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省市联动促进自主创新——兼论合芜蚌三市创新政策环境、效果与对策

2014-01-01李运超李姣姣

皖西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蚌埠市芜湖市合肥市

陈 莉,李运超,李姣姣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230601)

创新(Innovation)起源于15世纪,它有2层意思:一是指新的思想、方法和工具;二是指引入一个新的东西。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创新应从技术上、经济上考虑,生产意味着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东西和力量组合起来。学界认为自主创新就是自己主导的创新,其实质是掌握发展的主导权、主动权,增强未来发展的选择空间。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提出我国将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其基本单元是创新型城市。近几年,我国许多地方政府纷纷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导战略。2004年11月,合肥被批准为国家第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2008年10月,安徽省在抓好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试验范围、试点内涵,作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力争在自主创新上应更大作为。

合芜蚌三市以省市联动为突破口,拓展省市联动空间,联动范围不仅包括省会合肥,而且包括位于淮河中下游,皖北中心城市的蚌埠市,以及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皖江城市带龙头城市的芜湖市,三市注重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作联动,共同推进自主创新。

一、以合芜蚌政府为主导营造创新政策环境

安徽省在省市联动促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上,重视、强化政策扶持,协同推进合芜蚌三市的自主创新。优化的城市创新环境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外部条件,省市联动推动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芜蚌三市政府为主导营造创新环境。

2009年11月,安徽省成为国家首批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份。在2010年合肥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城市之前,安徽省就已经推出了一系列关于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2008年10月,安徽省启动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作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出台了《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的实施意见(试行)》与《关于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两个指导性文件,这表明安徽省从一开始就将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立足于城市联动创新,致力于发挥各个城市的能动性和互动性。合肥市、芜湖市和蚌埠市主要是从实施各个市的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培育技术创新企业和承接技术转移等方面推动各市的自主创新,也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自主创新政策,发挥各个市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各市在资金方面也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表1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自主创新政策

合肥市进一步出台《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合肥市企业股权与分红激励暂行办法》、《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合肥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和《合肥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安排专项资金强化政策引导,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引进海内外高科技人才,颁布了《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实施方案》、《股权质押融资管理办法》等,推进科技金融结合。近几年,合肥市围绕自主创新政策制定、宣传、落实、检查、评估、修订等各个环节,推进落实政策制度化、规范化,出台了《合肥市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绩效评估实施方案》等配套措施来完善制度。

芜湖市2008年出台《芜湖市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工作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芜湖市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关于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若干意见》。2009年,芜湖市制定《“小巨人”企业培育办法》、《芜湖市工业“小巨人”培育办法》、《芜湖市第三产业“小巨人”培育办法》、《芜湖市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2010年7月2日,芜湖市颁布《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2012年4月10日,芜湖市印发《芜湖市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工作的试点范围、激励对象、激励方式、激励方案的拟订和审批、组织实施及工作流程。

蚌埠市2008年12月发布《蚌埠市关于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蚌埠市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2011年4月25日,蚌埠市出台《蚌埠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2012年蚌埠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蚌埠市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工作实施办法》。2012年11月蚌埠市下发了《关于加快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构建具有蚌埠特色的创新体系;通过优化人才集聚机制、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创新科技工作管理机制、建立科技金融结合体系、完善科技对外开放合作模式,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二、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现状、效果

从2005年合肥开始打造“科学城”到2008年2月开始建设“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再到如今打造“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安徽省区域创新工作经历了三次战略升级,合芜蚌三市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丰富的创新资源,在自主创新方面具有巨大战略优势。

(一)安徽省合芜蚌三市自主创新现状

合芜蚌三市自主创新现状通过科技研发、产学研合作、体现,科技研发指标涵盖R&D经费内部支出(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人)、专利申请量(件)、发明专利量(件)、专利授权量(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件)。产学研方面涵盖产学研合作兴办经济实体数(个)、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机构数(个)。

2010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占全省总申请量的64.7%,数量达到全年专利申请量为244 460件。合肥专利申请量是芜湖的1.87倍,蚌埠的6.31倍,数量达到4 007件;合肥市专利授权量是芜湖市的1.03倍,蚌埠市的4.31倍;合肥市引进科技成果方面,合肥市超过芜蚌二市。2012年前八个月,蚌埠市专利申请量为3828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0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 276件,比去年同期增长74%,发明申请量占专利申请量比重为33%,位居全省第一,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均位居全省第三。2012年上半年,蚌埠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均占皖北总量的50%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占皖北总量的40%以上,科研投入、重点新产品数均占皖北总量的30%以上。

产学研合作帮助了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建研发机构和经济实体。2011年,试验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建共建产学研研发机构287个,产学研经济实体116个,分别占全省的60.2%和66.3%,平均每百户分别共建6.8个和2.8个。其中合肥、芜湖、蚌埠分别共建研发机构131个、111个和45个,共建经济实体37个、30个和49个,三市两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三甲。全省以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合锻机床等为代表的364家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共建了477个研发机构,以华星消防、美菱太阳能等为代表的126家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共建了175个经济实体。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每百户分别共建3.9个研发机构和1.4个经济实体。如表2所示。

(二)合芜蚌三市自主创新效果分析

合肥、芜湖、蚌埠是省内三大区域经济板块的龙头,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合芜蚌三市自主创新取得显著效果。

到2010年,合芜蚌试验区内经济增长基本呈波动上升趋势,合肥市GDP年均增长17.5%,位列全省各市之首,领先全省平均增幅4.1个百分点;芜湖市年均增长16.6%,高于全省3.2个百分点;蚌埠市年均增长12.6%,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如图1所示。

图1 2010年合芜蚌试验区科技研发

图2 2010年合芜蚌试验区内经济增速比例概况

2010年,合芜蚌试验区内已经积累了很强的经济实力,生产总值增长迅速,试验区生产总值已由2008年的2 900.8亿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4 448.3亿元,比重也由原先的32.7%提升到占全省份额的36.3%,提高了4.4个百分点;这其中,合肥市GDP增加到2701.6亿元,占全省总GDP的26.9%,位居全省第一。得利于经济快速发展,试验区财政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至2010年,实验区内财政收入以年均23.8%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566.5亿元,占全省总财政收入的36.5%。财政实力的增强进而又推动了经济建设,推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如表3所示。

表3 2010年合芜蚌试验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概况

2011年与2008年相比,合芜蚌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高新技术企业数提高30.7%,研发人员数提高了49.5%,具体数据如表4。

表4 2011年较之2008年合芜蚌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概况

表5 2011年合芜蚌试验区科技成果概况

2011年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5.9%,一共实施利用专利5656件,合肥、芜湖、蚌埠市分别引进160项、302项和143项,名列全省前三。

(三)合芜蚌三市在省市联动促进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安徽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提出:在推进安徽特色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城镇化从单纯追求速度向着力提升品质转变。城镇化“质量”提升离不开创新,合芜蚌在自主创新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但是试验区在省市联动促进自主创新方面存在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首先是区域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合芜蚌三市区域创新环境相对良好,但仍存在创新激励保护机制不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信息技术对创新的支撑作用不强、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在区域创新联动上尚缺乏协同性和集成性。

其次是区域科技创新发展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三市科技资源尚存在科技创新资源条块分割、多头领导、职能管理错位等难点问题,现有的装备、人才、技术、信息等主要创新要素尚需要整合聚集,以提高科技资源协同性。运用政策引导,制度安排等行政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自行调节相结合的手段还不够丰富。

再次,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协调机制,省、市两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虽然在整合省会城市科技资源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协同创新力度有待加强。合肥、芜湖、蚌埠三市互动尚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三市互动的体制机制、综合创新能力、自主创新环境上,缺乏省、市两级常态互动机制,合芜蚌三市政府应花大力气搭建宣传平台、政策平台、创新实体三大平台[1]。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省市联动促进合芜蚌三市自主创新对策

(一)以安徽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为指导,大力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工程,优化创新政策环境

以合芜蚌三市自主创新为范例,在安徽省大力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工程,在安徽省选择一批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城市或城区进行试点,并加以推广,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合力,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发展模式。加快建设合肥市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打造长三角新兴中心城市,努力建成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强化芜湖市在皖江开发开放中的龙头地位,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巩固提升蚌埠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光伏、生物、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基地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增强辐射带动力。与此同时,以安徽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为指导,构建和谐统一的创新政策环境,提高自主创新政策的协同性和集成度,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安徽省城镇化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城镇人口达到32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到2020年,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创新发展体系

合芜蚌三市通过与省内城市的联动,强化合芜蚌实验区优势,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整合全省科技资源,加大协同创新力度,形成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同时,加强与外省周边城市的联动,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做法,提升合芜蚌三市自主创新水平,实现互利双赢。

结合合芜蚌三市城市特点,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创新发展体系。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配置科技资源,适度加强政府在科技资源分配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把政策引导、制度安排和市场行为有机结合起来;其次,通过省、市两级政府联动和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组织互动,逐步形成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等多元一体的科技创新架构;最后,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密切联系,把科技创新优势资源转变为强势资源[3]。

(三)形成联动协同的试点工作推进机制,推动省市创新联动工作

由省科技厅每年安排经费预算支持合芜蚌科技创新建设,完善市政府与省政府业务指导部门联动机制,将合芜蚌发展规划与安徽省创新发展对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等方面加强省市科技创新合作。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工作,省市联动,共同推动合芜蚌自主创新工作。

(四)搭建三大平台,优化政府为主导营造创新环境

合芜蚌三市政府应花大力气搭建三大平台,全方位营造创新环境。

首先是做好宣传平台。大力营造合芜蚌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广大群众的文化观念由被动依附向自主创业的方向转变。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努力加强软环境建设,营造国内一流的服务环境,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民主自由的市场环境,诚信开放的人文环境。加大对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科技创新示范区的支持力度,推动高新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重点营造创新环境,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4]。

其次是做好政策平台。充分利用合肥作为创新型试点市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安徽省对创新型试点市的政策支持,同时从省内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其他省市先进经验,研究制定更加灵活、开放、优惠以及符合本省条件科技创新政策措施。抓紧研究完善创新示范县(市、区)的建设,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创新型科技园区考核,明确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责任分解,建立高端创业创新团队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增加新兴产业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幸福民生工程以及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等方面的政策。

最后是创新实体平台。合芜蚌三市通过省市联动,在优惠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下,积极引进专业对口院校、企业、科研机构,构建科技研发平台、孵化器平台和特色产业基地平台,借助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内外大企业的研发机构,搭建(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还有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5]。

[1]程梅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面临问题及路径选择[J].现代财经,2007,27(2):40-43.

[2]吴珂,王霞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有关政策及其应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6):98-102.

[3]辜胜阻.着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J].中国科技产业,2010(2):13-13.

[4]袁堃.论远城区在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的发展路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5):38-41.

[5]曹华,刘瑞.区域联动发展的经济政策创新研究——以我国西南六省区市经济联动发展的政策创新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0(2):40-44.

猜你喜欢

蚌埠市芜湖市合肥市
芜湖市银鸿液压件有限公司
醒狮
送你一盆小多肉
芜湖市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悄悄地
芜湖市金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合肥市朝霞小学
磬云岫
通 幽
知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