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鲁茶插上腾飞的文化翅膀:记山东省茶文化协会会长王裕晏
2014-01-02郑瑶瑶
本刊记者 郑瑶瑶
12月2日,北纬36°40′的济南,俨然已开启了冬日模式。明净如洗的天空下,道路两旁的树木被枯黄的秋叶装扮得有些颤冷与寂寥,路边三三两两的小水坑结上了暖阳也融化不了的薄冰,来往的老人小孩已经用棉袄、帽子、口罩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零下五度的最低气温,若来场小雨,想必就能见到老舍先生笔下那妙趣横生的小雪了。
“今天就算你是初次来济南,我也不会带你夜游观泉了。”两个月前,广友茶城刘铭扬带着初来济南的我游了泉城济南最大的特色——无处不在的泉,山东人向来以好客著称,能让他们说出这话,我顿时对这天气打了个寒颤,此时才真正体验到,这样的地方能产出茶这种“南方”嘉木,是多么不易。而能将山东茶从原来的默默无闻做到如今的颇具名气,其中的艰辛必然比南方各大茶区更甚。于是,对于此次的采访对象,山东省茶文化协会会长王裕晏,这个为山东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人,我又平添了几分好奇与敬重。
成立协会:确立新的重心
上午9点,王裕晏穿着黑色大衣,戴着黑色帽子,如约出现在山东省茶文化协会的茶室里,精神抖擞,脸色红润,看起来比82岁的高龄要年轻许多,精神许多。一听到“茶”字,老人红润的脸上立刻绽开了明朗的笑容,滔滔不绝地说起自己与茶的故事。
“我喝了60多年茶了。”
15岁就参加工作的王裕晏,在连云港、临沂之后,于1953年被调到济南,进山东省机关担任秘书工作,负责写材料。那时的他,21岁,他与茶的缘分,正是从那时开始的。
从一开始的秘书,到后来的山东省副省长、政协副主席,王裕晏工作了一辈子,也喝了一辈子的茶。但来到茶协之前,他“只知道茶香、好喝,并不懂茶”。茶真正变得和王裕晏难舍难分,始于“南茶北引第一人”、山东省原省长谭启龙与他的那次交谈。
1997年,退休回到山东的谭启龙将王裕晏叫到了自己家,语重心长地跟王裕晏说:“我现在老了,什么事都不干,但有一件事我得干,那就是茶。”出生于茶乡,又将南方的茶带到山东来,这个一生没与茶分开过的老人,在退休后,仍然记挂着茶,记挂着始于自己的山东茶,他在筹划成立一个茶的研究机构,因为山东茶要发展,不能只靠种植和市场消费。“你来当会长,我来当名誉会长。”谭启龙说得诚恳。
王裕晏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摄/祝田园
有感于谭老对茶的深情,再加上自己对茶的喜爱,王裕晏一口答应了下来。于是,他开始为成立这个山东茶研究机构到处奔波。
要成立这样一个机构,王裕晏首先就找来了相关部门的几个负责人一起商量,并希望他们能参与进来。听完王裕晏的介绍,对方以“自己工作实在太忙了”为由婉言谢绝了。“这个机构的发起人都是退下来的老领导,德高望重,他们有顾虑,怕‘伺候’不好反而不好。”王裕晏只好再想其他法子。最后,他找到了农业厅刚退下来的一个副厅长,“我就跟他说,你退休了能干什么?干脆来茶协吧,你当法人代表”。副厅长最终被王裕晏的热情和想法所感染,同意了。于是,1999年,山东省茶文化研究会成立了。
“刚成立时,我们不叫协会,是叫研究会。后来有人提出,还是改成协会好,这样就能把与茶相关的其他领域也包括进来了,能为茶做更多的事。”讲起山东省茶文化协会成立的点点滴滴,王裕晏仍记忆犹新,“本来有人提议改叫‘山东省茶协会’,我们一听,马上就给否决了,茶是有故事的,故事里蕴含着文化,协会是做茶文化研究的,丢了什么,也丢不得‘文化’二字。”最后,“文化”二字保留了下来,山东省茶文化研究会正式更名为山东省茶文化协会(以下简称茶协)。茶,成了王裕晏生活的一个新的重心。
专心研究:山东曾经产茶
“做了茶协的会长,不能不懂茶呀。”王裕晏找了很多与茶相关的材料,开始学茶。正如23岁那年,王裕晏要开始为政府机关写文章,可初中未毕业就出来工作的他,并不会写文章,怎么办?“学!”于是,王裕晏报了夜校补习班,每天下班后便过去学习,学到晚上九点。从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一步步学起,到后来,王裕晏成为了单位里的“笔杆子”。25岁时,王裕晏便在《大众日报》上发表了自己的文章,“那篇文章我一晚上就写出来了”。
协会成立之初,正值山东茶馆业发展兴旺之时,专业的茶艺师成了最稀缺的资源。协会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茶艺师培训中心。为了找到优秀专业的茶艺老师,协会还千里迢迢从湖南农业大学聘请了专业的茶艺技师。培训中心开课后,王裕晏也兴致勃勃地去听每一堂课,去学茶。听着听着,王裕晏对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到后来,他干脆走上讲台讲起了课。“听得多了,慢慢也就会了,培训的第一课我都能像模像样地讲了。”说起“讲课”的经历,王裕晏笑得更加灿烂了。
学着学着,王裕晏慢慢就痴迷上茶了。
山东历史上到底产不产茶?至今仍存争议。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圣陆羽在《茶经》开篇似乎就给茶划分了地理界线。西方更有“北纬30°以北不适合种茶”的说法。位于“北方”的山东,似乎与产茶无缘。
为了研究“山东历史上产不产茶”这个问题,入门后的王裕晏便开始到处跑。听说临沂和日照有老茶树,他便亲自跑去看,把茶树的叶子和种子采下来,送到杭州茶叶研究院骆少君处检测。“这些树叶,当地人世代就这么采下来当茶泡来喝的,汤色十分漂亮,但检测结果说这些并不是现在的茶,因为不含茶多酚,没有茶的特征。”
现实中无法找到山东曾经产茶的依据,王裕晏便到历史资料里找。
“山东历史上是产茶的!南茶北引不是山东茶的开始,而是山东茶的恢复。”王裕晏结合自己的历史研究,大胆地提出了“山东曾经产茶”的结论。
“《茶经》中的十个人中,神农、鲁周公和晏婴都是山东人;唐代时,灵岩寺的和尚除了打坐外,做的最多的就是喝茶了,寺里至今还刻有记录当时喝茶盛况的文字;据记载,山东晋代就有茶,盛的时候,在元明时期,山东胶东就是产茶的地方;明万历初年黄一正所写的《事物绀珠》列举了全国96种茶,其中就包括‘莱州茶’和‘海州茶’……”说起山东的茶历史,王裕晏打开了话匣子,“苏东坡在密州(现山东诸城)任知州时,有寒食节(清明节)喝新茶的记载,南方的新茶运到山东,肯定要清明之后了,说明苏东坡那时喝的茶应该是山东本地产的茶……”王裕晏将这些历史考证写成了论文《鲁茶渊源》。
尽管一些专家仍然反对“山东曾经产茶”的说法,王裕晏却对这一结论深信不疑:“清、敬、和、美,茶文化的核心理念,都是根植于孔孟思想的基础上的,而孔孟思想的根在山东,所以山东与茶,必然是有渊源的。”
志存高远:扶助茶农茶企
“山东现在的茶园面积已经发展到30多万亩了。最东边的荣成有8000多亩;最西边的泰安,以女儿茶闻名,茶园面积也发展到了2万多亩;莱芜也有万亩茶园,那里有60年代的老茶树,其茶汤非常爽口;曲阜九龙山的条件好,茶园也发展得不错……”闲不下来的王裕晏,用自己的双脚,走遍了山东每一个茶区,对山东的茶产业发展,了如指掌。
“山东茶叶片厚、滋味浓、耐冲泡、香气高,经中国农科院等多家科研机构跟踪质量检测表明,山东茶的各项指标优良,而且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及微量元素比其他茶叶高出许多,保健功效十分显著。你可别小瞧山东茶,价格可贵着呢。”山东有“一亩茶,十亩田”的说法,对于茶农来说,种植茶叶的经济效益要远高于其他农作物。但山东的最高纬度接近北纬38°,因为气候和技术的关系,适合种茶的地方并不多,山东的茶园面积也一直在30万亩上下徘徊。
王裕晏书法作品
为了解决茶园面积上不去的问题,王裕晏多次带着相关专家下到茶园基地考察,为当地茶农进行技术指导,普及种茶知识。当茶农茶企的发展需要政策补助支持时,王裕晏便会根据考察情况,整理好文字、照片、录像等资料,拿着完备的资料亲自跑到相关部门去拉拨款和补助。
这几年,制约山东全省茶叶发展的瓶颈就是茶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茶园越冬防护管理不到位。为此,王裕晏带领茶协工作人员,先后到茶区做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并亲自将全省茶叶发展的现状向山东省水利厅、省财政厅和省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先后争取到2000多万元的水利抗旱扶持资金。为了确保扶持资金落到实处,王裕晏不辞辛劳,一定要亲自查看款项是否落实到位。
“一来得益于王省长的威望,二来因为准备的材料齐全无可挑剔,一般情况下我们反映的问题便会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会得到及时的解决。”茶协副会长兼秘书长侯国云曾是江北第一茶市的老总,那年,王裕晏来考察茶叶市场,看到了济南茶叶市场蓬勃发展的潜力,回去就给济南市领导写了封信,希望扩大茶叶市场的规模,以发展山东的茶叶市场经济。后来,济南的茶叶市场得到了政策的扶持,江北第一茶市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叶市场。
引进茶苗、茶园修路、茶园抗寒防冻……多年来,王裕晏奔走在广大茶农茶企之中,急人所急,为发展山东茶产业倾尽心血。“我现在下茶园,他们都认得我。”而大家更是亲切地称呼王裕晏为“茶省长”。
心无旁骛:最是重视品牌
十几年里,除了山东全省,王裕晏的足迹还遍布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茶区。
“我去浙江杭州,看到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御赐的那十八棵龙井被很好地保护着;我到四川雅安的蒙顶山上去,那边的古茶树也被重视保护起来了;还有安吉白茶,武夷山的岩茶……你到南方去,会感受到那里的茶文化真的十分浓厚。很多人都觉得北方人喝茶没有文化,其实不是的,北方也有茶文化,比如山东的茶文化,不比南方的薄弱。”山东也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也有附庸风雅以茶为乐的文人墨客,比如苏东坡,比如李清照,“但山东对这一块文化的研究和挖掘远远不够,”说到此处,王裕晏不无遗憾。而为了让大家重视对山东传统茶文化的挖掘,除了撰写相关茶历史茶文化论文,王裕晏还组织策划拍摄了首部讲述山东茶叶的综合性纪录片《齐鲁茶缘》,纪录片分12集,从山东茶的起源、历史文化发展、种植与加工、经营质检、茶艺茶道和茶人故事等各个方面对山东茶历史茶文化做了综合性的回顾。而为了拍好这部纪录片,王裕晏几乎将策划、主编、拍摄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揽了过来: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稿子,联络专家和茶人,全程陪同摄影组到日照、青岛、临沂、潍坊等省内各个茶区取景……纪录片在山东省、市各大电视台轮流播出,给广大市民普及了山东茶文化,掀起了一股全民饮茶的高潮。
2014年山东省茶文化协会会员大会合影
除了对传统茶文化的挖掘,对于当前山东茶的发展,王裕晏最是重视品牌。“山东现在的茶品牌太散,除了日照绿茶,再没有其他全国知名的品牌。”
王裕晏认为,纵观当前茶产业的发展,品牌缺失都是一个瓶颈。在全国企业已经从产品销售发展到品牌营销的高级阶段,山东茶能否重振雄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山东是否能培育起知名茶品牌。为此,在2006年,借由“南茶北引”50周年之际,王裕晏带领茶协组织了一次山东名茶评比,评出了“山东十大名茶”和“山东十大优质茶”。在60周年来临之际,王裕晏还要组织茶协对评选出来的名茶进行复查,以维护山东茶品牌建设。
王裕晏与茶界泰斗张天福合影
“北茶崛起,品牌当先。”王裕晏说得斩钉截铁。
时移境迁:情系茗香不变
身边的人说,之前,一年时间里,王裕晏大概只有三个月时间是呆在家里的,其他时候都在外面奔走,闲不下来。现在,虽然因为年事渐高,在外奔走的时间少了,但一有机会,王裕晏还是喜欢往外跑,因为只有亲眼看到,才知道现在茶界的真实情况。
“我11月份就出去了4趟,过两天又要出门了。”对于奔走这件事,王裕晏乐在其中。为茶奔走得多了,结识的茶界的朋友也越来越多。“认识了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邬梦兆后,他还聘我做促进会的名誉会长。”作为山东茶文化的代表,王裕晏以茶会友,如今已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中国茶人联谊会的特邀顾问……他将山东茶带向全国,又将在全国奔走学习的经验借鉴到山东茶的发展过程中来。
“黄昏品茗无穷爱,丹青伴我照夕阳。”王裕晏酷爱书法,茶和书法,成了他退休后的最大乐趣。侯国云回忆说,一次到王裕晏家里汇报工作,听他打了足足1小时电话,从山东经济讲到全国经济,思路清晰,各种数据记得一清二楚,“那脑子就像一台高速运作的大型计算机”。王裕晏则将记性好归功于喝茶和写字。习字品茶,墨茶俱香。他将自己写的茶诗做成了一本挂历,分发给茶馆、茶企,备受追捧。2012年,他出了一本书画作品集,作品集里,处处是茶。
如今,对茶痴迷的王裕晏辞去了革命老区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等所有职务,唯独想保留茶协的职务。
“我已经离不开茶了。老了,只做茶。”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十几年前,另一个老人同样深情地对眼前这个老人说,“我现在老了,什么事都不干,但有一件事我得干,那就是茶”。
时移境迁,但这一脉相承的对茶的痴迷,让屋外北方的冬天也变得温暖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