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绕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推动国防教育创新增效的思考认识

2014-01-11国防大学联合指挥与参谋学院学员六队王安龙

国防 2014年8期
关键词:强军国防

国防大学联合指挥与参谋学院学员六队 王安龙

军委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要实现百年梦想和强军目标,首要的是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国防教育作为提高全民国防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伟大实践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作用。因此,必须拓宽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方法,推动国防教育创新增效,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一、牢固确立国防教育服务中国梦强军梦的新理念

实践证明,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未来。推动国防教育创新增效,必须积极适应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新形势新任务,站在时代和全局高度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宏大视野、战略眼光和国防理念。具体讲,应树好五种理念:一是富国强军统一理念。富国与强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国防教育要紧密联系近代中国有国无防的教训史、新中国日益强盛的奋斗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国富不等于国强、强国必须强军的道理,从而自觉投身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自己应有贡献。二是国家利益至上理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国家主权和安全是最根本的国家利益。国防教育必须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始终把国家的安全与主权放在第一位,牢固确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强军目标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三是总体国家安全理念。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是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信息、能源等为一体的综合安全。国防教育必须站在国家和战略全局高度,从不同侧面对总体国家安全进行解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我国当前的安全形势,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四是深度融合发展理念。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是强国与强军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国防教育必须大力宣传人民战争战略思想,宣传军民融合式发展重大战略方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国防实力有赖于综合国力、战争的伟力蕴藏于民众之中的深刻道理,牢固树立军民融合式发展理念,积极发挥社会资源优势,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领域的军民融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五是国防文化引领理念。国防文化是国防实力的重要支撑,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民族延续的血脉、发展的动力、挺立的基石。中华国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国防教育必须充分汲取中华传统国防文化的优秀内核,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奉献、爱军尚武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紧紧围绕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更新教育内容

聚焦中国梦强军梦开展国防教育,必须在普遍广泛宣传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政策、国防义务等内容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发展和国际国内战略格局变化,合理调整和设置教育内容。具体讲,需重点把握四个方面:一是突出时代主题。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党中央、习主席着眼历史与未来、富国与强军有机统一,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高度,郑重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是当代中国的时代最强音和最鲜亮的时代主题,也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工作大局和时代任务。国防教育必须突出这一时代主题,围绕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唤起全民族为之团结奋斗、为之众志成城的胆魄、智慧与力量,激发全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正能量。二是坚持以史为鉴。习主席强调,“要学习党史、国史,做到知史爱党、爱国”。国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全体中国人民知史爱党、爱国,因此必须坚持以史为鉴。要紧密联系中国近代屈辱史,用当年几千英军征服拥兵百万的大清帝国、北洋舰队灰飞烟灭、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沉痛历史教训,告诫广大干部群众“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铁律,从而牢记历史、不忘国耻,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民族自强信心;要紧密联系我们党的发展史,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实际,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探索史、奋斗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认知党的发展历史和伟大成就,进一步陶冶爱党、爱国情操,更加坚定永远跟党爱党、对党忠诚的政治信念;要紧密联系人民军队壮大史,用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有力维护国家统一、保障民族繁荣昌盛的光辉战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之深刻道理,从而更加热爱军队事业、支持国防建设;要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史,用党领导人民在探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顽强奋斗、艰苦创业,使国家建设取得举世瞩目辉煌成就的光辉历史,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从而主动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满腔热情投身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三是关注形势任务。国防教育只有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才能保持教育的生机活力。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变数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大以现实威胁为主题的国防教育力度,从战略上、全局上向广大干部群众讲清国家安全形势特别是海洋安全形势面临的严峻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要讲清大规模战争虽然短期内不会发生,但局部武装冲突的危险性、可能性却客观存在的道理,用伊拉克、乌克兰等国政局持续动荡、社会混乱的反面教材,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真正明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的古训,增强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着眼新的时代要求创新国防教育方法手段

围绕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开展国防教育,必须积极适应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和干部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多样化的特点,用好各类资源优势,创新方法和手段,拓展载体和渠道,增强国防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感染力。一是发挥传统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我军的传家宝和传统优势,在开展国防教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传统方法手段只要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形势需要仍然能发挥巨大威力。比如,今年恰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新华社与《参考消息》联合推出“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大型专题报道,众多军事名家以中国军人的家国情怀、当代学者的文化良知,走进历史深处,回应现实关切,倾听未来呼唤,营造了勿忘国耻、矢志强国的良好社会氛围。比如,国防大学拍摄的《甲午·甲午》专题纪录片,给人以重锤猛击、醍醐灌顶的震撼,告诫人们“忘战必危、忘战必亡”,激起了全中国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担当。再比如,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逐步推开的领导干部国防教育专题研究班,各级领导干部接受系统国防教育,经受激烈思想砥砺,感受国防和军队建设巨大变化,提升了国防建设的重大责任。传统方法与时代特色相结合,有力增强了国防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二是借鉴他国亮点。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国防教育,不少国家别具特色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注重发挥文化的力量。俄罗斯从城市街区命名到建设各种战争纪念馆、军事博物馆、广场公园、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都大力渲染战争历史文化,以此来感染社会、感染国民重视国防;美国注重以文化浸润教化国民,官方媒体每年播放3500多部国防教育电视片,涉及国防教育的报纸杂志达200多种。注重发挥节日的力量。俄罗斯每年的“海军节”,全国上下节日氛围特别浓厚;以色列每逢“独立日”“阵亡将士日”和“死难犹太人纪念日”等重要节日,都进行各种纪念活动,教育公民不忘历史;英国每年举行多次纪念活动和军事表演活动,培养青年的从军报国意识。注重发挥制度的力量。瑞士对国民实行终身国防教育,政府官员每年接受2~4周的国防轮训;以色列法律规定政府、学校、企业、各种社会团体都承担国防教育的职责和义务;德国多部法律明确了国防教育的事项;瑞典对各级国防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国防教育职责进行了明确;等等。这些好的做法我们可以借鉴。三是用好新兴媒体。截止到去年底,我国互联网网民达6.18亿,手机网民达5亿。适应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搭建国防教育网络平台,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发挥新兴媒体应用广泛的特点,将国防教育网络建设纳入地方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依托政府政务网、党员远程教育网、移动通信网、新闻传媒网,采取嫁接、嵌入、联网等方法,通过开通网站、开辟专栏、开办手机报等形式,扩大国防教育的影响面和渗透力;要发挥新兴媒体传播快捷的特点,第一时间传递“正声”,比如,对钓鱼岛问题、南海领土争端及乌克兰、伊拉克局势等敏感事件,可组织新浪、搜狐等大型网络公司“直播式”“零时差”正面发布国际国内形势,宣传我们党的政治主张,解读事件背后的真相,先入为主迅速抢占舆论先机;要发挥新兴媒体形式新颖的特点,积极探索多媒介、全媒体传播,运用微博、微信、二维码、新闻客户端等,将国防宣传由单一的文字形态转化为动漫、视频、音频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增强国防教育的时代性和感染力;要发挥新兴媒体覆盖面广的特点,开展富有特色的国防教育专题活动,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及时进行宣传报道,建立立体多维的宣传教育网络。四是立法规范活动。今年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充分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心声。以立法形式设定国家纪念日是世界通行做法。联合国将1月17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英国、波兰、意大利等国都将这一天定为“国家哀悼日”,以国家公祭形式哀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死难者;原苏联将德国投降的第二天定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俄罗斯独立后仍然保留了这一重要节日;新加坡将每年的12月15日设立为“全面防卫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通过立法形式、利用公祭时机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对于唤起民众牢记沉痛历史教训,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激情,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民族之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五是依托教育基地。我国有1380多个县(市、区)是革命老区,有着极为丰富的红色资源。这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进行国防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和强力阵地。要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建好红色资源网上教育基地,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对革命遗址、纪念场馆进行整合,通过文字、图像、纪录片等形式,借力移动智能、信息网络、社交网站等平台快速传播,开辟国防教育“掌上课堂”,使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进入百姓生活、走进千家万户。要与国防教育基地建设相结合,打造信息化国防教育基地,扩大红色资源的感召力。对各类基地进行网络化改造,用声音、动漫、视频、灯光等进行智能化拓展,拍摄红色微电影,浓厚群众学习兴趣,提升国防教育实效。要与特色旅游相结合,打造红色旅游和娱乐基地,增强红色景区的吸引力。满足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追求新奇心理,在模拟战争残酷场景、体验战争艰苦惨烈中,把红色基因融入广大人民群众血脉之中。

四、凝聚合力增强国防教育工作实效

为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战略任务。只有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推动国防教育创新增效。一是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推动国防教育创新发展首先要在组织领导上下功夫。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国防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突出国防教育战略摆位,加强对教育活动的统筹指导,确保国防教育各项工作都能扎实开展、有序推进。二是职能部门要密切协作。各级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承担着国防教育具体落实的重要职责,必须把国防教育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抓紧抓好。党政军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主动配合、齐抓共管,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广泛参与的国防教育新格局。三是省军区和驻地部队要积极作为。创新推进全民国防教育,军队要积极行动、主动作为。省军区系统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组织协调、参谋助手等作用,努力在全民国防教育中挑重担、走前列。要协同同级地方党委、政府搞好全民国防教育的组织、协调和有关保障,抓好民兵、预备役人员和转业退伍军人的国防教育。驻地部队、军事院校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当地的国防教育,配合做好学生军训工作,帮助提供必要的人才、场地、物资器材等保障。军队各级媒体要大力宣扬国防教育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既要宣传军人牺牲奉献的特质,更要展示军队培养人才、成就事业的辉煌,通过宣扬人民军队可敬可爱的团队魅力和光辉形象,使中国梦强军梦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

猜你喜欢

强军国防
国防小讲堂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强军战歌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强军路上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强军 强军
强军之路
走在强军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