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化物流的铁路货场改造相关问题研究
2014-01-06
(哈尔滨铁路局 货运处,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
中国铁路总公司实施货运组织改革以来,为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增强铁路货场的物流功能,提出3年改造规划,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提升主要物流节点能力,适应市场对铁路资源的配置要求。哈尔滨铁路局抓住历史机遇,针对管内货场现状、吸引区市场发展趋势和未来赢利模式,提出 3年改造57个货场的规划。在推进实施过程中,哈尔滨铁路局结合货场各自优势,积极向物流园区、物流中心方向建设和发展。
1 既有货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既有货场主要基于原有货运组织模式下建成,其布局、功能、基础设施配置等已经不能适应铁路货运向现代化物流转变的发展需求。
1.1 货场布局不合理
哈尔滨铁路局缺少现代化的货运场站,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许多货场地处市中心,被居民区、商业区包围,造成进出货困难、公铁联运不便,转型升级为物流中心的空间有限;货场规划与地方政府的衔接不紧密,铁路物流园区建设没有很好地融入地方物流发展规划,超前布局、抢占先机的能力不足;枢纽内货运站分工不尽合理,品类相近、地点分散,不利于规模化、专业化作业;货场周边的铁路资产、资源缺乏系统规划,影响综合物流设施建设及发展。例如,哈尔滨市的煤炭需求稳定,仅 2014年上半年卸车就达到 671.2 万t,目前枢纽内共有哈尔滨东、香坊、孙家等10个煤炭到达站,一方面,场站规模不大、作业地点分散,影响枢纽运输效率;另一方面,这些车站不是毗邻市区,就是地处市中心,不符合环保要求,地方政府要求煤炭卸车全部外迁,这使哈尔滨铁路局需要重新选址建设新的煤炭物流基地。
1.2 物流功能不全
哈尔滨铁路局的既有货场建成较早、设备陈旧,尚不具备现代化物流运作的功能。据统计,哈尔滨铁路局335座仓库中有302座仓库顶部漏雨;61个风雨棚中有52个顶部漏雨;232个站台中有214个站台存在破损情况;58 万 m2的货场中有 80% 出现破损。货运场站的功能大多以车流集结和货物的定点到发为主,缺少仓储、配送、加工、包装等多样化的现代物流服务功能,特别是城市中心货场的仓储能力不足,严重制约铁路向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延伸服务的拓展。例如,滨江站毗邻南极小食品批发市场、透龙轻工批发市场、玛克威商厦等16家大型批发商城,是零散“白货”集散中心,年货运量65万t,但货场仓库总面积仅有 7 640 m2,使仓储、配送、交易等延伸服务无法开展。
1.3 客户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货运场站的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不高,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先进装备应用不足。由于装卸设备欠缺,集装化运输没有得到广泛推广,无法做到高效搬运并且减少货损、货差;受信息化程度滞后影响,内部各业务流程仍然是人工控制,缺乏一套完整的物流生产信息系统,影响信息的传递和物流效率的提高;传统货场没有给客户提供市场交易空间,货场不具备发展成为市场的基础条件,物流地产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第三方物流、物流金融、电子商务及其他商业辅助功能与货场结合度不够,无法实现基于铁路物流的“一站式”服务,影响一手货源的聚集。例如,齐齐哈尔站货场缺少信息平台、没有客户服务中心,无法为客户提供办公、交易、无线网络等服务,缺乏市场化的软硬件环境,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2 货场改造的基本原则
货场改造是提升铁路物流硬实力的前提。哈尔滨铁路局在货场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统筹考虑基本物流功能和增值服务功能,借鉴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重点把握以下4项基本原则。
2.1 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按照现代物流节点设计理念,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并且具有前瞻性。在布局上,区分全国性、区域性、地区性3个层次,打通主要物流节点,扩充点线能力,构建铁路物流服务网络。
(1)科学选址。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充分考虑既有铁路资源状况,应与物流园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相配套。
(2)规模适当。应以市场分析及预测为支撑,建设适度、实用的货场,不求大而全,力求专而精。
(3)功能完善。基于市场需求和作业需要,广泛征求地方政府、主要客户、现场人员的意见与建议,根据不同的货场地理位置、货运需求、经营品类等,借鉴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转运中心等大型设施的建设经验进行设计。
2.2 合理的配套设备设施
货场改造应紧密结合现代物流的发展需求,加强铁路货运场站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促进综合运输网络的构建,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和物流整体运行效率。
(1)明确平面布置和流线设计。合理分布作业区,畅通集疏运通道,尽量避免交叉干扰。
(2)符合国家建设标准。装卸线、仓库、站台、堆场的硬面强度等应符合国家标准,满足铁路车辆、叉车、汽车等作业要求。
(3)具备满足生产与生活的空间,包括作业区、加工区、贸易区和产品展示区等。
(4)辅助设施齐全。排水、照明、消防和环保设施应齐全,并且具有危险货物办理、特种货物运输等专用场地和设备。
(5)提升设备设施的现代化水平。货场应拥有现代化装卸设备,提高装卸搬运效率,降低铁路装卸作业成本;拥有计量、安全监测设备,加强对货物运输和货场管理的监控;拥有完备的物流信息系统,实现信息透明化、物流可视化。
2.3 完善的系统集成功能
货场改造应以货场为中心,在不断完善基本物流服务功能的同时,不断拓展物流增值服务功能。不能仅满足于实现货物到发、中转、装卸、搬运、暂存等基本服务功能,还应着眼于包括信息服务、物流金融服务、一体化供应链服务等在内的增值服务功能,货场应以需求为驱动,以信息化为依托,打造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
2.4 适度超前的发展空间
货运场站规划和建设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的变化,预留应对发展的空间,其核心是确保铁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方面,应考虑外拓,随时能够扩充货场的能力;另一方面,应考虑转型,随时能够调整经营模式,实现效益最大化。例如,哈尔滨铁路局结合满洲里、绥芬河口岸站建设,合理布局联运通道和物流网络,改进满洲里、绥芬河口岸通关通道,推进铁公联运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保税区、口岸、公路主枢纽等运输设施的无缝衔接,进一步畅通口岸运输能力,使口岸站符合大型物流中心功能,保证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3 提升货场效益的思路
货场改造的目的是提升铁路的综合物流能力,通过多元化物流服务,借鉴国内外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的成功经验,在货场改造时进行合理的效益测算,确定赢利模式,实现铁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1 立足于增加货源
吸引货源、扩大存量,将专用线共用货源全部组织回货场办理。目前哈尔滨铁路局在用的专用线有859条,由于铁路既有货场设备设施难以满足货主需求,部分企业货源被分流到其他企业的专用线发到货物。2014年,哈尔滨铁路局共批准398家企业在130条专用线内开展共用,年办理货物发到量7451万t,如虎林粮库专用线办理虎林市玉泉米业有限公司、安康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新虎林粮库有限公司、九鼎贡米业有限公司和绿都鑫马米业有限公司5家企业专用线共用业务,年发到货物25万t。货场改造完成后,将取消专用线共用业务,全部在铁路货场办理业务,统一管理,实现效益最大化。
3.2 立足于固化货源
通过货场装车自动审批、优先配车,将专用线、公路货源吸引到货场。实施货运组织改革后,哈尔滨铁路局通过调整运力配置方案,对货场装车实行自动审批,带动两端服务,有效归集了货源。2013年,全铁路局货物发到量为38 314 万t (发送量为21 973 万t、到达量为16 341 万t),其中货场发到量为6 873 万t (发送量为4 158 万t、到达量为2 715 万t),货场发到量占总发到量的17.9%,较2012年提高 5.2%,在总体货源下降的情况下,货场同比增加发到货物 1 992 万t。货场改造后,将继续执行好这个政策,达到敞开受理、随到随装,吸引货源至货场。
3.3 立足于“白货”增量
依托货场改造后的设备设施和信息网络,服务管内和跨局货运班列,如在滨江、哈尔滨东、齐齐哈尔等车站建立散件货物物流中心,在货场内对发到货物进行分拣、分发、配送,参与民生物流和电商物流组织。通过建设物流中心,哈尔滨铁路局预计可以增加货场“白货”发到量158万t,其中滨江站增加50万t,哈尔滨东站增加30万t,齐齐哈尔站增加20万t,牡丹江站增加20万t,海拉尔东增加38万t。
3.4 立足于物流增值服务
提供增值和延伸服务是铁路货运实现效益的关键。在保证传统服务的基础上,改造后的货场应重点考虑拓展物流增值和延伸服务功能。为此,货场应新建客服中心、门市房和部分仓库。客服中心为客户提供办公、交易、食宿一条龙服务;门市房为客户提供商品展示平台和交易平台;仓库为客户提供多种需求的仓储服务。计划改造的货场中,哈尔滨铁路局已经与265家物流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成合作意向,如滨江站与哈尔滨市外联物流有限公司 (年运量为8 万t)、华达物流服务有限公司 (年运量为10 万t)达成一体化物流服务协议。货场改造后,在货场内联合办理物流运输,预计增加货源 3 892 万t。
3.5 立足于战略合作
服务于东北大粮仓,发展粮食和农资仓储。位于粮食主产区的货场可以建立粮食筛选基地,如讷河站可以吸引粮食企业在货场内办理粮食筛选、仓储业务,目前已经有78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合作意向,包括虎林鑫鑫米业有限公司 (年运量为4.5 万t)、林林粮油店 (年运量为1.5 万t),预计全铁路局粮食仓储可以增加货源 1 985 万t;同时,可以与黑龙江中储粮收储经销有限公司合作办理部分仓储调拨业务。在农资到达集中的绥化、宁安等货场,建设农资产品仓储交易区,新建仓库、风雨棚和门市房,为农资企业到达化肥提供仓储、配送、交易场所。目前已经有42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合作意向,如虎林858农场生产资料公司 (年运量为9 万t)、鑫农资公司 (年运量为6.6 万t),预计全铁路局农资仓储可以增加货源785万t。
3.6 立足于平台搭建
将货场作为一种资源,向公众开放。以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理念建立公共招商平台,敞开式招标,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提高货场利用率,融合多种业态进入货场,深度挖掘运输核心业务的附加价值,探索利用改造后的货场,形成以铁路为主导的物流中心和商业模式。例如,在哈尔滨东站货场内新建仓储基地,承接各大运输物流企业的运输仓储业务,并且与快递企业联手建设区域快件分仓平台,成立快件分拣中心,分类别设置仓储、分拣、理货、盘点功能区域,实现覆盖哈尔滨市东部城区内的“门到门”快件服务,延伸“站到门”服务链。
3.7 立足于转型发展
充分考虑城市功能布局的发展,对城市中心的货场进行改造,在货场内预留满足城市发展规划的储备空间。例如,针对城市物流基地外移,在滨江站新建10m 高仓库,在牡丹江建设各类型仓储物流中心,提前预留铁路发展空间和设备保障,抢占城市商贸交易、超市配送、快递分拣的市场份额。
4 结束语
哈尔滨铁路局应以货场改造为契机,加快货场基础设施、网络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延伸物流服务范围和功能,明确赢利模式,实现铁路货场的经济效益。今后,根据铁路货场的区位优势、货运量及未来发展趋势,结合货场改造的时机,对货场进行合理定位,建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并且结合不同的赢利模式进行优化设计,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