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2014-01-08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意志力独立性初中生

刘 虹

(闽南师范大学 福建漳州 363000)

英语学习作为初中学习中唯一以非母语为媒介的科目,是许多初中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影响学习的因素包括学习者和学习环境。农村中学就其学习环境而言普遍比不上优越的城市中学,许多农村学生智力处于相似水平而其英语学习成绩却呈现出分层式的差别,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与学习者的兴趣、动机、学习目标、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息息相关。本研究以农村初中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英语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分析,探究非智力因素各组成部分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的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龙文中学和郭坑中学八年级九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每年级各20人,总共40人为样本。发出问卷40份,收回40份,有效问卷32份。本研究对其中有效的32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

(二)研究工具。(1)研究内容的确定。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参考分析了已有研究中非智力因素的构成,在结合教学一线教师的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学习兴趣、学习目标、自信心、好胜心、意志力、独立性六个因素作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2)研究工具的选定。本研究根据课题需要,编制了《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中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问卷中总计25题,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判断,共三个选项,依次为“是”、“不是”和“不确定”。与此同时,本研究将这三个选项依次赋值为10分、6分和2分。相同因素的小题累加求和后获得新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7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独立性。学习中的独立性指的是学生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并非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教导。表1中的四个问题主要考察了农村初中生在知识习得中的计划性和独立性。表1数据表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受同伴影响较大,这也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表1

表2

(二)好胜心。好胜心指的是学生希望在学习中取得优胜,在考试中夺得高分,追求不断上进和最新目标的心态[1]。表2数据表明大部分的学生在遭遇失败时都会产生挫折感,都存在着荣辱心理。超过一半的学生都有希望自己在学习上能够不断取得进步,但对于自己是否能够优先还普遍呈现出不自信的状态。这说明大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对于英语学习都有着恰当的好胜心,大部分学生在遭遇失败时会有挫折感,有着希望自己不断进步的心态,小部分学生对取得前几名有一定的期望。

(三)学习兴趣。有学者认为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2]。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可以是对英语学习本身所含的兴趣也可以是对英语日常使用产生的兴趣。表3表明,明确表示不喜欢英语的学生占10%左右,明确表示喜欢英语的学生约50%,总体而言,农村初中生对英语学习保持着中等水平的兴趣。

表3

表4

(四)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指学习预期的行为方式,或者说是预期的学习效果[3]。教师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明确地指出学习目标及要求,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明确意识到学习过程中的目的和要求。表4中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课堂学习中知识的重难点不够明晰,学习缺乏计划性。

(五)意志力。意志力指的是人们为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程度[4]。学习是积累的过程,意志力强的学生往往能取得较大的成功。表5中的数据表明:虽然农村初中生在一定规章下还能够跟随教师指导保持较强的意志力,但自主学习中意志力薄弱。

表5

表6

(六)自信心。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一定目的和愿望的心理特征,表现了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5]。拥有较强自信心的学生往往能不断努力,克服困难,扫除障碍,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表6中的数据说明:虽然农村初中生对英语学习的期望较高,希望自己能够学好英语,但在自我认知中以及实际的效果方面自信心较为不足。此外,本研究还进行了意志力、学习目标、好奇心、自信心、学习兴趣和独立性这六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7。学习目标与意志力、学习目标与学习兴趣都存在着显著相关性,学习目标与意志力的相关性最大,而其他两两因素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运用因子分析对这六个因素进行降维排序时,虽然在因子分析时无法提取一个公共因子,但可以通过因子分析判断各成分贡献率。分析结果是:独立性(0.665)、好奇心(0.267)、学习兴趣(0.747)、学习目标(0.800)、意志力(0.793)、自信心(0.404)。由此可见,影响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学习目标、意志力、学习兴趣、独立性、自信心和好奇心。

表7

总之,农村初中生在学习英语时表现出了较强的自信心、独立性和意志力,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与意志力、学习目标密切相关。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比时,初中生还多少依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初中生自制力不够强,容易受同伴的影响,自主学习中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和计划性,小部分学生还明确表示了厌学的情绪。

三、因材施教,高效利用非智力因素

(一)教学中激发兴趣。随着学习难度的不断增加,学生仅靠课堂的短时记忆已经无法掌握不断增加的知识。这要求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富含音频视频文字的课件,利用录音机、实物、卡片等教具,组织小组比赛、歌唱、演讲、抢答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将英语学习融入到丰富多彩的视听说中指导学生学习。有些学生在进入中学时十分喜爱英语学习,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考试不再一如既往地优秀,教师若缺乏耐心对学生横加指责的话会让学生丧失继续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考核前后,教师也要耐心了解学生的情况,从情感上细微关注学生的感受,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计划有安排地学习。首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的重点难点,课前要介绍知识学习的重点难点,在讲到相关知识点时也要唤起学生的注意,课程结束时要明确提示接下来课时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做好预习的工作。其次,要培养学生合理安排课后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在初中高年级学生面对大量的知识复习阶段。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最后,教师可以运用学习计划表、学习反思日志等形式帮助学生制订一份自己的学习计划表,同时也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调整一次。

(三)家校合作帮助学生锻炼意志力。任何系统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意志力的作用。虽然农村初中生在课堂上能够做到认真学习,但课后家中往往因缺乏意志力而忽略了英语的学习。意志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除了耐心细致地教导学生,让学生自身意识到学习连续性的重要性外,也要和家长联系,在家长帮助下培养学生意志力。

(四)培养独立性,提高自信心,保护好奇心。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性,既要创设丰富多样的课堂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要设置不同级别的任务,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学校学习的知识往往源于生活也浓缩了社会知识的精华,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书本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探索世界。教师要从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角度出发,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维护学生的自信心。面对好奇的学生的发问,教师也要耐心细致地回答问题,或者诚恳地鼓励学生这种好奇的精神,给学生指导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总而言之,在相同智力情况下,学生的非智力情况往往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英语学习注重学习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凸显了意志力、学习兴趣、学习目标等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非智力因素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初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要备好课外也要了解学生的非智力情况,肯定学生的长处和进步,从而有依据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取得成功。

[1]李松柏.好胜心理浅析[J].心理学探析,1990,(Z1).

[2]李洪玉,何一粟.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姜大源.职业教育的学习目标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8).

[4]陈录生,马剑侠.新编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黄碧娥,李燕飞,冯强泉.农村高三学生自信心提高团体训练实验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6,(1).

猜你喜欢

意志力独立性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有限的意志力
Willpower 意志力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有效策略
浅论我国非审计服务及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渗透幼儿意志力的培养
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