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便秘的干预作用
2014-01-04汪蓓蓓
汪蓓蓓
(江苏省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26005)
脑血管疾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便秘作为脑卒中长期卧床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其发病率高达50%[1]。特别是对于长期严重高血压引起脑出血患者,由于排便时常过度用力,增加了腹腔压力,导致血压剧增、颅内压升高,引起脑供血不足或造成颅内再次出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我科采用循证护理方法预防高血压脑出血长期卧床患者出现的便秘症状,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为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58.5±5.4)岁。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A组,n=25例)和常规护理组(B组,n=25例)。A组男12例,女l3例。平均年龄(61.7±6.6)岁。B组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62.6±5.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便秘的诊断(罗马Ⅲ标准)(1)排便费力,大便发硬,排便不尽感。(2)排便次数<3次/周,排便量 <35g/d。(3)全胃肠道或结肠传输时间延长[2]。
1.2 方法 A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B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
1.2.1 循证护理组根据每位患者情况,提出以下问题 (1)发生便秘的原因。(2)便秘对脑出血患者的危害有哪些。(3)采取哪些方法预防便秘。
1.2.2 循证护理方法(1)饮食因素。循证支持:脑出血患者一般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因此采用鼻饲流质饮食。由于流质中缺乏纤维素成分,虽经胃肠充分吸收,但形成的食物残渣对结肠壁的压力较小,短时间内不能引起排便反射。此外,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经常给予其高脂、高蛋白质、致使患者不易消化,引起大便干燥,发生便秘。护理方法:调整饮食结构,选择富含高纤维素的流质,进行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对于脑出血昏迷者,每日还需补充800-1000ml的水果汁、汤汁,起到软化大便,避免张口呼吸等造成的脱水引起大便干燥。还可在鼻饲流质中加入稍许蜂蜜,能起到润滑肠道,促进排便的作用。近来有报道发现[3]鲜梨汁中富含的山梨醇和乳果糖等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的有效成分,每天早晚2次进食鲜梨汁,每次150ml,连用14d,可明显减少便秘的发生率。(2)心理因素。循证支持:最近研究认为[4]伴有抑郁、焦虑症的患者大都存在胃肠功能紊乱。脑出血患者绝大都为急性起病,患者存在紧张、焦虑的情绪,极易导致交感神经的活性增高,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发生紊乱,最终使得胃肠蠕动减慢,形成便秘。特别对于有些女性长期卧床患者,由于害羞的情绪或床上排便的不适,经常憋便,易导致排便困难。甚至还有些肢体功能活动障碍患者因自身情绪的影响,不愿主动向陪护者告知便意,而人为的控制排便,使得粪便中的水份被肠粘膜重吸收,引起大便干结,形成便秘。护理干预:护士需主动询问患者的大便情况,对于出现上述原因的患者需及时与其沟通,向其宣教床上排便的方法,指导患者床上正确使用便器,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需积极纠正患者的心理障碍,当有便意时应及时告知家属,帮助其立即排便,不能有怕麻烦别人或害羞不安的心态,防止因刻意憋造成便秘。此外,病房中需积极营造相对私密的环境,尊重患者的隐私,减轻患者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对于焦虑、抑郁的患者需及时予以心理疏导。(3)年龄因素。循证支持:脑出血发病的人群年龄段大多为中老年人。由于老年人胃液、消化酶分泌的减少,导致小肠粘膜消化食物的能力下降,食物滞留胃肠道时间延长,加之粪便中的水分重吸收过多,从而引起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此外,中老年患者的身体各系统的功能日益减退,腹肌、肛门括约肌等参与排便的肌肉张力也正降低,导致排便的力量不够,也引起便秘。护理干预:嘱患者去枕平卧,护士位于患者右侧,将手掌放在患者脐上方,掌面适当力度按顺时针方向按摩患者下腹部,每次5-10 min,每天3-5次,有助于胃肠道的正常蠕动,还有助于推动粪便前行的作用。另外还可嘱患者左侧卧位,因重力关系,降结肠可受到内组织挤压,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上述方法向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宣教,帮助患者排便。(4)卧床因素。循证支持:治疗指南中规定脑出血的急性期必须绝对卧床,而长期的卧床极易使患者肠蠕动能力减弱,致使水分被再吸收,粪便在结肠内运行时间延长,从而引起便秘。护理干预:对上述长期卧床患者,临床护理中应定时协助患者翻身(1次/2h)和有目的的活动四肢,病情允许时,可适当摇高床头让患者坐起,病情好转后可让患者下床小范围活动,从而刺激肠道蠕动。平时,可略摇高床头,借重力作用增加腹内压力,以促进排便。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运动,可运动腹肌,增加腹肌力量,提高排便能力。(5)药物因素。循证支持:脑出血患者长期服用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等脱水剂,使肠壁细胞脱水,导致肠壁细胞对肠道内的水分重吸收能力增加,以致大便干燥,引发便秘。而钙通道阻滞剂可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使的肠壁肌张力下降,从而减弱了胃肠蠕动,可引起或加重便秘[4]。护理干预:避免或尽量减少使用易造成便秘的药物,如若药物因素引起的便秘,应停药调节用药方案,并加服一些如酚酞片等治疗便秘的药物。鼻饲时选取富含润肠通便和纤维含量较高的流质。(6)麻醉与中枢抑制。循证支持:脑出血患者如若进行血肿清除术后,因采用全身麻醉,术后胃肠蠕动功能减慢或消失,导致本不易形成食物残渣的流质对直肠壁产生的压力减小[5],以致不能产生便意,易发生功能性便秘。此外,脑出血引起脑功能损害,造成排便反射降低或破坏。护理干预:严密观察患者肠鸣音的变化,注意有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必要时可给予如多潘立酮片、吗丁啉片等缓泻剂和促胃肠动力药物。1.3统计学方法
该文中计数资料分析采用x2检验;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完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的比较:循证护理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指在临床护理活动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它改变了护士凭经验感觉的工作习惯[6]。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就是便秘,多种因素共同促进了急性脑出血患者出现便秘。患者脑出血后,脑功能受损可影响排便反应中枢,造成便秘,而急性期发病的患者可能出现脱水,使得粪便干硬,不易排出,并且长期卧床,患者活动减少,也可以促进便秘的产生[7]。而便秘可能对患者的机体带来不良影响,如患者排便不通畅时,容易增加腹腔内的压力,同时颅脑的血压也会上升,从而导致再次脑出血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出血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干预后,患者的便秘情况明显改善,表明循证护理对预防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便秘有一定的作用。在循证护理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心理辅导治疗、运动辅导治疗、腹部按摩辅导治疗以及提醒式辅导治疗的综合应用,不仅帮助大部分患者改善了便秘情况,更让患者感受到了医院对他们的人性服务,有利于整个疾病治疗过程的发展。
综上所述,采用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应用的临床护理模式,能有效地解除和预防患者便秘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苏永静,张小燕,张振路,等.卒中后便秘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7,14(9):4-6.
[2]林细容.脑卒中患者早期预防便秘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5:19-20.
[3]刘彩.影响喉癌患者排便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0,10(6):562—563.
[4]周晓红,叶丽敏,吴远聪.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6):812—813.
[5]胡秀文.健康教育对预防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78.
[6]夏瑾,陈建永,潘峰,等.功能性便秘患者社会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07-209.
[7]杨冰霞,郑越瑜,唐丽平,等.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防便秘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7):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