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司令机关组织指挥多样化军事行动能力的思考

2014-01-11河南省军区副参谋长王昌龄

国防 2014年9期
关键词:军事行动司令军事

河南省军区副参谋长 王昌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面对这一新的要求,作为军队“指挥中枢”的司令机关,必须着眼形势任务变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组织指挥多样化军事行动能力。

一、坚持以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为中心

当前,国际国内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但并不太平,加上极端气候造成的自然灾害不断加剧,我国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日趋严峻,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日趋常态。只有正确认识核心军事任务与多样化军事任务,以及核心军事能力与多样化军事行动能力的关系,才能准确把握重心,抓住根本,提高司令机关建设的质量效益。应当看到,打仗永远是军队的核心任务,核心军事任务是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最首要、最基本的军事任务,核心军事能力的大小决定了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无论职能使命如何拓展、国际局势如何演变,我们都必须始终坚持以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始终坚持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基点搞建设、抓战备,确保司令机关建设的正确方向。从目前情况看,司令机关建设的现状与组织指挥多样化军事行动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亟须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把提高组织指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作为根本任务,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聚焦中心、大抓训练,努力提升司令机关核心军事能力,从而带动组织指挥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全面提高,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二、深化司令机关组织机构改革

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参加的既有各军兵种部队,又有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还涉及地方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力量构成多元复杂;任务性质涉及战时行动和平时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涵盖平时和战时。组织指挥多样化军事行动,对司令机关组织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历史上,我军司令部建设规模经历了少与多、增与减之间的多次伸缩,体制编制亦随之在小与大、条与块、分与合之间不断调整组合,在“精兵、合成、效能”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由于一些特定的历史原因,也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之一些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我军司令部组织结构改革也经历了规模适当——膨胀——精简的长期反复,从整体上至今仍没有完全摆脱机械化半机械化时代体制结构的束缚,纵向上看上面大而全、下面小而单,层层部署任务,不利于部队建设;横向上看各业务部门设置不够科学,职能任务不够均衡,既不适于联合指挥,也不适于平时工作开展,这与当前信息化条件下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高效指挥、快速反应、多方位协调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司令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立足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顺应多样化军事任务需求,按照职能专业化、部门系统化的总体思路,参照地方行政部门大部委制的机构改革经验做法,把司令部职能中的作战指挥与日常建设管理工作区分开来,按功能系统进行整合,将现有的内部机构整合划分为5个系统:一是将目前的作战、情报、通信、机要和兵种等部门的职能整合,构建作战指挥部门,专职部队军事行动的组织指挥、研究如何提高部队作战能力、对部队训练和战斗力水平进行考核评估。二是将情报、通信、机要等部门的职责进行整合,构建新的信息部门,专职指挥手段信息化建设,提升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三是将现行的训练、兵种、动员等部门的职责进行整合,构建新的训练部门,专职指导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抓好军事训练落实。四是将现行的军务、直工、装备等部门职责进行整合,构建部队管理部门,专职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和安全稳定、保密管理等工作。五是将现行的办公室、管理保障等部门职责进行整合,构建办公保障部门,主要负责机关内外协调、维持平时正常工作运转、处理具体事务和有关内部保障等。这样设置考虑到平时建设和战时使用,便于整合力量、减少层次、规范程序,增强指挥机构的灵敏高效性,解决多元力量指挥系统作用发挥不均衡、相互不兼容等问题,为提高司令机关组织指挥多样化军事行动能力奠定组织基础。

三、着力打造全面过硬的参谋人才群体

多样化军事任务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司令机关在组织指挥部队执行任务过程中,除动用部队人员、车辆和日常训练保障装备外,更要调遣大批的侦察、工程作业、清障、地震救援、重大疫情防治、信息攻防等多方面多领域的专业力量。参谋人员只有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情况面前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向首长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为首长科学调动和使用多方面的专业力量,圆满完成军事行动任务赢得先机和主动。目前,各级司令机关中的参谋人员总体素质是高的,但也存在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特别是信息化知识比较匮乏、思维层次不高、组织能力不强等实际问题,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实战需要出发,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思维模式,创新参谋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改善参谋队伍知识结构,积极促进参谋群体整体素质的提升。首先,要拓宽知识面。参谋人员不仅要突出信息化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行动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学习了解天文、地质、水利、工程力学等学科知识,学习掌握一定的疫情防治、心理疏导等特殊技能,切实拓展知识范围、改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素质。其次,要提升思维层次。多样化军事任务事关国家安全、人民安危,政治性强、敏感度高。参谋人员要深入学习研究党的创新理论、国家发展战略、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内容等,努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确保在各种复杂局势和困难条件下,始终能够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判断准确,为首长机关快速高效处置各类突发情况、有效遂行多样化军事行动任务发挥得力作用。第三,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求,以军队院校为重点,构建开放式、多专业、综合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增设组织指挥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国际维和等与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相关的专业课程,努力在培养使用的超前性、育才方式的联合性、素质结构的综合性上下功夫、见实效,为组织指挥多样化军事行动提供人才支撑。

四、健全完善适应任务需求的法规机制

近年来,部队在遂行防汛抢险、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奥运安保、矿难事故救援、抗旱浇麦等多样化任务中,由于缺少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和顺畅协调的运行机制支撑。致使完成任务的质量效益大受影响。司令机关作为军事工作的领率机关,应针对上述问题,区分不同性质类型的任务,牵头研究制定专项法规制度,把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做法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尤其是对具体行动中的职责任务、评估标准、保障要求等进行量化明确,确保组织指挥多样化军事行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深入研究组织指挥多样化军事行动的特点规律,探索建立平战结合、军地一体、灵敏高效、运转协调的联合指挥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司令机关对组织多样化军事行动的指挥控制;着眼提高保障效能,借助地方预储预置优势,依靠军民融合的社会化保障网络,建立军队资源与地方资源兼容互通的共享机制和保障体系,为顺利实施组织指挥提供坚强有力的综合保障。

猜你喜欢

军事行动司令军事
扶贫司令的暖心报告
本期导读
“鸡司令”的“云”上探索
浅析外军有限军事行动
概率论在军事上的应用浅析
从“牛司令”到“环保人物”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