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禅茶一味”
2014-01-02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孙忠焕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孙忠焕
第九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开幕式
2014年11月8日(农历闰9月16日),我应邀参加在江西省奉新县境内大雄山脉的百丈寺举行的第九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听说这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佛教协会会长净慧长老倡导,由中、日、韩三国相关人士参加的一项禅茶文化交流活动。我认为这项交流活动非常有意义,它不仅可促进禅文化与茶文化的交流发展,从而为禅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和全世界传播做出重要贡献,还可推动茶产业的发展。因为几千年来中国茶的功能和作用,与佛教在中国兴起以后的实践中,茶与佛禅有天然的互通共融之处,结下了不解之缘,还创立了“茶禅一味”的核心理念。
从禅茶结合的物质层面说:现代科学研究茶叶中至今已可分离鉴定的化合物有500余种,其中有机化合物有450余种,无机营养素有几十种,主要有生物碱类(如咖啡因、茶碱、可可碱)、多酚类、维生素类、矿物质、氨基酸与蛋白质类、茶色素等。所以《中国茶经》中,归纳茶的传统医疗功能有24项,如少睡、消食、下气、安神、去肥腻、治心病、清头目、祛风解表、止渴生津、延年益寿等等。这非常适应僧人生活的需要。佛教僧人坐禅,一般一日只食两餐,早上6点左右为朝食,下午4点以前为哺食,长期打坐禅修,一需提神解困,二需补充营养,三僧人整日打坐需要消化理气,所以茶是最佳的佛禅食物。唐代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记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挾,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从禅茶结合的精神层面说:自古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因为佛教倡导的“苦、静、凡、放”都与茶的内涵(文化)有关:
苦:佛教理论基础是释迦摩尼创立的苦、集、灭、道“四谛”,而苦为“四谛”之首,佛教认为一切由“苦”引起。所以把参破苦谛作为修炼之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写道:“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清则上清矣”。喝茶可品味人生,有助于参破“苦谛”。
静:佛教主静。尤其是禅修把静坐静虑作为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对僧人来说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道讲究“和静怡真”,而茶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
凡:佛禅要求人们通过静坐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已达大彻大悟。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说的是,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
放:佛教禅修特别强调“放下”。因为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近代禅宗泰斗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的精神和性情。演仁居士有诗曰: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做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
为此,一般寺庙中常备有“寺院茶”。佛教和民间一般也将做好的茶叶用来供佛敬祖待宾客。为了满足寺院和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推广自己的茶园,自觉不自觉地研究并发展了制茶技术和茶文化,也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自唐以来,中国与海外交往增多以及通过来华取经的日本、韩国等国僧人把中国茶及茶道传播到日本、韩国、东南亚及世界,从而也带动了中国茶及茶道在海内外的兴起。所以,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既是中、日、韩等国禅茶文化的交流平台,也可促进茶的发展。此等好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是责无旁贷的,8日上午我等四人从杭州乘G97次动车出发,下午到达南昌站,承办方江西茶人联谊会的负责人张卫华先生(也是泊园茶人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本次世界禅茶文化交流会的实际组织者及赞助人之一)已派车在南昌火车站内等候。开车司机小夏(是张卫华先生的专职司机),是位能干、热情、健谈的小伙子。他一路向我们热情介绍这几年南昌的发展情况,奉新县及百丈寺的概况,本次世界禅茶文化交流会筹备工作及他老板张卫华的热心和操劳,并告知出南昌城到百丈寺约需2小时左右时间。
因前一天(7日,立冬日)南昌地区下雨,8日是雨后天晴,一出南昌城就看到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空气清晰,加上深秋的景色红黄绿相交,层次分明更加惊艳,颇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的意境。下午四点左右车下了高速到达大雄山脉下,我们沿江西通长沙的老国道行驶,后转入上山的公路,弯弯曲曲,蜿蜒崎岖地向上慢慢爬行,近傍晚五点到了百丈山顶新建雄伟的百丈寺大山门。小夏说,前面就是百丈寺了。我举目望去在苍山翠绿中,一片雄伟壮观的寺庙建筑浮现在眼前。只见这里群山环绕下的一方山坳平坡,四周高峰耸立,山峦叠翠,云雾缭绕,一派养身修性的宝地。小夏将车直接开进寺庙院内,刚在寺庙西侧停下,一缕金黄色的阳光照射在庙寺西侧的建筑上,随我同行的人惊呼:佛光,佛光!我内心一阵惊喜并默默地祈祷,但还是淡定地去报到处领客房钥匙,会务组安排我在寺庙内一幢叫“无相楼”的客房下榻。百丈寺创建于1200年前的唐朝,是禅宗清规发祥地,后几经灾毁。现占地1200多亩的雄伟壮观的百丈寺是2O04年由年近百岁的当代佛门泰斗、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本焕长老筹资1.5亿多元建成,2011年8月31日开光落成。此次来宾有600~700人,要在远离村镇的高山寺庙中都落住下来确实很困难,到晚上9点多小胡等人才好不容易地搞到一席又挤又冷的通铺。
傍晚6点多我们用了素斋。晚上7点大会开幕式在寺庙广场举行,因前一天是我国立冬节气,8日已是初冬,海拔800米高山的初冬之夜冷风嗖嗖,显然比杭州寒冷许多,好在我带上了风衣御寒。仪式清静简洁,一曲翩翩起舞的《白鹭茶韵》开始,到中、日、韩三国僧人禅意浓浓的《百丈茶规》茶道表演结束,中间穿插着体现《百丈清规》精神的茶歌、茶书画、茶事、茶道等表演,充分体现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养理念,也充分展示了悠静、内敛、淡定的“禅茶一味”的意境。我作为组委会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宣布大会开幕。此时天上飘落丝丝细雨,使人更感寒意但不湿衣。
寺庙客房的被子又短又窄,尽管房内有空调取暖,但高山的深夜特别寒冷,几次被冻醒。9日凌晨突然醒来,就听到寺庙里传来“笃,笃,笃”敲木器的声音,一看时间是4点半不到,噢,这是庙里叫早僧人的打更声。昨晚会务志愿者问我是否参加明天庙里上早课时,当时我怕凌晨4点多醒不了,口里只是“哦!哦!哦!”地敷衍着。今天清晨不自觉地醒来正赶上了打更声,看来是佛缘,去感受一次古刹新大庙里的早课佛事,也是次很不错的佛僧生活体验。我马上起床,洗漱后,赶到大雄宝殿。刚过5点,大殿内灯火通明,已站满僧人、居士,还有像我这一类感受禅僧生活的人。因昨晚开幕式上我已认识了国内来的几位高僧大德和日本、韩国的大和尚面孔,他们同庙里的僧人一起分两边站在傍近三尊高大的佛祖像下的前排,其他来参加早课的有中国的、日本的、韩国的,约有一百多人,女众在西边,男众在东边,女众多于男众。殿内所有站着的人都胸前合掌循循有词地颂诵着,我不知道他(她)们在颂诵什么经,我见旁边有几个居士手上捧着一本经书,就伸头过去张望,是本《朝暮课诵》书。但更多的居士和参加者手上无经书,又津津有词地在闭目诵吟,我仔细地观听了一会,才听清他们在吟诵“南無阿弥佗佛”,“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入了庙殿要随乡入俗,就要尊重佛教文化,遵规守矩,我忙悄悄地站在东侧男居士们的最外一排,胸前合掌,时而低头闭目,时而环顾殿内僧人们的动作仪规。殿内手执佛器的和尚,时而敲钟、时而节鼓、时而碰铃,引领着做早课者们颂诵声也时高时低、时吟时唱,有起伏、有节奏地合成一曲妙曼的梵音交响乐,清晨百丈山的古刹本来就空气清爽神怡,肃穆庄严,受有声有色、有招有势的佛事活动氛围的感染,此时此景使人心沉气顺神定,大约这就是佛教文化的力量吧!早上6点一整套规范而繁缛的佛事早课仪程均完毕,在大和尚带领下大家分二列依次缓缓地走出大雄宝殿。
早课后,大家分别来到餐堂,一排一排地依次有序地坐好等待过堂用早餐。各人座位面前覆盖放着一大一小两只碗一双筷,人坐定后,一般不作声不动碗筷,随即我听到领班和尚拖着长音的餐前颂词,就膳人员合掌礼仪后,轻轻地把自己用的餐碗反过来等待送餐人员依次来分食物。第一个来送分的是粥,一人一勺,随后分别是来送分素菜和刀切馒头、菜包子的,一轮后,他(她)们再来添加时,要与不要者都或手势,或轻声示意。约十分钟大家在鸦雀无声中用餐完毕,又有领班和尚颂词,随后大家胸前合掌致谢,礼毕各自才起立拿起自己用过的碗筷到门口水龙头冲洗放回后离开餐堂。
韩国禅茶人严谨的泡茶敬茶仪式
上午8点在百丈寺怀海堂举行清茶敬奉怀海禅师的仪式。怀海禅师是百丈寺的开山鼻祖,生于唐开元年间的公元720年,圆寂于公元814年,世寿95岁。他出家后在多个寺庙修行过,后到大雄山脉的百丈山创建了百丈寺,他在百丈寺倡导了农禅做法,即庙寺出家人禅修和耕种自食其力相结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改变过去僧人云游在外、沿门托钵,不事劳作之习的不稳定局面,强化了丛林组织形式,奠定了禅门的经济基础,推动了佛禅的发展,使寺庙得以稳定发展,也推动了江西宜春地区茶叶的发展和禅茶文化的推广。怀海法师又对达摩法师创立禅宗以来至唐朝时,佛禅内部出现有戒不守、有律不循、争当法嗣、争夺袈裟等混乱无规的状况,深感不安。他多年勤研佛经,探究禅理,整理寺庙饮茶规矩,综合儒家礼仪,创立了禅宗清规,将寺庙大小戒律和饮茶规矩纳入了“诏天下僧意依次而行”的《禅山规式》,人称“百丈清规”、“天下清规”。百丈寺在他主持下声名大振、香火极盛,在中外佛教界极富盛名,有“三寺五庙四十八庵”之说,鼎盛时有僧人2000多,成为全国很有影响的寺庙,怀海法师也成为禅宗泰斗,临济宗、沩仰宗、黄龙、杨岐诸宗等皆出其下。
对如此一位德高望重、功德无量的禅宗祖师爷,第九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中设立一项中日韩三国禅茶之人清茶敬奉怀海法师的活动,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善之举。此项敬奉活动的实际倡导和组织者是著名文化学者,也是中国禅茶文化协会负责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陈云君先生(天津人),他一身中式唐装衣着,一派禅茶文人的儒雅之气,这么一位禅茶文化造诣颇深的人士,不顾自己身体欠恙,还为此项活动上下操劳,实在令人敬佩。仪式开始前,陈云君先生问我,今天仪式上你我都有跪拜的礼仪程序,你可以吗?我笑答,今天我作为社团人士参加,入乡随俗,尊重你们的规矩。他连赞:好!好!上午8点不到,怀海堂前已有几百信男信女恭侯。刚过8点,中国佛协副会长、江西佛协会长、民佑寺方丈纯一大和尚,江西省宜春市佛教协会会长、慈化寺方丈妙安大和尚,百丈寺方丈顿雄大和尚等3位身穿红黄袈裟盛装的中方高僧大德和日韩俩位身穿青黄袈裟的大和尚带领众僧来到怀海堂主持仪式。进入殿堂,他们5位面向怀海禅师祖坐像,站在前排。陈云君,余悦(江西省社科院首席研究员、茶文化名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也是本次禅茶文化交流会的实际组织者之一),日本神户大学校长,韩国国际禅茶文化组织负责人和我(我作为主办方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领导人)5人站在第二排(我居中),也作为主祭人,其他人士站在殿堂内我们10位主祭人的两侧和我们身后门外的台阶上。我们跟着司仪僧人的口令三跪三拜,又站立三鞠躬。仪式毕,我们连同大殿内的所有人都退到殿堂门外,我们10位主祭人在大殿门前的台阶上分东西两侧落座,僧方5人坐东侧,我等5位社团方坐西侧,其他参加者都有序地站在台阶上下四周。随后由陈云君先生主持并颂读他撰写的祭文。祭文后中日韩三国茶人分别恭奉清茶。
中、日、韩三国人士的泡茶仪式在大殿台阶下、大香炉前的平地上举行。三张铺着桔黄色桌布的长条桌排成一行,桌上放着茶碗、茶壶、茶叶等道具。中、日方茶人泡茶敬茶仪式并不复杂,几分钟就敬奉完毕。韩国禅茶人茶礼较为严谨规范,一丝不苟地用了一刻多钟时间。先撤去三张茶桌,留出一块空地,随着播放的禅茶音乐的响起,三位精心化妆而统一身着紫色上衣、深湖蓝色长裙朝鲜服饰的中年女士从东侧韩国来宾人群中,彬彬有礼地徐步进场。在怀海堂门前的台阶下,三位女士一位面向怀海堂大殿、一位面西、一位面东地形成三角形后席地打坐。随后动作轻盈地慢慢地打开事先已放在地上的各自茶礼器具,就地铺上一块一米见方的茶巾,摆上各自所用的器具,中间一位为茶道器具,东侧一位是花道器具,西侧一位是香道器具。她们身后东侧站满了穿着或与她们一色的朝鲜服装,或穿着各种鲜艳颜色的民族服装的女士。三位女士将各自道具摆放毕后,两手交叉、手心向上,将手轻轻安放在打坐的腿上,淡雅端庄地闭目静坐着,大约在酝酿情绪,进入一种禅修的意境。一曲禅茶音乐放奏完,另一曲又播放时,主香的女士焚香点燃香炉,在冉冉飘浮的香烟中,轻轻地抓上一把两手捂着,徐徐起立稳步走到她对面的女士面前双手对接,随后右转又慢慢移步到主泡茶女士面前双手对接,约在分香沐浴双手,她退回自己位子又席地打坐。我见三位女士轻轻搓自己双手,茶道主泡女士开始提壶温茶碗,投放茶叶,冲泡,分茶。随后三位女士从三个方向同时起立,各自手奉的茶碗、花盘、香炉徐步成一排,姗姗地走到石台阶前,慢慢地下蹲将茶、花、香恭奉在石阶上,茶在中,花在右,香在左,人在其中,一切是那么的和美。恭奉后躬身弯腰地退至各自作业地收拾器具退场,也充分展示了修炼有素的东方女性的内敛淡雅和优美。这道严谨规范的敬奉禅茶的文化礼仪,使人深深感受了怀揣一颗感恩之心,清茶敬奉怀海法师的“敬、清、和、美”的生动场景。这种植根于东方人文的禅意生活,以一种参禅悟道的情怀,寻找一处清幽的净土,摊上一地敬奉的器具,点上一炉沉香,涤净无数风花雪月后的尘埃。插上一盆花,让这世界里花草相依,花与人相生,构建人间的曼妙,敬上一碗清茶,以水润之,用情寄予韵,用清茶、沉香、花艺倡导一种淡雅的生活格调,这种淡雅是知性的沉淀,是生活的提炼,是美好的表达,淡于形,雅至于心,共同构建着社会的和气、和睦、和平、和谐、和美的憧憬。
此后的活动,还有禅茶书画作品展,天下清规揭碑仪式,禅茶文化论坛,品江西宜春茶艺活动。活动到11月11日结束。□
百丈寺早课颂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