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2014-01-03韩鸿玉
韩鸿玉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妇幼保健院 贵州 黎平 557300)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是产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剖宫产术后一旦发生切口感染,将影响患者的早日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会发生子宫切口裂开、继发出血、败血症等情况,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掌握好引起感染的因素并做好预防控制措施是控制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为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及临床护理对策,就我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产科住院行剖宫产术并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产妇87例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产科行剖宫产术产妇87例切口感染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行剖宫产的87例切口未感染者87例为对照组。产妇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6.4±4.1)岁,孕周36~42周,平均37.5周。
1.2 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调查表主要内容依据国内外文献提供的可能相关术前高危因素,包括:肥胖、基础性疾病、血红蛋白减少、胎膜早破、手术时间延长、阴道检查和肛检频率过高等。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和相关护理对策。
2 结果
2.1 基本因素对产妇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如表1所示,肥胖、血红蛋白减少和基础性疾病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和血红蛋白减少是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而术前是否有基础性疾病也是影响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
2.2 妊娠特有因素及治疗、检查对产妇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如表2所示,可以认为胎膜早破、手术时间延长、阴道检查和肛检频率过高是影响产妇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而羊水污染则不是产妇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因素之一。
表1 基本因素对两组产妇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情况
表2 妊娠特有因素及治疗、检查对产妇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
3 讨论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创伤性手术,所以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可能性较高。有资料显示,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是阴道顺产分娩切口感染率的5~10倍。现结合该资料研究结果,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和护理措施做简要分析。
3.1 肥胖因素、血红蛋白减少和基础性疾病:肥胖孕妇由于脂肪堆积影响操作,使手术时间延长,单位组织供应少易形成死腔,其次相对手术切口张力大、缝合过密、异物(如手术缝合线)过多,易造成脂肪液化合并感染,故其切口感染机会明显加大。第三,肥胖产妇由于活动不便,术后卧床时间延长,不利于血液循环,加大感染机会。术前有血红蛋白下降和基础性疾病的产妇因免疫力下降,使得切口愈合时间长,细菌滋生易引起感染。
3.2 胎膜早破:胎膜早破也是引起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之一。其原因是胎膜早破导致宫内感染及产褥感染。由于破膜后阴道和宫颈处细菌易进入子宫,加大了切口感染的机会。另外,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有一部分本身就是由感染引起,所以胎膜早破孕妇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
3.3 阴道检查和肛检次数过多:其引起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为行阴道检查增加阴道有益菌群进入宫腔和切口处的机会,导致菌群失调,有益菌群经环境改变后变成致病菌,引起感染。而肛检则容易把肠道菌群带入宫腔和切口处,术后感染机会增加。
4 护理对策
4.1 加强腹部切口的护理监测:产科要加强对产妇产后对切口护理知识的宣传,护理人员做好协助切口换药和无菌、隔离操作技术工作,并掌握好各产妇切口的愈合情况。
4.2 控制抗生素使用: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防止抗生素滥用情况,否则会造成院内感染和耐药菌增多和爆发流行。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应正确使用敏感的抗生素。
4.3 加强医护人员和陪护家属手卫生的管理:手部可不经意传递多种细菌,导致切口感染。所以,应尽量限制家属陪护人数和出入病房次数,尤其在集中换药期间、医生查房期间,从而为产妇创造一个清洁的换药环境,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操作前,应认真、彻底而有效的洗手,换药期间必须做到无菌操作,医院应定期对医护人员手部卫生进行评估检查。
4.4 指导产妇进行术后的早期活动:术后早期活动有利于产妇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增加产妇食欲,从而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加强产前对产妇的孕期保健,预防产前各种基础疾病及感染,加强病房及周围环境的卫生管理和术前预防性使用一些抗生素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
[1] 刘裴,梁领华,黎紫玲,等.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2,8(8):111-112
[2] 刘宏丽,彭坚.剖宫产术中更换无菌手套预防产后切口感染的探讨[J].中国临床护理,2010(5):238
[3] 曹敏.手术室术后器械处理流程再造的效果评价[J].临床护理杂志,2011(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