了解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期间运用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运用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说明大气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大气受热不均导致大气运动,大气环流示意图是理解大气运动的理论基础。这些教学内容呈现递进关系,要做逻辑推论处理。
3.陈述教学目标
(1)三维目标式
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掌握热力环流的概念,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熟练绘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图;
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有关局地环流的问题;
结合图表,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培养据图获取、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图、城市热岛环流图,体验地理过程思维方法,逐渐建立地理过程思维模式;
通过高空大气中的风向、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海平面实际大气中的风向三层次的讨论探究,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以武汉为例,通过对“城市热岛环流”的个案分析,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实验,尝试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培养地理学习兴趣;
亲历知识形成,在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中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动机;
通过设计“城市热岛环流对我们的影响”学习情境,增强热爱祖国、关注奖项建设的情感,增强社会、环境的责任感。
从上面的三维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目标设计过于冗杂,甚至在最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计中出现了万能目标。
(22))整合式
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三者之间的关系,绘制示意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绘制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自然中的某些局地空气环流现象;
绘制示意图说明风的形成及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整合式教学目标的设计虽表面上与三维目标的要求有所差异,虽未指明学生情感上有哪些提升,但却是润物细无声的,而且不会过于理论化。
机械采用分项式来设计与陈述课堂教学目标,会导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式化、标签化,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三维式课堂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计易陷入万能式。
[1] 吴金财.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
[2] 钟启泉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李家清.地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设计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11):8-9.
[4] 皮连生.学与教的地理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 吴金财.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
[6] 皮连生.学与教的地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 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