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教师应深入企业实践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2013-12-30孙吉云
孙吉云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制造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这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来说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怎样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呢?本文从企业需求、教学实施及科学组织三方面探讨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必要性。
【关键词】技能;需求;企业实践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内日益得到重视,尤其随着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电子制造产业飞速发展,这呼唤更多高技能人才走进企业,这对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我们电子应用专业为主的学校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如何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是摆在我们中职院校面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中职院校教师看清形势、与时俱进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一、教师应亲临企业现场学习,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培养学生
当前大部分从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缺乏亲临企业实际生产、真正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实际需求的机会,不了解企业生产现状,对理论知识、教学思路、德育教学、实训实验等教学问题缺少明确的指导思想,这样就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对学生某些知识技能进行针对性训练,因此如何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成为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作者通过走访调研大连市一些大中型企业,了解到当今电子制造业大体上需求三类人才:一类是高端产品的研发人才,对于大连市的一些外资企业,80%以上的研发人员都是来自于企业所属国家。这一点,日资企业尤为明显,例如罗姆电子(大连)有限公司的研发人员95%都是日本人。另一类是企业车间的中层管理人才,这些人员要求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多半是有两年以上企业管理相关经验的,这类工作实质就是通过对生产线上操作员的管理来保证正常生产。企业需要这类人员具有敬业精神,做此类管理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但是很繁琐,需要管理者注意每一个细节,保证产品生产的合格率。第三类就是企业一线生产线上的操作人员,他们大多是中职学校的实习生、毕业生,主要负责生产线上设备的操作或是某个生产流程模块的手工操作。拿大连东森电子有限公司生产部门的一条SMT生产线来说,它的基本生产流程是丝印、贴片、一次外观检测、再流焊、在线测试、二次外观检测,流程中丝印、贴片、再流焊、在线测试都需要操作员会操作相关设备,外观检测需要操作员通过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测试。
根据走访调研的一手材料以及中职院校学生的层次与素质,我们得出结论,第三类人才正是我们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那么,衡量一个中职毕业生是否具备了企业要求的技能的标准是什么呢?在企业走访调研中得到的回馈是:“企业需求的中职毕业生需要具备下面三种能力,第一,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不必太深。但动手能力一定要强,会使用基本的仪器仪表;第二,学生的综合素养一定要好,有诚信、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第三,一定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抗挫折性,要珍惜就业机会。”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多从事生产或维护等动手操作方面的工作,极少有学生从事科研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这是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认识到的问题。因此宏观上讲,我们电子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出高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强的学生。结合我们专业来讲,应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子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能结合工作实际情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切忌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定的过高,要求他们成为科研者和高级管理者都是不现实的想法。
二、实施“做中学、做中教”亟需教师深入企业实践
温家宝总理在一次与教师的谈话中说道:“我们职业教育要实现学生在做中学,老师做中教,要迎合企业实际需求,跟上时代步伐。”温总理给我们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道路:要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那么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做到“做中学、做中教”? 要真正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最关键的是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在企业中提高实践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改革的成败不取决于教师理论水平,而是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企业实践对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教师职业素质提高,深化教学改革都将有积极意义。80%以上职业学校的一线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没有去过企业实习或工作,那么,他在教学过程中就只知道培养学生技能,但不知道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技能。如果教师参与过企业实践,就会引导学生重点学会哪些技能,知道如何培养学生技能。
在企业实践中,教师能感受到企业文化,学会了企业的生产流程和一些操作技能并真正了解企业需求,才能知道要让学生学什么,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教师把在书上学到的东西化作经验和技能,从而更好地做到“做中教”。同时也间接让学生感受企业的氛围。教师通过在企业的亲历实习,体会企业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思路,寻找自身能力差距,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进行积极改革,抛弃旧的过时的课程,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企业培养实用的人才。
教学中,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在第一位,把专业理论知识精炼化、简略化,减少理论课的分量,理论课在实训室里进行,在操作中讲解理论,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学习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让实践验证理论。真正做到“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相长,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技能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实践
企业实践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既能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丰富专业知识,有利于更好地“做中学、做中教”,也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也是摆在所有中职学校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要做好教师企业实践工作,首先要明确实践目的,而后分工合作,带着任务有针对性的下厂实践。确立实践项目时要做好几个结合:一是企业实践要与企业工程项目、科研项目相结合;二是企业实践要与教学改革、教学方案的制定、教材开发等方面相结合;三是企业实践要与实训基地建设、实训项目开发相结合;四是将企业实践与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促进校企合作结合,与学生培养模式相结合,做好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工作,切实提高企业实践的实效性。做到通过企业实践,加强教师实践技能,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学改革与企业、市场对接,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促成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我们应该在教育体制深入深层次改革的今天,在职业教育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的形势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贯彻温总理提出的“做中学、做中教”,组织广大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了解企业需求,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积极深入调研学习,共同努力,努力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周明星等.中国职业教育科学发展30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