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老年人牙齿修复失败的影响因素
2014-01-04龚翠红河南省平顶山市口腔医院467000
龚翠红(河南省平顶山市口腔医院 467000)
高龄因素是导致口腔组织器官有退行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老年牙齿修复患者中,大多数患者都有局部缺失牙、余牙健康状况差等情况,且患者大部分的口腔状况不良、牙齿咬合关系有异常,故而牙齿修复治疗有一定难度存在;其次,很多的老年牙齿修复患者对牙齿修复的知识不够了解,缺乏对自身疾病的全面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不够注重相关方面的生活细节,从而更容易造成牙齿修复失败。因此,本文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于我院的56例老年牙齿修复失败患者做出了分析探讨,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于我院的56例老年牙齿修复失败患者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9±7.1)岁,平均存留牙为19.2颗。从患者的牙齿修复治疗情况来看,有15例患者是初次修复,有24例是二次修复,其余17例患者为三次或三次以上修复。
1.2 方法 牙齿修复治疗中,主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牙齿状况来确定治疗方案,对于身体状况良好但牙齿余牙状况差的患者,则进行拔牙处理,主要拔除无法保留的残冠。残根,以及无法保留的松动牙。如果患者的基牙状况良好、只有少部分缺牙,那么对患者进行设计固定桥修复治疗;对于一些身体条件差的患者,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拔牙,那么在修复治疗中,则选取患者牙根稳固的牙齿来作为基牙,采用覆盖义齿或者黏膜支持式可摘义齿来进行修复治疗。如果患者的牙齿中孤立牙较多,且牙列缺隙多,那么修复治疗可以考虑增加基牙、间接支托这两种方式,便于义齿固位。对于非初次牙齿修复的患者,那么应该对患者的旧义齿做出详细检查,检查义齿的一些使用情况、并询问患者初次修复一些情况,找出义齿修复失败的关键所在,然后对关键因素采取有针对的解决措施,制作出新的义齿来进行修复,并向患者详细说明修复的注意事项。
1.3 修复失败标准 修复失败的标准是根据患者主诉和临床检查来做出评定,患者自诉在咀嚼的过程中有明显疼痛感、牙齿的根尖部有肿痛的情况存在、牙齿松动或侧叩痛,根据临床检查发现患者的根尖部位置有红肿,或者患者根尖部瘘道,那么可以判定为患者牙齿修复失败。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本组患者食物嵌塞造成的慢性根尖周炎和微渗漏造成的急慢性根尖周炎是导致牙齿修复失败的关键因素,相较于心理因素、咬合创伤等导致修复失败的因素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牙齿修复失败因素
3 讨论
老年牙齿修复患者的咬合关系异常、牙列不齐、不良修复等均可能造成牙间食物嵌塞,一旦有食物嵌塞的情况,很可能引起牙槽骨吸收或牙龈退缩,不仅对患者的日常进食造成妨碍,也有很大可能造成牙齿修复失败,从本组研究患者中有17例(30.4%)食物嵌塞引发慢性根尖周炎导致修复失败的情况来看,牙间食物嵌塞是导致修复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牙齿修复治疗的过程中,修复治疗的防嵌设计一定要有周全考虑,对于患者的嵌塞牙间隙为0.5mm以内可以考虑实行牙体充填;对于患者的前牙间隙多有嵌塞情况存在,那么可以考虑使用假牙龈,对于后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采用牙齿连续卡环,并联用三角固位体,三角固位体可以考虑使用颊侧牙间三角固位体或者垫加颊侧三角固位体等。
从通常情况来看,牙槽骨吸收未超过1/2牙,那么可以考虑保留牙治疗,如果在2/3的范围,那么修复治疗应考虑到此牙重要程度,根据其重要性来决定是否拔除或保留;如果患者并发有重度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牙槽骨吸收超过1/2牙这个范围则立刻拔除;其次,牙槽骨吸收已达到根尖,或已达到根周,且均有阴影,那么此类情况也应执行拔除。在保留牙的治疗中,对于有牙周病患牙应该将其咬合创伤有效去除,对患牙的冠根比做出有效改善,并在义齿设计中对松动牙有良好的固定预设,从而降低修复失败的发生率。此外,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牙齿修复有进一步的认知,其也是提高修复成功的关键措施,故应考虑此类因素,让患者定期复诊,及早地将可能导致修复失败的因素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