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茶馆:不只卖一杯茶

2014-01-02谢燕青张杰

茶博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茶馆民居山水

本刊记者 谢燕青 摄/张杰

山地民居,曲径通幽

在江南水乡,一盘豆腐干,一碟茴香豆,已是风情万种。再来上一杯出自和茶馆的茶,更是让杭州的城市气质尽显其中。“和茶馆不只卖一杯茶,也卖当下的生活方式。”和茶馆馆主庞颖说道。杭州作为一座休闲城市,一杯茶,让茶客们在自然山水中过起了自由自在的休闲生活。

新古典主义典范

1995年之后,人们开始对生活提出要求,茶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且开一家赚一家。庞颖说:“今年是我开茶馆的第16个年头,一直伴随着城市发展的规律而发展。茶馆的定位,要契合时代的脚步,符合这座城市本身固有的特质和气质。”

和茶馆的第一年,庞颖还是一个不懂茶的收藏爱好者。她爱收古玩,在这些古人过去的生活用品中,她看到了古人美好的生活方式。庞毅不禁陷入了反思:为什么这些出自普通匠人之手的生活用品,审美价值被全世界接受,成为一种永恒的美学。

幽静的室内环境

出于好奇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庞毅一边收一边看一边想,怎么才能把这些永恒的美呈现给大家呢?如果单纯开一家古玩店,进店的客人肯定不多。当时正值杭州开茶馆大热,庞毅一想,不如开一家茶馆。1999年,和茶馆开张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故宫博物院院长吕济民来到和茶馆后,亲自题写“博古颂今,光華重现”八个字。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院长王旭烽称和茶馆为“新古典主义”,采用了古今结合、古典东西时尚化的方式,使整个茶馆的氛围显得很特别。

和茶馆安缦店,曲径通幽,砖墙瓦顶,土木结构,有着与周遭民居相融合的不动声色的朴素。屋子不大,里面都是庞颖的珍藏,历代的茶具、佛像、青瓷……在和茶馆内,上下五千年中国人精彩生活方式片段展现无遗,用生活的形态把历史传统呈现给大家。

一方山水养一方草木

开了茶馆之后,庞颖开始学茶,慢慢觉知“茶的力量不可限量”。茶米油盐酱醋茶,代表着一种健康的生活,非常有益。“茶是现在进行时,能把美好的生活方式呈现给大家。”起初,和茶馆作为媒介,呈现一种古人的生活形态。来到和茶馆的人,看到古玩后,都会有一种亲切感,“这个我爷爷家有。”,“这个我外婆家也有。”

随着城市发展日趋成熟,逐渐对茶馆提出专业的要求。“喝茶,是能够身心愉悦的;茶馆,是卖一种当下的生活方式。”

和茶馆的选址,体现了杭州的山水,杭州人的生活方式。安缦店呈现山地民居式的家庭生活,而位于西溪湿地的悦榕店则体现了分享茶生活方式。庞颖在店内讲茶,分享茶的点滴。庞颖讲茶不定期开班,属于体验式教学。

一方山水养一方草木,寄情山水之中,才能怡情养性。庞颖作为茶馆经营者,在尊重生活的基础上,分享真正美好的生活方式。

茶杯围着餐桌转

庞颖一直强调: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细心的茶客会发现,店内橱柜里的茶叶样本,庞颖很用心的说明茶叶的产地、品性等,茶叶上面陈列着适合冲泡这种茶的器皿。

张岱在《兰雪茶》中记载了沏绿茶的方法:“浅瓷瓯,淡放之,沸水冲沏之。”庞颖一直反对用玻璃杯冲泡绿茶,认为不能丢了老祖宗的经验和智慧。庞颖在开茶馆的这十几年里,专业性和与时俱进双管齐下。她用15年的时间遍访名山,寻茶、访茶、学茶;学会用茶酵素使食材增味,不用味精、香料,彰显食材本色,使葡萄酒、茶、食材之间美味绝配……

最近,和茶馆在杭州索菲特西湖大酒店大堂开出了新店,庞颖希望把茶这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带到城市中心,带到那些生活快捷的人群之中。□

猜你喜欢

茶馆民居山水
《茶馆》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爱在一湖山水间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山水》
清雅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