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熟大黄在大承气汤中对热结便秘小鼠泻下作用的比较研究

2014-01-13吴晓青胡昌江耿媛媛

中成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泻下饮水量粒数

吴晓青, 胡昌江 , 赵 玲, 耿媛媛, 潘 新, 胡 麟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 成都611137)

炮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是中医药的精华和特色,而中医在遣药组方时又非常讲究“药之生熟”、“生熟异用”。目前中药炮制机理研究多停步在单味中药炮制前后药效差异,而对中药炮制前后配伍或复方中药物炮制作用的研究较少[1-5]。本研究在进行生、熟大黄泻下效应差异研究的基础上,将生、熟大黄分别纳入复方大承气汤中进行配伍作用研究,旨在探讨大承气汤中大黄生、熟异用时泻下效应差异,以期为临床正确区别使用生、熟大黄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

1.1 药物 大黄药材购自四川成都新荷花大黄种植基地,经本校卢先明教授鉴定为蓼科植物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干燥根茎。生大黄炮制方法:刮去外皮,切厚片或块,低温烘干。熟大黄炮制方法:取生大黄片或块适量,用黄酒拌匀,闷1.5 h 至酒被吸尽,置高压灭菌锅内蒸制6 h,取出,干燥。每100 kg 大黄片或块,用黄酒30 kg。生大黄、熟大黄过8 号筛(临用前用温水配制成所需浓度)。

大承气汤A 制备:取枳实15 g,厚朴72 g,加入7 200 mL 水浸泡20 min,武火煎沸,文火维持30 min,过滤。药渣加温水576 mL,武火煎沸,文火维持20 min,过滤。滤液下芒硝24 g,微沸后过滤,浓缩,加入生大黄粉末,放冷后定容至60 mL,作为复方A 原药液,冷藏备用。

大承气汤B 制备:将复方A 中生大黄粉末换成等量熟大黄粉末,余操作同复方A。

1.2 试剂与仪器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胡椒等比组合作为造模中药。干姜、肉桂、吴茱萸、胡椒先提取挥发油。附子加8 倍量水先煎30 min 后加入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同煎30 min,滤取药液,如此3 次。合并3 次煎液,旋转蒸发仪70 ℃减压浓缩至2 g 生药/mL。将所提取挥发油以吐温-80 溶解后加入药液混匀,冰箱冷冻保存备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924813)。通便灵胶囊(济南利蒙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090202)。

1.3 动物 昆明种清洁级小鼠,体质量18 ~22 g,雄性。购自四川简阳达硕实验动物中心,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 (川)2008-24。

2 方法

2.1 造模与给药方案及动物处理 KM 小鼠连续测2 d 体温后综合考虑体质量和体温的因素随机分成空白组和模型组(8 组),空白组20 只,模型组160 只,采用热性中药结合肠蠕动抑制剂灌胃给药造模[6],将盐酸洛哌丁胺超声混悬于药液(0.1 mg/mL),水浴加热至40 ℃,给药时注意不断搅拌摇匀,给药剂量为0.2 mL/10 g (40 g 生药/kg,4 mg 盐酸洛哌丁胺/kg),每天1 次。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期间注意观察动物一般状况,每3 天称一次体质量,测一次饮水量,连续给药15 d。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各组随机抽取4 只同空白组做排便实验并测24 h 饮水量以确认造模成功与否。然后模型小鼠按体质量情况分成模型组、大承气汤A 高、中、低剂量组,大承气汤B 高、中、低剂量组,阳性组,每组20 只。模型组、阳性组及大承气汤A、大承气汤B 各组上午给造模药物,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下午大承气汤A、大承气汤B 各组、阳性组给实验药物,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5 d。

2.2 小鼠排便试验 造模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含2%墨汁的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则灌胃给予用药液配成的含2%墨汁的混悬液。给药后观察记录每只小鼠首次排出黑粪的时间,及3 h、6 h 内小鼠排出黑粪的总数。

2.3 小鼠泻下试验 全部动物禁食不禁水12 h,末次给药后,进行泻下试验。把小鼠(15 只)分置于铺有滤纸的钟罩内进行观察,按粪便性状分为固体便、半固体便、水便。分别观察各小鼠首次排便时间,3 h 内固体便、半固体便、水便的数目。计算泻下指数(EI,Evacuation Index)。当给药组EI 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表明药物有泻下作用[7]。

EI=1 ×固体便数目+2 ×半固体便数目+3 ×水便的数目

2.4 小鼠肠推进试验 采用炭末推进法[8],小鼠禁食24 h,不禁水,按剂量给药30 min 后,灌胃给予0.5%的炭末和10%的阿拉伯凝胶(0.2 mL/只)作指示剂,10 min后脱颈椎处死,开腹,取出小肠,按常规方法测量和计算炭末推进率。

3 结果

3.1 造模结果 模型组个别动物于造模的第3 天出现排便粒数减少,烦燥不安,灌胃时挣扎较对照组明显,小便色黄,排便粒数减少,饮水量明显增加,体质量明显减轻,摄食量明显减少。造模结束后,模型组首粒排便时间及饮水量高于空白对照组,3 h、6 h 排便粒数及粪便含水率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结果如表1、表2 所示。根据中医热结便秘的病因病机及症候特征,综合分析以上结果可认为造模成功。

表1 空白组、模型组小鼠排便情况(±s)

表1 空白组、模型组小鼠排便情况(±s)

注:与空白组比较,△△P <0.01

组别 首粒排便时间/min 3 h 排便粒数 6 h 排便粒数 含水率/%空白组 128.22±8.76 9.17±2.47 11.67±2.75 48.72±2.83模型组 271.68±13.56△△2.50±0.66△△ 4.63±1.37△△15.92±5.44△

表2 空白组、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和饮水量的变化(±s)

表2 空白组、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和饮水量的变化(±s)

注:与空白组比较,△△P <0.01

组别 体质量/g建模前 建模后饮水量/(mL·10g -1)23.64 ±0.89 32.25 ±3.48 1.81 ±0.12模型组 23.99 ±1.92 24.34 ±3.42△△ 4.93 ±0.21空白组△△

3.2 对小鼠热结便秘模型的影响

3.2.1 排便试验 从表3 所示结果可以看出:与模型组相比,大承气汤A、B 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首粒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 <0.01),大承气汤A 各剂量组与等剂量的大承气汤B 各剂量组比较,首粒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 <0.01);与模型组相比,大承气汤A、B 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能明显增加3 h 和6 h 排出黑便粒数(P <0.01),大承气汤A 各剂量组与等剂量的大承气汤B 各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表3 大承气汤对热结便秘模型小鼠排便的影响(±s,n=20)

表3 大承气汤对热结便秘模型小鼠排便的影响(±s,n=20)

注:与空白组比较,△P <0.05,△△P <0.01;与模型组比较,**P <0.01;与大承气汤B 组比较,##P <0.01

组别 剂量/(g·kg -1) 首粒排便时间/min 3 h 排便粒数 6 h 排便粒数空白组125.42 ±8.93 9.78 ±3.12 10.75 ±3.17模型组 - 269.12 ±13.74△△ 2.35 ±0.58△△ 4.50 ±1.15△△大承气汤A 32.68 118.13 ±2.34**## 7.21 ±1.05** 9.50 ±2.33**16.34 131.65 ±6.13**## 4.21 ±0.65** 7.50 ±1.13**8.17 144.98 ±4.91**## 3.11 ±0.36** 5.15 ±0.85**大承气汤B 32.68 146.74 ±4.98** 7.01 ±1.03** 9.38 ±2.18**16.34 165.23 ±7.25** 3.98 ±0.53** 7.41 ±1.03**8.17 196.35 ±10.97** 3.05 ±0.34** 5.05 ±0.81**通便灵胶囊 1.00 148.18 ±3.92** 3.21 ±0.55** 5.15 ±0.93-**

3.2.2 肠推进试验 与模型组相比,大承气汤A、B 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明显增加小肠推进率(P <0.01)。大承气汤A 各剂量组与等剂量的大承气汤B 各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B 略低于A,结果见表4。

3.3 对小鼠热结便秘模型和正常小鼠泻下指数比较 与空白组比较,正常小鼠和热结便秘模型小鼠大承气汤A 各剂量组和阳性组EI 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 (P <0.01,P <0.05),大承气汤B 各剂量组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大承气汤A 各剂量组与等剂量的大承气汤B 各剂量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结果见表5。上述结果表明,大承气汤B 中、低剂量组无泻下作用,高剂量组有弱的泻下趋势,大承气汤A 的泻下作用强于大承气汤B,大承气汤中配伍生大黄才能产生明显的泻下作用。

4 讨论

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和芒硝四味组成,大黄为方中君药[9-15],经过炮制之后,其苦寒之性和泻下作用随之发生相应改变,临床常根据辨证施治的要求选用不同的炮制品,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现有的药理模型多以西医实验模型为主,缺乏中医理论支撑,与中药临床用药实际有一定差距。选择适用于中药本身研究的,并且符合中医药理论的、合理的、科学的药理模型是评价炮制品疗效的关键。因此,本实验将生、熟大黄分别纳入复方大承气汤中,采用热结便秘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对正常小鼠还是热结便秘模型小鼠,排便试验和泻下指数测定显示,生大黄复方组的泻下作用明显强于熟大黄复方组。生大黄复方组有较强的增加肠蠕动和促进排便的效果,这一结果与临床应用大黄“生泻熟缓”的理论相一致,生大黄以酒蒸法制成熟大黄配伍用于大承气汤,其泻下作用明显减弱。

表4 大承气汤对热结便秘模型小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s,n=20)

表4 大承气汤对热结便秘模型小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s,n=20)

组别 剂 量/(g·kg -1)炭末推进长度/cm小肠总长度/cm炭末推进率/%- 30.21 ±2.97 38.32 ±2.32 78.79 ±4.39模型组 - 15.97 ±2.43 38.54 ±2.37 41.65 ±2.012)大承气汤A 32.68 30.09 ±2.12 39.68 ±2.74 72.82 ±4.13 16.34 27.68 ±1.85 41.54 ±3.53 66.64 ±3.76 8.17 24.12 ±1.67 41.33 ±3.26 58.37. ±2.28大承气汤B 32.68 26.89 ±1.52 38.58 ±2.26 69.72 ±4.15 16.34 26.25 ±1.43 41.24 ±3.62 63.65 ±2.74通便灵胶囊空白组8.17 1.00 23.50 ±1.02 23.95 ±1.57 42.37 ±3.85 41.83 ±3.38 55.47. ±2.36 57.26. ±2.17

表5 大承气汤对正常小鼠和热结便秘模型小鼠泻下试验影响(±s,n=20)

表5 大承气汤对正常小鼠和热结便秘模型小鼠泻下试验影响(±s,n=20)

注:与空白组比较,△P <0.05,△△P <0.01;与大承气汤B 组比较,##P <0.01

组别 剂量/(g·kg -1)EI正常 模型空白组- 11.12 ±1.67 7.05 ±1.72大承气汤A 32.68 23.52 ±3.05△△## 17.07 ±3.31△△##16.34 18.93 ±2.46△△## 13.73 ±2.12△△##8.17 16.31 ±2.36△△## 11.52 ±2.24△△##大承气汤B 32.68 14.61 ±2.13 9.08 ±1.02 16.34 10.12 ±2.05 6.98 ±1.35 8.17 8.78 ±1.92 6.06 ±0.89通便灵胶囊 1.00 15.22 ±2.341) 9.52 ±2.381)

[1] 闫美娟,隋 峰,李 燕. 大黄各炮制品泻下作用的比较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 (13):170-171.

[2] 李会芳,王伽伯,肖小河. 基于致泻效价检测的大黄不同炮制品的生物品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5):1215-1216.

[3] 罗霄山,孙冬梅,李蓓蓓. 掌叶大黄不同炮制品泻下-止血作用的比较研究[J]. 中药材,2008,31(2):199-201.

[4] 李 傲,王家葵,孟宪丽. 掌叶大黄不同商品规格等级间泻下作用及组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药房,2010,21(43):4036-4038.

[5] 李 远,王伽伯,陈伟娜. 小鼠对大黄泻下作用产生耐受性与肠道蒽醌变化关系的量-时-效关系研究[J]. 辽宁中医药杂志,2010,37(12):2444-2447.

[6] 陈立军,张廷模,彭 成. 大黄不同炮制品对热结便秘模型大鼠结肠c-kitmRNA 表达的影响[J]. 中国药理与临床,2009,25(4):37-40.

[7] Qin Y,Wang J B,Kong W J ,et al. The diarrhoeogenic and antidiarrhoeal bidirectional effects of rhubarb and its potential mechanism [J]. J Ethnopharmacol, 2011, 133 (3 ):1096-1102.

[8] 钟华玉,张 勉,戴 岳. 大黄和生首乌鞣质含量对小鼠小肠推进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478-2480.

[9] 王新胜. 泻下法与大黄的临床应用体会[J]. 中国中医药杂志,2011,12(3):70-72.

[10] 谢 臻,王术玲,高 峰. 大承气汤配伍变化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22(1):57-60.

[11] 韩 刚,肖 倩,索 伟. 大承气汤中大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8):137-140

[12] 侯仙明,王亚利,刘彦卿. 大黄对实热证模型大鼠肝基因表达谱的影响[J]. 辽宁中医药杂志,2010,16(13):170-171.

[13] 谢明征,胡志祥,齐清会. 大承气汤对MODS 小鼠小肠肌层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2,18(4):365-369.

[14] 闫美娟,隋 峰,李 燕. 大承气汤的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2,21(22):2674-2678.

[15] 张启荣,朱克刚,彭吉霞. 大承气汤对兔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活动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1):24-25.

猜你喜欢

泻下饮水量粒数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牛羊猪的最佳饮水量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饮水量也是宠物犬的重要健康指标之一
太阳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每天要喝多少水?饮水量公式帮你算
泻下类中药性味归经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马尾松球果各标志值与出种粒数回归分析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