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达国家生产方式的变革及其对劳资关系的影响

2014-01-08钱箭星孟小泸

当代经济研究 2013年9期
关键词:生产方式外包模块化

钱箭星 孟小泸

摘要:经济全球化时代,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科技进步和企业的经营管理促生了更加灵活的生产方式,模块化、温特制和外包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结构,特别是这些发展都突破了国界的限制。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影响就业机会和工资,劳资关系更趋不平衡,而某些形式的纠偏也在进行中。

关键词: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生产方式;模块化;温特制;外包

中图分类号:F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9-045-08

一、文献回顾

20世纪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首先经历了第一波,即福特制、泰勒制和丰田制的发展。福特制对世界生产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1970年代以来,福特主义出现危机,发达国家开始了近20年的经济结构调整。这被西方学者概括为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前者实行弹性化的劳动关系;后者包括弹性专业化和精益生产。我国学者谢富胜等认为,1980年代西方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重新恢复市场机制,通过减少国家、社会和工会对经济的干预,建立更加弹性的劳动力市场。19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演变,新生产方式聚焦于弹性生产,却阻碍了工人集体的团结。

随着20世纪后期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诞生,生产方式的变革进入第二波,即温特制、模块化和外包。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普赖尔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生产方式和劳动力的影响:由于资本代替了劳动力,按劳动力衡量的公司规模成缩小趋势,资本设备更具有灵活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英国学者戴维·哈维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弹性生产方式的特征,弹性生产与资本的全球空间规划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弹性生产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结构和经济空间的变化,等等。胡大平分析了弹性生产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权力结构和控制方式,既给资本主义带来了活力,也造就了新的激进环境。

信息技术催生了温特制,推动了模块化和外包的发展,这三种形式又相互促进。黄卫平与朱文晖分析了这种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1992年温特制标准扩散到全球生产体系,跨国的专业化设计、分包、代工、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等模式迅速展开。信息技术还推动了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曾铮指出,生产片断化、离岸外包和工序贸易分别刻画了“外包革命”的生产技术方式、生产组织方式和分工贸易方式三个核心内涵。

陈硕颖研究了模块化生产网络背景下的劳资关系,模块化分工促使劳动力分化为核心劳动力和边缘劳动力,导致工会力量的衰退和收入差距的扩大。高良谋等针对模块化生产网络形成的新劳资关系格局的各种弊病,指出未来劳资关系的治理必须摆脱零和博弈逻辑,转而塑造合作共赢的新型劳资关系。外包引起了发达国家低技能工人的焦虑和埋怨,经济学家对此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结论却差之甚远。宋玉华和周均的结论是:外包导致了短期的就业损失;从长期看,外包对就业和收入差异化的影响将大为缓和。

经济全球化潮流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使发达国家在战后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劳资关系。国内外的研究较侧重于前者,对后者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集中从学理上分析生产方式的变革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的影响。

二、科技变革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除了经济全球化之外,后福特时代的生产方式也导致劳资关系做出相应调整。1990年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社会经济特征之一,它引导信息产业(计算机硬件、软件和通信)乃至其他产业的整体发展。一个领域的创新促成另一个领域的创新,互联网孕育了成千上万的新公司。

从总体来看,20世纪末发达国家正处于工业化生产方式和信息化生产方式之间。工业化生产方式构建了等级制、产业集中化和专家统治的模式,信息化生产方式则导致分散化和网络体系化。信息技术创新不仅催生了新型产品和服务市场,更重要的是它使包括传统产业在内的生产过程发生变革,产生了新型的生产方式,强化了竞争,计算机和电子通信共同提高了劳动和其他要素的效率。信息技术有助于企业只保留那些潜在回报率最高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将其他大部分活动移至海外,来增强它们的竞争力。信息技术产业及其引发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创新,体现了组织机制、商业实践和公共政策的相互推进作用。

工作场所和工作方式的快速转变也是适应信息时代的结果。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处理很多事务,不管是在家里远程办公,还是出差在外用电话或在酒店召开卫星电话会议,某些行业的企业员工越来越不在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逆垂直化,工作可以随时随地在现实空间或在网络的虚拟空间进行。这就是工作的新范式。

在企业内部,信息技术被纳入企业战略的每一个元素之中。一是员工可以利用新技术在车间分析各种数据,对生产线做出精确的调整,这就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改善了产品质量。工人在技术上必须精通过去员工所不知道的系统和程序。二是新技术使企业内部传递信息更加便利快捷,减少了企业组织的层级,其结构变得更加扁平化。企业运用新技术协调分散的生产经营活动,管理供应链,使生产与市场同步进行。三是员工的薪酬方式发生变革,股票期权成为企业吸引、保留和奖励优秀员工(特别是科技精英)的普遍措施,这也能让员工分担风险,有助于企业持续发展。新技术不仅意味着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意味着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与技术能力相匹配,这包括上述三方面的结合,即把生产流程和设备调度的决策权给予员工,实施协同作业以有效地利用员工的技能,调整报酬机制以协调员工和企业的利益。此外,还包括激励性报酬、弹性工作任务、人力资源培训,等等。

技术变革预示着21世纪不论是蓝领员工还是管理者,都面临着工作方式和企业运营模式的变革。掌握信息技术的劳动者拥有了更多的决策参与权。而员工参与管理对管理者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不能再向员工发号施令指挥员工干什么、如何干与何时干。管理者现在做的更多的是引导与监督。

技术变革还使员工不再有终身职业保障,越来越少的人会在一家企业干一辈子。20世纪末,发达国家的公司频繁裁员、合并与解体,长期效忠于一家企业的理念彻底破灭。现代劳动力市场的工作越来越向非全日制的、短期的、形式更加松散的方向发展。这些工作种类不大可能被纳入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之内。现在大多数员工是临时工、自由职业者、合同工或季节性的兼职者。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倾向于做临时工,因为,那样的工作灵活、独立、有挑战,而且能够不断增加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很多公司也倾向于雇佣临时工,因为这就不用为员工提供保险金和退休金。当然,临时工被剥削的程度要超过固定工,因为临时工的薪酬与福利都要低于固定工,而且临时工也不是什么自由王国,人们到了一定年纪毕竟还是希望有一份较体面的稳定工作。

总之,信息技术不仅降低了公司的市场交易成本,也降低了公司内部的协调成本。新技术使位于不同国家的企业可以便捷地进行交往,企业也可以跨时空地掌管其他公司,灵活运用全球生产网络和市场网络。

三、模块化和温特制的国际分工

模块化是一种零部件分工生产方式,它将复杂产品分成若干模块单元或子系统,子系统相对独立地完成特定功能,各个子系统通过连接构成一个复杂的产品。早在1916年,汽车工业就开始探索模块生产方式,二战期间在舰船和飞机制造中加以运用,但是直到1990年代才真正普及。模块化生产模式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零部件大大减少,模块的供应商也更加集中,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又提高了质量监控能力,被誉为汽车工业的又一次革命。

模块化生产方式通常有一个核心企业,大多为跨国公司。跨国公司进行系统设计,待产品稳定之后,它会在产品设计和模块生产中进行选择,大多将模块生产外包,自己则主要承担设计或部分模块生产。由此,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旗舰企业的模块生产网络。模块化是一种水平型的分工模式,它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产业链的封闭垂直型的企业内部分工,将一个产品切割成几个模块实行国际间的网络分工。这使企业能够在全球整合资源,通过选择多样化和灵活的动态契约组成模块化组织,减少成本。各个模块化组织并非完全依附于总部,在不违反界面联系规则的前提下,各模块可以自主创新,满足产品差异化需求,集成产品由此获取价值模块网络扩张的好处。

跨国公司一般通过三种方式实现模块化,一是直接投资(FDI)实现模块的全球布局,它的跨国投资往往带动大量中小型企业跟进,但也意味着就业机会的转移;二是以并购方式进入东道国;三是资本模块参股但没有配套组织模块,由于无法控制一些模块的生产技术,参股资本常与这些企业形成外包关系。虽然跨国公司通常只是外包非核心价值模块,但这也给外包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会。跨国公司允许外包企业在相同功能模块上进行竞争,这样,外包企业在获得模块生产机会的同时,还要在与其他外包企业竞争中保住持续的外包机会,优质的模块供应者会获得更多与若干品牌进行合作的机会。模块化生产方式使跨国公司的资本和技术更容易获得垄断优势,将东道国的模块生产纳入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工体系。这种生产方式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的影响在于,模块供应商往往要适应整体产品的全球战略,跨国生产系统中有相当部分的模块生产(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模块)会流向其他国家,发达国家国内可能会流失一些就业机会。跨国公司考虑的是利润和市场,通过生产基地的全球配置利用全球劳动力后备军,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创造和保留就业机会并不是跨国公司的目的。

温特制(Wintelism)的形成与模块化的发展相联系。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信息产业迅速崛起,不仅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使所有产业发生革命性变革。与此同时,温特制生产方式应运而生。从广义来说,温特制指的是信息时代的产业组织模式,是对福特制(Fordism)和丰田制(Toyotaism)的超越。狭义的温特制只是指微软和英特尔因掌握了个人电脑的技术标准而形成的信息产业的组合形式,1981年IBM推出的个人电脑配置了微软的操作系统和英特尔的芯片,开创了温特制的先例。温特制根据产品标准在全球范围生产,形成产品标准控制下的零部件、模块生产和最终组合。温特制以制定和发展产品标准为主线,将一个产品(如电脑)以及与该产品有关的产品(如打印机、扫描仪等)进行细化分工,分解为各个模块(电脑硬件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主板、显示器、键盘、鼠标等模块),每个企业专门生产某一个部件,以此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各相关企业互相合作,通过协议使硬件和软件组合起来,共同完成一个产品或一系列产品,这样就可以获得范围经济效应。在温特制下,企业以网络化的方式协同运作,整个产业链上的各环节又都具有灵活性以适应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电脑的各个模块根据其要素密集度选择合适的生产地点,例如,鼠标和键盘属于劳动力密集产品,就会在具有劳动力价格优势的地方生产。

温特制首先运用于信息产业,后来扩展到其他行业。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信息产业原来也是实行福特制的生产方式,然而,随着这个产业技术的日新月异,一个企业难以做到对每一个部件都能不断创新,或者说一个企业难以掌握每一个部件的先进技术。因此,选购来自其他企业生产的最优部件成为企业的理性选择。随着资本海外投资的发展,温特制成为产业全球水平型分工模式。虽然,微软与英特尔的联盟可能发生变化,但温特制已然成为全球化时代一种生产方式的代表,即美国掌握着信息产业的技术研发和标准的制定,印度成为系统软件外包开发的基地,中国成为低端硬件的生产基地,中国台湾是世界芯片的主要生产地。温特制不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其产业升级的机会,同时还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因此,对于发达国家劳动者来说,它也意味着某些生产环节和就业机会的外流。

20世纪上半叶,供应欧美的商品大多是在当地生产。20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资本在全球建立起供应链:全球采购和全球制造。然而,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即模块化生产,许多零部件被整合为模块,许多原来复杂的产品(例如汽车、电脑等)制造变得简单。全球供应链模式正在发生逆转,变为当地生产供应当地市场。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重组产业链的全球空间布局,一些公司重返本土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资本放弃其全球战略,各国之间可能形成一种新型的以产业模块化分工为特征的嵌入式竞争合作关系。

四、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外包与全球生产网络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资本开始对产业进行新的全球布局,引发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区位的转移。那些具有市场优势地位的买家或生产厂商,通过建立全球生产网络使自己能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获得实现其核心竞争力所需的资源、技能和知识;其他企业则被迫加紧融入其供应链。每个跨国公司不断调整和重组着自己的全球生产网络。

根据科斯定理,公司选择自己生产或是通过市场获得零部件,取决于内部与外部的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1960年代,企业产品的绝大部分零部件是在公司内部开发和制造的。新技术降低了运输成本和通讯费用,改变了企业与外部的关系。1964年,耐克公司开始一项公司管理改革,耐克总部只负责设计产品和销售,生产环节安排在工资较低廉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当时耐克产品大多安排在日本生产,1980年代搬迁到我国台湾和韩国,1990年代又转移到中国大陆和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在亚洲大约有75000人为耐克生产鞋类和服装,其中仅有几百人是该公司的员工,其余则隶属于与耐克有合同关系的工厂。这种生产模式很快席卷全球,被称为合同生产网络化(contract production network),也被称为“国际代工”或“订单”模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都属于此列。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企业可以将原来的部分业务实现空间转移,既可以利用企业外的比较优势,又可以减少有形的工厂设备的投资。“那些有能力管理地理上分散的生产部门的大型企业,将部件和机械生产交给海外的子公司和那些从事劳动密集型组装活动、并将最终产品返销到母公司或者第三方的分包者。”。外包使由跨国公司主导的生产网络之间的贸易流和产业内的贸易流持续增加,这种生产和贸易模式从服装、鞋类、消费电子产品开始,延伸到机械、电子、化工和运输等领域。

企业不仅将生产环节外包(outsoureing),而且将非生产性环节(如企业会计和法律业务)外包出去,从而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企业更加关注品牌、设计、营销、研究与开发(R&D;)等核心竞争力,因为,这些才是在产品利润中真正占大头的因素,企业能否获取超额利润也取决于此。一些美国大企业,如宝洁、英特尔以及大型制药企业,甚至将研发的很大部分外包给较小的企业,再从较小的公司购买前沿性的发明。根据《经济学人》杂志2006年的一份调查,现在大型制药企业的研发活动集中于确认小型创新企业的发明,而不是自己去发明突破性的药品。这个结论也适用于信息产业的大公司,如微软、英特尔等。

外包与模块化和温特制模式是相互交织和相互促进的,即温特制中既包含着模块化,又通过外包模式实现。但是,外包所涵盖的范围更广,它可以是整件产品的代工生产。企业与供应商、潜在的竞争对手建立战略联盟,获得更大的灵活性的同时,企业的“边界”(即公司自行经营的业务与公司同其他企业合作业务之间的界限)也发生了变化。在世界范围出现了发达国家靠掌握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而发展中国家成了贴牌生产基地的国际分工模式;或者是产业分成两类企业,一是“设计型”厂商,它们大多为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另一类是“制造型”厂商,两者之间保持一种简捷的联系。无论是新产业还是传统产业都可以建立这样的全球供应链。这可能导致发达国家公司的裁员,就业机会的转移,特别是国内的生产转移到海外,这可以降低跨国公司的生产风险和管理风险,还转移了劳资冲突的风险,跨国公司不用直接面对一线劳动者,似乎就免除了它们对劳动者的责任。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转移生产订单来寻找更低成本的供应商(生产商),迫使供应商陷入恶性的趋劣竞争(也译“逐底竞争”race to the bottom)之中,使发展中国家一线劳动者的境况更加糟糕。世界上许多血汗工厂都是跨国公司全球生产链上的一环。在这种代工模式中,跨国公司能使自己的产品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但是,它们并不能逃脱对其低端生产链的劳动者的责任。

外包包括境内外包(也被称为“内包”)和离岸外包。推动离岸外包的主要动力是劳动力成本差异,但是,其他因素正在影响着跨国公司对外包的全球布局。一是2011年泰国的大水灾,2012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以及一些国家的战争都造成某些部件供应链的中断;二是为了满足当地顾客个性化需求要求产地接近消费市场;三是美国的再工业化转向。自198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日趋“空心化”,实体经济不断萎缩。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工业生产的下降达到了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的最大降幅。为了解决国内就业问题,2011年1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军事授权法,其中包含了“购买美国制造”条款。美国政府力推美国“再工业化”,出台了“出口倍增计划”,特别是页岩气开发推动美国能源独立,降低了制造业生产成本。对于资本而言,尽管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相差悬殊,但是,为了分得美国市场份额,从长期来看,在美国投资生产还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接近消费市场,又节省了远距离运输成本。而且,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在美国投资可能更为有利。美国一些著名公司,如通用电气、福特汽车等已经把部分生产线搬回美国,或在美国增加产能。研究发现,21世纪初美国和欧洲的大公司变得更加依赖以发达国家为基地的全球供应商,避免建立新的供应关系的麻烦,甚至在它们已经扩大了在亚洲地区的生产并且加深介入亚洲市场之后也是如此。

国际外包业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外包业务正向高端拓展。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将比拼劳动力素质、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供应链集群状况,发达国家可能赢回去流出的部分产业和就业机会。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发包方,亚太还是全球外包业的主要目的地。其中,印度独占鳌头,中国居其次。此外,新兴经济体也加大对发达国家的投入,外包的方向将不再是单向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也会出现双向的外包。

五、全球化生产方式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的影响

20世纪发达国家一定程度上打破了19世纪存在的劳资关系的恶性循环。这个变化,一是因为战后发达国家普遍实施了国家干预政策,经济周期波动变形;二是通过工人运动和社会运动,劳动者、资本和政府之间建立了三方合作机制,资本甘愿以不断的让步为代价来换取长期的休战。因此,发达国家得以保持比较稳定的劳资关系。然而,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生产方式的变革对发达国家原来的劳资关系提出了挑战。

1.分工的深化对发达国家劳动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泰勒制、福特制演变到模块化、温特制和外包,“在这种新生产费用的水平上,同样一场角逐又重新开始;分工更细了,使用的机器数量更多了,利用这种分工的范围和采用这些机器的规模更大了。而竞争又对这个结果发生反作用。”通过这种方式,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不断革命化。马克思指出:“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一次又一次把资本主义生产抛出原来的轨道,生产方式从企业内部的分工发展到国家内部的社会分工,再到跨越国界的分工;从国家之间的产业分工发展到国家之间产业内部分工。

这种分工的深化对劳动者的影响是多重的。一方面,产品的细化分工和技术分层使企业的专有知识碎片化,工人成为某道工序的局部劳动者,分工使劳动社会化、全球化,资本则通过垄断核心技术和整体知识控制生产总过程。马克思指出:“分工越细,劳动就越简单化。工人的特殊技巧失去任何价值。工人变成了一种简单的、单调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不需要投入紧张的体力或智力。他的劳动成为人人都能从事的劳动了。因此,工人受到四面八方的竞争者的排挤;我们还要提醒一下,一种工作越简单,越容易学会,为学会这种工作所需要的生产费用越少,工资也就越降低,因为工资像一切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生产费用决定的。”分工对劳动者个人的消极影响非常显著,“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宁可让工人在受到学校教育之后仍然无知无识,宁可剥夺人们生来就有的自觉劳动和熟练劳动的权利,而不肯使那把财富积聚在社会的主人手中的等级社会关系受到威胁。”另一方面,分工形式的演变提高了生产力,“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与此同时,分工全球化也打破了发达国家国内原来稳定的劳资关系,劳动者面对的是一个逐渐全球化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20世纪后期,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转向市场经济,有数亿劳动力参与了全球生产。资本的力量一旦打破国家之间的藩篱,发达国家劳动力的就业条件就向着趋同方向逐渐调整,这个趋同并非向着高水平调整,而是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和很低的劳动条件的压力下,发达国家劳动者的利益面临着被削弱的危险。

2.技术进步对发达国家劳动者的影响

一是技术进步本身对就业机会和收入的影响。一方面,技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某些行业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特别是原来繁重的体力劳动。如码头装卸工,现在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装卸工的就业岗位大大减少。另一方面,新技术、特别是革命性技术的出现会创造大量某种类型的就业岗位。例如,信息技术不仅成就了信息产业,计算机生产和软件设计都创造了就业,而且为全社会带来许多相关的就业机会,如信息咨询、信息服务等等。新技术不仅可以减轻人们的劳动,而且可以使劳动简单化,即操作简单、不需要掌握高深的知识就可以操纵,这就为低技术劳动者提供了就业。但跨国公司通常不会将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安排在发达国家。所以,技术发展为发达国家创造的就业岗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技术进步使装配性的手工劳动不再需要技术,但设计产品和生产线则需要更多的知识和规划。跨国公司将生产的高端环节保留在发达国家,而低端环节则安排在发展中国家。然而,从全社会来看,在发达国家,那些不需要多少文化的工作岗位的增长要快于需要受过12年以上教育的岗位的增长,导致教育程度高的劳动者屈尊就业,去做那些不需要多少文化的工作。20世纪下半叶,只有那些同时拥有大学文化和专业技能的工作的工资才大大提高,而其他岗位(即便具有大学学历)的工资没有什么变化。

二是结合劳动者的结构进行分析。特别是科技发展对各类劳动者的影响各异。不同的劳动者具有不同的竞争力和适应力,这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全球劳动者分化为核心劳动力(技能型劳动力)和边缘劳动力(非技能型劳动力),区别在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知识结构以及与之相应的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不同。核心劳动力因掌握着核心技术而拥有稳定的工作岗位、较高的工资福利,而边缘劳动力多属于临时工,工资待遇低,劳动条件也较差,处于一种流动状态。技术进步和对外贸易都拉大了发达国家这两类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核心劳动力的工资上升较多,而边缘劳动力的工资上升较少或没有上升。从全世界来看,核心劳动力数量较少,边缘劳动力却有着庞大队伍。通过对占多数的边缘劳动力实行灵活的雇佣劳动制度,资本得以确保自己的利润空间。

3.发达国家应对经济波动和市场变化的准备对劳资双方具有一定影响

如果发达国家的投资者、企业家和企业员工能够积极灵活地应对经济波动和市场变化,那么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就会小些。为了鼓励竞争,自1970年代以来,美国两党都对资本放松管制持肯定的态度,因此,企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1990年代,美国的科技创新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球化的生产方式使美国创新者可以较好地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提高信息技术研发活动效益;而采用海外生产的便宜模块,美国产品在国际上就更有竞争力。在信息产业的推动下,从1993年1月到2000年11月,美国新创造的就业机会高达2240万个,1999年失业率是4.2%,是196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当年美国黑人和拉美裔美国人的失业率也降到了历史最低。1999年美国的贫困率下降到1l。8%,是197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不仅依靠新兴产业吸收了传统产业因生产转移、萎缩或关闭而游离出来的劳动者,而且第三产业的发展,吸收了60%以上的劳动力,传统产业的海外转移和全球生产网络化才没有导致严重的失业。

4.外包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不是简单的零和效应

无论是生产外包还是服务外包,都是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的。跨国公司通过外包将低端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环节转移给国外生产企业,他们并不直接面对一线生产工人,而是通过签订更低价的合同订单,压低生产企业的报价,其实质是培植了遍布发展中国家的血汗工厂,延长劳动时间和加大劳动强度继续被广泛使用,一些工厂劳动者的生存状况极端恶劣。同时,资本将生产线的外移也对母国劳动者构成强大的心理压力,迫使他们降低工资要价。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的流动性对于发达国家的劳动者产生了一种共同心理,即对资本外流、生产转移和工厂倒闭的恐惧代替了原来对被解雇的担心。因此,发达国家的劳动者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商品持有非常复杂的心态。作为消费者,他们肯定享受了廉价进口消费品的好处,这等于提高了自己的工资。但是,与进口商品竞争的企业,可能难以在价格竞争上取胜,不仅很难实现增加工资的愿望,可能还面临关门的局面。只有高技术产业因其享有技术优势则不会有此担忧。“正确的反应是使采取外包做法的国家和生产商(如美国)更快速地重新、开发出更好更廉价的产品。”随着创新的发展,各国可以增加贸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总的工资水平。

5.经济全球化的新变局遇到了发达国家的社会抵抗

一是针对跨国公司的社会运动。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NGO)是一支活跃力量,在维护劳工权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美国公平劳工协会(FLA,Fair Labor Association)是由非政府组织、公司和工会组成,它授权第三方进行监督,其目的是改善服装行业的工作环境。这家协会代表了包括Nike,Reebok,LizClaibome等品牌公司。此外,媒体以各种方式直观地披露了血汗工厂的状况。发达国家的民众对那些劳工的悲惨生活深表同情,纷纷对血汗工厂进行谴责。1992年《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引发美国大学生和其他消费者抵制购买血汗工厂的产品。为了挽回品牌声誉、平息民众的不满情绪,有关公司发表了题为“关于选择国家和商业合作伙伴的承诺与方针”的生产守则,随后大型零售业跨国公司相继效仿,要求供货商遵守生产守则。特别是当发展中国家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劳工工伤事故,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引起世界关注,跨国公司开始以“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作为其行为的基本规范,质量安全、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商业伦理等成为跨国公司的竞争标准,包括员工在内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成为企业必须考虑的因素。跨国公司不仅订立了自己的生产守则,而且还要遵守行业性和国际性生产守则。1997年10月美国“经济优先委员会认证委员会”(CEPAA)制定了“社会责任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SA8000),2001年CE—PAA更名为社会责任国际(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2001),出台了“SA8000:2001”标准,倡导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改善全球劳动者的工作条件,最终实现公平而体面的劳动,这要求企业获得“社会责任8000”的认证,利用订单来影响供货方——生产企业改善劳动者待遇。

二是发达国家的工会对本国的贸易政策施加压力,要求发展中国家提高劳工标准,向发达国家的标准看齐。工会的要求在世贸组织的谈判中屡屡被提出,成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施压的主要砝码。

虽然说,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劳动者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对发达国家劳动者的冲击可能更大,世界出现向更低的劳动标准看齐的趋势;但是,发达国家消费者对世界血汗工厂的反应最终迫使跨国公司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且要求位于世界各地的供货商都要遵守生产守则和劳动标准,客观上出现了抬高发展中国家劳工待遇标准的趋势,例如,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监督劳工、安全和环境保护事务的部门或专职人员,向生产企业派驻代表。国际人权组织和第三方监督机构不定期地对企业进行检查。不过,跨国公司只是迫使代工企业改善劳工待遇,却不愿出让利润,因此,代工企业改善劳工待遇只会增加自己的成本、削薄本来就不丰厚的利润,这也反映了大资本对小资本的盘剥。

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劳动政治提出挑战,打破了原来国内的阶级力量平衡。虽然有人呼吁“现在比以往更需要一种超越国界的工人阶级的政治”,但是,一国内部的劳工团结尚存在着许多问题,更何况全球范围的劳工团结,每个国家的劳动者还是想借助本国政府的力量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更多地表现为民族主义;而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弱化发达国家劳方力量的同时,所带动的劳权理念的传播也有助于在更大范围纠偏劳资关系。这就是全球化生产方式变革的真实意义。

猜你喜欢

生产方式外包模块化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JGJ/T 435—2018施工现场模块化设施技术标准
大众MEB电动车模块化平台
模块化微流控系统与应用
企业竞争中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风险及应对措施分析
浅析彝族花腰服饰图案在锡工艺中的运用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中国外包市场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