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境视域下的Remembering Mamá译文分析

2014-01-09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语篇译者译文

张 蕾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合作交流中心,陕西 西安 710089)

一、引言

多丽艾妮·塞蒂诺的Remembering Mamá发表在New York Stories上,创作灵感来自于其祖母小时候的经历。多丽艾妮·塞蒂诺的祖母出生在波多黎各,小时候随父母搬到了纽约。在纽约上一年级时,她不会讲一句英语,所以老师并不喜欢她,并因此留级了两年,直到她能和同龄人讲得一样流利。八岁那年,当她终于可以进入二年级学习时,母亲却突然辞世。在一个有五个兄弟姐妹且家教严格的移民家庭里,唯一能让她逃离困境的就是阅读。三年级时,她开始自学并进入白人学校学习,这为她就读亨特学院附属中学奠定了基础。凭着自身的努力,她获得了在纽约市土地住房管理局工作的机会,并最终被任命为副专员。

文章从孩子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和家庭生活,并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祖母对她已逝母亲的回忆和怀念,反映了早期美国移民的生活状态。情感真挚,文笔细腻,细节描述尤为感人。文章被译成汉语后,《英语世界》将其作为向母亲节献礼的佳作于2000年5月和2009年5月两次刊登了这篇文章和译作。本文试图在语境视域下分析译作的翻译方法及策略。

1923年,波兰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个术语。但遗憾的是,他未能对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进行详细阐述。后来,弗斯将这一思想引入了语言学中,继承和发展了语境概念。他认为语言交际过程是人类在一定的情境中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的过程,包括参与者、行为、情景的其他相关特征和言语活动的影响四个方面,将言语活动的社会性因素和客体因素纳入研究范围。功能学派创始者韩礼德又对语境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语域(register)的概念,将语境因素概况为语境三要素:即“语场”(field)、“语式”(mode)、“语旨”(tenor)[1]。语场是指语言发生的环境,由语言的经验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和逻辑功能(logical function)来体现。语旨是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由人际功能来体现。语式则是言语交际的媒介,包括语言使用渠道、体裁或文体方式等,由语篇功能来体现。语境三因素决定和影响着意义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即经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2]。

经验功能和人际功能所集中体现的信息性和意图性,借助语篇功能得以物质化,是信息和载体的关系。三个功能分别可从语篇的及物性、情态和主位模式、衔接和连贯等方面加以描述,从而构成了一个颇具体系性的语篇描写框架。该框架可以有三种具体的运用,一是对单语语篇进行分析,二是用以对原文进行解析,三是用于翻译研究中平行语篇对比分析[3]。本文将重点分析译作对原文在经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方面的传译。

二、从经验功能角度分析

经验功能在功能语言学中意指:人们用语言对外部世界和心理世界中各种经历、体验加以表达的功能。以译者语境视角来看,译文经验意义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运作过程,是交际参与者以自己的心理世界为基点,从语篇世界和外部世界相关联因素简单关系中建立或推知的信息。经验功能是语篇的实质性功能,研究者可以通过它对翻译过程进行观察、分析和描写。

(一)视角

经验功能在心理世界中的表现形式是情景。人们用语言框架表述心理情景的时候,都会选定一个视角。作者选择何种视角展开叙述往往体现他的交际意图,即他期望读者所能体味到的功能或效果。

原文:Not Mamá,not Mamáwho was so sweet that she smelled like sugar,like the sweet platanos she cooked us for dessert sometimes when there were too many left over in Papa′s store.

译文:我说的不是妈妈,妈妈是不会这样说我的。妈妈是那么和蔼可亲,浑身散发着糖果的甜美,就像她做的香蕉甜点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在原文中将此句的主语略去,译者在此处将其转换成了第一人称视角。这种转换必然诱发读者从不同的视角构建相应的情景,开篇即让读者了解妈妈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为后文从“我”的视角回忆和怀念妈妈打开视角。

(二)及物过程意识

成熟的译者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及物过程意识。Halliday在讨论英语的及物过程时,提出环境成分中的介词短语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隐性及物过程。这种看法对英语翻译语料的分析很有操作意义。从这个角度分析,介词短语可分析为隐性及物过程,从而为其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被转换为一个完全及物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比如下例:

原文:On Monday she asked us to read such a nice story,one with a rabbit and a little boy who got sick and I tried so hard.

译文:星期一,她让我们读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讲的是一只兔子和一个生病的小男孩之间的事情。

对于one with a rabbit and a little boy who got sick这个句子译文中将其翻译成“讲的是…的事情”,译文此处翻译将原文的隐性及物过程用物质过程呈现了出来,更为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交际意图,体现了译者较强的及物过程意识。

三、从人际功能角度分析

人际功能是以译者为焦点的各交际主体的心理世界间的关系,具体说就是作者和译者、译者和读者间的关系。

(一)作者呈现度

作者呈现度指作者意欲使读者通过阅读语篇所感受到的作者对于语言交际的参与程度,或者读者通过语篇所感悟到的作者参与交际的程度。

原文:But when I said′good′like it had too many o′s in it.

译文:可是′good′这个单词又没读好。

英语语篇中作者的呈现度往往较高,在第一人称的叙述中,“我”字经常出现。但汉语中作者的呈现度往往较低,作者往往呈“隐身”状态。这是英汉语篇在作者呈现度上的一个普遍差异。翻译这个句子时,译者把I said′good′like…中的I略去了,并没有直译成“可是good这个单词我又没读好”。译者的翻译更符合汉语语篇的构建规范。

(二)译者可见性

原文:Papa never said pobre because we had the store and the store kept us from being pobre like the other people on the street.

译文:爸爸从来不说我们穷,因为我们开了一家商店,这使得我们不至于像其他穷人那样沦落街头。

原文:but there weren′t many rooms,only three,and sometimes the chickens would make such a mess on the floor of the room where we slept that Mamá would become stern and say,"Basta!"

译文:我们的房子小,只有三个房间,所以有时候小鸡会把卧室的地板搞得一塌糊涂。这时候妈妈就会严厉地说:别闹了!

译者采用异化还是归化的翻译策略,对读者视野中的译者可见性程度有一定影响。在翻译这两个句子时,译者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运用了汉语惯用的四字成语“沦落街头”和“一塌糊涂”,旨在从读者视野来体现译者的可见性。译文的翻译突出了人际意义。这种归化的译法更利于生成流畅通达的译作,显示出译者的翻译功力。

(三)感染力

感染力是作者用语篇手段调动读者的语言反应和加工能力,激发读者审美情趣而达到的功能效应。主要通过结构安排和比喻,即排比、重复、头韵以及明喻、暗喻、拟人等修辞手段得以实现。

原文:I so much wanted for Miss Williams to like me but she always seemed to be upset with my skin the color of cafécon leche and my English that sometimes got mixed up.

译文:我特别希望她能喜欢我,可我那奶咖啡色的皮肤,还有蹩脚的西班牙式英语似乎总是招她烦。

原文:the soft English sounds would roll off her tongue in round syllables like strawberries.

译文:圆润的英语从妈妈口中说出来动听极了,她的圆唇音听上去像草莓一样甜美。

以上句子的翻译中,译者以孩子的视角用“草莓”、“奶咖啡”等食物进行比喻的描写,表明译者很好地理解了原文的语篇感染力,从而依照自己审美观调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手段,创造出了译语语篇的感染力。

四、从语篇功能角度分析

语篇功能指字或句、句群等语言片段被组织成连贯的语篇,参与交际活动,完成交际任务的机制。

(一)连贯、衔接

Remembering Mamá是典型的记叙文,属于叙述型语篇。其目的是重叙过去发生的事件,叙事者多为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语篇特点是提供情节结构(包括时间、顺序和与过去相关的事件)。文章语言生动、形象,以孩子的口吻回忆妈妈,时间和地点的变化使意义的安排清楚自然。作者在叙述自己在学校学习英语时有这样一段话。

原文:I wanted her to say,"Blanca,you read so beautifully,like a little angel,"and I would be so proud,so happy,but instead she said,"Blanche,that′s not right.It′s children,the I is soft,you′re saying it like child-ren,as if it′s two words,"and red with wanting to be good I went back to reading until she interrupted me again."No,Blanche,it′s journey,not j-our-ney.You′re saying our in the middle of the word.Try again,"and again I tried.But when I said′good′like it had too many o′s in it she told me to stay in recess with Frank who had pulled Ruth′s hair and Joey who sometimes drooled in class to practice my note cards over and over.She gave me′good′and′journey′and′children′and I said them over and over until my teeth hurt.

译文:我很卖力地去读,想让她夸我说:“布兰卡,你读得太棒了,就像一个小天使”,那样我就会很骄傲,很开心;可是她却说:“布兰卡,读的不对!应该读children,中间的I应该轻读,你把它读成child-ren,听上去像两个单词。”我涨红了脸,好胜心促使我继续读下去,直到她再次打断我:“不对,布兰卡,这个读journey,不是j-our-ney。你把中间部分读成另一个单词‘our’了。再读一遍。”于是我又重读了一遍。可是“good”这个单词又没读好,听上去像“goooood”。于是威廉姆斯小姐喊我停下,罚我和捣蛋鬼弗兰克还有乔伊呆在一起,反复练习生词卡。他们俩一个揪人家露斯的辫子,另一个就经常在课堂打瞌睡。威廉姆斯小姐让我拿上“good”、“journey”和“children”三张生词卡反反复复地读,一遍又一遍,直到我的牙齿都累酸了。

译者在翻译中将源文本的and、but、until、and、but、until翻译成对应的“那样”、“可是”、“直到”、“于是”、“但是”、“直到”等汉语,表达了原文的语义关系,实现了语篇的连贯和衔接。

(二)心理情景/语言框架

英语在注重自然时空的西方文化中行使交际功能,形成了以动词为中心的,呈多重空间构架的句式。而汉语在注重心理时空的文化语境中运作,其解读往往要依赖更多的心理情景因素。英语语言会包含较多的表达心理情景成分及其关系的结构,而汉语则可能隐去这些结构。以下例来说明:

原文:Mamásaid she liked it that way,that my name reminded her of home and the white orchids that bloomed outside the window in the house where she grew up.My name came from those flowers,came from Mamá’s many nights sitting by herself with her Mamáin the little house……

译文:妈妈说这样就挺好的,因为我的名字能让她想起家乡,想起她小时候住的那幢房子,还有她家窗外的白兰花。每当夜晚,妈妈就陪着她的妈妈坐在那幢小房子里,看着窗外的白兰花尽情盛开,我的名字就是从这儿来的。

原文中“妈妈和她的妈妈坐在窗前”的描写后面,并没有出现“看着白兰花尽情盛开”的相关表达。汉语的高情景框架使汉语语篇在参与交际的过程中高度倚重于相关情景因素,而心理情景的展开是语篇诱发的结果,是由读者或译者个人经验参与的语篇释义过程,这就大大提高了译者的翻译自由度。因此译者在此处添加了“看着窗外的白兰花尽情盛开”这样的句子。并且根据英汉语篇的不对称性调整了语篇的结构,将源语中先提到的信息My name came from those flowers调整到后面翻译,更加符合汉语读者连贯的阅读习惯。

五、结语

翻译离不开语境,语境对翻译有着制约的作用。要使译文忠实于原文,翻译者必须充分地了解原文的语境,只有这样才能够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准确恰当地传递给读者[4]。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翻译实质的阐述,评价一部译作是否成功,就是看译文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在上述三种意义或功能维度上与原文对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认识源语和译语衔接方式上的不同,尊重和顺应译语语篇衔接规范,将源语语篇的深层语义关系正确传达出来[5]。翻译语境理论对语篇内容、语言、语体和修辞分析理论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能够让译者更好地去把握和分析原文,进而创建新的语境,将原文的风格体现出来。

[1]栗长江.文学翻译语境化探索[M].北京:线装书局,2007:6-8.

[2]许茂.语境与翻译[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08-610.

[3]李运兴.翻译语境描写论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6-47.

[4]黄晓燕.语境对英汉翻译的作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106-107.

[5]方晨晨.对《静夜思》英译本的语篇功能分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4(5):71-73.

猜你喜欢

语篇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