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人未走, 茶已凉』
2014-01-11王德松
☉王德松
莫要『人未走, 茶已凉』
☉王德松
一般来讲,某某干部不再从事某项工作,或者是退休离任,由于没有了隶属关系和工作往来,与原来的同事或下属逐渐就疏远了。可能在个别人身上,由于种种原因,离任前后的境遇反差较大,于是就有了“人走茶凉”的说法。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世之常理。可现实中,有些干部虽然尚未离任,即使表面上“受人敬畏”“门庭若市”,但他这杯“茶”其实已凉得差不多了。
当前,有的干部对上“和颜悦色”,对下则颐指气使;对领导的事“雷厉风行”,对下属的事则不太上心;对上级不惜钱物,对基层则“节衣缩食”……这样的作风和行为,虽说够不上触犯党纪国法,但总让人感觉很不“地道”。当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其暂时“位高权重”,善于包装掩饰,大家私下也会有非议和不满,如果其无法“善终”,也许有人还会欢欣鼓舞,痛打落水狗。这种“人未走,茶已凉”,不仅仅是疏远和冷漠,更是一种失望和愤慨。
然而,有的干部却对自己的这一境遇毫不在乎,觉得此乃深谙“为官之道”,甚至还乐此不疲。在他们眼里,能决定自己前途的是上级,只要把领导“伺候”好了,其他都不重要。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一切唯上、领导满意。这是典型的脱离群众。毫不客气地讲,有如此想法的不止个别领导干部,就连一些基层干部也已逐渐被感染,不得不让我们警惕。
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首先,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负有一定责任。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强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要加强干部德的考评,然而由于量化指标少、可操作性不强等原因,一些单位在这一方面做得并不好,“老实人吃亏”并不鲜见。其次,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也让某些人“逍遥法外”。平时群众对个别领导干部有了一些看法和意见,由于缺乏合理的表达渠道,考虑到隶属和利害关系,往往是“敢怒不敢言”,即使偶尔得以反映,如果不是“原则性”问题,基本都是不了了之。再次,有的单位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存在问题。作为党员思想教育重要抓手的民主生活会基本流于形式,批评与自我批评弱化,个别领导干部自我意识膨胀、官僚习气严重,给了溜须拍马、投机取巧之人以可乘之机。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当前有些干部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严重扭曲,更为一些年轻干部带来了很坏的“示范”作用。
对于上述干部而言,端正人品官德是当务之急,否则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终将要面对党纪国法的惩处。客观讲,这些“人未走,茶已凉”的干部之中,有的已经病入膏肓、劣迹斑斑,组织的处理只是早晚的事。当然,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大多数人是应该挽救、可以挽救的。至于如何治病,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给这些人开的药方,笔者不再赘述。大多数领导干部有着良好的人品官德,不仅在位时受人敬重,卸任后也很让同事和下属怀念,“人走茶更热”的情形也不少。与之相比,那些“人未走,茶已凉”的人就显得寒碜多了。
东海舰队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